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世界上第一架光学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架光学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7-16 22:38:44

⑴ 显微镜是谁发明

1665年,英国学者虎克(Robert Hooke)设计制造了首架光学显微镜,当时放大倍数为40~140倍,并用此首次观察并描述了植物细胞,同年发表《显微图谱》一书。 此后,荷兰学者列文·虎克(A。V。Leeuwenhoek)用自己设计的更先进的显微镜观察了动物细胞,并描述了细胞核的形态。直到今天,光学显微技术已从普通复式光学显微技术发展为荧光显微技术、共焦点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数字成象显微镜技术、暗场显微镜技术、相差和微分干涉显微镜技术和录像增加反差显微镜技术等等。 可见,光学显微技术已成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必要工具,借助它,使人们认识了细胞。然而,准确的理论计算表明,光学显微镜质量无论无何改善--不论是用多少组镜片,使用油镜头还是加强光源,放大率至多1000~1500,分辨本领至多 。这就成为人类认识更小的物体:病毒和分子、原子的瓶颈问题。 著名物理学家海仑霍尔等人在理论上证明:限制光学显微镜分辨本领及放大率的因素是光的波长。因而人们转向寻找一种成像媒介--波,它具有可视、可拍摄照片、波长短、且能用装置改变波的运动路线的特点。 20世纪初,恰伊斯发明了紫外光显微镜,使分辨率有了大提高 ,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但紫外线仍不是最好的成像媒介,不能满足科研和生产需要。 1926年,德国科学家蒲许指出,具有轴对称性的磁场对电子束起着透镜作用。可惜研究者没有考虑到利用它放大物体。 1932年,柏林科工大学压力实验室的年轻研究员卢斯卡和克诺尔对阴极射线示波器做了一些改进,成功得到放大几倍后的铜网图像,这大大鼓舞了人们,确立了电子显微法。 1933年底,卢斯卡制成了能放大一万倍的电子显微镜,并拍摄了金属箔和纤维的放大像。使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超过了光学显微镜。 1937年,柏林科工大学的克劳塞和穆勒成功的制出了分辨率为纳米级(10-9m)的电子显微镜,西门子公司得知后,将主要精力转到适用电子显微镜的制造上,并聘请了卢斯进行研究。次年,西门子公司第一批分辨率为 的电子显微镜上市。 随后,在人们的研究下,电子显微镜的质量不断提高。如今,其分辨率和放大倍数使人们能更准确地认识了病毒、分子、原子和夸克。

⑵ 第一架显微镜是谁制造的

十九世纪中期,人们发明了光学显微镜。
1665年,英国学者胡克(Robert Hooke)设计制造了首架光学显微镜,当时放大倍数为40~140倍,并用此首次观察并描述了植物细胞,同年发表《显微图谱》一书。
此后,荷兰学者列文·虎克(A。V。Leeuwenhoek)用自己设计的更先进的显微镜观察了动物细胞,并描述了细胞核的形态。直到今天,光学显微技术已从普通复式光学显微技术发展为荧光显微技术、共焦点激光扫描显微镜技术、数字成象显微镜技术、暗场显微镜技术、相差和微分干涉显微镜技术和录像增加反差显微镜技术等等。
可见,光学显微技术已成为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必要工具,借助它,使人们认识了细胞。然而,准确的理论计算表明,光学显微镜质量无论无何改善--不论是用多少组镜片,使用油镜头还是加强光源,放大率至多1000~1500,分辨本领至多 。这就成为人类认识更小的物体:病毒和分子、原子的瓶颈问题。
著名物理学家海仑霍尔等人在理论上证明:限制光学显微镜分辨本领及放大率的因素是光的波长。因而人们转向寻找一种成像媒介--波,它具有可视、可拍摄照片、波长短、且能用装置改变波的运动路线的特点。
20世纪初,恰伊斯发明了紫外光显微镜,将分辨率提高为 ,这是一次质的飞跃,但紫外线仍不是最好的成像媒介,不能满足科研和生产需要。
1926年,德国科学家蒲许指出,具有轴对称性的磁场对电子束起着透镜作用。可惜研究者没有考虑到利用它放大物体。
1932年,柏林科工大学压力实验室的年轻研究员卢斯卡和克诺尔对阴极射线示波器做了一些改进,成功得到放大几倍后的铜网图像,这大大鼓舞了人们,确立了电子显微法。
1933年底,卢斯卡制成了能放大一万倍的电子显微镜,并拍摄了金属箔和纤维的放大像。使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超过了光学显微镜。
1937年,柏林科工大学的克劳塞和穆勒成功的制出了分辨率为纳米级(10-9m)的电子显微镜,西门子公司得知后,将主要精力转到适用电子显微镜的制造上,并聘请了卢斯进行研究。次年,西门子公司第一批分辨率为 的电子显微镜上市。
随后,在人们的研究下,电子显微镜的质量不断提高。如今,其分辨率和放大倍数使人们能更准确地认识了病毒、分子、原子和夸克。

⑶ 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列文·虎克得到一个兼做德尔福特市政府看门员的差事,这是一个很清闲的工作,空闲时间很多。然而,列文·虎克是个闲不住的人,他小时候曾跟人学过磨制镜片,对此也很着迷。所以,在空闲时间里,他就用来磨制镜片,寒来暑往,总不间断。

有一次,列文·虎克透过两片透镜看东西,发现能把很小的东西放大许多倍。一下子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花在磨制镜片上的时间更多了。渐渐地,列文·虎克磨制的镜片放大倍数越来越高。为了用起来方便,他用两个金属片夹住透镜,再在透镜前面按上一根带尖的金属棒,把要观察的东西放在尖上观察,并且用一个螺旋钮调节焦距,这样就制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连续好多年,列文·虎克先后制作了400多架显微镜,最高的放大倍数达到200~300倍。

⑷ 第一架光学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列文虎可,相性我是真的.小6的科学书有

⑸ 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罗伯特·虎克 ====================== 罗伯特·虎克(R.Hooke,1635~1702)英国物理学家。在天文学、物理学和光学等各个领域均取得成就,是物理学中虎克定律的发现者。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蚤、虱和霉菌等生物,并把观察、研究成果记录下来写成《显微谱志》一书,于1665年出版。书中还绘有他看到的软木薄片图,有许多蜂窝状的小室,他把这些小室称为“cell”(细胞)当时他认为,这些细胞与动物血管有类似的作用,在生活时有液体在其中流动以运输养料。事实上,他当时观察到的只是木栓死细胞的细胞壁。但是,虎克在《显微图志》中对细胞的描绘,是人类对生物细胞的首次发现和观察记录

⑹ 第一台显微镜是哪一年由哪国人哪个人发明的

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是亚斯·詹森,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

亚斯·詹森是眼镜制造匠他于1590年左右发明了显微镜。它是用一个凹镜和一个凸镜做成的,制作水平还很低。詹森虽然是发明显微镜的第一人,却并没有发现显微镜的真正价值。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詹森的发明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

(6)世界上第一架光学显微镜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目镜、物镜、载物台和反光镜组成。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焦距不同。物镜的凸透镜焦距小于目镜的凸透镜的焦距。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普通的放大镜,该实像又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经显微镜到人眼的物体都成倒立放大的虚像。反光镜用来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反光镜一般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镜,在光线较强时使用;一个是凹面镜,在光线较弱时使用,可会聚光线。

⑺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显微镜的人是谁

公认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

最早的显微镜是由一个叫詹森的眼镜制造匠人于 1590 年前后发明的。这个显微镜是用一个凹镜和一个凸镜做成的,制作水平还很低。詹森虽然是发明显微镜的第一人,却并没有发现显微镜的真正价值。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詹森的发明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

事隔 90 多年后,显微镜又被荷兰人列文虎克研究成功了,并且开始真正地用于科学研究试验。关于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的过程,也是充满偶然性的。 列文虎克于 1632 年出生于荷兰的德尔夫特市,从没接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但他是一个对新奇事物充满强烈兴趣的人。一次,他从朋友那里听说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的眼镜店可以磨制放大镜,用放大镜可以把肉眼看不清的东西看得很清楚。他对这个神奇的放大镜充满了好奇心,但又因为价格太高而买不起。从此,他经常出入眼镜店,认真观察磨制镜片的工作,暗暗地学习着磨制镜片的技术。 功夫不负苦心人。1665 年,列文虎克终于制成了一块直径只有 0。3 厘米的小透镜,并做了一个架,把这块小透镜镶在架上,又在透镜下边装了一块铜板,上面钻了一个小孔,使光线从这里射进而反射出所观察的东西。这样,列文虎克的第一台显微镜成功了。由于他有着磨制高倍镜片的精湛技术,他制成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超过了当时世界上已有的任何显微镜。 列文虎克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继续下功夫改进显微镜,进一步提高其性能,以便更好地去观察了解神秘的微观世界。为此,他辞退了工作,专心致志地研制显微镜。几年后,他终于制出了能把物体放大 300 倍的显微镜。 1675 年的一个雨天,列文虎克从院子里舀了一杯雨水用显微镜观察。他发现水滴中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小生物在蠕动,而且数量惊人。在一滴雨水中,这些小生物要比当时全荷兰的人数还多出许多倍。以后,列文虎克又用显微镜发现了红血球和酵母菌。这样,他就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微生物世界的发现者,被吸收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显微镜的发明和列文虎克的研究工作,为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利用显微镜发现,各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定的细菌引起的。这就导致了抵抗疾病的健康检查、种痘和药物研制的成功。 据说,列文虎克是一个对自己的发明守口如瓶、严守秘密的人。直到现在,显微镜学家们还弄不明白他是怎样用那种原始的工具获得那么好的效果的参考资料.

⑻ 显微镜是谁发明的

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是亚斯·詹森,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

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第一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第一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第二个是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他第一次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

1931年,恩斯特·鲁斯卡通过研制电子显微镜,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使得科学家能观察到像百万分之一毫米那样小的物体。1986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奖。

(8)世界上第一架光学显微镜是谁发明的扩展阅读


粗调部分故障的排除

粗调的主要故障是自动下滑或升降时松紧不一。所谓自动下滑是指镜筒、镜臂或载物台静止在某一位置时,不经调节,在它本身重量的作用下,自动地慢慢落下来的现象。其原因是镜筒、镜臂、载物台本身的重力大于静摩擦力引起的。解决的办法是增大静摩擦力,使之大于镜筒或镜臂本身的重力。

对于斜筒及大部分双目显微镜的粗调机构来说,当镜臂自动下滑时,可用两手分别握往粗调手轮内侧的止滑轮,双手均按顺时针方向用力拧紧,即可制止下滑。如不凑效,则应找专业人员进行修理。

镜筒自动下滑,往往给人以错觉,误认为是齿轮与齿条配合的太松引起的。于是就在齿条下加垫片。这样,镜筒的下滑虽然能暂时止住,但却使齿轮和齿条处于不正常的咬合状态。运动的结果,使得齿轮和齿条都变形。尤其是垫得不平时,齿条的变形更厉害,结果是一部分咬得紧,一部分咬得松。因此,这种方法不宜采用。

此外,由于粗调机构长久失修,润滑油干枯,升降时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甚至可以听到机件的摩擦声。这时,可将机械装置拆下清洗,上油脂后重新装配。

微调部分故障的排除

微调部分最常见的故障是卡死与失效。微调部分安装在仪器内部,其机械零件细小、紧凑,是显微镜中最精细复杂的部分。微调部分的故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理。没有足够的把握,不要随便乱拆。



⑼ 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谁发明的啊

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叩开了神秘的微观世界的大门,人类从此开始走进另一专个眼睛看不见的新世界属。可是,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由谁发明的吗?荷兰有一位少年名叫杨森,从小就爱动脑筋。有一无他偶然地把两个凸透镜重叠在一起的时候, 无意中发现原来很小的东西突然变大了。这位少年被这个奇怪的现象吸引住了;他不断地调整变 着两片凸í位,发现有时物体能扩大许多倍,有时却不大清楚。于是, 他用薄铁片卷了两个铁简,让小铁筒在大铁筒里转动,把两个芭透镜分别装在犬小铁筒上,利用铁简滑动调整透镜的距离,使成像清楚。就这样,杨森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后来, 由于列文胡克等人的推动, 显微镜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 目前, 世界上除了光学显微镜以外, 还出现了电子显微镜、超声显微镜、 手术显微镜等等, 越来越先迸的显微镜正在各个科学领域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阅读全文

与世界上第一架光学显微镜是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
马鞍山陆建双 浏览: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