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国墨林翰书法作品,两幅对联,请大家估价
不要因为某个书画家或者别的艺术家出名了就去收购,更不要去收购已经炒得很高的书画等艺术品(就像炒得很高的庄家股、绿鸡蛋、野生甲鱼······价格越高,假的越多),价格越高赝品、仿品也越多!!!也不要因为某个艺术家还不出名,就不收藏他的艺术品,甚至艺术价值高的也不收藏。只要是真正有价值,有特色的书画等艺术品都值得收藏。因为许多艺术家起初不出名,他的书画等却已经很好,很有特色了,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但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比方八大山人······江西的黄秋园、陶博吾······等都是逝世后书画才被重视和发掘出来,而且他们当时什么都不是,什么身份也没有;后来人们趋之如骛,欲购而不可得。所以说只要是好的、有特色的艺术品,在作者尚未出名,且作品价格非常低廉时购买,成本低,升值潜力大,收藏它们能保证一本万利,收藏者何乐而不为呢???假若只是收购贵的,即使身家亿万又能收购多少呢? 即使收购得起,能确保升值吗?更甚者,像股票一样,到了低谷时期,还可能贬值!!!如果说价格,倘若只是一张纸一个的大字几十元平尺是可以的,若是四个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抄经书或者是诗词,字数在几百几千,就是千元平尺,甚至几千元平尺都是要的。还要看纸张,用墨,以及写得怎样等等。另外,艺术品价格高低都得市场说了算,有的买高档的,有的买低档的。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比如,同一个人的书画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万、几万平尺······;而且换另一个拍卖商、中介又是别一种情况······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个性、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买家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但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模仿的、或者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者没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还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画都是不值钱的,除了年代久远同时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会值点钱。不好意思,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也曾经有人说我废话!除非你懒,光想吃现成的,不学无术。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即使是恒定不变的,给你鱼就好,你知道是好鱼坏鱼,还是有毒的鱼呢?给你渔,学会了,自己会捕鱼多好!管他好鱼坏鱼毒鱼!你都能分辨!
B. 书法家曙峰作品价格,一副五字对联
收藏不要因为某个书画家或者别的艺术家出名了就去收购,更不要去收购已经炒得很高的书画等艺术品;也不要因为某个艺术家还不出名,就不收购他的艺术品,甚至艺术价值高的也不收购。只要是真正有价值,有特色的书画等艺术品都值得收购。因为许多艺术家起初不出名,他的书画等却已经很好,很有特色了,只是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但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比方八大山人······江西的黄秋园、陶博吾······等都是逝世了书画才被重视和发掘出来,人们趋之如骛,欲购而不可得。所以说好只要是好的、有特色的艺术品,在作者尚未出名,且作品价格非常低廉时购买,成本低,升值潜力大,收藏它们能保证一本万利,收藏者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说价格,倘若只是一张纸一个的大字几十元平尺是可以的,若是四个大字一百元平尺也是可以的,可如果是小字就不止了,抄经书或者是诗词,字数在几百几千,就是千元平尺,甚至几千元平尺都是要的。还要看纸张,用墨,以及写得怎样等等。另外,艺术品价格高低都得市场说了算,有的买高档的,有的买低档的。另外相同与不相同的字画在不同的人眼里价格都是不一样的,但是无论谁的书画都有好差,都有值钱与不值钱的,有贵的和相对便宜一点的,所以不能笼统用平方尺来论,只能说某一张是多少钱一平方尺。润格也没有什么准头,只是一种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判断和对他的书画的了解,以及当时的市场的炒作情况而定。一幅字画,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不同的拍卖人手里,价格都会不一样。比如,同一个人的书画有的值10元或者20元一平尺,有的值50元或者100元一平尺,有的值1000元/平尺,有的2000元平尺,有的可能3000平尺、······,甚至1万、几万平尺······;而且换另一个拍卖商、中介又是别一种情况······所以是很难判断的,更不是绝对的一个价格。任何个人的评价都只是片面的、个人的观点。有个性、有特色的、名人的,有特别喜欢的买家想要,这些都可能使得价格更高。但如果是千篇一律的、模仿的、或者只是因为某个人现在有职务,或者纯粹是炒作才使得书画价格高;那么等他退了,或者没有人炒作了,价格很快会降下来,甚至不值钱。其他任何艺术品均如此。只要是还好,都有收藏价值。这里特别提出的是——润格是不靠谱的一种参考,主要还是看市场,还有自己对作品的了解,就像我上面说的。还有仿品和印刷品及行画都是不值钱的,除了年代久远同时是名人作品、名人仿品才会值点钱。不好意思,主意还是要自己拿,别人说的都只能作为参考。一己之见,说得不对请原谅。
C. 我是做生意的,准备给领导送点书法字画,想要一些名人的诗词,谢谢!
是只要提供诗词名称和全文么?
我觉得李白的词、宋代豪放派诗词等都很合适,一则阳刚正气、二则耳熟能详,据我所知有军旅背景的人士尤其偏爱这种。要是太婉约或者太冷僻的诗词反而不能博得好感。
稍微筛选了几首
1、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3、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唐 《杂曲歌辞·采桑》
自古多征战,由来尚甲兵。长驱千里去,一举两蕃平。
按剑从沙漠,歌谣满帝京。寄言天下将,须立武功名。
6、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主席的诗词
7、《沁园春·雪》
(全文请网络,不知道为什么被屏蔽了)
8、《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9、《七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0、《七绝》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D. 李进学书法价格不可能爆跌,因为李进学书画流派早己形成,收藏众多;二从东没爆涨过;三按李进学先生的
书画类艺术品价格是大家和关注的问题
他的画以前也有人问过 但是这些不能直接定价 因为书画类艺术品 要考虑的方面很多 要从作品精美程度 作品的主题 作品的社会影响力 作品的年代 作品的尺寸大小 等等多个方面来评定作品价格 笼统的 来定价是不科学的! 你觉得有道理吗?
E. 对联+书法=完美画卷
对联书法,贵在上下联既各自独立,又能格调一致,相谐成趣,相得益彰,构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四字词:
博雅达观、笔歌墨舞, 宠辱不惊、道法自然、登山临水、
淡泊明志、典雅清丽、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清气若兰
放下便是、浮生若梦、观海听涛、甘苦自知、和风朗月、
和气致祥、厚德载物、厚德载福、厚积薄发, 惠风和畅、
惠风祥云、和风细雨、海纳百川、景气和畅、江山入画、
积健为美、积健为雄、君子不器、兼听则明、境由心造、
境随心转、渐入佳境、开卷有益、寄情山水、虚怀若竹,
临海听涛、兰气随风、乐天知命、乐此不疲、敏事慎言、
妙造自然、明月清风、明月入怀、宁静致远、耐住清贫、
品茗抚琴、品茗听琴、清风朗月、气若幽兰、曲径通幽、
人淡如菊、仁者不忧、如风过耳、素心若雪、室雅兰香、
室雅人和、随心所欲、石瘦花娇, 天道酬勤、天朗气清、
踏雪寻梅、温故知新、物华天宝、万事随缘, 唯善是宝、
唯乐直言、虚怀若谷、心静梦舒、心旷神怡、闲心逸趣、
仁者不忧、云鹤游天、云淡风轻、一谦四益、韵雅趣幽、
游目骋怀、逸致闲情、烟云供养, 悠然雅静、怡然自得、
知足常乐、知足不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竹影清风、笃行致远、珠联璧合、中庸和谐、紫气东来。
五字对联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
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释弘一)
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荫。(集陶渊明句)
万山排紫绿;一室贮清虚。
与世为依怙;如日处虚空。(释弘一)
山公惜美景;小谢有新诗。(集唐诗句)
山吞残日暮;水夹断云流。
山深春自永;海静日尤高。
千流归大海;高路入云端。
己过勿惮改;未然当先思。
井灶有余处;林园无俗情。(集陶渊明句)
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
天长落日远;意重泰山轻。(集李白句)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
无极原有极;欲仁存至仁。
无事此静坐;有福方读书。
云山起翰墨;星斗焕文章。(集唐诗句)
云霞生异彩;山水有清音。(集怀仁圣教序字)
云卷千峰色;泉和万籁色。
云卷千峰集;风驰万壑开。
不雨山常润;无云水自阴。
不矜威益重;无私功自高。
甘从千日醉;耻与万人同。(集杜甫句)
日气含春雨;石阴散秋光。
日丽千芳闹;风和百鸟鸣。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
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于右任)
气得神仙迥;情依节制尊。(集杜甫句)
长笑对高柳;贞心比古松。(集唐诗句)
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集杜甫句)
月行疑读画;花生当蓑衣。
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月斜诗梦瘦;风散墨花香。(邓子龙)
风云三尺剑;花鸟一床书。
风竹引天乐;林亭集古春。(集兰亭序字)
风逆花迎面;山深云湔衣。(集杜甫句)
风波即大道;尘土有至情。
风轻一楼月;室静半枕书。
风柔莺戏柳;花放燕衔香。
文章负奇色;事业富清机。
文章辉五色;心迹喜双清。(集唐诗句)
心同孤鹤静;节效古松贞。(集唐诗句)
心源无风雨;浩气养乾坤。
心悬万里外;兴在一杯中。(集李白句)
以文常会友;惟德自成邻。
水清鱼读月;山静鸟谈天。
水漾春山影;人吟时雨诗。
去草寻怪石;留云补断山。
古琴弹夜月;淡墨画秋山。
平生怀直道;大化扬仁风。(集古乐府句)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丘壑趣如此;鸾鹤心悠然。(集唐诗句)
白眼观天下;丹心报国家。(宋教仁)
兰气熏山酌;竹声兼夜泉。
兰风载芳润;谷性多温纯。
半窗知我月;千卷鉴人书。
年酒迎新绿;梅花送暗香。
老骥思千里;鹪鹩足一枝。(翁方纲)
地小花栽俭;窗虚月到勤。(陈宝琛)
地回云偏白;亭香草木凡。(集唐诗句)
共知心是水;安见我非鱼。
有山皆园画;无水不文章。
有竹人不俗;无兰室自馨。
有雨云生石;无风叶满山。(集怀仁圣教序字)
有容德乃大;无欺心自安。
曲径踏花影,明轩赏月华。
虫书叶字古;风织浪纹轻。(于右任)
竹开霜后果;梅动雪前香。
竹石得幽秉;壶觞多雅游。(梁同书集文同句)
竹外山初曙;藤荫水更凉。
竹送清溪月;松摇古谷风。(董其昌)
竹疏云作画;梅瘦雪添神。
优游乐闲静;恬谈养清虚。
行修而名立;理得则心安。(于右任)
会心今古远;放眼天地宽。
会心多野趣;契理谢言诠。(乾隆)
名香泛窗户;达岫对壶觞。(集唐诗句)
名香播兰蕙;妙墨挥岩泉。(集唐诗句)
名香播兰蕙;雕藻迈琼琚。(集唐诗句)
名随市人隐;心与古佛闲。(梁同书集苏轼句)
各勉日新志;共证岁寒心。(蔡元培)
江山千古意;时序百年心。
江山开眼界;风雪炼精神。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江山助磅礴;文物照光辉。(集唐诗句)
江山澄气象;冰雪净聪明。(集唐诗句)
汲古得修绠;开怀畅远襟。(集唐诗句)
寻山如访友;远游如致身。
异石归海岳;高士标云林。
羽仪呈鸑鷟;藻思焕琼琚。(集唐诗句)
声华满冰雪;述作凌江山。
声华满冰雪;节操方松筠。(集唐诗句)
芳野留胜事;艺苑重高文。
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我思铭陋室;谁为记闲轩。
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集李白句)
何处梅花笛;谁家碧玉萧。
伴我书千卷;可人竹一丛。(郑燮)
闲中有富贵;寿外更康宁。(陈鸿寿)
闲吟步竹石;长醉歌芳菲。(集李白句)
穷愁但有骨;诗兴不无神。(集杜甫句)
良辰入奇怀;虚室绝尘想。
即事已可悦;赏心还自怡。(集唐诗句)
青山吟意远;红树寄归迟。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苔石随人古;山花拂面香。(集唐诗句)
事可对人语;福向俭中求。
松风清耳目;蕙气袭认襟。(集唐诗句)
奇石寿太古;好花开四时。
画前原有易;删后更无诗。(龚晴皋)
雨匀万木翠;日暖百花舒。
雨过琴山润;风来花木香。(乾隆)
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
雨润千山秀;风和万物荣。
披云炼琼液;坐月观宝书。(集唐诗句)
披襟对清朗;推分得天和。
到为诗书重;心缘启沃留。(集唐诗句)
知音在霄汉;高步蹑华嵩。(集唐诗句)
畅怀年大有;极目世同春。(集兰亭序字)
佳气生朝夕;清言见古今。 径隐千重石;园开四季花。(集唐诗句)
采菊东篱下;种桑长江边。(集陶渊明句)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鱼跃清波彻;莺啼众绿深。
卷帘花雨滴;扫石竹荫移。(查士标)
学业醇儒富;文章大雅存。(集唐诗句)
波涛良史笔;讽兴诗家流。(祁隽藻)
波绿生春早;云归注雨迟。(集怀仁圣教序字)
工画是王摩诘;知音许钟子期。
凡物皆有可观;于书无所不读。
王右丞多古趣;吴道子夺天工。
世德光乎群玉;高年搞以茂松。(集张黑女墓志字)
少言不生闲气;静修可得永年。
日利千万曾祥;大吉阳宜侯王。
今趣岂异于古;天听可期诸人。(集兰亭序字)
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集兰亭序字)
为大众利益事;去一切瞋恨心。(张謇)
以万物为刍狗;治大国若烹鲜。(集老子句)
以教人者教己;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
未能一日寡过;恨不十年读书。
去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争上游防下达;敦古道近人情。
守有道节有理;尊所闻行所知。
每思于物的济;自愧为人所容。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
实践检查真理;时间解决问题。
岭雪似卯花开;树风如笑声笛。
放开肚皮吃饭;抖起神气读书。
政惟求于民便;事皆可与人言。
竖起脊梁立行;放开眼孔读书。
养心莫如寡欲;温故乃能知新。
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耽文艺如嗜欲;经古人为朋曹。(石涛)
铁石梅花气概;山川香草风流。
笔歌砚耕翰墨;朝吟暮读诗书。
读书不求甚解;鼓琴足以自娱。(梁同书)
读书当求甚解;做事务必认真。
读书随处静士;闭门即是深山。
随缘穿衣吃饭;切实作事为人。
超鸿蒙而远迹;侣山水以忘年。
满壁剑光披拂;一帘花气淋漓。
静坐常叫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七字对联
一人知己亦已足;毕生自修无尽期。(集兰亭序字)
一池翠影游鱼乐;三径红香舞蝶忙。
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释弘一集华严经句)
一帘风雨王维画;四壁云山杜甫诗。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
一诚有定同葵向;百故皆恬若海容。(集争坐位帖字)
一亭尽揽山中趣;幽室能观世外天。(集兰亭序字)
一庭花发来知己;万卷书开是古人。
一庭花影三更月;千里松阴百道泉。
一庭春雨瓢儿菜;满架秋风扁豆花。
一室图书自清洁;百家文史足风流。(集醴泉铭字)
一路沿溪花复水;几家深树碧藏楼。(集唐诗句)
一窗佳景王维画;四壁青山杜甫诗。
一溪烟水明如画;十亩桑田谁并耕。
一榻梦生琴上月,百花香入案头诗。(林则徐)
一藏梵声涛在口;满林花影月苞山。(集怀仁圣教序字)
二分诗景八分画;楼外江声天外峰。
卜邻喜近清凉宅;与客同参文字禅。
人有不为斯有品;己无所得可无言。(集兰亭序字)
人多瑶草琪花气;家有兰台石室书。
人间清品如荷极;学者虚怀与竹同。
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张大千)
人品若山极崇峻;情怀与水同清幽。(集兰亭序字)
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集兰亭序字)
人得交游是风月;天开图画即江山。
八体六书生奥妙;五山十水见精神。集怀仁圣教序字)
九万里风斯在下;八千年木自为春。(集怀仁圣教序字)
几枝疏影千秋色;一缕东风万户春。
三春花满香如海;八月涛来水作山。(集圣教序字)
三春陌上沾时雨;四野田间看庆成。
于人何不可容者;凡事当思所以然。(集争坐位帖字)
大文间世有述作;至乐在人无古今。(集兰亭序字)
大贤自合为九列;清风可以流万年。(集兰亭序字)
大胆文章拚命酒;坎坷生涯断肠诗。
大惧与众人同数;须知保晚节尤难。(集争坐位帖字)
万花深处松千尺;群鸟喧时鹤一声。
万里山川皆入画;一庭花木又催诗。
万里秋风吹锦水;九重春色醉仙桃。(集杜甫句)
万里波涛归海国;一山花木作香城。(集怀仁圣教序字)
万顷洪波闲眉界;九秋鹤举健精神。
万岫烟云迷岭外;千重紫气锁山头。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万卷图书天禄上;四时云物月华中。(集唐诗句)
万类静观咸自得;一春幽兴少人知。(集兰亭序字)
万树苍颜千里翠;一楼新色满城辉。
万象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
万壑泉声云外去;数点秋色雁边来。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集兰亭序字)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与贤者游信足乐;集古人文亦大观。(集兰亭序字)
与弦作契风生竹;列坐为情水抱山。(集兰亭序字)
才大古来难适用;人生何处不相逢。(集苏轼句)
才名挺出如东野;佛理清深是子瞻。(集争坐位帖字)
才名震溢李供奉;画理清深王右丞。(集争坐位帖字)
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
才能济变何须位;学不宜民枉有官。
山水之间有清契;林亭以外无世情。(集兰亭序字)
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
山有此生未能至;竹为一日不可无。(集兰亭序字)
山含暖气千林翠;园啭莺声万花荣。
山势盘陀真是画;泉流宛委遂成书。(何绍基)
山河兴废人搔首;风雨纵横乱入楼。(集陆游句)
山泽高下理所着;金石刻作臣能为。(集绎山碑字)
山静日长仁者寿;荷风香善圣之清。(集玄秘塔字)
山溪—曲泉千曲;竹径三分屋二分。
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千年事业方寸内;万里乾坤掌握中。
千里过师从枕席;一生报国托文章。
千树流莺歌丽日;四方跃马上征途。
千秋笔墨惊天地;万里云山入画图。
川原缭绕浮云外;台榭参差积翠间。(集唐诗句)
勺水汇集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
广庭有露桂花湿;空山无风松子香。
门无车马终年静;卒对琴书百虑清。(集宋诗句)
门掩梨花深见月;寺藏松叶远闻钟。(集圣教序字)
小几研丹晨点易;重帘扫地昼焚香。(翁方纲)
小雨藏山客来久;长江接天帆到迟。(集黄庭坚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孤桐三尺泻秋泉。(集陆游句)
习劳自种千盆菊;爱客同看百日花。(董必武)
子美才名高画省;右丞清兴满终南。(集争坐位帖字)
天下几人学杜甫;诗中自合爱陶潜。(集苏轼句)
天生万宝无穷极;鼎铭百言纪子孙。
天气乍晴花满树;人家久住燕双飞。(梁同书)
天机清旷长生海;心地光明不夜灯。(集怀仁圣教序字)
天机静处防思鹄;夜气清时戒牧牛。
天若有情天亦老;学如无恨月常圆。
天涯春色催迟暮;玉垒浮云变古今。(集杜甫句)
天然文吐春云润;悟后心如秋月超。(集王居士砖塔铭字)
天然深秀檐前树;自在流行槛外云。(集多宝塔字)
无求不着看人面;有酒可以留客谈。(徐渭)
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却病方。
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
无事在心惟极乐;有功于世不虚生。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无暇人品清如玉;不俗文章淡似仙。
开图草里惊蛇乱;下笔阶前扫叶忙。(齐白石)
开卷神游千载上;垂帘心在万山中。(邓石如)
韦孟五言作清咏;晋唐八法为工书。(黄宾虹)
云归时带雨数点;木落又添山一峰。
云淡风清诗世界;雨香竹翠画乾坤。
云影波光天上下;松涛竹韵水中央。
五野绿云笼稼穑;一庭红叶掩衡茅。(集唐诗句)
不因果报勤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不尽松涛堆翠浪;无涯柳眼诉衷情。
不华不朴同所好;既安既宁乐乃时。(集石鼓文字)
不知明月为谁好;更有澄江消客愁。(集杜甫句)
不知明月为谁好;时有落花随我行。
不要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
不除庭草留生意;爱养盆鱼识化机。
世间清品至兰极;贤者虚怀与竹同。(集兰亭序字)
世间唯有读书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梁启超)
世情岂尽能相合;贤者所为固自殊。(集兰亭序字)
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八大山人)
日润梅花增秀色;风弹柳叶奏强音。
日照青山山隐画;春临绿水水含诗。
中天明月悬肝胆;大海澄波漾性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因鸟迹方成篆;文是龙心不待雕。
书有未观皆可读;事已经过不须提。
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书成花露朝分洁;悟对松风夜共幽。(集怀仁圣教序字)
书似青山常乱迭;灯如红豆最相思。
书求往迹得其化;文有真宗鉴乃神。(集王居士砖塔铭字)
书到右军难品次;文如开府得纵横。(集争坐位帖字)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
月写个文疏映竹;山行之字曲通花。
月沼观心清若镜;云房养气润于珠。(集醴泉铭字)
月寮烟阁标清兴;文府书城纵古今。(集争坐位帖字)
月榭琴弹新制曲;晓窗画展旧游山。
丹光出林掩明月;玉气上天为白云。(高邕)
勿施小惠伤大体;毋以公道逐水情。
风人所咏托于古;静者之怀和若春。(集兰亭序字)
风节为贞金乐石;心神如秋月春云。(集王居士砖塔铭字)
风度鹤声闻远谷;山横雨色卷浮岚。
文从疑古参同始;道在黄花翠竹间。(马一浮)
文比韩公能识字;诗追老杜转多师。(尹秉绶)
文生于情有春气;兴之所至无古人。(集兰亭序字)
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文如秋水尘埃净;诗似春云态度妍。(刘墉)
F. 有谁知道这个书法作品的人的简介,谢谢!
张树基(1930~ )笔名子牛,陕西朝邑县人,中共党员,青海民族学院副教授。1954年毕业于西北艺术学院。现任国家人事部人才所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高级创作研究员、亚细亚艺术研究院中外书画鉴赏家、中外书画名人研究院名誉教授、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高级荣誉顾问。
1、人物生平:1980年至1990年,创作油画作品近20幅,其中《晨曦》、《天涯芳草》、《长河落日图》、《高原幽境》、《劲松》等5幅在《青海日报》等报刊发表。1986年至今,参加了全国及国际性各类书画大赛,共获奖40多次。其中:铜奖、三等奖两个,奖品奖两个,特别奖两个,一等奖两个,精品金奖一个,国际荣誉金奖一个,作品传略被编入50多不辞书中。1994年被国际华人艺术家协会授予国际华人艺术家称号。1995年参加了跨世纪诗书画印大联展,被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中国侨联《海内与海外》杂志社联合评定为卡世界翰墨艺术人才,并颁发证书。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上,作品被评定为国际级最高等级“特别等级”。
2、作品编辑传略、作品被收入《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国际现代书法集》、《当代书画篆刻大观》、《中国书画名家签名印章艺术总览》、《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青海文艺家传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等。
G. 王德民书法,四平尺的天道酬勤字画值多少钱棣书。
王德民书法,四平尺的天道酬勤字画,还是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张海的作品,还是当代中国最贵五大画家:黄泽金、崔如琢、范曾、黄永玉、刘大为的作品,都没有每平尺多少钱的统一价格,市场定的每平尺多少钱都是不靠谱的,因为每个书法家书画家的作品本身就没有统一尺寸、统一内容和统一水平的作品。
不管是谁的什么字画?值不值钱?想知道值多少钱?只有把作品拿到市场上卖才知道它真正的价格。市场上能卖一万就值一万,能卖一亿就值一亿。不是你我在这里说值多少钱就真的值多少钱。
不管是谁的什么字画?主要看有没有人喜欢,有没有人需要。只要有人喜欢、有人需要,都值钱,都有收藏价值。只要没人喜欢、没人需要,都不值钱,都没有收藏价值。因为任何东西的值与不值都是人的喜欢与不喜欢、需要与不需要中产生。
H. 书法功力深厚又不拘成法,强调八面出锋,获“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的书画家是()。。。。。勤奋他吗
米芾《研山帖》局部
米芾自幼爱好读诗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资聪慧,六岁时能背诗百首,八岁学书法,十岁摹写碑刻,小获声誉。十八岁时,宋神宗继位,因不忘米芾母亲阎氏的乳褓旧情,恩赐米芾为秘书省校字郎,负责当时校对,订正讹误。从此开始走上仕途,自到1107年卒于任。米芾一生官阶不高,这与他不善官场逢迎,又为人清高有关。米芾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不善官场逢迎。使他赢得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玩石赏砚钻研书画艺术,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到了如痴如醉的境地,他在别人眼里与众不同,不入凡俗的个性和怪癖,也许正是他成功的基石。他曾自作诗一首:“柴几延毛子,明窗馆墨卿,功名皆一戏,未觉负平生。”他就是这样一个把书画艺术看得高于一切的恃才傲物人。
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虽然画迹不传于世,但书法作品却有较多留存。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是北宋四大家的杰出代表。
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也有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集古终能自立家”(王文治)。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氏书法成功的来由。根据米芾自述,在听从苏东坡学习晋书以前,大致可以看出他受五位唐人的影响最深: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沈传师、段季展。
米芾《珊瑚帖》》
米芾有很多特殊的笔法,如“门”字右角的圆转、竖钩的陡起以及蟹爪钩等,都集自颜之行书;外形竦削的体势,当来自欧字的模仿,并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沈传师的行书面目或与褚遂良相似;米芾大字学段季展,“独有四面”、“刷字”也许来源于此;褚遂良的用笔最富变化,结体也最为生动,合米芾的脾胃,曾赞其字,“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元丰五年(1082)以后,他开始寻访晋人法帖,只一年就得到了王献之的《中秋帖》。这先人为主的大令帖,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总觉得右军不如其子。但生性不羁的米芾并不满足于王献之的字,早在绍圣年间就喊出了“老厌奴书不换鹅”,“一洗二王恶札”。米芾据说学过羊欣,李之仪说,“海岳仙人不我期……笔下羊欣更出奇”。那么米芾学羊欣大概在卜居海岳庵,是元佑六年之后的事情了。
尽管如此,米书并没有定型,近在元佑三年书写的《苕溪帖》、《殷令名头陀寺碑跋》、《蜀素帖》写于一个半月之内,风格却有较大的差异,还没有完全走出集古字的门槛。直到“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何以为主”时才最后完成了自己风格的确立,大概在五十岁以后。
这定型的书法面目,由于米芾过于不羁,一味好“势”,即使小楷如《向太后挽词》也跃跃欲试。这“势”固是优点,但同时又成了他的缺陷。“终随一偏之失”,褒贬分明如黄庭坚者应该是比较客观的、公道的。黄长睿评其书法,“但能行书,正草殊不工”,当时所谓“正”,并无确指,不一定是现在的“正楷”,倘指篆隶,倒也恰当。现存的米芾篆隶,的确不甚工,草书也写得平平。他后来对唐人的草书持否定态度,又囿于对晋草的见识,成绩平平自然在所难免。
米芾《张季明帖》局部
米芾作书十分认真,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样,不假思索一挥而就。米芾自己说:“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明范明泰《米襄阳外记》)。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创作态度的严谨。
米芾以书法名世,为北宋四家之一,若论体势骏迈,则当属第一。他的成就完全来自后天的努力。他三十岁时在长沙为官,曾见岳麓寺碑,次年又到庐山访东林寺碑,且都题了名。元佑二年还用张萱画六幅、徐浩书二帖与石夷庚换李邕的《多热要葛粉帖》。证之其书法,二十四岁的临桂龙隐岩题铭摩崖,略存气势,全无自成一家的影子;三十岁时的《步辇图》题跋,亦使人深感天资实逊学力。
米老狡狯,偶尔自夸也在情理中,正如前人所云“高标自置”。米芾自叙学书经常会有些故弄玄虚,譬如对皇帝则称“臣自幼便学颜行”。但是米芾的成功完全来自后天的苦练,丝毫没有取巧的成分,米芾每天临池不辍,举两条史料为证:“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半刻废书也。”“智永砚成臼,乃能到右军(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钟(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儿子米友仁说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写字。(据孙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富于收藏,宦游外出时,往往随其所往,在座船上大书一旗“米家书画船”。
米芾晚年居润州丹徒(今属江苏),有山林堂。故名其诗文集为《山林集》,有一百卷,现大多散佚。目前传世有《宝晋英光集》。米芾能书又能诗,诗称意格,高远杰出,自成一家。尝写诗投许冲元,自言“不袭人一句,生平亦未录一篇投豪贵”,别具一格为其长,刻意求异为其短。
米芾画迹不存在于世,米芾自著的《画史》记录了他收藏、品鉴古画以及自己对绘画的偏好、审美情趣、创作心得等。这应该是研究他的绘画的最好依据。
米芾的成功在于通过某种墨戏的态度和母题选择达到了他认可的文人趣味。米芾意识到改变传统的绘画程式和技术标准来达到新的趣味的目的。究其原因:米芾首先是一个收藏宏富的收藏家,鉴定家,对历代绘画的优劣得失了然于胸,更多考虑的是绘画本体的内容;而苏轼首先是一代文豪,然后才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来发表他的绘画观,较多地以诗(文学)的标准来衡量、要求绘画,固然不乏真知灼见,但终究与画隔了一层。
所以后人多是把米芾当作画家,把苏轼当作美术理论家来看的。心中叨念的是苏轼的画论,而手中实践的却是米家云山,尽管苏轼有画传世而米芾一无所有。作为历史研究,不能不指出米芾的美术思想远比苏轼超出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
其子米友仁书法继承家风,亦为一代书家。
I. 想买书法挂在客厅顺便收藏,在淘宝看到很多书法作品,想知道哪位书法家的作品最有升值潜力价钱又不太贵。
白鹤的好,但是价格比较高
白鹤,现为江苏省书法院专职书法家,安徽省太和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院专业讲师。
1999年获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
入展全国第三届楹联书法大展;
2001年 入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览;
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美术金彩奖”提名奖;
2002年 获中日书画艺术大展银奖;
2003年首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中国电视书法大赛金奖;
入展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
2005年在合肥举办“白鹤书法作品展;
出版《白鹤书法展作品图录》;
中央电视台《翰墨春秋》栏目作专题报导;
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青年书法十佳”
《中国书法》杂志“青年书家”栏目作专题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聘为书法专业教师;
入展首届全国行书大展;
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2008年被安徽省文联、省书协评为“优秀青年艺术家”;
2009年入展中国书法千人千作大展;
2010年入展当代书法名家系统工程-五百人大展;
2010年入展首届全国扇面书法展;
2011年参加“中国兰亭书法节”四十二人雅集
2011年入江苏省书画院专职书法家
2012年获中国书法“兰亭诸子奖”
2013年被聘中国书法院专业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