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是猫》主要讲的是什么
这部作品反映面广,内容丰富复杂。作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猫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它的感受和见闻,写出它的主人穷教师苦沙弥及其一家的平庸、琐细的生活以及和他的朋友迷亭、寒月、东风、独仙等人经常谈古论今、嘲弄世俗、吟诗作文的故作风雅的无聊世态。作品还巧妙地写进了邻家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纠葛,并把它贯穿在作品始终。资本家金田的妻子为了选择女婿到苦沙弥家里打听理学士寒月的情况。苦沙弥有些傲慢,不大理睬她,于是招来了金田夫妇的肆意迫害:先是指使一伙人污辱谩骂;接着唆使苦沙弥的同事进行报复;以后又买通落云馆的顽皮学生闹得他不得安宁;最后还叫苦沙弥过去的同学对他进行规劝、恐吓。
小说围绕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金田老爷是靠高利贷起家的、“穷凶极恶,又贪又狠”的大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财产。他的“堂皇富丽的公馆”,与苦沙弥的“暗黑的洞窟”恰成鲜明对比。他发财致富的“秘诀”是“要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把鼻子、眼睛都盯在钞票上”,“只要能赚钱,什么事也干得出来”,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金田依仗自己的财势,成为社会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财大气粗,仗势压人。主人公苦沙弥安贫、正直,教书十年与他素不相识,只是慢待了他的老婆,他便兴师动众三番四次进行打击,致使苦沙弥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买通的落云馆的顽童搞得苦沙弥坐卧不宁,他却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家伙……不久将来,总会投降的呢。”一付奸诈、凶狠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了。所以,连“猫”也觉得金田是“最坏的人类”。
作者笔下的小资本家铃木籐十郎,同样具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丑恶本质。他的人生观是“要做资本家就得做个大的。”铃木与金田不同的个性是“圆转油滑”。“他以为一个人的事业,倘能不经劳神苦思,不经辩驳争论而获得开展的话,那也就是人生达到快乐的极致了”。铃木毕业之后,就是靠这种“极乐主义”获得成功,带上了金表,并成了“金田老爷的股肱”。他虽然是学子出身,但唯财是命,崇拜金钱,甘当金田老爷的走狗,毫无学友之情,两次来到苦沙弥家,作金田的暗探。铃木是典型的势利小人。
② 《我是猫》的内容简介
小说围绕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金田老爷是靠高利贷起家的、“穷凶极恶,又贪又狠”的大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财产。他的“堂皇富丽的公馆”,与苦沙弥的“暗黑的洞窟”恰成鲜明对比。
他发财致富的“秘诀”是“要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把鼻子、眼睛都盯在钞票上”,“只要能赚钱,什么事也干得出来”,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金田依仗自己的财势,成为社会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财大气粗,仗势压人。主人公苦沙弥安贫、正直,教书十年与他素不相识,只是慢待了他的老婆,他便兴师动众三番四次进行打击,致使苦沙弥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买通的落云馆的顽童搞得苦沙弥坐卧不宁,他却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家伙……不久将来,总会投降的呢。”一副奸诈、凶狠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了。所以,连“猫”也觉得金田是“最坏的人类”。
(2)我是猫忠实创造扩展阅读:
近代日本社会是金钱统治一切,金田老爷就是社会的“无冕之王”,他有叫人“生就生死就死的本领”。“猫”一针见血地说:“我现在明白了使得世间一切事物运动的,确确实实是金钱。能够充分认识金钱的功用,并且能够灵活发挥金钱的威力的,除了资本家诸君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人物了。”表现作者对金钱势力和资本家的深恶痛绝。
日本在明治初期,对外开放,努力吸收西方文明,民众以极大的热情学习西方,而这种学习更多的带有盲目性,由于不加选择,只要是好的,就照搬照抄,完全失去判断和选择性。
比如以前日本民众虽然也注意养生,对饮食﹑生活环境等方面有要求,但像洗海水浴,对于从小身处海边的绝大多日本人来说,是一项再平常不过的运动了。可是,当西方的思想大量传播到日本时,由于西方人推崇这项运动,日本人也开始重新审视它,并把它当做一项时髦的运动。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家剥削工人阶级越发严重,阶级分化日趋严重,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金钱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道德标准下降,拜金主义日益严重。
夏目漱石为发泄多年郁愤而写成的长篇小说《我是猫》,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长篇小说《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该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1905年1月起在《杜鹃》杂志上连载,后编成上、中、下三册出版。
参考资料:网络-我是猫
③ 夏目漱石 我是猫主要人物简介
1、猫的主人苦沙弥,是个“像牡蛎一般把自己藏在壳里”、只知从书本中讨生活、一有机会就大讲知识可贵的教师。是作者自身影子的主人公自甘寂寞的自负心志,同时又使用旁敲侧击的手法揭示了知识分子因清贫而招致社会轻蔑的可悲现实。
2、铃木籐十郎。作者笔下的小资本家铃木籐十郎,具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丑恶本质。他的人生观是“要做资本家就得做个大的。他虽然是学子出身,但唯财是命,崇拜金钱,甘当金田老爷的走狗,毫无学友之情,两次来到苦沙弥家,作金田的暗探。铃木是典型的势利小人。
(3)我是猫忠实创造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近代日本社会是金钱统治一切,金田老爷就是社会的“无冕之王”,他有叫人“生就生死就死的本领”。“猫”一针见血地说:“我现在明白了使得世间一切事物运动的,确确实实是金钱。能够充分认识金钱的功用,并且能够灵活发挥金钱的威力的;
除了资本家诸君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人物了。”表现作者对金钱势力和资本家的深恶痛绝。夏目漱石为发泄多年郁愤而写成的长篇小说《我是猫》,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④ 《我是猫》在艺术形式方面有什么特点
《我是猫》在艺术形式方面有两个显而易见的特点:一是它借用一只猫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展开故事。这只猫从出生不久到最后淹死,在苦沙弥家里生活了两年,小说所写的诙谐有趣的故事,都是它的所见所闻;二是它没有一般小说那样的故事情节。作者自己说过,这部作品既无情节,也无结构,像个海参一样无头无尾。当然,通过猫的眼睛写人未必是什么了不起的创造,没有故事情节也不一定是什么特长。但是,当时日本文坛视野狭窄,作品中的人物限于小市民,主题不出男女恋爱和人情纠葛,此外似乎没的可写。在这种情况下,《我是猫》采用一种新颖的形式,描写的内容不仅超出一般的恋爱和人情,而且俯视自私自利的社会,嘲笑其中的丑恶,揭发其中的污秽,就变成了崭新的创造。
⑤ 《我是猫》主要讲了什么
个人认为,世界上的文学家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关注个人私生活领域和自我的内心世界,关注的是风花雪月、无关痛痒之类;另一类是将眼光转向外界,本着知识分子敏锐的洞察力,针贬时弊,展开对现实、对社会、乃至对整个人类的反映。
夏目漱石无疑属于后一种。
夏目漱石是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其中以小说成就最佳、影响最大,《我是猫》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被称为是一篇日本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充满讽刺精神和幽默精神的阳刚文学”。
苦沙弥常常一从学校回来就一头钻进书房,表面上装作刻苦读书的样子,其实只是趴在桌子上贪睡而已,“像牡蛎一般把自己藏在壳里”懒散消沉、迂腐古板。他每天过着从家到课堂,再从课堂到家的单调日子,言语迟钝,不善交际,甚至有些惧怕交际。当妻子想让他陪着去外面看戏,他却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病,等戏开演了,不能进入戏院了,他却马上就好了。
⑥ 我是猫 主要内容
《我是猎》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著名作品,写作于1905~1906年之间,是漱石全部创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社会影响最大的作品。
夏目漱石,生于1867年,卒于1916年,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
《我是猫》问世时,明治维新已经过去了3O多年。在这个期间,确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地主资产阶级联合政权。这个政权对内压迫剥削人民,镇压了“自由民权运动”;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掠夺了大量赔款,搜刮了大批资财。
通过这些罪恶活动,天皇专制政权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地主资本家的腰包塞得越来越鼓,劳动人民的日子却过得越来越穷。漱石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知识分子,生活在这个环境之中,虽然没有可能看清历史的全貌和实质,但是确实感到这个社会存在种种问题。从广泛的意义上说,他的这部小说主要就是针对日本社会的各种弊病而发的。
《我是猫》在艺术形式方面有两个显而易见的特点:一是它借用一只猫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展开故事。这只猫从出生不久到最后淹死,在苦沙弥家里生活了两年,小说所写的诙谐有趣的故事,都是它的所见所闻;二是它没有一般小说那样的故事情节。作者自己说过,这部作品既无情节,也无结构,像个海参一样无头无尾。当然,通过猫的眼睛写人未必是什么了不起的创造,没有故事情节也不一定是什么特长。但是,当时日本文坛视野狭窄,作品中的人物限于小市民,主题不出男女恋爱和人情纠葛,此外似乎没的可写。在这种情况下,《我是猫》采用一种新颖的形式,描写的内容不仅超出一般的恋爱和人情,而且俯视自私自利的社会,嘲笑其中的丑恶,揭发其中的污秽,就变成了崭新的创造。
小说的场面几乎全部集中在主人公苦沙弥的家里。苦沙弥和他的同学、朋友、学生等中年和青年知识分子,在苦沙弥的客厅里说笑话,讲故事,高谈阔论,嬉笑怒骂,指斥社会,批评人生,构成小说的主要内容。要说情节的话,只有苦沙弥家和邻居金田家发生冲突,金田施行阴谋诡计激怒苦沙弥,苦沙弥大动干戈加以反击可以算得。到小说结尾的地方,这场风波逐渐平息下去,苦沙弥的生活又恢复到原来的老样子;苦沙弥家的猫也感到无聊得很,便偷喝了啤酒,掉进水缸里淹死了。
苦沙弥是个中学英语教师。他为人老实正直,自命清高,不求荣达,住着简陋的房子,过着清贫的生活,对社会上的富有者和权势者抱着强烈的憎恶,对世界上的不良现象感到深深的鄙夷。与此同时,他又是脾气暴躁的,缺乏办法的,不知如何对付环境,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大动肝火,弄得自己十分苦恼。不用说是更大的黑暗势力,仅仅一个资本家施了一些诡计,就闹得他焦头烂额。他进行的所谓斗争,无损于对方一根毫毛,只搞得自己无法忍受下去。
由此可见,苦沙弥的性格是复杂的、矛盾的,既有崇高的一面,又有渺小的一面;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可笑的一面。作者对他的态度也是复杂的、微妙的,既有深切的同情,也有善意的讽刺。
作者对于明治社会的一切黑暗和罪恶是憎恶的,他的讽刺则是辛辣的。他的笔锋主要指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勾勒资本家的丑恶嘴脸。小说没有正面描述资本家金日的“事业”,而是采取漫画式的笔法丑化他的相貌,通过他对苦沙弥耍弄的卑劣手段勾勒他的丑态,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这些人的特点是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
二是揭露官吏、侦探等资产阶级统治工具的实质。小说指出,官吏凭借人民给他们的职权耀武扬威,狂妄得很;而侦探更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其实是和小偷、强盗一类的东西,奇臭无比。
三是讽刺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对外侵略扩张政策。为了发动侵略战争,当局大肆鼓吹所谓大和魂。苦沙弥写了一篇短文,对它加以嘲弄,指出尽管人人大喊大叫;却没有人能够说清大和魂究竟是什么,它永远是缥缥缈缈的,好像天狗一样。
四是嘲笑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冷漠的、虚伪的关系。小说指出,在这个社会里,一个人为别人而蹙眉、流泪、长叹,决非自然的态度,而是虚伪的表演,说一句公平话,也是煞费苦心的艺术。
五是指出这个社会所面临的穷途末路。小说写道,这个社会已经糟糕透顶,不可救药;人们已经无法生活下去,只有想法死掉,设法自杀。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小说对于明治社会黑暗和罪恶的揭露是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的。
这部小说在艺术风格上的特色是通篇充满幽默和讽刺。通过猫眼观察人生,通过猫语批评人生,这本身就给人以诙谐之感;再加上大量荒诞的笑话、有趣的故事、惊人的妙语和夸张的描述之类,便构成了一幅幅意趣横生、滑稽可笑的图画。不过,虽然都是幽默和讽刺,可是由于对象不同,态度也有所差异。例如,同是写人的脸,对苦沙弥的麻子,讽刺比较轻微;而对金田夫妇的鼻子,讽刺则要辛辣得多。虽然都是幽默和讽刺,可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态度也就发生变化。如果说起初是谐谑的嘲笑,那么越到后来便越发带有悲愤和凄凉的味道了。
⑦ 求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的 书评
《我是猫》,够得上日本的才子书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夏目漱石,一生才华横溢,只搞十年创作,却留下了一系列珍品。他的全部作品,大体反映了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一颗痛苦而不安的灵魂,反映了他在东方思维和西方文明、在虚幻理想与残酷现实、在迂腐守旧与拜金大潮之间的艰辛求探与惨痛折磨。作者早期曾提倡写生文,将自然与人生当成一幅写生画来描绘。要求超脱莽莽红尘的污风俗雨,写“无我之境”的真实与美,反对自然主义在阴暗的现实中爬行。因此,他的前期作品固然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但浪漫气氛浓烈,绚丽、激情,长于雄辩,妙趣横生。到了中期,尽管曾提倡写超俗空灵的写生文,但写来写去,仍是摆脱不掉人世浓愁,心灵的悲苦凝于笔端,因此,文风趋实,有了新的深度。晚期,对物欲横流、私心膨胀的现实社会厌恶已极,幻想“则天去私”成为人心准则。但那个乌托邦,连他自己也想象不出将是个什么样子。他晚期作品的文字风格,苍凉、凝重,状物喻事精微得出神入化。
《我是猫》,不知可否说是大和民族在明治时期精神反馈的“冥思录”之一。《猫》所处的时代恰是明治维新以后。一方面,资本主义思潮兴起,人们学习西方,寻找个性,呼唤自由,自我意识和市场观念形成大潮;另一方面,东方固有的价值观、文化观与风尚习俗,包容着陈腐与优异,在抗议中沉没,在沉没中挣扎。
一群穷酸潦倒的知识分子面临新思潮,既顺应,又嘲笑;既贬斥,又无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插科打诨、玩世不恭来消磨难捱的时光。他们时刻在嘲笑和捉弄别人,却又时刻遭受命运与时代的捉弄与嘲笑。
主人公是猫。以猫的眼睛看世界,这在当时,在创作手法上有一定的突破。今天常有作品以外星人的视觉看地球人,同样反映了人间积习,没一副超越现实的视角就看不透彻。
猫公很富于哲理,精干辞辩,对人类的弱点讽喻得十分透骨。例如:“世人褒贬,因时因地而不同,像我的眼珠一样变化多端。我的眼珠不过忽大忽小,而人间的评说却在颠倒黑白,颠倒黑白也无妨,因为事物本来就有两面和两头。只要抓住两头,对同一事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是人类通权达变的拿手好戏。”他抨击社会,也见地非凡:“……说不定整个社会便是疯人的群体。疯人们聚在一起,互相残杀,互相争吵,互相叫骂,互相角逐。莫非所谓社会,便是全体疯子的集合体,像细胞之于生物一样沉沉浮浮、浮浮沉沉地过活下去?说不定其中有些人略辨是非,通情达理,反而成为障碍,才创造了疯人院,把那些人送了进去,不叫他们再见天日。如此说来,被幽禁在疯人院里的才是正常人,而留在疯人院墙外的倒是些疯子了。说不定当疯人孤立时,到处都把他们看成疯子;但是,当他们成为一个群体,有了力量之后,便成为健全的人了。大疯子滥用金钱与权势,役使众多的小疯子,逞其淫威,还要被夸为杰出的人物,这种事是不鲜其例的,真是把人搞糊涂了。”
猫公博学多识,通晓天地古今,他引证或褒贬了荷马、毕达哥拉斯、笛卡儿、克莱尔、尼采、贝多芬、巴尔扎克、莎士比亚、孔子、老子、宋玉、韩愈、鲍照、晏殊、陶渊明,以及《诗经》、《论语》、《淮南子》、《左传》、《史记》等等数不清的中外名人名言。他还很有点自由平等观念。他说:“既不能零售空气,又不能割据苍天,那么,土地私有,岂不也是不合理吗?”猫公针砭时弊,道出了一串串永远耐人寻味的警句名言,诸如:“咱家不清楚使地球旋转的究竟是什么力量,但是知道使社会动转的确实是金钱……连太阳能够平安地从东方升起,又平安地落在西方,也完全托了实业家福。”“官吏本是人民的公仆、代理人,为了办事方便,人民才给了他们一定的权力。但是,他们却摇身一变,认为那权力是自身固有而不容人民置喙。”猫公批评大和魂说:“因为是魂,才常常恍恍惚惚。东乡大将有大和魂,鱼贩子阿银有大和魂、骗子、拐子、杀人犯也都有大和魂。‘大和魂!’日本人喊罢,像肺病患者似的咳嗽起来,百米之外,吭的一声。”猫公还敢于蔑视权贵,鼓励创新。他描画乌鸦在东乡元帅的铜像上便溺,把伊藤博文的照片倒贴在墙上。他说:“不从胯下倒看莎士比亚,文学就会灭亡……”
猫公喜怒笑骂,皆成文章。悲痛幻化的笑声,最令人难耐。
猫公如此神通广大,才高识卓,又公正锐敏,当然是神猫、奇猫、圣猫了。以它的眼睛看世界,悲痛化为笑声,怎能不尖酸苛薄!当然,它同时又是个俗猫,蠢猫。他自作聪明,假冒圣贤君子,误了不少事,吃了不少苦头,甚至不知酒桶会淹死猫,终于丢了性命。小说尽管以“猫眼看世界”,但写来写去,创作主体还是人类中的一个“我”,或是人类的邻居、地球上的另一个他(猫)。假如以全宇宙中的“我”或永恒中的“他”来观察人类;更不知将写出什么样的奇书了。小说在结构上也有突破。它以猫的视觉为座轴,可长可短,忽东忽西,并没有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谈不上情节进展的逻辑,读来却也津津有味。
日本小说曾有散文化的趋势,某些小说的散文化,是有欠充实的反映。而在《猫》,在当时,却是一种具有魅力的创新。当然,老实说,作者最初并没有想写这么长。由于首章轰动,编者要他续写,他才铺陈连载,这说明他并没有通篇的完整构思,同时也说明如不是大家手笔,怎么会写得这么左右逢源,随心所欲。在语言上,《猫》的格调既不全像《旅宿》那么豪放空灵,也不尽是《明暗》那么简练凝重,更有别于《心》和《从此以后》那么柔润细腻。在这里,刚柔兼用,雅俗并举,变化多端,声色俱艳。而且,将江户文学的幽默与风趣、汉学的典实与铿锵,西方文学的酣畅与机智熔为一炉,以致在语言的海洋中任情游弋,出神入化。笔墨忽而精烁隽永,针针见血,富于哲理;忽而九曲十回,浩浩大波,长于思辨。
暂且摘引两句景色和人物描写的妙句。例如挖苦苦沙弥平庸的脸说:“假如春风总是吹拂这么一张平滑的脸,料想那春风也太清闲了吧!”写景:“给红松林装点过二三朱红的枫叶已经凋零,宛如逝去的梦。”“这声音毫不留情地震撼着初春恬静的空气,把个风软树静的太平盛世彻底庸俗化了。”有的像讽刺诗,有的像写意画,各得其妙。总之,假如以一颗艺术的心灵去触摸或感受他的作品,自然会体味到语言的色彩、声韵,甚至字字都是个生命体。
我国目前也正处观念转换时期,说不定猫公的观察,对我们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得任人评说了。
⑧ 《我是猫》的读后感...
夏目漱石为发泄多年郁愤而写成的长篇小说《我是猫》,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这部作品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这只被拟人化的猫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
小说围绕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风波,有力地揭露了资产阶级,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金田老爷是靠高利贷起家的、"穷凶极恶,又贪又狠"的大资本家,拥有大量的财产。他的"堂皇富丽的公馆",与苦沙弥的"暗黑的洞窟"恰成鲜明对比。他发财致富的"秘诀"是"要精通三缺",即缺义理、缺人情、缺廉耻。"把鼻子、眼睛都盯在钞票上","只要能赚钱,什么事也干得出来",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金田依仗自己的财势,成为社会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财大气粗,仗势压人。主人公苦沙弥安贫、正直,教书十年与他素不相识,只是慢待了他的老婆,他便兴师动众三番四次进行打击,致使苦沙弥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买通的落云馆的顽童搞得苦沙弥坐卧不宁,他却得意洋洋地说:"……这个家伙……不久将来,总会投降的呢。"一副奸诈、凶狠可憎的面目暴露无遗了。所以,连"猫"也觉得金田是"最坏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