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发明创造的故事。在学习中我也知道了不少发明创造的故事。内
高跟鞋的发明故容事:15世纪的一位威尼斯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但又担心妻子会外出风流。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上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将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他困在家里。
岂料,他的妻子穿上着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模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来了。
发明创造会使世界变得更美丽。
② 我的发明创造 作文 400字。急!!!
我的发明创造
《大发明家爱迪生》一书使我懂得:天才来自勤奋,毅力是成功的第一要素。这将使我一生受用,同时它也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永远鼓舞着我前进。
每天早上来到班级,第一眼看到的总是那块又大又干净的黑板。昨天放学时,黑板上还全是粉笔印,值日生却认认真真的把黑板擦洗得一尘不染。但是我发现值日生在擦黑板的高出时,总要跳起来,许多落下的粉笔灰还会呛着同学,害得同学直咳嗽。
我想发明一种多功能的黑板擦。这种黑板擦十分神奇,它有几个按钮,红色的是用来擦黑板高处的。红色按钮轻轻一按,黑板擦下方会出现一个折叠式的教棒,这样会让个子矮一些的同学擦黑板的时候不用又蹦又跳的了。如果不用折叠教棒了,只需要再按一下红色的按钮,就可以收起来了。一个绿色的按钮,是用来洗黑板的。按这个绿色的按钮要稍稍用力一些,因为如果按得很轻,同学在擦黑板的时候会不小心按到它,黑板擦的表面会渗出水来,这样就不能擦黑板了。但是按到它也没有关系,只要走到桶边,再按一下白色按钮,就能把黑板擦布上的水快速挤压干了。还有一个黄色的按钮。是用来吸取粉笔灰,就如一个吸尘器。同学在擦黑板的时候,就不会被粉笔灰呛着了。最后是一个蓝色的按钮,可以把黑板擦里面的吸取的粉笔灰里的收纳盒拿出来,再把收纳盒里的粉笔灰倒入垃圾桶。
资料看看吧
③ 关于发明创造的作文400字
一次发明经历
想象是智慧的源泉,也是发明创造的潜力。实践证明,幻想往往是发明的动力。幻想成真的奇迹古今中外不乏其人,美国的莱特兄弟幻想自己能有一双翅膀,从而发明了飞机。 我也发明了一样东西。 那是在去年暑假,天气炎热,我和哥哥闲的无聊,哥哥说:“唉!天太热了,要是有一台电风扇该多好啊。”我说:“我们可以自己做一台电风扇啊!”哥哥听了也很赞同。 我们就开始行动了。我们找来了一大块硬纸,一节电线,两节电池和一个旧赛车的马达。我们先将硬纸裁成电风扇叶片的形状,然后把马达放进去,用胶带把电线放在电池的正负极之间,再用一根细细的木棒把电线放入插座里,马达动了,可是风扇没有动,我们检查了一下,原来没有转动条,我们就用纸板做了一个转动条,安了进去,又试了一下,还是没有风。于是我们就重新做了一个,还是没有成功,就这样,我们试了一次又一次,终于在第九次的时候做好了,我高兴不已,用彩笔把风扇叶染成五颜六色,可是我们刚吹了一会儿,风扇叶就散了,我非常伤心,哥哥鼓励我说:“不要难过,我们再做一个更好的。” 于是,我们又重新找来了一节电线,这节电线还带有插头,我们按原来的方法不一会儿做好了,但是却不转动,我不甘心,又继续试验,过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的小电风扇终于能吹风了,而且还非常牢固,我和哥哥都很高兴,争着抢着玩自己亲手做的小发明。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论多难的事,只要认真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而且我们还要记住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④ 关于发明创造的作文(400字左右)
v
篇一:发明创造
学了第三单元,我知道了:人们根据许多动物得到了启示。如:根据蝙蝠发明了雷达,根据鸟儿发明了飞机,根据跳豆发明了打夯机,根据变色龙发明了变色的衣服,根据鲸发明了“流线型”的轮船,根据青蛙发明了电子蛙眼,大大地提高了科技效律,听同学们说了许多发明创造,我觉得发明创造一点儿都不神秘,便也想发明一样东西。因为自己拖几个房间已经很累了,而且小的地方还是很脏,很难把所有的地面都拖一干二净,有时候还会起血泡呢!我一边拖一边想:“要是有一个全方位自动装置,那该多好啊!”因此,我便根据许多机器的不足之处,把几个机器进行改行改进,组合在一起,发明了一个前方位自动装置。这个全方位自动装置,是一个什么东西都可以控制的遥控器,不过,它上面有一个显示屏,底下是一个微小的键盘,只需要工种打进去,打好后,只需按一下蓝色的按钮,它便会摇来摇去,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超声波,发出的超声波便会移动那个东西,替主人做事情。可人家会觉得这种东西虽然好,但很有可能被偷啊!这就不用担心了,这个全方位自动装置里装有指纹识别器,所以就算被别人偷了也没有什么用,只会被别人当成垃圾扔了。科学跟学习一样,也是没有止境的。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知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让我们一起朝科学方向努力吧!
篇二:发明创造
说起发明创造小能人,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我的好朋友吴建荣。虽然我早已离开新加坡,但是他对发明创造的专注与痴迷,至今仍令我难忘。
吴建荣长着一张国字脸,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着创作的灵感。他总能从一些生活细节中得到启发。
记得有一次,他对玩具“摔不碎变形球”产生了兴趣。此后,他每日都在研究怎样可以使变形球可塑性强又不易随意改变形状。
一天,他的父母不在家,家中又没了大米,于是他只好和面烙个饼子做午饭。在和面的时候,他意外地发现面粉的形状可以随意改变,而且耐久性强。这次偶尔的发现,让他欣喜万分---“有了!”建荣连忙从客厅的茶几下拿出几个气球,把干面粉灌了进去,填得满满的,再用绳子扎紧,巧妙地利用气球上原有的美丽图案,贴上些装饰品。就这样,一只美观大方的面粉揉捏球诞生了。
这个新奇的小发明,在学校举行的义卖活动中,受到了各年级同学老师的欢迎与喜爱,都被大家“抢购一空”。从此,吴建荣也成为学校众所周知的“发明创造小能人”。
不仅如此,建荣还很善于利用废物来搞新发明。有一次,他拆下已经坏掉的电子铃发音装置,安置于一只塑料盒的一侧,再将控制系统的感应器从铃内抽出安在了另一侧,用一根电线将两者连接起来。建荣利用科学课学过的磁铁同性相斥的原理,在盒内的感应器上安了个磁铁,智慧地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拓展,借另一个磁铁与盒内磁铁之间相斥产生的力,推动系统运作。如此,他将废电子铃转变为一只不用电源,可以随意开关的节能“八音盒”。
当这个“新发明”拿到学校里去展览时,他的节能构思,获得了专业老师的认可。同学们都纷纷请教他其中的原理。这个发明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我们要善于从所学知识中获取养分,运用于实践,变废为宝。
吴建荣同学还先后发明了子弹炮筒、多功能铅笔盒、固定插座开关……他那源自生活的奇思妙想,使他成为了一个当之无愧的“发明创造小能人”。
⑤ 名人发明创造的事例400字
爱迪生珍惜时间的故事 <br><br>爱迪生 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br>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br>“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 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br>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 ”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 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br>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br><br><br>鲁迅争分夺秒 <br><br>鲁迅,原名周树人,是近代一位出色的文学家。 <br>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br>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br>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br><br><br>-------------------------- <br>王亚南睡三脚床<br><br>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br>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br><br>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必须作好精确的时间安排。 <br>此后,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因为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所以时间对他来说,实在非常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br>在鲁迅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我想:时间就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讨厌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就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br><br>聚萤读书 <br><br>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br>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 <br>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那时候,每逢举行甚么集会或庆祝活动,如果车胤没有到场,大家就觉得扫兴。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子,他的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去干。累得精疲力尽,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清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续实践。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 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⑥ 作文小人物大发明的故事400字
小人物的大发明
在迈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人们一直公认,詹姆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成为最为重要的基石,没有瓦特的蒸汽机,也就没有后来的工业革命。而他本人也因为发明、改进了蒸汽机而永垂青史。正如美国学者赫尔曼在《苏格兰人如何发明现代世界》一书中历数苏格兰人对现代世界形成的贡献时,将瓦特的蒸汽机看作是建构现代世界的物质力量。也许很多人并不清楚,瓦特是苏格兰人,曾长期就职于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与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并列为这所大学的骄傲。
瓦特1736年出生在苏格兰的Greenock这个港口城市,今天,他的家乡博物馆陈列着他当年修理蒸汽机时所用的一些工具。而他的故居,原先的一座老房子则在工业革命时期被拆除变成了现代公寓,只是在墙角处建造了瓦特的塑像,基座上标明这里曾经是瓦特的故居。当我来这里访寻瓦特的故居时,着实是费了不少时间才找到。当然此行最有意义的收获,则是在这里的地方档案馆里找寻到了瓦特出生一个星期之后的受洗证明。当我和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聊及此事的时候,他也觉得非常吃惊和欣喜,因为他自己也没有搜集到这份资料。这份受洗资料可以证明瓦特的出生时间和家庭背景。他的父亲詹姆斯是一位工匠,其妻子名叫AgnesMuirhead,瓦特1736年1月19日出生,而在一周后的1月25日接受了宗教洗礼。
由于家庭的原因,瓦特年轻的时候就去了伦敦当学徒,学习手艺。二十岁时回到格拉斯哥,本想开设一家自己的手工店铺,但由于瓦特从未在这座城市做过学徒,也非出身于此,因此就没有得到同业公会的开业许可。由于一位商人捐给了格拉斯哥大学一批天文仪器,于是瓦特便在格拉斯哥大学谋到了一个职位,负责组装调试这批仪器,并且学校给了他一间单独的工作室。利用这间工作室,瓦特在工作之余通过出售自己复制的古旧地图,以及修理各种物品来赚取一些生活费用。当然在此期间,浸染于大学的科学研究氛围,瓦特勤奋学习,不仅学会了法语、意大利语和德语,还关注科学发展的动态,经常向格拉斯哥大学的教授们请教以及交流科学问题。当时的罗比森教授曾这样夸赞只有二十二岁的瓦特:我希望找到一个工人,但我却遇到了一位哲学家。
1763年,格拉斯哥大学物理学教授希望瓦特修理一台已经废置的纽科门动力机,以便用于物理课的实习。接到任务后,瓦特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也无法修好。为此,他苦思冥想。1765年初的一天,他在市中心公园“格拉斯哥绿地”散步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于是便匆匆赶回,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并作出了改进。因此,通常所说的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实际上应该是属于改进。今天,一些科学史书和一些展览也都把瓦特的这个传说称作“格拉斯哥绿地”,类似于牛顿发明万有引力的“苹果树”那样。另外,在研究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过程中,历史学家对他在格拉斯哥大学具体担任职务的介绍可谓众说纷纭,语焉不详。为此,笔者特意到格拉斯哥大学的档案馆一探究竟,最后查到物理系教职员工的名录:一共十三个人,詹姆斯·瓦特位列第八。当时教师的薪酬是全体人员每个月工资合在一起为二十三镑左右,而瓦特先生的工资就愈发“可怜”了,才十点六先令,连一镑都不到。对于他的身份,这份文件显示他当时的职位是修理工。为了修理这台机器,学校花费了五点五英镑,包括购置材料的费用,和付给瓦特的人工费用。在档案馆里,也可以查阅到瓦特亲笔签收的一张纸条,上面可见关于“修理废置蒸汽机”的说明,还有瓦特自己列出的器材购置清单。看着这些两百年前一笔一笔的“流水账”,你会觉得很亲切,也饶有意义。
正如有些历史学家所说,蒸汽机发明出来固然可喜,但这还只是第一步,如何运用于实践,却是一大问题。大约在1765年,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布莱克介绍瓦特认识了企业家罗巴克,因为罗巴克知道了瓦特的发明和其价值,他想将瓦特的蒸汽机运用于自己的煤矿抽水。但在合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罗巴克因企业经营不善而破产,无力继续投入资金支持,同时已初步改进的蒸汽机也还未完全成型。这样,两人的合作不得不结束。尽管如此,罗巴克的支持对瓦特来说还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到晚年,瓦特仍然感激地回忆道:我的努力所能达到的成功,大部分应当归功于他的友好鼓励、他对科学发现的关心,以及他对这一发现的应用的思考。
就在此时,另外一位企业家博尔顿出现了。马修·博尔顿是伯明翰著名的企业家,为了扩大自己的企业生产规模,他需要改善动力系统,而瓦特的蒸汽机如果能够得到应用则刚好能够满足他的需要。在博尔顿的邀请下,瓦特来到了伯明翰,终于在1774年,成功地完成了蒸汽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这一发明,从此不仅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新的历程,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人类由此摆脱了依靠自然之力,开始使用机器作为生产的动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迅速进入到了工业社会,增进了人类的福祉。值得一提的是,瓦特在改进了蒸汽机之后,立即申请了专利,并获得了专利权,这一行为也被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解析为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在英国率先发生,就是因为建立起了对财产权有效保障的制度性安排。
瓦特生活和成长的十八世纪正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和法国启蒙运动不同,法国启蒙运动诞生在贵族的沙龙里,而在同一时期的苏格兰,大学则是这一启蒙运动的中心。正由于此,才使瓦特这样的“小人物”也创造出了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大发明”,从此蒸汽机成为现代世界形成的推动力。瓦特晚年亦有感于自己所有的发明皆受惠于大学的科学氛围,以及自由的科学探索与交流,故在身后捐赠三百英镑专款专门设立了一个科学奖励基金,用于资助科学研究。如果了解当时的大学教授每月工资也只不过是几个英镑,就知道这样一个基金是相当大的一笔投入了。
⑦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作文450字
灯是人类征服黑夜的一大发明。19世纪前,人们用油灯、蜡烛等来照明,这虽已冲破黑夜,但仍未能把人类从黑夜的限制中彻底解放出来。只有发电机的诞生,才使人类能用各色各样的电灯使世界大放光明,把黑夜变为白昼,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赢得更多时间为社会创造财富。
真正发明电灯使之大放光明的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他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在火车上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许多巧妙机械。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在认真总结了前人制造电灯的失败经验后,制定发详细的试验计划,分别在两方面进行试验:一是分类试验1600多种不同耐热的材料;二是改进抽空设备,使灯泡有高真空度。他还对新型发电机和电路分路系统等进行了研究。
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一地试验下来,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贵得惊人,必须找到更合适的材料来代替。1879年,几经实验,爱迪生最后决定用炭丝来作灯丝。他把一截棉丝撒满炭粉,弯成马蹄形,装到坩锅中加热,做成灯丝,放到灯泡中,再用抽气机抽去灯泡内空气,电灯亮了,竟能连续使用45个小时。就这样,世界上第一批炭丝的白炽灯问世了。1879年除夕,爱迪生电灯公司所在地洛帕克街灯火通明。
为了研制电灯,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常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连续几天试验,发明炭丝作灯丝后,他又接连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最后又选用竹丝,通过高温密闭炉烧焦,再加工,得到炭化竹丝,装到灯泡里,再次提高了灯泡的真空度,电灯竟可连续点亮1200个小时。电灯的发明,曾使煤气股票3天内猛跌百分之十二。
继爱迪生之后,1909年,美国柯进而奇发明了用钨丝代替炭丝,使电灯效率猛增。从此,电灯跃上新台阶,日光灯、碘钨灯等形形色色的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舞台。
灯使黑暗化为光明,使大千世界变得更光彩夺目,绚丽多姿.
⑧ 自已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或从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作文400字
从狗身上得到的启示
暑假里,我去奶奶家玩,奶奶家养了一只小狗,它在天热时总是不停的伸舌头,这点够洗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查了资料。
原来,狗是很不耐热的动物.因为狗不会出汗,也不会因为热而停止活动;狗的身体不能自我调节温度,狗也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及时补水;狗的汗腺全在舌头上,所以看到狗吐出舌头喘气说明狗很热,需要喝水降温或静下来停止活动;短鼻子的狗比长鼻子狗更怕热,更不容易散热。因此,我想到了可以发明一种汽车。
因为现在的汽车在停车时总是被太阳晒,晒后再进去会非常非常热。所以,我们可以采用够用舌头散热的原理,发明一个汽车散热器,这样,就再也不用为汽车内太热而烦恼了。
但要是车内的东西丢了怎么办呢?没有关系,我们可以根据狗的嗅觉灵敏的特征,发明一个细胞存储器,每个放入车内的东西都会被细胞存储器所存储,其实,它就如同汽车的“大脑”,当你丢东西时,给他下达指令,他就会接收到,这时,细胞存储器成千上万的嗅觉细胞便会发挥作用啦!他会靠着灵敏的嗅觉带你去找到丢失的物品。
那么如果在路上汽油没了,又没有加油站怎么办呢?不要担心,我们会根据狗腿骨骼结构,弄一个隐藏的“机器腿”当没有汽油时,汽车轮子便会自己收缩起来,不耗油的“机器腿”便会出来,可以很快的带你到目的地了。
现在的科学越来越发达,在现代化的科技社会中,相信人们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