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鼠标是谁发明的
最原始的鼠标为道格拉斯博士于1964年所设计,它是利用鼠标移动时引发电阻变化来实现光标的定位和控制的。原始鼠标的结构较为简单,底部装有两个互相垂直的片状圆轮(非球形),每个圆轮分别带动一个机械变阻器,当鼠标移动之时会改变变阻器的电阻值。如果施加的电压固定不变,那么鼠标所反馈的电信号强度就会发生变化,而利用这个变化的反馈信号参数,系统就可以计算出它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位移,进而产生一组随鼠标移动而变化的动态坐标。这个动态坐标就决定了鼠标在屏幕上所处的位置和移动的情况,于是它便可以代替键盘的上、下、左、右四个键,让使用者可将光标定位在屏幕的各个地方。由于原始鼠标的尾部拖着一条数据连线,看起来很像一只小老鼠,后来人们干脆就直接将它称为“Mouse”,这也就是“鼠标”的得名由来。1968年,为其设计申请了专利。
当然,若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个原始鼠标的确显得相当简陋,它使用全木质外壳,棱角分明,庞大且笨重,而且需要配备一个额外的电源才能够正常工作,用起来并不方便。加上使用了大量的机械组件,随着时间的积累,鼠标会出现非常严重的磨损问题。另外,原始鼠标使用的是模拟技术,反应灵敏度和定位精度都不理想。种种弊端加在一起,导致没有多少人愿意用它。但作为初生的新产品,我们不能对它苛求太多。原始鼠标的最大意义在于,它的诞生意味着计算机输入设备有了更多样的选择,并为操作系统采用图形界面技术奠定了基础,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只有键盘,用户们该如何操作Windows或者Mac
OS。
道格拉斯博士1968年设计的原始鼠标,是今天所有鼠标的鼻祖。
❷ 佛教的创始人是谁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释迦牟尼(Śākyamuni)不是其本名,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意义是“释迦族圣者”。“释迦”是他所属部落的名字,有“能”、“勇”之意;“牟尼”是当时对出家修行成就者的称谓,译作“文”、“寂静”等,是圣者之德,“释迦牟尼”汉译又作“能仁寂默”。一般也称为“释尊”或“佛陀”。
(2)包铁轮谁创造的扩展阅读: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
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灭后,圣典先是口口传诵,较晚才陆续出现文字经典;原始经典后来又经各部派的重新编纂。这一系列的过程,佛陀的原说一直被加工。
所以在全部藏经中,某些法义以略不相同的面目出现。最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体现佛陀教说的,是巴利五部尼柯耶和汉译四部阿含所代言的“原始佛教” ,其内容结构多为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等。佛陀的根本原理,是成立于无常、无我的缘起,例如舍利弗皈依佛陀前,只需告诉他:“世尊所说,诸法是因缘的生灭”。
❸ 六界指哪六界六界外有哪些
六界指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冥界,六界外有修罗界。
1、神界
远古人相信天地有三十六重,地为九重,天为二十七重,她们相信神的总管就是天帝,他和各路神都在天上居住和劳作,天帝居住的宫殿就在最上层,号称灵霄宝殿,也叫天宫或天庭。天帝的天宫在最上的一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七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六界
❹ 打火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资料显示,有关打火机的图绘,最早出现在公元1505年德国纽伦堡地区一个贵族的手卷之中。也有人认为,打火机装置可能是出自达·芬奇之手,在他的手卷中也有类似的机械图绘,其绘成时间可能在1500年-1519年之间。
人类自制打火装置的历史可谓久远。“卖火柴的小女孩”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很少有人再用火柴,一元一只的打火机随处可见,能点火却不见火苗的电子打火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也许再过多少年,人们连火柴长什么样都会忘记,但火,永远不会在生活中消失。
(4)包铁轮谁创造的扩展阅读
结构
打火机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可燃性气体。早期多用汽油,因有异味,现已很少使用。现多采用丁烷、丙烷类和石油液化气。它们经加压后充入封闭气箱,一旦释放至空气中便吸热气化而迅速膨胀,极易点燃。
打火机采用的丁烷(CH3-CH2-CH2-CH3)为正丁烷,是两种有相同分子式(C4H10)的烷烃碳氢化合物的统称。包括: 正丁烷和异丁烷 (2-甲基丙烷). 丁烷是一种易燃,无色,容易被液化的气体。是发展石油化工、有机原料的重要原料,其用途日益受到重视。
❺ 中国最早的大件运输你知道吗
古代埃及金字塔重型石料的搬运,明清时期北京故宫中巨型大理石的运输,都是传统道路大件运输方式的典型。
中国最早的公路特重大件运输的先驱大约出现在68年前。位于长江入海口吴淞的上海永安纺织二厂从国外进口了一台30余吨重的新式圆柱型锅炉,但偌大的上海滩却找不到一家汽车运输行承运。作为当时远东最大城市的上海没有一辆能承载20吨级以上大型设备的汽车平板车,而拥有唯一一辆20吨汽车平板车的英商茂泰公司,当然不愿做这等杀鸡取卵的赔本生意。最后,中国榻车运输行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榻车工人们就地取材,找来三辆铁轮大榻车,铺上几层垫木,增加了榻车的整体负荷量,于是,成三角形排列的人力铁轮榻车组就这样问世了。整整一个星期,四五十名榻车工人肩拖手拉绳子,使载着锅炉的铁轮榻车在20多公里的路上一寸一寸缓缓前行。上个世纪50年代,有很多从前苏联进口的重型生产设备需要运进各个工业制造基地,上海市大型物件汽车运输公司于1958年诞生,这是交运大件的前身。同年,一台长28.5米、重30吨的行车架,急待从华东建筑机械厂运往江南造船厂码头,然后再水运至上钢三厂安装。当时没有专用的超长件运输车,仍用两辆木结构的榻车一前一后“抬轿子”。人拖不动,就用一辆汽车结上绳索牵引,转弯时需要靠人站在第一辆车前,来影响榻车组的转向。这奇特的车队,缓缓驶进外白渡桥,牵引的汽车慢慢地将载着行车架的榻车组拖上桥头。从桥头缓慢下行时,突然有人听见“啪”的一声,榻车之间连接的绳索被拉断了。最后采用了工人陈友龙的提议,在榻车改装的前拖车上装上转盘,这样就可以不用人力,而由货物自动转向了。不出一个月,一辆装有转向磨盘的钢结构前拖车便诞生了,这是中国公路大件运输史上第一辆专用超长运输车。
1978年2月,当时的上运六场接到了承运金山石化总厂二期工程关键设备—从国外引进的524吨重的加氢裂化反应 器—的任务。参加谈判的西德代表得知中方没有现成的500吨级以上的特种车辆,便从皮包中掏出印有德文字母的大平板车图纸,放在了中方的面前。难题一下子摆在了桌上。买,从国外进口一辆载重600吨级的平板车,当时需要资金500万美元;造,国内自行设计制造,也将耗资400万元左右人民币,而且时间上也不允许。最后,上运六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决定利用现有的国产200吨与300吨平板车横向拼接。但是,两辆国产平板车长短相差4米,转弯半径也各不相同。于是,技术人员设计了一个转向同步自动补偿装置,经过十几次从空车同步转向试验到重载模拟试车,终于成功拼成了可随意转向的500吨级双拼平板车,全部花费仅35000元。 1981年1月26日下午,这辆特殊的中国式“双体车”载着524吨的庞然大物,安全抵达了安装工地。一个月后,还是这辆“双体车”,在宝山钢铁总厂工地,又成功承运了从日本引进的长18.7米、宽10.7米,高12.34米、重156吨的苯加氢模块,创造了中国道路大件运输单件体积最大的记录。
❻ 四大发明是什莫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造纸术
❼ 缝纫机是谁造的
缝纫机
1900年前后,也就是前一个世纪交替的时候,报上经常登出售缝纫机的广告。可见19世纪末缝纫机始在上海等沿海城市逐渐流行,此时距世界第一台缝纫机的问世已有60年之久。缝纫机是一个名叫坦莫尼尔的法国穷裁缝发明的,1830年他用木头做的世界第一台缝纫机样子相当笨拙。若干年后,美国伊莱亚斯·豪等人设计出了更加实用的缝纫机。然而在豪去英国宣传自己的发明时,艾萨克·胜家却在波士顿的工场里造出了更加完美的缝衣机,并于1851年创立了胜家公司。豪得知了这个消息赶回来和胜家对簿公堂,结果1856年法院判决胜家的机针和双线连锁缝纫法侵犯了豪的专利,并让胜家付给那个马萨诸塞州的发明者每台机器25美元的专利使用费。
尽管胜家败诉,但他的公司后来发展成世界最大的缝纫机制造企业。
虽然没有像胜家那样名扬四海,但伊莱亚斯·豪也因为有了那项专利在欧洲度过了安逸的晚年。张德彝同治八年(1869年)随志刚出使巴黎的日记有与豪见面的记载。他说经合众国(美国)奇德立引见,去“以改造铁裁缝著名者”兴尔家作客。兴尔是“合众国包斯顿(波斯顿)人,曾以改造铁裁缝著名,故合众国用其法者,每一架与彼纳款洋银五圆,以此致富”。
在与缝纫机的发明家豪见面前,张德彝已经在英国见过了发明不久的缝纫机。张德彝的《航海述奇》记他同治五年(1866)4月19日在曾镇压过太平天国的英军将领戈登家中作客,“见有铁针
❽ 打火机的发明历史
最早的打火机被称为火绒手枪,是在火绒盒和打火铁盒的基础上经过重大改进而制成的。在十七世纪中期人们在第一把军用手枪的启发中发明了第一把火绒手枪打火机。由于它们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批用于取火是机械装置,史学家和收藏家据此认定是最早期的打火机。火绒手枪打火机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明显的证据就是至今仍有人生产外形仿手枪的打火机。在十八世纪这个发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就是第一代打火机。也是打火机的起源。
1823年德国化学家备贝莱纳在实验室发现:氢气遇到铂棉会起火。这一发现引发了他试制打火机的念头。德贝莱纳用一只小玻璃筒盛上适量的稀硫酸,筒内装一内管,内管中装入锌片,玻璃筒装一顶盖,顶盖上有喷嘴、铂棉和开关,内管中锌片与硫酸接触生成氢气。一定量的氢气产生的压力将内管中的硫酸排入玻璃筒内,打开开关时,内管的氢气冲到铂棉上起火;内管与玻璃筒内的压力重新平衡,硫酸再次进入内管,与锌片反应又产生氢气。如此世界上第一只打火机便告诞生。但它有体积大不便携带,玻璃壳易碎,硫酸溢出有危险等缺点,没能普及作用。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一些烟草商店门口出现了一张很奇怪的招贴画,一位士兵嘴里叼着卷烟,一手握着来福枪,另一只手里却捏着一个会冒火的小玩意儿。不知底细的人以为英军又推出了什么新式武器,其实,那不过是今天早已为大家所熟知的打火机。
据悉,打火机是一位名叫阿尔弗雷德·丹希尔的伦敦青年发明的。那时,他得知前线士兵想抽烟却常常因为火柴受潮而无法点火。于是,他决心研制一种便于携带而不会受潮的打火机,后来他在一位化学家的帮助下发明了一种由金属壳体和顶盖结构组成的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在经过改进以后到1924年才投入大批量生产,大多数前线的烟民们还没有来得及用上它,一战就已经结束。
1920年法国出现了灯芯式打火机,灯芯是用硝石粉浸过的,容易被火花点燃,后来,改成将灯芯浸在苯中的苯打火机,这种打火机有时漏燃料,而且要经常更换灯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气体燃料打火机,逐渐取代了苯灯芯打火机。将从天然气中提取的丁烷气压缩到打火机中,使用时,丁烷气体从打火机的顶端喷嘴中喷出,由打火装置点燃,火焰的大小可通过调节喷气量来控制,丁烷气体用尽后,可从打火机底部的活门装填。
打火机的点火系统也经长期改进,日益完善,老式的打火系统是由火石和火石轮组成,火石是铁和铈做成的合金。1906年奥地利化学家发现这种合金材料具有产生火花的性质,将火厂装入打火机,靠机盖上的铁轮锉的磨击,使火石产生火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弹药专家使用压电效应引爆炸弹。在炸弹的前端装上像酒石酸钾钠和一些陶瓷类的晶体,受到强力冲击时,会在瞬间产生高压电荷,引爆炸药。战后,日本成功的将压电效应就用在打火机上,在三四万分之一秒内产生6000─8000伏高压,使产生的火花点燃丁烷,省去了干电池或火石。
另一类打火机是以干电池为动力点火,一种是使用9─12伏层状锰电池,打开开关时,盒内的微型变压器将电压升到9000伏,产生火花,点燃燃料。还有一种打火机内装水银电池和集成电路,产生高压火花,这类打火机只要定期更换电池和补充燃料即可。亦称“点火器”。据记载,约自公元前45000年起,古人不是通过木材的摩擦、旋捻或钻孔,便是通过燧石相互撞击点火;后来还运用气动原理点火--点火泵或气动点火器。
在中世纪法国人迪蒙埃是指了一种质量有所改善的气动点火器。从14或15世纪到19世纪初,撞击式点火器非常流行。17世纪末出现了一种带有火绒和硫磺火柴的“图林根点火器”。此外还有所谓“导火索点火器”。
从13世纪起就当作点火器用的那种凸透镜,是在18世纪末普及的。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发明了以其姓氏命名的打火机。德贝莱纳原为药剂师,1810年任耶纳大学化学和药物学教授。生前对染色法提出过不少改良措施,研究过铂、镍、二氧化锰等的催化作用,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德贝莱纳点火器。1812年,法国人贝托莱在各种化学实验中发现可燃气体,后人根据贝托莱的发明制成了浸没式打火机。
1900年后试制了一些袖珍式打火机,如滚轮式打火机,摩擦式打火机等。为减少烟而作的努力,终于使如今风行的那种气体打火机于1950年问世,如今又出现了很流行的感应打火机、指纹打火机等。
❾ 汽车行走的艺术,那个阅读是怎么算时间的
汽车行走的艺术答案
下列说法中哪个不属于铅酸蓄电池的缺点?
不易回收再生-新增
下列古人中哪个不属于“指南三杰”?
马岳-新增
包铁轮是由谁创造的?
凯尔特人-新增
世界上第一台可充电三轮电动车的发明人是:
特鲁夫-新增
在悬架中常用的弹性元件有:
膜片弹簧-新增
在我国哪个时代用牛耕田已是普遍现象?
春秋时期-新增
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汽车采用的车轮是:
实心橡胶车轮-新增
瓦特在早期进行蒸汽机变革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是什么?
缺少经费-新增
最早提出电场、磁场概念的学者是:
法拉第-新增
瓦特取得第一个蒸汽机专利是在哪一年?
1769年-新增
在悬架中缓和与抑制不平路面所引起冲击的部件是:
弹性元件-新增
最早的电动汽车公司是:
Morris & Salom-新增
电流的磁效应最早发现于哪一年?
1820年-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