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戏曲发明人

戏曲发明人

发布时间:2021-07-15 03:59:37

『壹』 京剧的创始人是谁

京剧创始人---程长庚

程长庚(1811-1880),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县程家井人,清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活动家,京剧的创始人。他十几岁时便入家班“四箴堂”学戏。初次登台,一鸣惊人。进京后誉满京都。道光至光绪初年,长期为“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老生台柱和班主,曾兼任京都梨园公会“精忠庙”会首长达30余年,名列同光十三绝之首。文宗皇帝曾卦赏五品顶戴,慈禧、慈安太后也有过赏赐。他博采众长,凝众多优秀弹腔高手之心血,集弹腔艺术之精华,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并用,熔徽调、汉调、昆腔于一炉,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演变剧种——“京剧”。程长庚因此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伶圣”、“剧神”。

程长庚嗓音浑厚,唱腔高亢饱满,字正腔圆。善于用他那高、清、亮的嗓子,吸收昆曲、京腔、汉调的演唱技巧,演唱起来“声情交融”,有“刚健沉雄,大气磅礴”,“穿云裂石”、“余音绕梁”之势。艺术上重视人物塑造,长于表现典雅庄严的风度。他擅演老生,与当时的余三胜、张二奎并称“老生三杰”。他所演的《文昭关》之伍员、《取成就》之刘璋、《群英会》之鲁肃以及《战长沙》之关羽均著名,后来演出大多宗程。

程长庚管理戏班严肃认真以身作则,曾为维护本班全体利益,坚持拒演“大老板”。后代不少著名京剧老生,多受其培育,如孙菊仙为其北子,谭鑫培为其义子,汪桂芬为其琴师,杨月楼则为其指定之三庆班班主继承人。晚年创办三庆科班,先叫“小荣椿科班”,后改为“四箴堂科班”,培养了陈德霖、钱金福等着演员。

程长庚站在中国丰厚的传统戏曲的基础上,推动了徽戏向京剧的嬗变。他以匠心独运的唱腔艺术,声容殊众的老生艺术,因人施教的育才艺术,以德孚众的治班艺术,技艺超群的导演艺术,因人施教的育才艺术,以德孚众的治班艺术,在中国京剧史上铸起了一座丰碑。

程长庚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是安徽人民的荣耀,更是潜山人民的骄傲。人民不会忘记这位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增添珍品的伟大艺术家。在1990年徽班晋京200周年之际,1991年程长庚先生诞生180周年和1996年程长庚先生诞生185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纪念和学术研讨活动。1996年5月潜山县又建立了程长庚陈列馆,展出有关程长庚实物、图片等资料300余件。1991年,程长庚故居遗址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我能找到的,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贰』 戏剧电影创始人是

中国第一部戏曲影片是《定军山》 。我国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就是以三回国时期定军答山之战老黄忠刀劈夏侯渊为主要内容。
北京 1905年秋天,由任庆泰导演、刘仲伦摄影、谭鑫培主演的电影《定军山》问世,成为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
1905年是京剧的鼎盛时期,曾留学日本的青年任庆泰购买了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和若干胶片,利用他开设的丰泰照相馆,策划拍摄了该片,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
《网络知道》
希望能够帮到你。

『叁』 中国五大戏派创始人是谁

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评剧依次称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因为每个剧种都是数种地方、小剧糅合演化而成所以基本没有什么具体的创始人之说。
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840-1860),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其标志之一:曲调板式完备丰富,超越了徽、秦、汉三剧中的任何一种。唱腔由板腔体和曲牌体混合组成。声腔主要以二簧、西皮为主;之二,行当大体完备;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剧剧目;之四,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京剧形成初期的代表,时称“老生三杰”、“三鼎甲”即:“状元”张二奎、“榜眼”程长庚、“探花”余三胜。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豫剧从清朝末期至今已经形成五大声腔,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即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和高调(以菏泽为中心)。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音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艺术流派纷呈,公认的就有十三大流派之多。1906年3月27日,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火、李世泉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和大戏《双金花》(后半本)。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登台试演,越剧(最初称“小歌班”)从此诞生,该日被称为越剧诞生日。
黄梅戏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一带的采茶调。清末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生的戏曲剧种。一度被称为“怀腔”、“皖剧”。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
近半个世纪以来,流布最广泛,观众群最多的有五个剧种,即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被称为“五大剧种”。
1,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人物:“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老生新三杰”:谭鑫培、汪秋芬、孙菊仙
“四大名旦”:梅兰芳、苟慧生、程砚秋、尚小云
代表作品:龙凤呈祥 群英会 十老安刘 四郎探母等,很多.
2,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3,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4,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5,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 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肆』 京剧四大流派创始人分别是谁

梅派的创始人是梅兰芳,程派的创始人是程砚秋,荀派的创始人是荀慧生,尚派的创始人是尚小云。

一、梅派

1、流派简介

梅兰芳创立的“梅派”艺术,是京剧旦行中首先形成的,影响极其深远的京剧流派。

“梅派”主要是综合了青衣、花旦和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在唱、念、做、舞、音乐、服装、扮相等各个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京剧旦行的唱腔、表演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2、创始人介绍

梅兰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泰州。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

梅兰芳8岁学戏,9岁拜吴菱仙为师学青衣,10岁登台。后又求教于秦稚芬和胡二庚学花旦。1915年4月至1916年9月,新排演了《宦海潮》《牢狱鸳鸯》《思凡》等11出戏。

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莫纳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50年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3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8月8日,梅兰芳因病在北京病逝。享年67岁。

二、程派

1、流派简介

程派程砚秋创立,旦角,声情美永的艺术特色。程派的唱腔别具一格。他严守音韵规律,随着戏剧情节和人物情绪的发展变化,唱腔起伏跌宕,节奏多变,要求达到“声、情、美、永”的高度结合。

他的表演非常细致深刻,讲究舞台表现形式的完整与美感,同时注重贴近生活的真实。

2、创始人介绍

程砚秋(1904年1月1日-1958年3月9日 ),男,原名承麟,满族索绰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北京人,后改为汉姓程,初名程菊侬,后改艳秋,字玉霜。

1932年起更名砚秋,改字御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艺术大师,著名京剧演员,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艺术的创始人。1958年3月9日去世,享年54岁

三、荀派

1、流派简介

“荀派”是由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所创立的艺术体系,善于塑造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婉转的韵味。

其唱腔强调尾音腔化、语气化及节奏对比,将河北梆子的唱法融入京剧之中,善用小颤音、半音和装饰音,并且常用鼻音收腔。

2、创始人介绍

荀慧生(1900年1月5日-1968年12月26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旦角,伟大的京剧旦角表演艺术家,著名京剧演员,荀派艺术的创始人。

男,祖籍河北阜城,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1925年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名为荀慧生,号留香,艺名白牡丹。是四大名旦之一。

四、尚派

1、流派简介

尚派艺术的创始人尚小云,尚派行腔吐字清楚,尚派 以嗓音清亮激越、旋律跌宕缭绕的传统,以板头的变化运用,打破唱腔的固定节奏,展示唱腔的丰富内涵。

又以斩钉截铁的断和错综有力的顿挫,使唱腔错落有致,往往在平易简约、坚实整齐中呈现峭险之处,显得力透纸背。

2、创始人介绍

尚小云(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名德泉,字绮霞。出生于河北邢台市南宫市。1900年1月7日出生。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著名京剧旦角,著名京剧演员,是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中国现代京剧代表人物之一,尚派艺术的创始人。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尚小云在近六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创造出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京剧尚派艺术,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京剧流派

『伍』 戏曲是谁发明

新华网北京10月9日电(记者周玮)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自8日起连续3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灯光映照下,美轮美奂的剧院内演绎着由梦而生的至情故事,让人不由得恍惚了真实与梦境。

观看演出的观众中,有几十位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的知名戏曲专家。他们在昆曲荣膺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六周年之际会聚一堂,共议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昆曲被联合国命名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重视和扶持,加上文化人的推波助澜,使观看青春版《牡丹亭》已成为青年人的一种时尚。”看过青春版等6个版本的《牡丹亭》,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季国平感触很深。

演出已超过百场,所到之处掌声雷动,青春版《牡丹亭》的流行引起了季国平的思考。“经典与流行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传承与发展、借鉴和创新的问题,没有尊重保护,何来继承发展;但继承不可能在真空状态中进行。今人的态度应该是:尊重前人,敬畏传统,观照当下,审慎创新。”

青春版《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作家王蒙认为“这是很有象征意义的事情”,说明“昆曲有可能迎来自己新的青春”。

昆曲曾经受到冲击与冷落,是社会环境使然,也与其本身的艺术气质有关。“与西方的戏剧文化相比,我们的戏曲是另一种审美体系,它和现实保持相当的距离。”王蒙说,“比如昆曲,与其说它是现实的,不如说它是唯美的。”

青春版《牡丹亭》在保持昆曲艺术典雅写意、精美细致表演风格的同时,将传统艺术风貌与当代观众审美诉求相调适,展现出昆曲艺术的别样魅力。王蒙说:“有理由寄予希望,中华文化可以迎来自己的青春,戏曲艺术可以迎来自己的青春,昆曲、《牡丹亭》也可以迎来自己的青春!”

华语作家白先勇是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制作人和艺术总监,这位“昆曲义工”近日又添新头衔:香港大学昆曲研究发展中心筹备处名誉主席。

对昆曲,他爱到痴迷:“西方的歌剧,有歌无舞,而芭蕾有舞无歌。昆曲,有舞有歌,又有诗的意境,我想还没有一个剧种能够达到昆曲这种境界。”

“昆曲在文化上的影响难以用金钱估量,所以我想这项事业绝对值得政府与民间投资。”白先勇说,“学术上的研究、与世界的交流非常重要,昆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没有理由不成为外国学者感兴趣的一门重要课题。所以希望有更多大学能够设立相关的研究机构。”

截至目前,青春版《牡丹亭》已在20多所大学巡演,除了训练年轻演员,还培养了大量年轻观众。白先勇说:“昆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合适作为启蒙教育的内容。每次到了大学,我都大声疾呼,快点把昆曲列为大学的正规课程。我们要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扎根,这是重要的一步。” 张得学

『陆』 戏曲的由来,并说是谁发明的,还要短一点!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它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中国戏曲主要回是由民间歌舞、答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柒』 京剧的创始人是谁,急!!!!!!!!!!答出来追加100

京剧创始人---程长庚

京剧创始人---程长庚

程长庚(1811-1880),字玉珊,安徽省潜山县程家井人,清代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活动家,京剧的创始人。他十几岁时便入家班“四箴堂”学戏。初次登台,一鸣惊人。进京后誉满京都。道光至光绪初年,长期为“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老生台柱和班主,曾兼任京都梨园公会“精忠庙”会首长达30余年,名列同光十三绝之首。文宗皇帝曾卦赏五品顶戴,慈禧、慈安太后也有过赏赐。他博采众长,凝众多优秀弹腔高手之心血,集弹腔艺术之精华,把徽音、京音、楚音兼收并用,熔徽调、汉调、昆腔于一炉,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演变剧种——“京剧”。程长庚因此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伶圣”、“剧神”。

程长庚嗓音浑厚,唱腔高亢饱满,字正腔圆。善于用他那高、清、亮的嗓子,吸收昆曲、京腔、汉调的演唱技巧,演唱起来“声情交融”,有“刚健沉雄,大气磅礴”,“穿云裂石”、“余音绕梁”之势。艺术上重视人物塑造,长于表现典雅庄严的风度。他擅演老生,与当时的余三胜、张二奎并称“老生三杰”。他所演的《文昭关》之伍员、《取成就》之刘璋、《群英会》之鲁肃以及《战长沙》之关羽均著名,后来演出大多宗程。

程长庚管理戏班严肃认真以身作则,曾为维护本班全体利益,坚持拒演“大老板”。后代不少著名京剧老生,多受其培育,如孙菊仙为其北子,谭鑫培为其义子,汪桂芬为其琴师,杨月楼则为其指定之三庆班班主继承人。晚年创办三庆科班,先叫“小荣椿科班”,后改为“四箴堂科班”,培养了陈德霖、钱金福等着演员。

程长庚站在中国丰厚的传统戏曲的基础上,推动了徽戏向京剧的嬗变。他以匠心独运的唱腔艺术,声容殊众的老生艺术,因人施教的育才艺术,以德孚众的治班艺术,技艺超群的导演艺术,因人施教的育才艺术,以德孚众的治班艺术,在中国京剧史上铸起了一座丰碑。

程长庚是中华民族的光荣,是安徽人民的荣耀,更是潜山人民的骄傲。人民不会忘记这位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增添珍品的伟大艺术家。在1990年徽班晋京200周年之际,1991年程长庚先生诞生180周年和1996年程长庚先生诞生185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纪念和学术研讨活动。1996年5月潜山县又建立了程长庚陈列馆,展出有关程长庚实物、图片等资料300余件。1991年,程长庚故居遗址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我能找到的,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捌』 中国最早的戏曲是哪一种谁是创始人中国戏曲有多少种类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粤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玖』 戏曲流派的创始人

京剧流派
武生 杨小楼 杨派 盖叫天 盖派
老旦 李多奎 李派
花脸 裘盛戎 裘派 侯喜瑞 侯派 郝寿臣 郝派 金少山 金派 袁世海 袁派
小生 叶盛兰 叶派 姜妙香 姜派

阅读全文

与戏曲发明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