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面包的创造

面包的创造

发布时间:2021-07-15 01:16:01

① 面包是怎么诞生的/白兰地酒的由来

文/刘元 面包在西方属于一种主食。现在,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喜欢面包的人越来越多。大量的事实证明,面包起源于美洲,而不是欧洲。 很久以前,美洲印第安人为了改善食物,就突发奇想,将橡实和某些种子磨成粉,创制出世界上最早的粗面包。后来,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出现了这种面包,这一美妙的食物得到广泛传播。 人们掌握了制造面包的技术后,就用石板碾压谷物制成粗面粉,掺水后铺在平石板上进行烘烤,形成更为可口的粗面包。当时的面包使用了小麦、大麦、裸麦、燕麦、黍及扁豆等材料。在古埃及的壁画上,就有妇女用石擀面杖碾压谷物的画面。 那时的面包虽然很坚硬,但便于保存,因此特别适用于行军、狩猎中食用。今天的“查佩蒂”面包,还有苏格兰的燕麦面包,仍保持着早期的样子。 早期的面团中从来不加酵母,制作出来的面包很像死面馒头。发酵的方法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埃及出现的,当时的埃及人把面粉加水加盐混合在一起,做成面包。一次,有人将和好的面团放在阳光下,忘了拿回去。当他想起来去拿那块面团时,面团都发起来了。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在炉子上烘烤松软的面包。从此,发酵面包的技术就被埃及人创造出来,但一直保密。 公元前1世纪,希腊人发明了水轮,其功能与中国的水磨大致相同,可以很快地磨制出面粉。这对发展面包业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公元8世纪前后,聪明的阿拉伯人创造出风车,大大节省了人力。人们用磨细的面粉制成许多白面包,但工序相当复杂,因此难以成批地生产。那时,白面包的价格非常昂贵,只能供富人食用,穷人是不敢问津的。 到19世纪,人们设计出特制烤炉,这种烤炉可大大减少面包师的工作量。 1880年,世界上第一座专门从事面粉加工的磨坊在瑞士出现。当时的磨坊能将麸皮和麦芽去掉,面包的颜色也不再发黑。后来,面粉加工有了较大的发展,面磨得更细,酵母更纯,小麦改良品种也层出不穷。这样一来。面包就更加松软、洁白和可口。 现在,面包业已经机械化。人们利用工厂的全自动机械制造出精美的面包,还把研磨中损失的维生素加到面团中,再用自动切片机将面包切成片,每小时能切1500多条大面包,然后包装好送往超市或商场。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人们觉得麸皮和麦芽对身体极有好处,完全去除未免可惜,于是粗面包再度流行,成为人们喜爱的食品。 白兰地酒的由来 白兰地酒是一种用葡萄酒经过蒸馏酿造而成的优质名酒,其酒精含量约45%左右。 有人认为,欧洲的白兰地酒最早是在13世纪由十字军骑士们带回来的。当时,欧洲人认为白兰地酒是一种治疗病痛的药酒,能解毒去瘟。 公元15世纪,皮埃尔·爱斯巴伦著有《理论之书》。这本书以充分的事实,论证了白兰地酒在清洗伤口、消除秘食和解毒去瘟方面的奇妙功效。 关于白兰地的由来,还有一种说法。大约在15世纪时,荷兰有个船长。一次,他往家乡运送葡萄酒。为了多装酒,他将葡萄酒用蒸锅浓缩后使液体减少一半,等到达目的地后再兑水,这样就可多运一倍的酒。出乎意料的是,经过浓缩后的葡萄酒味道更为醇美,他觉得不必兑水了。 “白兰地”一词在荷兰语中的意思是经过浓缩的葡萄酒,以后人们就把这种美酒称为“白兰地”了。

② 创造模式我的世界面包怎么做

两种方法:1.你先用木头做工作台,在工作台里用小麦合成面包
2.直接收集3~5个小麦,在背包工具栏里做面包

③ 面包的制作过程

在一般的面包生产中,皆是直接法生产为主,其程序为:
准备材料 →搅拌 → 发酵 →分割 → 滚圆 →松弛→造型→最后醒发→烘烤→冷却→包装
准备材料:
准备材料时,称材料必须准确,由此才可准确计算成本及产量,称料不准确还会做成成本增加,面包质量不稳定,甚至影响整个生产过程。
搅拌:
准备搅拌用水时,要注意水温,因在搅拌时是利用水温来控制面团温度。
其计算方法如下:65-75度减去室温再减去面粉温度等于应加水温度
搅拌的作用,不但帮助干性材料水化、溶解、及均匀混合,更重要的是将面粉中组成面筋的蛋白质,利用搅拌的物理性质结合成面筋而使面团有足够的伸展能力。
搅拌所需的时间,由于机器功率不同,而所用之搅拌时间亦不一样,有些厂家的和面机之速度太慢,不能将面筋完全扩展,因此可利用压面积压面,帮助面筋结合。压面的次数,要按压轮的宽窄、面团的大小、压面的方法不同而有所改变。

④ 谁发明了饺子,又是谁创造了面包

饺子: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后辞官回乡。正好赶上冬至这一天,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当时伤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张仲景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或“饺子”,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以后渐渐形成习俗,逢年过节没有饺子吃是万万不行的。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面包:面包究竟于何时才被人类当做主食,至今答案仍未知,但必定是人类发明使用火源之后。有了火,才能将面糊烤成面饼。距今六千年前,尼罗河流域盛产小麦,古埃及人已开始将小麦磨成粉,加入水、马铃薯及盐拌在一起,摆在温热的地方,利用空气中的野生酵母让面团自然发酵后,再拌入小麦粉揉成面团,放在烧烤的石头上烤成面饼。古埃及人只知道方法,却不懂得其原理,因此一直认为这是神在暗中帮忙,而认定面包是「神的赠礼」。直到十七世纪,人们才发现,面包会发酵,全是酵母菌的功劳。相较于我们中国,虽然早在神农氏教民耕种五谷、尝百草(其中包括小麦),加上有燧氏教人钻木取火,开始进入熟食纪元,但先民食用小麦的方法,则已不可考。但是,现今中国北方的锅饼、烧饼,则是古代烧烤面饼最具体延伸的证据。

⑤ 面包制作教程

大家都晓得,面包是一款非常适合早上食用的早餐,大人小孩都爱吃。其实制作面包也非常的简单,只要按我说的步骤去操作,就算你是新手也能做出好吃的各种口味的面包!下面三妹来说一下具体的做法吧!喜欢吃的朋友可以看看!

一、吐司面包
【准备食材及调料】:高筋面粉270g、低筋面粉30g、鸡蛋1个、淡奶油100g、糖40g、盐4g、酵母5g、牛奶100g

【做法及步骤】:1、先将牛奶酵母混合然后倒入面粉中。再将鸡蛋淡奶油混合加入糖和盐一起搅拌后倒入面粉。一起搅拌成絮状之后,开始用手揉面揉大概十几二十分钟,感觉出膜了撕拉面团不容易断开。

2、放入发酵烤箱,底盘放入热水,将烤箱200度预热10分钟,然后烤箱温度调到40(烤箱没有发酵功能),然后将面团盖上保鲜膜,放入烤箱发酵40分钟面团两倍大。

3、将面团分成三份擀成长条状卷两圈半,放入吐司模具继续烤40分钟发酵,大概到8-9成模具就可以了,烤箱上下火180度烤30-35分钟即可。

二、蜂蜜小面包
【准备食材及调料】:高筋面粉500克、酵母7克、奶粉20克、糖50克、盐7克、蛋液40克、水265克、黄油50克

【做法及步骤】:1、首先我们先将主面团中除了黄油外所有食材全部混合在一起。将其揉用手撑开可以呈现大片厚膜。在揉出可以拉开大片厚膜后,放入软化的黄油,继续将其揉成用手撑开后,是非常薄而且很有韧性不容易破的状态。

2、揉好的面团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8度,稍做整理放入密封盒中进行室温发酵。将面团发酵至约为原来面团的两倍大,用手指戳个洞,洞口是不回缩而且也不会塌陷的状态即可。

3、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进行排气,然后等分成16分,将其分别滚圆,盖好保鲜膜醒发15分钟。当面团醒发的时候,我们将烤盘倒入适量橄榄油,将其抹均匀,然后上面均匀的撒上一层细砂糖。将醒发好的上述面团,再次揉圆。

4、依次滚圆分别放入烤盘中,开始第二次发酵。烤箱选择发酵功能,温度为36度,时间为5分,同时放碗热水,保持烤箱内的湿度,发酵至明显比原来大,在其表面刷上一层蛋黄液,也可以表面再撒点芝麻。

5、烤箱提前预热温度为210度,烤10分钟,然后转160度烤5分钟。 烤好后趁热,在其表面刷上一层蜂蜜水(蜂蜜同水比例为1: 1 )即可。

三、肉松面包
【准备食材及调料】:高筋面粉175克、水105克、酵母3克、牛奶40克、淡奶油25克、糖35克、奶粉10克、盐3克、黄油20克、沙拉酱适量、肉松适量、葱花适量、全蛋液

【做法及步骤】:1、把各种材料混合揉至无干粉,密封放冰箱冷藏20小时左右(如果着急用可以放在室温3个小时左右),主要还是看面团的状态,出现蜂窝状就可以了。

2、把主面团除黄油和盐以外的其它材料与中种面团(中种面团用刮片切成小块)一起放入厨师机里揉。先开一档,揉成团后再调制二档揉10分钟左右,拉出的膜破洞边缘锯齿状,这个时候放入盐和软化好的黄油。

3、继续揉,直到揉出手膜。揉好的面团盖保鲜膜26度左右进行发面。把发好的面团放在12寸烤盘里擀开,表面用叉子扎点孔,然后盖保鲜膜进行二发(二发温度不要超过38度)。

3、大概45分钟左右二发完成。表面刷一层蛋液,撒.上肉松和葱花。烤箱上下火180度预热10分钟后放入,烤18分钟左右表面金黄就可以出炉了。

4、面包出炉脱模放一会, 翻过来放在油纸,在背面用刀划两道(别划透了,只是为了方便卷起来)抹一层沙拉酱,撒_上肉松。用油纸把它卷起来,放20分钟左右定型。定型完成后打开油纸,切成4份。在每块面包卷的两侧抹一层沙拉酱,再粘上一层肉松就好了。

四、老面包
【准备食材及调料】:面包粉(中种面团)350克、清水、耐高糖酵母(中种面团)4克、面包粉80克、奶粉20克、全麦粉50克、白糖90克、黄油10克、盐2克、鸡蛋52克

做法及步骤:1、制作中种面团:原料有耐高糖酵母和面包粉,将清水与耐高糖酵母混合,倒入面包粉中,和成面团,放冰箱冷藏中发酵约10个小时。

2、 主面团的原料:中种面团、奶粉、面包粉、白糖、黄油、盐、鸡蛋、全麦粉。将中种面团、白糖、面包粉、奶粉、全麦粉和鸡蛋,放入面包桶中,启动揉面程序。

3、当面粉成团时,加入盐,继续揉面。当面团能拉出较粗的薄膜时,加入黄油,继续揉面。面团变得很光滑,能拉出结实的薄膜时,从面包桶中取出,整成圆形,放入盆中,盖上保鲜膜,室温发酵。

4、面团发酵至2倍大时, 移到面板上,揉搓排.气。将大面团分成20个小面团揉圆后,静置10分钟。取出一个小面团,用擀面杖或手掌将面团中的气体排出来,再揉成圆形,其余的小面团都如此操作。

5、将面包坯放入烤盘中,用烤箱的发酵档发酵。发酵至2倍大,取出刷蛋液,烤箱预热上火175度,下火175度。 预热完成,将烤盘放入烤箱。上下火175度,烤制28分钟,取出晾凉即可食用。

⑥ 面包制作过程

第一步、先从认识面粉开始吧! 做面包需要用高筋面粉,这是面包组织细腻的关键之一。高筋面粉指面粉中蛋白质含量特别高者,一般在11.5%以上,平均可以达到13%。有TX说在超市买不到高筋面粉,我的意见是去大型的超市找找,或者干脆网购。毕竟,做面包少不了它。 饺子粉不是高筋面粉——这点需要特别注意。我不知道关于“饺子粉就是高筋面粉”这个概念是从哪里来的,但我知道它深深植根于很多TX的头脑里。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饺子粉的蛋白质含量大多在10—11%之间,达不到高筋面粉的标准,仍属于中筋面粉的范畴。但是,它是中筋面粉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粉类,所以,是在没有高筋面粉的情况下,可以用它代替,作为权宜之计。 如何判断面粉的筋度呢?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抓一把面粉,用手捏紧成块状,松开手,如果面粉立刻散开,就证明筋度很高。如果面粉还保持为块状,则证明筋度很低。 第二步、最重要的步骤之一:面团的搅拌 有一个说法:面包制作过程中,正确的发酵影响了面包质量的90%。对此我深不以为然。在我看来,面团的搅拌与面团的发酵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影响着面包的成败。 注意了!对面包搅拌重要性的理解,有助于你制作出成功的面包! 搅拌,就是我们俗称的“揉面”,它的目的是使面筋形成,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这个概念,我必须说一下面筋形成过程以及它在面包制作中所起的作用: 面筋是小麦蛋白质构成的致密、网状、充满弹性的结构。面粉加水以后,通过不断的搅拌,面粉中的蛋白质会渐渐聚集起来,形成面筋。搅拌的越久,面筋形成越多。而面筋可以包裹住酵母发酵产生的空气,形成无数微小的气孔,经过烤焙以后,蛋白质凝固,形成坚固的组织,支撑起面包的结构。 所以,面筋的多少决定了面包的组织是否够细腻。面筋少,则组织粗糙,气孔大;面筋多,则组织细腻,气孔小。这也是为什么做面包要用高筋面粉的原因,只有高含量的蛋白质,才能形成足够多的面筋。 要强调的是:只有小麦蛋白可以形成面筋,这是小麦蛋白的特性。其他任何蛋白质都没有这种性质。所以,只有小麦粉有可能做出松软的面包。其他黑麦粉、燕麦粉、杂粮粉等等,都无法形成面筋,它们必须与小麦粉混合以后,才可以做出面包。有些烘焙师会使用100%的黑麦粉制作面包,但这种面包质地会十分密实,因为没有面筋的产生,无法形成细腻的组织。(有TX曾经问:我往中筋面粉里加点蛋白质,它会不会变成高筋面粉?现在你应该明白了:除非加入小麦蛋白,加入其他诸如大豆蛋白牛奶蛋白等任何蛋白质,都不会对面筋的含量产生影响。) 搅拌的过程: 揉面是个很辛苦的工作。为了产生足够多的面筋,我们必须在揉面上花大量的力气。从。不同的面包需要揉的程度不同。很多甜面包为了维持足够的松软,不需要太多的面筋,只需要揉到扩展阶段。而大部分土司面包,则需要揉到完全阶段。 什么是扩展阶段和完全阶段? 通过不停的搅拌,面筋的强度逐渐增加,可以形成一层薄膜。取一小块面团,用手抻开,当面团能够形成透光的薄膜,但是薄膜强度一般,用手捅破后,破口边缘呈不规则的形状,此时的面团为扩展阶段。 继续搅拌,到面团能形成坚韧的很薄的薄膜,用手捅不易破裂,即使捅破后破口因为张力也会呈现光滑的圆圈形。这个时候的面团就达到了完全阶段。 关于什么样的面包需要揉到怎样的阶段,每个方子中都会有说明,根据方子进行操作即可。 如果用机械搅拌,则搅拌过度也会是一个常见的情况。面团揉到完全阶段以后,如果仍继续搅拌,面筋会断裂,面团变软变塌,失去弹性,最终会导致成品粗糙。因此应该尽量避免搅拌过度。 如果是手工揉面,有没有什么技巧? 有的。每一个人在揉面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的技巧。以前没有搅拌机出现,那时候的面包师是将面团放在石台上,将身体贴近石台,用身体和臀部的力量帮助揉面,而那个时候的面包师体型也往往十分彪悍。家庭制作不需要揉那么大量的面团,会轻松许多。揉面的力度与速度是关键。加快揉面速度往往可以使揉面时间大大缩短。此外,还可以使用摔、打、擀等等方式。但总之,揉面是个力气活儿。 有些配方的面团含水量十分大,非常粘手,用手揉是十分困难的。这时候可以借助擀面杖来搅拌,但会非常费力气。因此,即使你喜欢并且坚持用手揉面,但买一个面包机帮助你也是必要的。 揉面的其他林林总总: 揉面的目的除了让面筋产生,还为了让酵母、油脂、糖等在面团中分布均匀。 混合材料也是揉面的一部分。关于这一点,有很多TX都在使用后油法,即先将除黄油以外的材料揉成面团,揉到起筋后,再加入黄油。事实上,先期加入黄油更有利于油脂在面团中的均匀分布,有一个方法可以一试:就像做奶香小酥饼使用的打发黄油方法一样,将黄油、糖、鸡蛋等材料先搅拌均匀,再加入水分或其他液体材料,稍稍搅拌后,最后加入面粉和酵母,揉成面团。各种甜面包都非常适用这种方法,可以创造更均匀的乳化体系。 第三步、最重要的步骤之二——面团的发酵 发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的说,酵母分解面粉中的淀粉和糖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和乙醇。二氧化碳气体被面筋所包裹,形成均匀细小的气孔,使面团膨胀起来。 发酵需要控制得恰到好处。发酵不足,面包体积会偏小,质地也会很粗糙,风味不足;发酵过度,面团会产生酸味,也会变得很粘不易操作。 一次发酵、中间发酵与二次发酵: 除非时间非常仓促的时候,我们可以搅拌好面团,整形进行一次发酵后烤焙,其他时候,都需要进行二次发酵。因为一次发酵的产品,无论组织和风味都无法和二次发酵的产品相提并论。 在专业领域,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有两个专门的词汇来体现它们的区别(Fermentation和Proofing),而家庭制作中,我们只需要知道,好吃的面包,是两次发酵做出来的就可以了。 长时间的发酵会增加面包的风味,因此有些配方使用冷藏发酵,通过低温长时间发酵,得到别具口感的面包。但冷藏发酵有一个缺点,就是发酵时间不易控制,容易导致发酵过度或者发酵不足。在现代这个缺点有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将冷藏发酵与中种法结合,单纯的冷藏发酵方法则不再使用。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会再详细做一篇关于中种法的博文。 第一次发酵,怎么判断已经发酵好了呢?普通面包的面团,一般能发酵到2-2.5倍大,用手指沾面粉,在面团上戳一个洞,洞口不会回缩。(如果洞口周围的面团塌陷,则表示发酵过度)。 发酵的时间和面团的糖油含量、发酵温度有关系。一般来说,普通的面团,在28度的时候,需要1个小时左右即可。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则要相应缩短或延长发酵时间。 第一次发酵完成后,我们需要给面团减减肥。把变胖的面团排气,让它重新“瘦”下来,然后,分割成需要的大小,揉成光滑的小圆球状,进行中间发酵。 中间发酵,又叫醒发。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接下来的整形。因为如果不经过醒发,面团会非常难以伸展,给面团的整形带来麻烦。 中间发酵在室温下进行即可。一般为15分钟。 中间发酵完成后,我们可以把面团整形成需要的形状。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直接决定了你做出来的面包是不是够漂亮。每款面包的整形方法都不相同,可以根据方子来操作。要注意的是,整形时候一定注意将面团中的所有气体排出,只要有气体残留在面团中,最后烤出来就会变成大的空洞。 第二次发酵(又叫最后发酵),一般要求在38度左右的温度下进行。为了保持面团表皮不失水,同时要具有85%以上的湿度。 很多TX问我怎么保持这个温度和湿度条件。工业制作有专门的发酵箱。而家庭制作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尽力创造类似的环境:将面团在烤盘上排好后,放入烤箱,在烤箱底部放一盘开水,关上烤箱门。水蒸气会在烤箱这个密闭的空间营造出需要的温度与湿度。 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当开水逐渐冷却后,如果发酵没有完全,需要及时更换。 最后发酵一般在40分钟左右。发酵到面团变成两倍大即可。 第四步、接近成功了——烤焙 烤焙之前,为了让烤出来的面包具有漂亮的色泽,我们需要在面包表面刷上一些液体。这些刷液有水、牛奶、全蛋液、蛋水液或者蛋黄液。根绝不同的刷液,出来的效果也不相同。比如水,主要用来刷硬皮面包的表面;而全蛋液,则适合大部分甜面包。具体的刷液,在方子中会给出来。 将最后发酵好的面团入炉烤焙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用力触碰面团,这个时候的面团非常的柔软娇贵,轻微的力度也许就会在面团表面留下难看的痕迹,要加倍小心。 烤焙的时候,根据食谱给出的温度与时间即可。注意观察,不要上色太深影响外观。 第五步、面包的保存 很多TX可能都忽略了这一点。刚出炉的面包非常的松软,但是如果保存不当,就会变硬。——其实,只要经过正确的步骤做出来的面包,都能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松软,如果你的面包在几个小时以后就变硬了,也许该想想是不是制作方法上出了问题。 面包一般室温储藏即可。如果你想保留较长时间,可以放入冰箱冷冻室,想吃的时候,拿出来回炉烤一下即可恢复松软。但是——千万不要放入冷藏室!冷藏室的温度会使面包中的淀粉加速老化,极大缩短面包的保存期。 到这里,这篇文章也接近尾声了。关于面包,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有,而且,一定还不少!每一款不同的面包,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在掌握了基础理论后,学会分析每次出现的问题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做出和外面卖的一样,甚至更可口的面包,并不是很遥远的梦想。

⑦ 初代面包的创造者是谁

面包的起源,通常认为是古埃及的奴隶。
“埃及奴隶睡着了,发明了面包”。
传说公元前2600年左右,有一个为主人用水和上面粉做饼的埃及奴隶,一天晚上,饼还没有烤好他就睡着了,炉子也灭了。夜里,生面饼开始发酵,膨大了。等到这个奴隶一觉醒来时,生面饼已经比昨晚大了一倍。他连忙把面饼塞回炉子里去,他想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他活还没干完就大大咧咧睡着了。饼烤好了,它又松又软。也许是生面饼里的面粉、水或甜味剂(或许就是蜂蜜)暴露在空气里的野生酵母菌或细菌下,当它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温暖后,酵母菌生长并传遍了整个面饼。埃及人继续用酵母菌实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代职业面包师。

⑧ 制作面包主要原料是什么

面包,简单的说是面团发酵之后所得的产品,国人向来以米饭为主,由于西洋文化东传,以及旅游、留学的日益频繁,国人对西洋食品甚至爱不释手,加以忙碌的社会,简单、快速的快餐,顿时成为国人的喜爱。因此,业界也看准了这一大片消费市场,纷纷在产品的研发、技术的改良、材料的选购大费苦心,莫不希望为国内的烘焙食品开创另一线生机。
制作面包的基本材料有面粉、水、盐,利用自然发酵的方法就能制得成品,酵母是添加材料,希望能促进面团发酵,或缩短发酵过程。因此,业界或学界最后都以水、盐、面粉、酵母并称为制作面包的基本材料。
随着技术的改进和消费者对成品质量的要求,业界都在烘焙的材料上进行研发,希望善用原料的特性及功能增进面包的质感,改良惯有粗糙的组织和不光滑的外表,藉以增加香味,达到符合软、硬、脆、松的需求,并提升营养价值,使大家在享受的同时,也能兼顾健康、营养,达到物尽其美。
近年来国人在材料的性质、用途、功能都能不断的加以了解,再加上灵巧的双手,将产品美化为现代美食。完美的成品必定需各方面的加以配合,如各种烘焙机械的问世,使得人类在制作环境上大为改善,缩短操作时间,达到更佳的效果,可使销售市场更为宽广,不仅是消费者之福,也是业者所深深期待的。
面包制作的材料很多,每种材料的性质、功能都不尽相同,根据一般面所制得的材料种类,可分为基本材料、主要材料、添加材料等,现在就先将材料性质加以了解。
一、材料性质:
烘焙材料的性质不外乎分四大类,如柔性、韧性、湿性、干性材料等。柔性材料主要的功能是增进面包的柔软度,如糖、蛋黄、油脂等,韧性材料是结构性材料,主要是加强面团的弹性和韧性,如面粉、奶水、蛋白、盐等。
而干性材料是指干的原料,如奶粉、可可粉、面粉等。必须要有湿的材料来溶解,湿性材料如水、蛋…等也须有干的材料加以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配方中若柔性材料太多,面包太软,外观不佳;若韧性材料太多了,则面包干硬不可口,因此不同材料的性质须相互配合,如干性材料需湿的材料调和,柔性材料韧性材料相互综合,彼此才能协调,使质量达到更理想的境界。
二、基本材料:
面包制作的基本材料有盐、水、酵母、面粉等四种,面粉、盐、酵母都需要湿性的水来溶解,才可形成面糊,也因为水的加入,才能形成面筋,使面包制作过程中,得以整型,创造更多变化的食品。所以面包的材料,主要由这四种材料构成,而称为主体材料,不可缺少,其中酵母、水、盐可依制成面包性质不同,酌量增减。如此才能期待有好质量的产品。
三、主要材料:
主要材料如糖、油、蛋、奶粉、改良剂、膨大剂等是基本材料的副料,它能影响面包质量、组织,也是改善面包的结构性材料,制作时,可依面包种类的性质不同,适当的调整材料的百分比,使成品达到高质量、营养、健康的理想境界。
四、添加材料:
添加材料是指兼顾到味觉及视觉美观的材料,如香料和食用色素,对于面包内部组织,或松软程度,并无直接影响。一般可分添加物和添加料两种。
面包类食品,对于添加物的使用非常的少,一般应用在蛋糕的装饰上较多,除非是特别指定,否则很少使用干果类或色素等装饰,即使使用,取量也非常少,对于提升面包质量没有太明显的关系。
面包的装饰甚少,如果为了提升价值,常会以核桃、蜜饯类等添加料加入面团内一起搅拌、发酵,也可当成夹心使用,效果更佳。不论是食用色素,或干果都不宜添加太多,而且必须好好应用,才能得到更佳状态的效果。
不论是初学者或烘焙师父,除了具备灵巧的双手和技术外,对于每项材料用途、调整、特性都需了如指掌,将美食转换为更现代化的产品,融会贯通,才会有淋漓尽致的作品发挥,也才是消费者之福。

⑨ 面包的起源与发展

现在一般认为面包起源于古埃及。在埃及的一座五千年以前的法老墓内,人们看到一幅当时制作面包的古壁画,由此可见,埃及的面包制作具有悠久的历史。

从新石器时代起,当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并从事于农耕的时候,谷类在人的食物中逐渐占居首要地位。最初,人们吃的是浸过水的整粒的谷物,更进一步,人们开始尝试将谷物碾磨成粉,面粉的出现,使人们想到了谷物的新吃法,即用面粉来做饼。

烧饼,这个名词的由来,是很形象化的。据考古证明:最初做饼食的方法,是将小麦粉用水和好,平摊在滚烫的石头上。若天雨无日光,就把面块塞在热灰里烤干。以后,烤炉开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因而做饼的方法亦起了变化。将面团贴在烤热的瓦罐内壁上面,当面块烤熟后,它即落在罐底上。这就是最原始的烘烤食品起源。

至于今天的面包,则是发酵加烘烤的面制食品。它的发明起源,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公元前三千年前的一天,一个古埃及人将和好的面包忘了烤,放置了一夜,空气中的酵母菌使之自然发酵,第二天烧烤后,发现面团膨胀起来了,体积亦增大了,以这种面团做成的饼食,带有多孔的特性,因此也就便于咀嚼而可口。自从经过上述的改变以后,可以说,面包最早的萌芽已经出现了。

古埃及人将面包做法传到了古希腊之后,就出现了专门的面包师。开始使用从葡萄汁发酵而来的酵母菌,创造了量产面包的形式。

随着古罗马的发达,文艺复兴的扩展,从法国、奥地利开始,面包普及了整个欧洲,又从欧洲传到了亚洲、非洲等,成为世界各地的美食。

⑩ 面包是哪个国家发明的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早期16世纪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殖民时代将类似小西点的点心随著船员与厨师专带到亚洲及美洲。属另一方面由於欧洲盛行皇室通婚,南欧一些公主的陪嫁当中除了一些宫女外也跟随著皇室厨师,因此南欧的点心如贝壳蛋糕、樱桃派塔、咕咕霍夫等,都是未来影响法国及欧洲其他地方点心文化的因素之一。
随著历史的轨迹,虽然可感受到当初的起源及背景,不过时代的演变及进步,蛋糕不再是一种传统及地方的代表,国於国距离的缩短,资讯的发达,好吃的蛋糕,也可以倍速的宣传,创造出流行的文化,如巨蛋蛋糕,但是商品大量曝光及媒体过度神化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蛋糕的精神,终究好吃的点心可渊远流长。

阅读全文

与面包的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
新疆公共就业服务网登陆 浏览:316
侵权著作权案件审理指南上海 浏览: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