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写毕业论文的步骤,越详细越好。。。
1、确定题目和思路。不是说你要写什么,而是你手里有什么,能组织成为文字资料。最好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这样省时省力。
2、可行性分析。把论文题目和思路交给指导老师,好的老师基本就知道你要写什么了,还有就是。老师如果有你的论文的资料,他基本都会给你,这样就省事多了。
如果遇到一个水平差劲的老师,没办法,找系主任去吧,让他给你看看。
3、找资料。论文重要的不是你要说什么,而是说的什么要有理论作支撑,而这里的理论其实就是人家的东西,文献资料或者论文什么的,发表过的都是可以用的,最好用文学大家的,这样比较有说服力。注意,找的时候把出处记下来,最后还有个文献资料呢!
4、整合材料动手吧。写论文的过程其实就是把你找到的材料进行整合分析最后变成你论文的过程。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最长,不过只要条理清晰,说的明白就行了,大学论文早晚要取消的。
5、给指导老师审阅。先不着急改格式,先找老师看看吧,询问下老师的修改意见。有时候指导老师对你的论文方向研究不多,你可以找其他的有研究的老师,一般他们都会给你解答。
6、改格式。这个工程比较繁琐。我做了大概1天多的时间。主要是目录不会做。但是1个小时我就学会了目录的制作,非常简单,WPS word 都一样,没什么差别,这里不多说了。做好了最终版,自己读一遍。看看你的论文能不能 说服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明白,改吧!
7、初稿的上交。打印出来,装订一下,不用做封皮,交上去给指导老师。
8、准备答辩。打印带封皮的论文,做ppt,如果你的表达不好,做个小提纲,自己对着说说,在室友面前说一遍。有时你的论文不好,但是答辩精彩,一样高分。不要腼腆,这时候不努力,让你二次答辩,你就悲剧了。
9、答辩。没什么紧张的。
10、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11、打出终稿,需要加封皮的。
12、去找工作吧,你OVER了。悲剧的就是二次答辩了,呵呵!
❷ 大学论文的一般写作步骤
一篇论文从构思到修改完成,最终定稿,其撰写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步骤。
一、确定题目
二、拟定提纲
三、论文写作
四、推敲修改
五、誊清
六、署名和致谢
❸ 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专业
从中国来人民大学文学源院官网的本科生 · 课程大纲 页面,查到全校选修课—— 《创造性写作及翻译》:
引导学生从事创造性的写作和文学翻译,培养学生文学创作和翻译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准。
介绍创造性写作的要素,优秀文学作品鉴赏及其创作过程分析,创作实践;文学翻译的标准、技艺,优秀译作分析,翻译实践。创作及翻译作业讨论及修改。
要求掌握从事创造性写作和翻译的基本能力和技艺,全面提高写作和文学翻译的水准。
再没有其他信息。估计停留在试验阶段,办本科班的可能不很大,在应用型硕士这个层次的可能有一些,像国外有创造性写作艺术硕士,主要攻小说、诗歌、戏剧创作。
无论国内国外,对办成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前景,不敢抱多大希望。
❹ 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作文
大学在实践中可以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尤其学生在大学中可以学习更多的适合实践工作的内容,能够提升自己的人生家。
❺ 大学生如何理解写作技巧贯穿于写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写作是讲究一定的技巧的,情节的发展、人物角色的设定都需要使用一定的技巧。
❻ 如何在大学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指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独立分析、综合,形成新联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过程;创新能力是在创新思维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获得新的、独特的认识能力。二者相结合即是创新思维能力,它是各种能力的核心。语文教学中的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即通过作文过程中的“选材——构思——写作——评改”四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在选材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选材,是学生作文的第一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相差无几,而这些还是学生拼命咬笔头东拼西凑得来的。我们的生活原本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可歌可泣的事情俯拾皆是,为什么写出来的作文如此糟糕?首要原因是在选材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智力操作技能,它离不开思维活动的参与。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以一个问题为中心,从各个不同角度或侧面进行深入思考,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一个多侧面、多元化的复合体,由于作者的能力、心境不同,因而对待事物的认识和感受也不一样。学生要在大量繁杂的信息中快速有效地选出切合文题、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材料,非具有发散思维能力不能及。举凡佳作,大都选材精当、见解独到。在选材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作文时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同一题目多体裁。学生在拿到题目后,诗歌、散文、小说等体裁皆可写,不必局限于某一体裁。2.同一体裁多立意。
二、在构思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构思是围绕选取的材料,把生活中所闻所感的情境,即直观形象和表象,凭借联想和想象,在头脑中加工的过程。
画家对所画的形象要成竹在胸,然后才能进入创作阶段。构思的过程,即形象思维的活动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就要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教师要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写作境界,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身临其境,把选取的材料在头脑中进行组合加工。如布置下作文题目《第一次__》后,有的学生写《第一次骑自行车》,这时候,头脑中的形象思维已经展开,仿佛自己就在操场上在学习如何溜腿、如何上座、如何七扭八歪地摔跟头;有的学生写《第一次炒菜》,自己好像扎好围裙,已经在厨房里开工,择、洗、切、抄,油、盐、酱、醋,色香味俱全的一盘佳肴呼之欲出。
可见,在构思过程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以丰富的生活积累表象为基础,以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为手段,充分发挥学生感官和心灵的作用,强化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作文效率。
三、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经过选材、构思的准备阶段后,作文进入了写作阶段,即要把头脑中的构思形象运用富有文采的语言加以再现,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表达是人心理活动的外观,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具有条理性和层次感。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我的做法主要有两点:
1.写日记。一篇日记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心灵的一次真诚坦露,学生在记载自己成长历程的同时,培养了语感,增强了表达。
2.做好“作文序列化”工作。要立足于初中四年,整体规划作文教学,明确各年级各学期作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力求每个年级的作文教学、写作训练形成教学合力,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六年级以写事为主,主要培养目标为叙事条理清楚,有故事情节,情节有波澜,主题深刻,详略得当;七年级以写人为主,主要培养目标为写人有特点,选材具有典型性,会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能写生动的细节,能灵活运用对比、衬托、正面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八年级以写景写理为主,主要培养目标为写景有特点,能运用多种修辞增强语言感染力,能做到景中有情、景中有悟,会议论,能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九年级的作文以综合创新为主。
四、在评改中,培养学生的判断思维能力
判断思维能力是指个体能根据事实冷静地思考问题,对别人或自己的成果客观地进行评价分析,辨别优劣。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作文评改中进行。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写完作文后,由课代表送到办公室,教师一本一本批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作文教学要改变由教师批改的传统做法,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我们要求学生写作以落实能力要点为依据,引导老师本着减负而又增效的原则,对作文批改形式、讲评方式等环节进行改革。要求教师把评改与指导合二为一,通过评改范文指导学生如何落实写作能力要点,增强写作指导的真实性、直观性、针对性。批改方式上以学生自批、互批为主,组织学生根据教师评改示范与写作能力要点,评改自己或同伴的写作的初稿。另外,学生进行二次改写之后,还要进行自我总结,对照两次写作经历,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长进,并且采取同伴互赏的策略,给学生的作品找更多的读者,让同组或同班同学采取跟贴的形式,在作文稿纸上交流思想情感,增强写作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作文训练中,文章创作的四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只有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❼ 我的大学的创作背景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1923年在国外疗养期间完成的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他在10月革命之后写的第一部重要作品。
❽ 大学生自习室的创作过程
关于创作初衷:不只想让大家像听完雪村的音乐评书以后那样一乐为止,目标还是针对身边或浮躁或浑浑噩噩的同学,一乐之后还有一点思考。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工作以这样戏谑的形式进行,同学当然也更乐意接受。
关于创作过程:平时就认真积累反映校园心态和生态的素材,碰到同学的有趣言论都会随时记录;《大学自习室》就诞生于一个很突然的下午,学习学不进去写了它好像是一种轻松的释放。
关于《大学生自习室》:建议仔细听,他同时运用了黑龙江、吉林、辽宁的三种东北口音,可能只有老东北才分辨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