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带有京剧元素的歌曲!
1、《大宅门》
《大宅门》是由赵季平作曲,易茗作词,胡晓晴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大宅门音乐专辑》中。
2、《北京一夜》
《北京一夜》是由陈升作曲,陈升和刘佳慧作词,并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别让我哭》中。
3、《刀马旦》
《刀马旦》是由周杰伦作曲,方文山作词,李玟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Promise》中。
4、《戏出东方》
《戏出东方》是由王力宏作曲,黎瑞刚作词,王力宏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戏出东方》中。
5、《在梅边》
《在梅边》是由王力宏作曲,阿信和王力宏作词,王力宏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王力宏2005年发行的专辑《盖世英雄》中。
6、《郊道》
《郊道》是由顾家辉作曲,陈一新作词,邓丽君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邓丽君之歌第九集》中。
7、《情怨》
《情怨》是由刘欢作曲、作词,并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歌曲收录在专辑《经典20年珍藏锦集》中,发行于2004年8月1日。
2. 生活中的京剧元素
音乐有《北京一夜》《苏三说》
影视有《大宅门》
广告有,膏药 是出自《智取威虎山》中的选段,胃药用的是魏延、诸葛亮穿着京剧服饰来拍的。
饰品有 脸谱的耳环、脸谱的开瓶器、脸谱的T桖、脸谱的书签、小挂件等
3. 如何给京剧加入现代元素
我从小学京剧。现在上大学了 是广告系。 说真的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要求给京剧加上现代感的元素。
那样看起来很滑稽 而且没什么震撼力的。
如果非要给她加上现代元素 我觉得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戏台上的女人。和卸了戏装的女人。两张脸的反差,透露出不同的心里状态。可能算是亮点吧
这是我拙劣的建议 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
4. 现代歌曲与京剧结合的流行音乐有哪些
现代歌曲与京剧结合的歌曲有:《北京一夜》、《新贵妃醉酒》、《三国恋》、《说唱脸谱》、《在梅边》、《粉墨人生》、《盖世英雄》等等。
1、《北京一夜》
《北京一夜》是信乐团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陈升、刘佳慧填词,陈升谱曲,收录于1992年陈升的专辑《别让我哭》中。《北京一夜》原本是摇滚歌曲,但这首歌里面加了京剧的唱腔,这是一首流行乐与国粹京腔的完美典范。
2、《新贵妃醉酒》
《新贵妃醉酒》是李玉刚演唱的歌曲,由胡力作词及作曲,是一首由京剧引来改编的流行京剧音乐,收录在2010年12月28日发行的同名专辑《新贵妃醉酒》中。这首歌曲很特别,属于古典、戏剧、流行于一身的歌曲。
3、《三国恋》
《三国恋》是Tank演唱的一首歌曲,由Tank作词、作曲。这首歌曲是电视剧《七剑下天山》的主题曲,收录于Tank2006年发行的专辑《Fighting!生存之道》中。偏爱摇滚曲风的Tank还特地在这首歌里设计了融合摇滚与中国元素的音乐曲式,同时也运用了京剧元素,在歌曲当中加入了一小段女腔的评剧唱法。
4、《说唱脸谱》
《说唱脸谱》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之中,使整首歌听起来琅琅上口,亦歌亦戏。这首歌由作词家阎肃作词,作曲家姚明作曲,并由青年歌手谢津演唱,流传甚广,深受人们喜爱。
5、《在梅边》
《在梅边》是王力宏演唱的一首歌曲,由王力宏作曲,阿信和王力宏作词,收录在王力宏2005年发行的专辑《盖世英雄》中。《在梅边》这首歌曲的灵感来自电影《霸王别姬》。王力宏表示《霸王别姬》这部电影他看了20遍,受到电影的启发,他觉得京剧有很多的潜力可以发展到流行音乐里,于是王力宏在《在梅边》这首歌曲里融入了大量京剧与昆曲的元素。
5. 京剧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两步是京剧走向成熟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为标志
第一步 徽班进京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
第二步 徽汉合流
汉剧流行于湖北,其声腔中的二黄、西皮与徽戏有着血缘关系。徽、汉二剧在进京前已有广泛的艺术交融。
继乾隆末年,汉剧名家米应先进京后,道光年初(1821年),先后又有著名汉剧老生李六、王洪贵、余三胜,小生龙德云等入京,分别搭入徽班春台、和春班演唱。米应先以唱关羽戏著称,三庆班主程长庚的红净戏,皆由米应先所授。李六以《醉写吓蛮书》、《扫雪》见长;王洪贵则以《让成都》、《击鼓骂曹》而享名;小生龙德云善演《辕门射戟》、《黄鹤楼》等剧;余三胜噪音醇厚,唱腔优美,文武兼备,以演《定军山》、《四郎探母》、《当锏卖马》、《碰碑》等老生剧目著称。汉剧演员搭入徽班后,将声腔曲调,表演技能,演出剧目溶于徽戏之中,使徽戏的唱腔板式日趋丰富完善,唱法、念白更具北京地区语音特点,而易于京人接受。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各大名班,均为老生担任领班。徽、汉合流后,促成了湖北的西皮调与安徽的二簧调再次交流。徽、秦、汉的合流,为京剧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成熟期
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
咸丰十年(1861年)京剧始入宫廷演出。由于慈禧嗜好京剧,加之京剧名家频繁在宫中献艺,声势日强。同期,位于大栅地区的广德楼、三庆园、庆乐园、中和园、文明园等戏园、日日有京剧演出,形成了京剧一统的局面。京剧成熟期,除“老生后三杰”外,生行:许荫棠、贾洪林;武生:俞菊笙、杨隆寿;净行:何佳山、黄润甫、金秀山、裘桂仙、刘永春等;小生:王楞仙、德珺如、陆华云;旦行:陈德霖、田桂凤、王瑶卿、朱文英;丑行:王长林、张黑、罗百岁、萧长华、郭春山。这一时期,旦角的崛起,形成了旦角与生角并驾齐驱之势。武生俞菊笙,开创了武生自立门户挑梁第一人,他被后人称为“武生鼻祖”。上述名家,在继承中有创新发展,演唱技艺日臻成熟,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
6. 京剧 生活中经常会发现京剧元素的存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保护和传
想要保护和传承京剧,就要多多学习京剧,在生活中多地发现京剧,然后爱护它。和别人一起。
7. 哪些艺术门类中融入京剧元素
应该说姊妹艺术都是相互借鉴的,没有绝对的照搬,但都会引用一些。其实所有的电影、电视剧在人物结构上都会大致遵从生、旦、净、丑类似京剧的行当。一般都会有男主角、女主角相当于生、旦,还有一些稍微有些戏剧色彩的小人物,有点类似丑角。这种划分不像京剧的脸谱化和程式化,要体会才能区分。
另外像与京剧有关的题材、音乐都经常会在各类艺术中出现。像中国的绘画有大写意,而京剧的布景道具也是虚拟化的;踺子小翻这一京剧中的招式,如果应用到体操当中还会加分。。。。。。只能说是互相借鉴吧。
8. 音乐元素再进化融入中华国粹艺术京剧昆曲曲调音乐如何
音乐元素再进化并融入中华国粹艺术京剧昆曲曲调,是一件非常值得推崇的事情。作为中华民族的国粹艺术,应该大力地发扬下去,让这一代乃至下一代的年轻人感受来自国粹文化带来的魅力。
音乐元素的再进化升级并融入中华国粹艺术京剧昆曲曲调,是现代音乐市场逐渐冉冉升起的一股新潮流风向。很多的音乐制作人和歌手越来越倾向于国风的元素,将现代化音乐与传统文艺互相结合,发挥出传统文艺历史的魅力。其实,在近几年我们不难发现,欧美音乐逐渐占领了我们的中国华语音乐市场,很多年轻人从小可能就受到了欧美音乐文化的熏陶,逐渐远离中华传统音乐,甚至听都没听过。这不免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9. 什么是京剧元素急求...
就是具有京剧特色的一些表象特征,如京剧的扮相、服装、脸谱、道具、武打等等,与众不同的,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征,京剧所独有的一些内容,就是京剧元素。
戏曲元素指构成吸取的组成部分。
戏曲元素包括唱、念、做、打,同时包涵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表现方式。
【戏曲与影视的关系】
戏曲在视听、时空的综合中显示了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统一。我们用戏曲描绘生活,戏曲风格普遍存在于诸多流行娱乐形式里。影视艺术与戏曲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就电影来说,1905年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即是由京剧艺术大师谭鑫培主演的京剧无声艺术片《定军山》。之后,1928年由谭富英和雪艳琴主演的《四郎探母》是我国第一部有完整情节的电影戏曲片。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许多优秀戏曲剧种的优秀剧目和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先后被搬上银幕,这些作品都采用了戏曲的表现形式,借用新兴的媒介形式,将传统意义上的戏曲,结合新的技术和艺术形式,带给观众不一般的审美感受。
戏曲和电视的关系也是渊源颇深。中国电视刚出现的时候,由于技术的原因,电视节目是用电影摄影机拍摄,后期洗印、剪辑、制作播出等程序相当困难,因此播出的节目数量有一定的限制。改革开放后,电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尤其是电视的普及,电视荧屏成为吸引大众眼球的主要载体,电视中的电影、戏曲频道的开通、各地方电视台所播放的戏曲和电影节目可谓琳琅满目,戏曲古老艺术与影视现代艺术碰撞之后的融合趋势愈加明显。
戏曲元素的介入丰富了影视内涵,影视为戏曲艺术的传播插上了翅膀,表演与影像的借鉴与结合,对于促进戏曲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发展作用影响深远。
10. 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产生: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发展: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京剧成熟期:1883年一1918年,京剧由形成期步入成熟期,代表人物为时称“老生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其中谭鑫培承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各家艺术之长,又经创造发展,将京剧艺术推进到新的成熟境界。
京剧鼎盛期: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由成熟期发展到鼎盛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为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
京剧的艺术特点:
1、京剧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要求严格,对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高。
2、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3、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