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一、指南针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Compass)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二、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三、火药
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炼丹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之药,火药的发明是副产品。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
四、印刷术
目前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单页版印度梵文撰写的《陀罗尼经》,该经是印在亚麻纸上,于650年至670年间出版,且在1974年于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
1966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发现了一本微型《陀罗尼佛经》,该经内含唐朝女皇武则天(约690年-705年)颁行的则天文字。学者断定该经不早于704年,后来被珍藏在一座建于751年统一新罗时代的舍利塔里。不过,已知最早一般大小的印刷出版书籍,是唐代(618年-907年)间刊行的《金刚经》。该经长5.18米(17英尺),卷轴格式,可追溯到唐懿宗咸通9年农历4月15日(即868年)。
学者李约瑟和钱存训(Tsien Tsuen-hsuin)的记述表示唐朝金刚经的书法雕刻技术远较较早印行的单页版印度陀罗尼经更为先进,更为精巧。另外,两个最古老的印刷农历日期为877年和882年,它们是在当时敦煌被发现。
根据历史学家邓广铭考证,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黄金时期,许多道士参与印刷术的研发与创新,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2. 我国古代很早就发明了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装置。在汉代古墓中,有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壁画,画中一辆
M的半径R1大,N的半径R2小。绳子各处的线速度相等。设M的转速为n1,N的转速为n2.
则有2π专R1*n1=2πR2*n2
n2=(R1/R2)*n1
由于R1>>R2,所以n2>>n1
这种纺车的属优点是人用力使M慢慢转动,则N就可以快速转动,用来纺线。省力、速度快、效率高。
请及时采纳。有问题另行提问。《中学生数理化》团队会随时帮助你。祝你成功。
3. 我国古代就发明了湿法治金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我国古代湿法冶金的原理简单说就是就是金属矿物原料在酸性介质或碱性介质的水溶液进行化学处理或有机溶剂萃取、分离杂质、提取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过程。有关的详解如下:
一、简介我国古代湿法冶金的情况以及原理:
中国古代的“湿法冶金”:西汉时期刘安所著《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其含义是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或其它铜盐溶液中,可以置换出单质铜。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先驱。
就是在铜的硫酸盐溶液中加入铁,可以得到铜。其实就是用金属性强的物质,去置换比它弱的金属(K、Ca、Na除外),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金属锌或铁,可置换得到金属铜,这就是湿法炼铜的原理,主要反应为:(1)CuSO4+Zn=Cu+ZnSO4; (2)CuSO4+Fe=Cu+FeSO4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了铜盐溶液里的铜能被铁置换,从而发明了水法炼铜。它成为湿法冶金术的先驱,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二、必要补充解释:
中国在北宋时期已用湿法(胆铜法)生产铜,据《宋史·艺文志》记载,有《浸铜要略》一卷,可惜已失传。1752年西班牙里奥·廷托(Rio Tinto)开始用湿法生产铜。工艺与我国北宋胆铜法基本相同,其重要进展是采用人工焙烧硫化铜矿而不靠自然风化。同期,俄国古米雪夫斯基(Гумещевсκий)矿也开始用湿法生产铜。1889年开始用湿法生产氧化铝,以后湿法炼锌、金、银、钴、镍等工厂相继出现。
4. 我国古代历史中究竟为什么没有“发明”出板甲
中国古代没有发明出板甲主要是缺乏技术,缺乏需求,以及缺乏使用环境这几个原因。板甲最为战争时必须的防御工具,在欧洲战场上的使用率远远高于中国,但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板甲或是不能生产板甲,实际上,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用具发展是在世界前列的。
缺少刚需首先,板甲和战时将士们所穿着的盔甲并不是同一类东西,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发明出了轻便又能够具有很好的防御作用的盔甲,而板甲的产生则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板甲与不断进化优良的中国盔甲比起来并不具有吸引力。其次,中国古代人民发明出了穿两层铠甲的方式来抵御战争,也是在无数的历史里被频繁使用的方法。而板甲产生的时代战争已经进入热兵器的时代,此时世界各国基本都开始逐渐的淘汰热兵器,所以中国也没有创造和使用板甲的环境。
在战争时代,盔甲和防护用具是每一位战士的生命防线,是保护他们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所以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盔甲等用具的制作始终是国家的大事,从中西方战争用具的制造中我们也可以知道两国历史,政治,科技的发展。
5. 关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资料至少五条
发现是解释世界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世界,改变世界通过什么渠道呢,通过发明我们改变世界,在历史的进程中,发明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而一项东西的发明或是单个人独自完成的或是集体创造的,整个世界从古至今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发明创造,我们现今所享受到的数不尽的美好的东西都是通过能发明创造的人们的手得来的。
①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掀起一场人类文字载体革命。
②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③指南针的发明: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提供了条件。
④火药武器的发明:火药武器的使用,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
2历史起源
尽管中华文明有很多重要的成就都以“四大”“五大”等命名,如四大美人、四大古典小说、四书五经,四大发明的概念却来源于西方学者,并在之后被中国人接受。
意大利数学家杰罗姆·卡丹早在1550年就第一个指出,中国对世界所具有影响的“三大发明”:是司南(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并认为它们是“整个古代没有能与之相匹敌的发明。”
1620年,英国哲学家培根也曾在《新工具》一书中提到:“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而后,在1861~1863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更是将这些发明的意义推到了一个高峰,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恩格斯则在《德国农民战争》中明确指出:“一系列的发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其中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的就是火药。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英国汉学家麦都思指出:“中国人的发明天才,很早就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的三大发明(航海罗盘(司南),印刷术,火药),对欧洲文明的发展,提供异乎寻常的推动力。”
来华传教士、汉学家艾约瑟最先在上述三大发明中加入造纸术,他在比较日本和中国时指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这个发明清单被后来的著名英国生化学家、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李约瑟发扬光大。
有些人认为现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杂交水稻、汉字激光照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复方蒿甲醚。
6. 中国古代很早就发明了火枪,为什么不见大量装备军队
要有相当数量的火枪部队,即便是火绳枪相比弓箭也有很大优势,更不要说每分钟四五版发的燧发枪。大家如果权多看日本战国史一定知道织田信长的火枪三段击的威力,可惜明军对此重视不够,军队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火枪部队,那些大大小小的火铳也没个统一的 制式,给后勤造成极大负担,有的铳需要两个人架在竹架上操作,那还能算火枪嘛,本来在万历朝鲜战场上,明军吃过日军火枪部队的大亏,虽然用兵谋略强于对手,而且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强攻平壤的时候,伤亡较大,连主将李如柏的坐骑都被火枪击毙。。当然日军当时 也不是一支热兵器军队,几乎没有大炮等重武器。而且他们的枪也是找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买的。
说到最后,明皇帝和士大夫们从百姓手里抠出那么多“辽饷”,“练饷”,“剿饷”却用错了地方,兵贵精不贵多啊,能养活数百万军队的钱能够大力投在制造枪炮上,世界历史一定会重写,短时间内来不及改进,也可以砸给有现货的洋鬼子。
清军入关后注重骑射,火器就更加不受重视了。
7.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是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马克思在《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中写道:“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元代,著名道家学者、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祯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以后又传到朝鲜、中东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字,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8.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
四大发明,是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一种观点,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
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艾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指南针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
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Compass)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
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
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2、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张,很大可能是起源于中国南方,并且和岭南地区特别是环珠江口周围6000多年前涌现的丰富的树皮布文化体系有密切关系。
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环珠江口包括香港出土大量石拍,其中,深圳咸头岭遗址出土的不同时期石拍,科学测年表明距今6800年前或更早,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树皮布制作石拍,揭示出中国岭南地区是世界树皮布文化起源地。
研究证明树皮能通过拍打,做成像纸一样的载体,其存在可能已有数千年之久。树皮布在南中国很早已存在,东南亚和中美洲也有使用树皮纸的传统。
3、火药
四大发明中的火药除了可制作烟花和炮仗等,亦是一种炸药,被运用到战争上成为军事用途。据载起源于唐朝甚至秦朝。宋朝时期,约12世纪中期已经发展出具有一定杀伤力的单兵火器(火铳)以及连发式火器(连铳)用于弥补当时宋人战斗力不及金人的劣势。中国在实用性火器的使用上早于欧洲五个世纪左右。
而欧洲人约在13世纪时才懂得黑火药的作用,而经过数个世纪的发展与改良,主要是粒状火药和火帽等发明,黑火药兵器乃逐步取代冷兵器,在陆地战争战术、攻城筑城技术以及海军战列舰的发展和战术等各方面,造成革命性的影响。
而黑火药作为爆炸药和推进剂,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才逐渐被无烟火药、三硝基甲苯、苦味酸、季戊炸药、旋风炸药等新发明的炸药所取代[,这些新炸药则不是中国人的发明。
4、印刷术
据载是北宋时期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但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并非现代印刷术的前身,而据李约瑟所论北宋制的胶泥活字印刷术有许多劣势的地方。它与造纸术一样对知识的保存和流通造成影响。
另外,印刷术的发展与早期的印章无直接关系,古代印章在古埃及、古希腊、两河流域都有使用。美国考古学家在中亚土库曼斯坦安纳乌曾于2000年10月发掘出距今4300年的中亚印章,其文字仍有待考证。
(8)我国古代很早就发明了扩展阅读:
一、世界影响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入西方,对西方科技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的思想枷锁。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西方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
而李约瑟对这四大发明的赞美和强调,使得这一说法获得了中国的很大认同,并被写进了教科书。
恩格斯在1857年发表的《炮兵》中写道:“在中国,还在很早的时期就用硝石和其他引火剂混合制成了烟火药,并把它使用在军事上和盛大典礼中”。
火药最早在公元9世纪晚唐时期的炼丹书籍中就有记载。
公元904年,杨行密军围攻豫章(今江西南昌),部将郑璠命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率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是火药最早使用于军事记载,最早的火药武器则出现在五代时期的敦煌壁画。
十世纪五代时期的敦煌(时属归义军)壁画,目前所知最早的关于火枪和手榴弹的描绘。 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火铳出土于中国黑龙江,制作年代为1288年,现藏黑龙江省博物馆
二、中国的其他发明
有声音认为中国有不少发明创造,根本不止四大发明,亦有中国学者认为李约瑟对中国的发明过分拔高。
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曾列出古代中国传播给西方并对其造成影响的诸多发明,当中包括:
方板链泵、轮式碾磨机、水力轮式碾磨机、水力冶金鼓风机械、叶片式旋转风选机、活塞风箱、拉式纺机、手摇纺丝机械、独轮小车、火车挂钩、航海运输、车式碾磨机、耕畜挽具、马蹬、胸带挽具、轭、石弓、风筝、直升飞机螺旋浆;
活动连环画转筒、深钻孔法、铸铁、卡丹式悬架、平圆拱桥、铁索桥、运河船闸闸门、航海制图法、船尾舵、火药、火药用于战争技术、磁罗盘(磁石匙)、磁针罗盘、磁罗盘用于航海、纸、雕版印刷、活字印刷、金属活字印刷、瓷器
由于四大发明的说法来自于西方,因此近来有不少中国学者如余秋雨、王渝生等认为四大发明并不能代表古代中国的最高科技成就,并提出了新四大发明的说法。。
此外,罗伯特·坦普尔基于李约瑟而提出中国一百发明之说,著The Genius of China一书,获得李约瑟肯定,作长达三页的序言,称之为自己《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的光辉缩写。
9.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
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
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
造纸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在东汉蔡伦大规模造纸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术,20世纪在中国各地出土的许多西汉时期的古纸片,可以证明这一点。这并非否定蔡伦造纸之功,而是说蔡伦的造纸术并非是突然之间的发明,它有一个技术积累的过程。西汉时期出土的植物纤维纸,是蔡伦造纸的前身。蔡伦扩大了造纸原料的范围,破布、鱼网、树皮、麻头等都可以造纸,其中树皮造纸更是他的发明。他的造纸工艺更为精细,造纸术到他这里,摆脱了纺织品附庸的地位——此前都是利用纺织之后抛弃的副产品来造纸的,蔡伦将造纸发展为一种独立的工艺。
火药
一种黑色或棕色的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最初均制成粉末状,以后一般制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采用无烟火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军用发射药。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发明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炼丹术的目的和动机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实验方法还是有可取之处,最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印刷术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道家学者沈括曾在《梦溪笔谈》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详细介绍了活板印刷术的全过程,通俗易懂,非常详细。在他写于1088年的著作《梦溪笔谈》中,将此发明归于工匠毕升(990年-1051年)。随著烧结陶土字符的使用,沈括描述毕升制作字形、捡字排列、印刷、并在印刷后拆解留待后来使用。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毕升曾尝试木制活字,但木制活字一直要到元朝(1271年–1368年)王祯(活跃于1290年至1333年)的木模才趋完善。王祯亦将文字按照音韵组合置于有小隔间的转轮排字盘以方便捡字。至于铜版活字要等到明朝(1368年-1644年)华燧(1439年至1513年)于1490年的印刷作品才趋完美。
10. 我国古代很早就发明了齿轮传动和皮带传动的装置.
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有很多形式,主要可分为两大类:①依靠机械摩擦驱动器之间的摩擦,包括转让的力量和运动的皮带传动,绳传动和摩擦四轮驱动系统。摩擦传动容易实现无级变速器,其中大多数是可以适应的轴间距较大的驱动器的场合,也能起到缓冲的作用和保护齿轮过载单,但该驱动器是高功率的场合,但不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②依靠活跃的成员和追随者参与的中间件啮合传递动力或运动的齿轮传动装置,齿轮,链传动,螺旋传动和谐波传动装置。啮合传动可用于高功率的情况下,传动比准确,但一般要求较高的制造精度和安装精度。
产品类别:减速机,制动器,离合器,联轴器,无级变速机,螺杆,滑动
机械驱动机构,可以提供电源的方式,方向或速度的发展历史运动将被改变,即,要使用的机械发送目的地。中国古代变速机构是许多类型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除了上述的,像一个地震仪,鼓风机等,是产品的机械传动。中国古代的传动机构,主要齿轮传动,绳传动和链传动。
1个齿轮。时报不迟引导车在西汉时期,西汉时期,记里鼓车,东汉张衡发明了液压天文仪器,是非常复杂的齿轮传动装置。这些用来传递运动,强度要求不高的齿轮。至于生产中所用的齿轮,通过一个大的功率,它是必要的力通常是较大的,更高的强度要求。古代畜力,水力和风力提水,食品加工,如齿轮的应用。上翻车,例如,需要使用的齿轮传动机构,定位和交付的运动去改变,去适应工作要求的翻车。
2,链传动。链条,线束,在古老的中国商代早期,有铜链,也可在其他青铜器和玉器的装饰链。秦铜车马出土于西安,一个非常精致的金属链。但是,这不能被视为一个链驱动器。作为动力传动链,出现在东汉。东汉时完成兰发明了第一台翻车的转移。根据其工作原理和运动的关系,可以看出,作为一个驱动链条。朝天上,下链轮,主动,从动的皮瓣周围的四轮驱动链,传动链满足抬水件,因此,翻车是一个特殊的情况下,链传动。平台到了宋代,苏颂的浑天仪“阶梯”实际上是一条铁索,在水平轴驱动横轴上通过的“阶梯”,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链传动。
3,盛带驱动器。一种摩擦驱动模式。在西汉时期,四川产盐在下沉,运水,牛带动大滑轮,滑轮的绳索绕提高下沉工具,盐水等。在西汉时期的手摇纺车,是一个典型的绳子驱动器。在西汉时期的石刻浮雕,手摇纺车图件,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型机械传动轮主动,用绳子主轴,大绳,手轮一转,主轴旋转数十个星期,非常高效率高。后出现的三,五,纺车,效率更高。元代游泳纺轮,绳驱动器。东汉末年,冶金工艺品的一项重要发明水排,爆炸。这根绳子驱动器的工作原理是:水电水平水车旋转,和水车轴的配有一个大轮带动小轮绳,小滑轮轴的上端的曲轴旋转,通过连杆鼓风机鼓风驱动。这水是行爆炸有效性高价值数亿马爆炸。它的出现标志着东汉开发的机器已经出现在国内,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br传输类
机械驱动力传输来分,可分为:
1摩擦传动。
链传动。
3档。
4皮带传动。
涡轮蜗杆传动。
6的棘轮驱动器。
7曲轴,连杆驱动
8气动驱动器。
9液压传动液压刨
10万向节传动
11钢丝绳驱动器(电梯是使用最广泛的)
12耦合驱动器
13花键驱动。
传输模式详解,
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皮带传动的中间灵活的成员驱动器的机械传动较为常见,特别是与V型皮带驱动器驱动器,广泛的应用。
皮带传动皮带驱动类型是作为一个中间传递运动或动力驱动器的柔性构件使用的频带。
传输原理,在带驱动器中被分为摩擦型(平带驱动器,V型带驱动器)和相互啮合的类别。
大多在机械设备摩擦皮带传动皮带驱动应用下面的例子来介绍的皮带传动V带传动的基本知识。
其次,皮带驱动
传动带套在驱动带轮1和从动带轮2,施加一定的张力带正压带和带轮的接触面之间产生的;绞盘的基本原理转动时,依靠皮带和皮带轮之间的摩擦驱动被驱动的轮子转动。
皮带传动的基本原理是依靠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特点和传动带驱动器比
皮带驱动器的功能
弹性和摩擦传动,因此,它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噪音低,可缓冲减震过载的皮带打滑皮带轮和其他部分从过载施加到中心的距离大的传输的优点。
皮带驱动器也具有很多的缺点是:不能保证的精度的传动比,传动效率低(约0.90至0.94),与寿命短,不能在高温下,易燃,油和水的场合。
2,驱动皮带驱动比
皮带驱动,驱动轮被称为速度和从动车轮速度比的传动比,一个符号表示。
4两种形式,共同的皮带驱动器
皮带驱动,平带驱动器和V型皮带传动。
1,的
平带传动平矩形横截面的,工作是环状的内表面与滑轮接触的外表面的。平带驱动器的结构简单,平皮带更薄,弯曲和扭转,并因此适合于高速传输,交叉传染或交错轴平行的轴线之间的半交叉传动
2,V型皮带传动
截面是一个等腰梯形,带轮槽,两侧的表面接触放置在工作中,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传输能力。
5,皮带驱动的张紧装置
皮带驱动,磁带以获得所需的张力,在两个皮带轮中心距离应该是能够调整;皮带的张力,在驱动器中很长一段时间绑定到塑性变形和松弛现象,其传输容量降低,因此应是一般性的皮带驱动张紧装置。张紧的带驱动器的方法来调整的中心距离和2种张紧轮,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形式的张力和自动张紧定期使用。
6,安装和维护
做传输安装,维修和维护工作必须是正确的顺序,以提高效率的V形皮带驱动器“中的V形皮带的使用寿命延长,并确保皮带驱动器的正常操作。 /> 1,V形带必须被正确地安装在正受皮带轮槽,一般与轮辋的外边缘平齐。 /> 2,保持平行的轴线的两个滑轮的V形皮带驱动器,和两个相应的平面对称的V形槽应重合。
3,拆卸,安装的V型皮带应该强调的小的中心距的两个滑轮,以避免硬撬损坏V型皮带或设备。设置好带,中心距调整到正确的位置,松紧带,中度。
4,V型带驱动器必须安装一个保护盖,以防止影响由于润滑剂,切割或其他碎片飞溅到V型带驱动器,以防止发生意外的损伤。
5,一组V带,损伤一般组替换,与新老混合。
齿轮
齿轮传动装置被安装在驱动轴和从动轴制成的相互啮合的齿轮的齿轮。该齿轮是最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的传输。
首先,齿轮
1,在齿轮传动装置的范围的功率和速度,几百几千千瓦功率的基本特征,从非常小的圆周速度,从非常小的越百每秒米。齿轮尺寸小于1毫米,大于10m。
2,齿轮啮合传动的齿轮的齿廓的一个特定的曲线,瞬时传动比恒定,传动平稳和可靠的。
3,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4,各种各样的齿轮,并能满足各种形式的传输的需求。
5,高精度齿轮的制造和安装。
齿轮在齿轮的分类很多不同的类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啮合点,外齿轮传动,内啮合传动齿轮。
不同点,齿轮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斜齿圆柱齿轮,人字齿圆柱齿轮,直齿锥齿轮的齿轮齿。
标准的直齿圆柱齿轮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齿轮是最基本的形式,它被广泛地使用在机械传动。的
称为直齿圆柱齿轮的直齿圆柱齿轮的圆柱齿轮,被称为直母线节圆的齿列。的
直齿圆柱齿轮参数
(1)的齿轮齿数z齿的总数称为齿的数目。
(2)齿角一个
上的平坦的端部,横向齿廓和节圆的径向线的交叉处,在该点的切线的齿廓,锐角的多文件夹,名为牙形角。
标准要求的标准线齿轮的渐开线齿形角α= 20°。齿轮(3)的模数m
间距p除以圆周率π从供应商,称为弹性模量,弹性模量的单位为mm,并且已经被标准化。常用的
齿轮
在除了正齿轮驱动器在其他类型的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直齿锥齿轮和蜗杆传动等。
1,斜齿圆柱齿轮
称为螺旋圆柱齿轮,斜齿圆柱齿轮的齿轮线。
所述的斜齿圆柱齿轮的螺旋角的方向,分为2种L-齿轮和右旋齿轮,旋转它的右手规则可用来确定。伸出右手,掌心朝上,四根手指点到齿轮的轴向方向,牙齿,以拇指方向一致相比,用右手,左手,反之亦然。
一对放置的圆柱形表面上的螺旋形的圆筒状的齿轮齿螺旋,所以这两个齿轮的齿面啮合逐渐接触迁出的对直齿圆柱齿轮2啮合在牙齿上的齿面在同一接触的整个长度,和购买而脱离的时间。斜齿圆柱齿轮稳定性,耐冲击更加明显,尤其是在高速重载。的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之间的数据传输的两个平行轴平稳要求适用于。
2,被称为锥齿轮直齿锥齿轮
索引表面的圆锥表面的齿轮,它是一个齿分布在齿轮的锥形表面,当它的牙齿的分界线的圆锥形面直线发电机,称为直齿锥齿轮。的
用于在空间中的锥齿轮传动的两个相交的轴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更一般为两轴垂直相交的角度为90°的场合。齿轮<br故障的
形式/>损坏齿轮的操作期间,由于某些原因,它失去了正常的工作能力的现象称为失效。齿轮失效形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失效形式:
1,牙齿磨损
在传输过程中,牙齿之间的接触面相对滑动的齿轮。的力的情况下,齿轮的齿面的磨损的齿面间的相对滑动发生。磨损会破坏牙齿表面的形状,导致传输不流畅,戴牙齿变薄引起的齿侧间隙增加,牙齿强度下降。牙齿磨损的主要失效模式的润滑条件不好的开式齿轮(齿轮)暴露出来,打开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模式。
2,牙坏了
齿轮齿受力状况相当于悬臂工作齿根的弯矩,应力集中。在接合过程中,齿根的弯曲力矩的遭受被交替地改变,因此,在该地区最有可能产生的疲劳裂纹,这种故障的齿断齿形式的齿称为疲劳断裂。齿轮坏了,是另一个长期过载或过大的冲击负荷突然被打破,所谓的过载打破。
3,齿塑性变形
,在牙齿表面暴露于低速重的工作条件下,由于这些力的影响很大的压力和摩擦,该材料是相对较软的部分齿轮齿表面可能会产生塑性流动,使齿面的凹部或凸锥,从而破坏的齿轮的齿廓形状,使齿轮丧失工作能力。该齿轮故障表被称为塑性变形的齿。
齿轮齿面工作时,点蚀,反复接触挤压,而当接触表面,从而产生的压力因过量或长期使用,牙齿表面会产生细微的疲劳裂纹。随着连续的齿轮沿的工作表面,裂纹将继续扩大,剥离一小块金属,形成在牙齿表面的点蚀和斑坑。这种故障的齿面的形式被称为在牙齿表面的点蚀。牙齿表面严重点蚀会损坏,导致传输是不光滑的,产生噪声,甚至丧失工作能力的齿轮的齿轮齿的表面。
牙齿表面点蚀的失效形式多在封闭的齿轮的润滑条件。
5,齿面胶合
封闭的高速重载齿轮齿面的润滑是比较困难的,产生局部加热的配合面结合在重负载下,当齿轮运动撕下部分的金属材料在一个相对较软的齿面撕裂在牙齿表面的贴面,如粘附在牙齿表面和撕裂引起的故障称为槽。齿面胶合现象,这将严重损害牙齿表面,并导致齿轮失效。封闭蜗杆传动可以很容易地发生此故障。
链条传动
链传动由两个特殊的齿轮和一个封闭的链的组合物,在工作时活跃的连接的一个链驱动了该书的链条相啮合的齿轮啮合的从动链轮驱动器。链驱动??器主要用于为寻求更准确,和两轴的距离是链传动的传动比,并且不应该被用来放置齿轮。这是我们共同的自行车链轮链条传动的原则。
链传输特性
1)可以确保更准确的比较)的传动比(和皮带驱动
2)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两个轴中心的距离更远的力(与齿轮)
3)只可用于驱动
平行轴4)链条磨损,链变长,容易起飞链现象。
辊子链
滚子链结构
机械传动,传动链的滚子链(也被称为套筒滚子链)。滚子链的链板外链板,内销3,套管4和辊5。
滚子链的链板与套筒内,外链板和引脚的使用干扰的固定销和套筒分别辊套之间的间隙配合;每个链路可以自由的弯曲和伸展,相对旋转的辊和套筒。滚子链与链轮的啮合,因为在辊的作用,直接与链轮齿的套筒的滑动摩擦接触转换成滚动摩擦,从而降低的链轮齿的磨损。
滚子链长会议。轻松连接链接数,应尽量选择开口销或弹簧夹锁定链的两端连接头。当奇数链条头需要使用的过渡段,过渡段不仅制造的复杂性和低的运输能力,并因此,应该避免使用。
2,商标
滚子链滚子链标准件,标记号
标签的例子:
链数 - 行数 - 总人数的链链接标准 /> 08A-1-88GB/T1243-1997说:链号08A(间距12.70毫米),单排滚子链,88。
3,使用
(1)的链传动链驱动,以确保正常的工作,两个链轮的轴应该是彼此平行的,并应位于两个链轮,在相同的垂直平面上。
(2)为了提高链传动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应注意润滑。链传动可从时间来预压
(3),和张紧轮的移动设备可以在必要时使用。
(4)应加装带有保护盖的安全性和灰尘,链传动。
蜗杆传动
当一个齿轮有一个或多个螺旋齿和交错轴传动涡轮机(类似螺旋齿轮蜗轮蜗杆传动)的参与,该驱动器称为蜗杆传动。蜗杆齿轮的两个轴以90度角相交,但既不是彼此平行的,不交叉的情况下,通常在蜗轮传动,蜗轮是一个活跃的部件,并且是一个被动部件的蜗轮。
(1)蜗杆传动
单级传动的特点是能够得到很多的传动,结构紧凑,传动平稳,无噪音,低传输效率。
(2)蜗杆传动涡轮机操纵判定
蜗杆传动蜗轮蜗杆,涡轮机转向取决于两者之间,蜗轮旋转,其旋转方向的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
判断涡轮右旋(蠕虫可以分为左,右旋转和斜齿轮方向的判断方法与判断方法相同)的右手定则,蠕虫左交给他的左手,而转向与他左手或右手定则,蜗轮蜗杆是相对的统治。拇指的相反方向弯曲四个手指点蜗轮的旋转方向(直箭头表示的可视侧的蜗杆的周向运动方向),是相对于涡轮机的运动方向的蜗杆。
丝杆传动
丝杆传动用螺丝和螺母丝杆副,主要表现为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同时传递运动和动力传输的要求。
螺杆驱动分类:
1)传力螺旋的传输功率,扭矩较小,产生较大的轴向推力的工作,克服阻力。如提升或螺旋形的加压装置。这样的传力螺旋主要是承受较大的轴向力,一般简称的工作,每个工作很短的时间,运行速度不高。 [电子邮件= 7 _at_&X]×[/电子邮件]
2)传导螺旋:,发送运动,有时也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如机床的进给机构的螺旋。传导螺旋主要工作持续了很长一段的时间,较高的操作速度,因此,需要更高的传输精度。
3)调整螺钉:为了调整的固定部分的相对位置。如机床,仪器仪表和测试设备的微调机构的螺旋。不频繁的调节螺钉旋转一般卸载的调整。
螺杆传动的特点:传动精度高,工作平稳,无噪音,易于自锁,并能传递更大的功率。
工作机的重要性一般要依靠原动机提供某种形式的能量,但是,原动机和工作直接挂钩,往往需要添加的运动或变化的电源状态之间的传输齿轮:
(1)机器速度一般是不相符的最佳速度的主要推动者。 。
(2)大量的工作机的速度调整,根据生产要求,但依靠此目的的主要推动者的速度是不经济的,这是不可能的。
(3)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必要的原动机驱动若干不同的工作机的操作速度。
(4)安全和维护方便,由于机器的外形尺寸有限,或因不能直接连接在一起的原始动机和工作机。设计概要
当设计传输的发送功率,传动比和工作条件,如已设定时,不同类型的传输有其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1)的功率和效率
可以通过各种发射功率的传输原理,承载能力和负荷分配,速度制造精密机械效率,发热情况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效率是评估传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
速度的传输速度的主要运动特性之一。提高传输速度的机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3)的外形尺寸,质量,成本
驱动器以外的功率和速度的大小的尺寸和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传动部件的机械性能。
传动比变速器的运动特性之一。
成本的重要经济指标的驱动器类型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