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球上本身就有那么多人了,为什么还要发明机器人
机器人有三个方面是我们必要去发展的理由:一个是机器人干人不愿意干的事,把人从有毒的、有害的、高温的或危险的,这样的环境中解放出来,同时机器人可以干不好干的活,比方说在汽车生产线上我们看到工人天天拿着一百多公斤的焊钳,一天焊几千个点,就重复性的劳动,一方面他很累,但是产品的质量仍然很低;另一方面机器人干人干不了的活,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机器人发展的一个理由,比方说人们对太空的认识,人上不去的时候,叫机器人上天,上月球,以及到海洋,进入到人体的小机器人,以及在微观环境下,对原子分子进行搬迁的机器人,都是人们不可达的工作。上述方面的三个问题,也就是说机器人发展的三个理由。
在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工业机器人变成产品以后,得到全世界的普遍应用以后,那么很多研究机构开始研究第二代具有感知功能的机器人,出现了瑞典的ABB公司,德国的KUKA机器人公司,日本几家公司和日本的FUNAC公司,都在工业机器人方面都有很大的作为,同时我们也看到机器人的应用在不断拓宽,它已经从工业上的一些应用,扩展到了服务行业,扩展了它的作业空间,向海洋空间和服务医疗等等行业的使用。
2. 人类为什么要发明人工智能机器人
机器抄人能够代替人类袭工作、学习、做家务、甚至能够帮忙看护老人,帮助人类解决环境、医疗、贫困等难题,从这个方面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有极大的好处。但是当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越来越贴近人类生活,侵犯到人类隐私、信息安全的时候,科技伦理便成了必须回答的问题。“克隆技术会造成人类繁殖能力的退化吗”、“会出现人伦关系混乱、造成性别比例失衡吗”、“可穿戴技术获得的信息能够作为证据吗”等这些问题都是人类在研究开发人工智能时所必须需要解决的。
当面对灾难时,人工智能即使对人脑有着高度相似能力,能发出人类哭的声音,但要实现人类流眼泪这样真实的感情,目前来说仍然有很大困难。许多科学家都一致认为,即使真的能开发出全面实现人类智能的机器人,但这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成为现实。
3. 谁发明了“机器人”
看到现在世界上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机器人,你也许会问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机器人是谁发明的呢?发明第一台机器人的正是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恩格尔伯格先生。 恩格尔伯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机器人专家之一 1958年他建立了Unimation公司 并于1959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他对创建机器人工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983年 就在工业机器人销售日渐火爆的时候 恩格尔伯格和他的同事们毅然将Unimation公司买给了西屋公司 并创建了TRC公司 开始研制服务机器
4. 为何要发明电脑机器人
你想偷懒的事...
它都可以帮你做啊.
呵呵.
好东西啊
5. 根据什么发明了机器人
当然是人啊,因为机器做出的模型人
6. 机器人是如何发明的
自从世界进入技术时代以来,人们就开始了对自动化技术的探索,幻想能够制造出一种自动化的智能工具来代替人的部分体力和脑力劳动,去做一些靠人的自身能力很难做到的事。于是一个用电器元件或电子仪器控制的,能够模拟人的四肢动作和部分感觉(甚至具有思维能力)的机械装置便在人们的头脑中诞生了,这就是机器人。
这个长期以来的愿望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被实现。1966年,一个具有极简单智能的机器人雏形问世了。这是一种只能听从固定和变换工作程序的指令,并能进行简单机械动作的装置,被称为第一代机器人。当时,一架载有氢弹的美国飞机在地中海上空不幸遇难,一枚氢弹坠入海中。为了避免弹体核燃料因破损渗漏产生辐射对打捞人员造成伤害,一个装有电视眼和机械手的简易装置被制造出来。利用它,科学家们毫不费力就将氢弹安全地打捞了上来。同年,美国某家医院安装医疗装备放射线源时,有半支香烟头大小的放射性钻C60掉了出来,结果也是用这种简单的机械人拾起,并放入铅盒内的。
从此,机器人引起了各国科学家们的广泛注意和研究。仅在1967年,美国就有75台机器人用于生产。这一年,苏联的人造月球卫星就是指派机器人挖取月球岩石和土壤试样的。
第二代机器人已经具有视觉和触觉功能,能在“理解”周围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小型电子计算机广泛推广使用和价格降低的条件下出现的。它由电子计算机控制、存贮和处理周围环境反馈的信息,进行判断,然后按既定的要求进行操作。制造第二代机器人的设想早在1958年就在美国被提出来。1961年底,科学家研制出的用电子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模型,在近10年后才得到推广使用。1970年,丹麦人索伦森制成一个可以操纵挖掘机的电子液压控制式机器人;美国同时也研制出模仿人的肩、肘、腕和手指动作的机器人,可以用几种速度连续行走。以后世界上又陆续出现了有触觉和重量感的机器人。
第三代机器人是具有人的简单智力和学习功能的机器人。它能满足两种基本要求:一种是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能在复杂条件下完成多种处理物品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的任务;另一种是具有识别环境及其变化,并作出正确判断和进行工作的能力,具有进行联系“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具备“手—眼”装置和带触觉手的智能型机器人。它有两只眼,一只眼用于看图纸,另一只眼协助机械手进行装配,依靠两只眼的协调配合,完成对图纸设计的实际装配工作。1973年7月,日本早稻田大学研制成一种有腿的机器人。它具有人造耳,可根据人们的口头指令作出反应。它还具有识别物品的人造眼和有触觉的人造手,以及可作出简单回答的人造口。这项研制标志着机器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7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和加省理工学院又研制成具有电视摄像机和激光器功能的人造眼和编入几千个指令的电脑,用于对月球表面进行科学考察。
到1978年,智能机器人已发展成具备某些视觉、触觉和温度感应功能,能讲简单的语言和识别图纸与图像,并能对指令作出反应和执行操作。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机器人已大量应用于生产线上,在陆上、水下和月球表面等人难以或不可能进行工作的地方,机器人都可以大显身手。
目前,全球科技工作者对机器人的研制正向着进一步模拟人的部分智能和感觉的方向迅速发展。2000年底日本几家公司还研制成功了能与人一样行走和打乒乓球的机器人。
7. 机器人怎么发明
机器人作为一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本世纪20年代初捷克作家卡列尔
8. 为什么要发明水下机器人
主要用于深海科学研究,像地质勘探、深海生物研究之类。
主要是节省成本。海洋研究的成本很高,水下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完成深海摄像和采集标本等工作,探测器上不用加装生命维持系统,大大节省海洋探测的成本。
其次是水下机器人的先进技术可以应用于军事方面。
9. 我们为什么要发明、使用服务机器人呢
机器人是可以代替部分人工的。之前听过一场讲座,云迹科技CEO讲到:“如果由机器人来做简单重复的工作,这样人就可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了,机器人与人的协作将会是未来最普遍的形式”。如果看现阶段,类似在酒店迎宾、给客人送东西到客房的服务机器人,都属于弱人工智能,目前已经可以实现了。比如云迹的机器人云帆是一个酒店迎宾机器人的好帮手,机器人"润"可以自动坐电梯、带路、送东西到客房,这些都是可以替代服务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