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火药发明的应用

火药发明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14 09:25:16

㈠ 火药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人类从起源开始,我认为历经了几个最大发展。第一次是弓箭的开始使用,人类第一次有了远程武器,从生活上说,开始战胜自然界的其它野兽。弓箭时代的未期是冷兵器时代。第二次火药的发明,把人们带入了热武器时代。一直到冷战结束。第三次是信息时代,从冷战结束到现代。
火药的作用是人们第一次开始掌握大威力武器。用于生活主要是做成炸药开山碎石,人们可以通过炸药,开矿、修路、疏通河流等等,当然火药还可以做成鞭炮,也可以入药
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纳哦谢谢

㈡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什么朝

· 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唐朝。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是黑火药。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爆破和子弹、炮弹的发射。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火药发明之后,利用抛石机抛掷火药包以代替石头和油脂火球。据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能是有关用火药攻城的最早记载。

㈢ 简述火药的发明运用及传播

火药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它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左图为元代铜火铳。
它是硫黄,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两项在汉代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里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就是火药本身也被归入药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和瘟疫。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九国志?郑璠传>。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吊线点燃后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戢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北未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南未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统,称为(铜将军)。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炸为推动力的武器,在戢争中颢示了前所未有威力。右图为南未突火枪。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美法各国直到十四世纪中叶,才有应用火药和火器的记载。

㈣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

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隋代时,诞生了硝石、硫磺和木炭三元体系火药。黑色火药在唐代(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

㈤ 火药发明后,很快得到广泛使用,除了应用于军事战争外,在生产,生活领域还有哪些应用

1、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序:“呼吸乏喘,举目悲矣,火药间缺而拟之。”
2、烟花
3、开矿,爆破
4、焊接

㈥ 火药的发明及应用 快··············

火药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它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左图为元代铜火铳.
它是硫黄,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两项在汉代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里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就是火药本身也被归入药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和瘟疫.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吊线点燃后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戢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北未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南未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统,称为(铜将军).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炸为推动力的武器,在戢争中颢示了前所未有威力.右图为南未突火枪.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美法各国直到十四世纪中叶,才有应用火药和火器的记载.

㈦ 火药是如何发明的

火药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最早的火药是出自炼丹家之手。“丹”是人们认专为可以使人长生不老属的药。封建帝王们都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于是就出现了很多炼丹家。到秦汉以后。炼丹家就用硫磺、硝石等物炼丹。在炼丹中时也会发生爆炸,从这种现象中人们得到启示。又经过反复实践,最终找到了火药的配方。因为炼制的药物可以着火爆炸,因此,人们就把它叫做“火药”。

唐朝时,火药就开始被应用到军事上,打仗时,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出烧伤敌人。宋代同金人作战时曾使用过的火药器,这就是人类第一次使用火药而制成的武器。到了13世纪末,我国的火药制造技术就传入了欧洲。

㈧ 古代火药发明的过程与运用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顾名思义就是(着火的药)。它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左图为元代铜火铳。
它是硫黄,硝石,炭的混合物,而前两项在汉代成书的中国第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里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就是火药本身也被归入药类,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说,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和瘟疫。火药的发明是人们长期炼丹,制药实践结果,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唐朝末年,火药已被用于军事。唐昭宗天佑元年(904年)杨行密的军队围攻豫章,部将郑璠(以所部发机飞火,烧龙沙门,带领壮士突火先登入城,焦灼被体)<九国志?郑璠传>。这里所说的(飞火),就是(火炮),(火箭)之类。(火炮)是把火药制成环状,把吊线点燃后用抛石机抛掷出去;(火箭)则是把火药球缚于箭镞之下,将吊线点燃后用弓射出。到了宋代,戢争接连不断,促进火药武器的加速发展。北未政府建立了火药作坊,先后制造了火药箭,火炮等以燃烧性能为主的武器和(霹雳炮),(震天雷)等爆炸性较强的武器。南未在1259年造出了以巨竹为筒,内装火药的(突火枪)。到了元代又出现铜铸火统,称为(铜将军)。这些都是以火药的爆炸为推动力的武器,在戢争中颢示了前所未有威力。右图为南未突火枪。
在12,13世纪,火药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希腊和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美法各国直到十四世纪中叶,才有应用火药和火器的记载。

㈨ 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最早应用的是我*国发明的黑色火*药,所以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燃*烧时的性质,可分为有烟火*药(燃*烧时发烟,如黑色火*药)和无烟火*药两类。主要用作引燃药或发射药。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至于火*药的发明者至今没有人知道。源于*炼丹术炼丹起火,启示人们认识并发明火*药。火*药的发明炼丹家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化学方法,但是他们的方向是求长生不老之药,因此火*药的发明具有一定的偶然性。炼丹家对于硫磺、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常用烧灼的办法“伏”一下,“伏”是降伏的意思。使毒性失去或减低,这种手续称为“伏火”。唐初的名医兼炼丹家孙思邈在“丹经内伏硫磺法”中记有:硫磺、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末,放在销银锅或砂罐子里。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里和地平,四面都用土填实。把没有被虫蛀过的三个皂角逐一点着,然后夹入锅里,把硫磺和硝石起烧焰火。等到烧不起焰火了,再拿木炭来炒,炒到木碳消去三分之一,就退火,趁还没冷却,取入混合物,这就伏火了。唐朝中期有个名叫清虚子的,在“伏火矾法”中提出了一个伏火的方子:“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三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内,烟渐起。”他用马兜铃代替了孙思邈方子中的皂角,这两种物质代替碳起燃*烧作用的。伏火的方子都含有碳素,而且伏硫磺要加硝石,伏硝石要加硫磺。这说明炼丹家有意要使药物引起燃*烧,以去掉它们的猛毒。虽然炼丹家知道硫、硝、碳混合点火会发生激烈的反应,并采取措施控*制反应速度,但是因药物伏火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时有发生。《太平广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顿时屋子燃*烧起来。这可能是炼丹家配置易燃药物时疏忽而引起火灾。还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炼丹书也谈到用硫磺、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书中告戒炼丹者要防止这类事*故发生。这说明唐代的炼丹者已经掌握了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就是硫、硝、碳三种物质可以构成一种极易燃*烧的药,这种药被称为“着火的药”,即火*药。由于火*药的发明来自*制丹配药的过程中,在火*药发明之后,曾被当做药类。《本草纲目》中就提到火*药能治疮癣、杀虫,辟湿气、瘟*疫。

㈩ 火药是怎样发明的

炼丹家的偶然发现
——战国时期至今火药的发明与改良如果说火药的发明是源于长生不老,你一定会以为是天方夜谭,但事实确实如此。中国古时的那些幻想“得道成仙”的帝王将相们常常令术士炼制“灵丹妙药”,而这些尽职的化学家在炼丹过程中虽没有炼成仙丹,却发明了火药,而且由于火药的独特作用,它很快就闻名于世,成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1)中国方士发明火药
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相当发达。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能制造出造型复杂、美观大方的大型青铜器皿了。春秋中期,我国已经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到了春秋末年,铁制的农具和兵器也已得到普遍使用。
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接触和熟悉了许多矿物的性能,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从战国时代起,就有人把冶金技术运用到炼制药物方面,梦想能炼出长生不老之药来,也有人想从矿物中炼出金银来。那种炼制所谓长生不老药的炼丹术在古代被称为“方术”,从事炼丹的炼丹家则被称为“方士”,后来被称为“道士”或“丹家”。
虽然这些炼丹家始终未能炼出长生不老之药来,但是在一次次冶炼中,他们不断积累经验,掌握了不少化学知识。这些炼丹家对我国古代化学的发展,起了不少作用。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或许把他们称为古代的化学家更为合适。在这些方士中,较为突出的有李少君、魏伯阳、刘安、葛洪等。正是这些炼丹家的工作,才发现了火药。
现在我们知道,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为木炭、硫磺和硝石。
硫磺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作石硫黄、留黄、硫黄等。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后,就已在湖南的郴县发现了大量的硫磺矿。此后在我国北方、南方也多次发现大型硫磺矿。我国古籍中最早提到“硫黄”的是《淮南子》一书(公元前150年前后)。这说明在当时古人对硫磺已有认识。在西汉末年问世的我国第一本药物典籍《神农本草经》,把石硫黄归入“中品药”的第三种,可见当时硫磺已被广泛用于入药。
硝石是黑色火药里的氧化剂。它的化学成分是硝酸钾,受热能产生氧气,有很强的助燃作用。火药爆炸力的大小主要根据含硝量的多少来决定。最迟在公元前后,我们的祖先就已发现了硝,并能掌握利用它。古代人民在实践中慢慢发现硝石有消除积热和淤血等医疗作用,便将它入药。《神农本草经》把硝石列入“上品药”的第六种。古代的炼丹家十分熟悉硝石的性能,常把硝石作为主要的氧化剂和溶剂。公元500年左右的炼丹家陶弘景就指出硝石有“强烧之,紫青烟起”的现象。
唐朝初年,著名的药物学家孙思邈也炼过丹药。在他所写的《丹经》一书中,有一种“伏硫磺法”,记载着类似火药的方子。
由于这种伏硫磺法经常在制作过程中发生燃烧,烧伤炼丹者的手和脸,甚至烧掉炼丹房,因此古人明白了硫磺、硝石和木炭的混合物极易猛烈起火,甚至发生爆炸,制作时必须十分当心。
经过一次次的爆炸起火,炼丹家们从最初的恐惧中逐渐认识到:硫磺、硝石和木炭,如按一定比例配制,可制成会爆炸的“火药”。
火药发明的具体年代已无从查考,但根据资料可以推断,火药发明的时间应在唐代以前。由于这种火药的颜色是黑色的,所以叫作“黑火药”。

阅读全文

与火药发明的应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