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外国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外国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7-15 08:29:42

㈠ 酒是谁发明的,什么时候开始有酒的

传说是一个叫杜康的人发明的,黄帝时期就有了酒。

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管理粮食。当时,随着农耕的发展,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储藏在山洞里,山洞阴暗潮湿,时间一久,粮食全部腐烂了。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

这一天,杜康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

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不禁尝了几口这浓香水,顿觉神清气爽。

后来,杜康把浓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1)外国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中国的文化总是丰富饱满的,在酒的始创者尚无最终定论时,人们还在乐此不疲地做着种种离奇的猜想。除了上面几种影响比较大的造酒说之外,民间还流传着尧帝造酒、黄帝造酒等说法。

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而从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夏代洛阳已经出现酒器,商代朝歌(今河南淇县)就有“酒池肉林”的传说,到了周朝,统治者认为殷商灭亡的原因有很多,酗酒乱德是重要的一条。

周公还颁布了《酒诰》,旨在树立和弘扬优良的酒风。可见,作为“酒祖”杜康,其生活年代应该不晚于夏商时期。

㈡ 酒最早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中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我国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并为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制取出浓度为95%以上的医用酒精和99.99%的无水乙醇。由于酒的盛行,犯罪率急剧上升。喝酒让人容易麻痹,不清醒从而进行失去理智的行为。

(2)外国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早初酒应当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才出酒的,无论是 吴姬压酒劝客尝,还是武松大碗豪饮景阳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酿酒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而为蒸煮、曲酵、馏、最大的突破就是对酒精的提纯。

数千年来,中国的酿酒事业,在历史的变迁中,分支分流以至于酿造出了许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各类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礼酒俗,无不构造出一个博大的渊深的名酒古国。

㈢ 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怎么发现的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酿酒国家之一,酿酒历史十分悠久。那么,我国的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人们从古到今爱饮酒,关于酒也就有着种种传说。 一.酒的起源 在古代,往往将酿酒的起源归于某某人的发明,把这些人说成是酿酒的祖宗。关于酒的起源,古书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仪狄酿酒 《战国策》、《世本》等书均记载夏禹的仪狄发明了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 黄帝内经· 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黄帝内经》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杜康造酒 杜康造酒,流传较广,传说认为酿酒始于夏朝时代的杜康。《事物纪原》则有“杜康造酒”之说;东汉《说文解字》 中解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但杜康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人,连古人都难以搞清。宋朝人高承在《事物纪原》中也说:“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也许杜康是一位酿酒的大师,也许他是用高梁酿酒的创始人。杜康酿酒的遗址也很多:伊川、汝阳及白水县,且至今都在生产杜康酒。 二.最原始的酒 最原始的酒应该是含糖水果自然发酵而成。也有人称之为带酒味的水果,而不称其为酿酒。 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的酒是游牧时代用兽乳酿造的酒(自然发酵)。有的书称之为第一代人工饮料酒。据说至今内蒙、西藏等地少数民族地区仍有酿造乳酒的习惯。 三.谷物酿酒 我们现在所说的酒,一般都是指谷物酿酒。 当人类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后,谷物逐渐多起来,但由于当时的保管方法所限,谷物难免发芽生霉,这时只要水分适当,就有可能进行发酵。经不断的模仿和摸索,谷物酿酒就“出世”了(可能在7000年前)。汉朝淮南王刘安《淮南子》:“清酿之美,始于耒耜”即谷物酿酒起源几乎是和农业同时开始的。 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有陶制酒器,距今至少四、五千年。这一发现表明:我国的酿酒业起码在五千年前就开始了。 四.酒曲 最初的谷物酿酒是用发芽生霉的谷物作曲。在原始社会时,谷物因保藏不当,受潮后会发霉或发芽, 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可以发酵成酒。因此,这些发霉或发芽的谷物就是最原始的酒曲,也是发酵原料。可能在一段时期内,发霉的谷物和发芽的谷物是不加区别的,于是,在远古便有了两种都可以用来酿酒的东西。发霉的谷物称为曲,发芽的谷物称为蘖。到了农耕时代的中晚期,人们不断试制,终于制出了人工曲,曲蘖分家。 “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致失传,则并蘖法亦亡”(中国的“啤酒”从此未能发展下来) 用曲酿酒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独创。曲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发酵技术的最大发明;并给现代工业带来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了曲,才由蘖糖化(乙醇很低)发展到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复式发酵)直到今天的酿酒工业。 据说直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法国人从我国酒曲中分离出糖代力强并能起酒代作用的霉菌用于酒精生产,才突破了西方酿酒糖化剂非用麦芽不可的状况。另外,谷物制曲还是一种用固态培养物保存微生物的好办法。有人认为,酒曲应与四大发明一起作为五大发明。 五.蒸馏酒的起源 我国的白酒,是世界著名六大蒸馏酒之一。以上所提到的酒,现在看来,都应属黄酒之列,白酒,必须闯过蒸这一关。 关于蒸馏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种说法。 1.蒸馏酒始创于元代 最早提出此观点的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蒸令汽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 元代文献中已有蒸馏酒及蒸馏器的记载。如《饮膳正要》,作于1331年。故十四世纪初,我国已有蒸馏酒。但是否自创于元代,史料中都没有明确说明。 2.宋代已有蒸馏酒 宋代已有蒸馏器是支持这一观点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南宋张世南在《游宦纪闻》卷五中记载了一例蒸馏器,用于蒸馏花露。宋代的《丹房须知》一书中还画有当时蒸馏器的图形。 宋代的文献记载中,烧酒一词出现得更为频繁,而且据推测所说的烧酒是蒸馏烧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录》卷四记载:"虺蝮伤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以吸拨其毒"。这里所指的烧酒,有人认为应是蒸馏烧酒。 充分的证据证明宋代已有类似今天的蒸馏器,75年河北出土了一套金世宗时代的铜制烧酒锅,其构造、原理与我国传统的蒸馏器很相象(据考证,铸造年代不迟于1161年)。 蒸馏酒与酿造酒相比,在制造工艺上多了一道蒸馏工序,关健设备是蒸馏器。故蒸馏器的发明是蒸馏酒起源的前提条件,但蒸馏器的出现并不是蒸馏酒起源的绝对条件。因为蒸馏器不仅可用来蒸酒,也可用来蒸馏其它物质,如香料、水银等。 3.唐代初创蒸馏酒 唐代是否有蒸馏烧酒,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烧酒一词首次是出现于唐代文献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陶雍(唐大和大中年间人)的诗句"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李肇在唐《国史补》中罗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剑南之烧春”。因此现代一些人认为所提到的烧酒即是蒸馏的烧酒。但从唐代的《投荒杂录》所记载的烧酒之法来看,则是一种加热促进酒的陈熟的方法。如该书中记载道:“南方饮‘既烧’,即实酒满瓮,泥其上,以火烧方熟,不然不中饮”。显然这不应是酒的蒸馏操作。在宋代《北山酒经》中这种操作又称为“火迫酒”。故唐代已有蒸馏的烧酒还难以成立。 4.蒸馏酒起源于东汉 近年来,在上海博物馆发现了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该蒸馏器的年代, 经过青铜专家鉴定是东汉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馏器作蒸馏实验,蒸出了酒度为26.6-20.4。的蒸馏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黄泥乡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样的青铜蒸馏器。东汉青铜蒸馏器的构造与金代蒸馏器的也有相似之处。 该蒸馏器分甑体和釜体两部分。通高53.9cm。甑体内有储存料液或固体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馏器外,在釜体上部有一入口,大约是随时加料用的。 蒸馏酒起源于东汉的观点,目前没有被广泛接受。因为仅靠用途不明的蒸馏器很难说明问题。另外东汉出土的众多酿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馏酒的踪影,缺乏文字资料的佐证。 关于蒸馏酒的起源,现代国内外学者对这个问题仍在进行资料收集及研究工作。随着考古资料的充实及对古代文献资料的查询,人们对蒸馏酒的起源的认识将逐步深化。因为这不仅涉及到酒的蒸馏,而且还涉及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蒸馏器。

㈣ 外国最早发明的酒是不是葡萄酒

是,两河文明时期,由于考古发现了成堆成堆的葡萄籽,这就是古代外国酿葡萄酒的证据

㈤ 酒最早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

酒的发明人是杜康,杜康是谁?他是舜的儿子,舜在位时,天下大治,粮食多得吃不完,但人们都只有吃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喝的。一天杜康看到粮仓里因为雨水渗露,滴下一种东西很香,就把它拿去给舜喝,舜一喝,觉得很涩,这么涩的东西怎么喝,舜就命令杜康去造一种饮料,限令一年完成,完成不成就要杀头。
杜康也不知道怎么造,就接了点粮仓渗露下的水喝了,喝完后,晕晕乎乎地就睡了,这时就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告诉他,粮仓渗露下的水差点佑料,九天后在西边的大榕树下,在酉时前会遇见三个人,取每人的一滴血加在里面就可以造成功。
杜康醒了后,过了九天就到西边的大榕树下等,等了一会来了一个白面书生,杜康就要他等一等,问书生要一滴血,书生问他为什么,他就说父亲命令造一种饮料,造不出来就要杀头,有一个白胡子神仙说了,要三个人各一滴血就能造成,书生听了,就割破了手,给了一滴血。又等了一段时间,来了一位武士,杜康也道明了原因,武士也非常豪爽地给了一滴血。可再就没有人来,眼看酉时就要到了,杜康回头一看,大榕树下还睡着一个傻子,没办法了,他就在傻了手上取了一滴血。
杜康加了血后,果然造出来了,拿给舜喝,舜觉得很好喝,就问这叫什么东西,杜康想了想就说我等了九天,才成功,就叫酒吧。酒字怎么写呢?是酉时前取了三滴血造成的,就在酉字前加三点水吧。
所以现在人们喝酒时,刚开始时,还比较斯文,那是书生的血在起作用,酒过三巡后,就开始大干了,那就是武士的血在起作用,喝到最后,就抢着喝了,那不就是傻子了。

㈥ 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距今6000年前 中国酒的发明,历来都说是源于杜康。曹操诗赋中更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名句。杜康是夏代人,传说还当过国王,以目前现有资料考之,恐难如愿。问题在于,如果说夏代才开始有酒,考古学家一定会笑掉大牙。 、 确切的酿酒时间,当然也不可考。但依考古发现,距今6000年前,太湖地区己开始酿酒。在崧泽文化中,专门酿酒的澄滤器屡屡被发现。1999年春天,在江阴周庄龙爪墩遗址中发现一件,此器直径近30厘米,形如碗钵,唯口部有倒酒的流,酒器内壁以底为中心刻了许多呈放射状分布的凹槽。古人把米饭装进澄滤器里发酵,酒生成后便顺着凹槽向下渗,饮用时只须把流对准杯子倾倒就行了。 这种酿酒器在苏南多处发现,然后通过苏北地区传人黄河中游地区,亦即庙底沟二期文化,黄河流域因此开始酿酒。但由于黄河流域大多种植旱作物,水稻的种植并不普遍,而旱作物酿酒较大米的酿酒要困难得多,因此,在龙山文化时期前(距今4000年),中原的酿酒并未普及,直到龙山文化时期,黍的酿酒问题解决了,酒器才大量在中原出现。而此时,太湖地区的古代居民己喝了2000年的酒了。由此可见,把酒的发明归于杜康,不过是后来北方执政者篡改历史,贬低四夷一贯做法中的又一例子罢了。 粮食富足和酒的酿造是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的。江阴人杰地灵,又是鱼米之乡,喝酒之风也就源远流长,而且似乎比其它地方要更胜一筹。1998年12月在云亭花山遗址发掘时,考古队在一个不大的灰沟里(垃圾沟)发现破碎的145个个体的酿酒器。从现场观察,3800多年前花山村民大约家家都有几个酿酒器、这种酿酒器比6000年前的要精制一点,凹槽更密,所以倒出来的酒更清,没有多少酒渣。这么大的数量,在全国同时期的遗址中,从未见过,可见江阴人善饮。 江阴黑酒的诞生,传说是杜康因酿酒的时间过于匆忙,把糯米炒焦后偶然作成。事实果如此乎?我想未必。著名作家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时积劳成疾,卧床不起,久治无功,后经榆林一张姓老中医治疗,短时期便恢复精神,重新工作。他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一文中说到:老中医的药方共有两味药,其中一味便是炒焦的糯米。路遥说服药后数月,肺腑中的脏毒都化为黑痰吐出。由此我想,江阴黑酒以炒焦的糯米作原料,绝对不是偶然,而应该是江阴这个古老的酒乡吸收了传统中医的精华——“精心酿制而成”。无怪乎徐霞客云游四方时不但对黑酒念念不忘,而且常常以自豪的心情向远方的朋友推荐家乡的黑色佳酿。

㈦ 酒大约什么时间发明的

考古物最早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
大约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经用粮食和水果酿酒,在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同时代也已经开始用水果和大麦酿造果酒和啤酒。
酒作为标准饮食,也用于医疗用途、放松和产生快感、娱乐、催情等其它的社交用途,早自史前就被世界各地的人们广泛饮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说:“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也,从水酉,以酉目为之,酉说声,一曰造也。”酒精从史前时期就有广泛纪录,作为标准饮食和医疗,因为它的弛缓剂和欣快作用也做为消遣目的,比如春药。 酒也有宗教色彩的神秘用途,像是希腊罗马宗教在欲死欲仙的酒神祭拜仪式认为喝酒可以和神一起狂欢; 在基督徒圣餐中和犹太教特殊逾越节也使用酒。
《太平御览》:“神农耕而作陶”,很可能是指盛酒的陶器。《抱朴子》载,“黄帝造酒泉法,以曲米和成丹药”;《素问》载:“黄帝命作汤液酒醴以为备。”中国河南舞阳县的新石器时代贾湖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内吸收和封存的液体残迹经化学分析表明,九千年前人们就通过混合稻米,蜂蜜和水果的发酵液来制酒。甲骨文、金文中亦有“酒”字。大禹可能是第一位喝酒的君王,《战国策‧魏策》载:“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江统在《酒诰》道:“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冯时化《酒史》曰:“酒自仪狄杜始作,厥后作者日繁,愈出愈奇,南方多糯米,北方多黍米,为品不一”。
历史记载许多帝王诸侯饮酒失德亡国之事,如《尚书‧胤征》载:“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通鉴前编》载:“桀作瑶台,罢民力,殚民财。为酒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晋书‧孝武帝传》载:“帝溺于酒色,为长夜之饮。末年,长星见,帝心甚恶之,于华林园举酒祝之曰;‘长星劝汝一杯酒,自古何有万岁天子邪!’”《晋书‧苻生载记》载:苻生“耽湎于酒,无复昼夜。后来苻坚废之为越王并杀之。”
一说猿猴亦能造酒。《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说:“粤西平乐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酝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李调元辑《粤东笔记》书中写道:“琼州多猿……常于石岩深处得猿酒,盖猿以稻米杂百花所造……味最辣,然极难得”。李日华著《紫桃轩又缀》载:“黄山多猿,春夏采杂花果于石洼中,酝酿成酒,芳香袭人。”。
饮酒是祭祀典礼之一,《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周官‧酒正》有五齐、三酒、四饮的记载。王粲其《酒赋》中称酒能“章文德于庙堂,协武义于三军,致子弟之存养,纠骨肉之睦亲,成朋友之欢好,赞交往之主宾。”

㈧ 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我国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酒[1]
大体上,古酒约分两种:一为果实谷类酿成之色酒,二为蒸馏酒。有色酒起源于古代,据《神农本草》所载,酒起源于远古与神农时代。《世本八种》(增订本)陈其荣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仪狄、少康皆夏朝人。即夏代始有酒。余以为此种酒,恐是果实花木为之,非谷类之酒。谷类之酒应起于农业兴盛之后。陆柞蕃著《粤西偶记》关于果实花木之酒,有如下记载:(广西)平乐等府深山中,猿猴极多,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猿酒。
若此记载真有其事,则先民于草木繁茂花果山地之生活中,采花作酒,自是可能。谷类酿成之酒,应始于殷。殷代农业生产盛,已为多数学者公认。农产物既盛,用之作酒,势所必然。以朱芳圃编《甲骨学》下册文十四,酒字,凡二十一见;郭沫若《殷墟文字研究》,复有“酒,受酋年”之文。受酋年,即出酒丰富之年。而殷人以酗酒亡国,史书所载,斑斑可考。(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早初酒应当是果酒和米酒。自夏之后,经商周、历秦汉,以至于唐宋、皆是以果实粮食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才出酒的,无论是吴姬压酒劝客尝,还是武松大碗豪饮景阳岗,喝的就是果酒或米酒,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发展,酿酒工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改进,由原来的蒸煮、曲酵、压榨、改而为蒸煮、曲酵、馏、最大的突破就是对酒精的提纯。数千年来,中国的酿酒事业,在历史的变迁中,分支分流以至于酿造出了许多更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反应当地风土人情的各类名酒,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酒礼酒俗,无不构造出一个博大的渊深的名酒古国。

阅读全文

与外国酒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