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中国发明与西方对比

中国发明与西方对比

发布时间:2021-07-14 07:21:34

① 中国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有何不同

中国古代科技更注重技术而不是科学理论,西方近代科技注重科学理论和技术的共同发展,这使得我国古代科技后劲不足。

从两种科技的区别分析我国传统科技落后的原因.

1.传统科技重经验,近代科技重实验. 中国传统科学严格讲是经验科学、描述科学,主要表现为把人类同自然界长期斗争的丰富经验记录下来,经过积累、整理,逐渐使之系统化.但总的说来,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认识的感性阶段,还未上升到理性阶段.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缺乏理性思维就无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难以推动科学向更深更新领域延伸.而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西方近代科学重视实验的好处在于可以激发人们大胆想象,并通过实验验证人的设想,探索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推动科学不断向更深更新的领域前进.

2.传统科技重综合,近代科技重分析. 传统科技善于全面观察现象,直接从这些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至于通过实验对每一个部分加以具体分析,揭示现象背后的机制,则是很薄弱的,只言其然,不言其所以然,缺乏“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探讨,从整体出发的综合观成为我国古代科技一大特色.如天文学,我国历来对天文现象观察详细、系统,积累了极其丰富完整的天象记录,但却很少对这些资料深入分析,以探求其中的规律.我国是最早发现哈雷彗星的国家,从春秋至清末共记载了31次,但从来没有人从中分析研究,探求其平均出现的周期,结果英国人哈雷发现了其中的规律,此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近代弗兰西斯·培根把西方民族长于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使近代科学的各主要学科在分析中不断深化分支.如物理学不仅有力学、热学、声学、磁学、电学、光学等学科的分化,还有从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层次上的深入,当代各学科正处于不断分化组合之中,新学科不断产生,这些有力地说明,近代科学就是分析法的胜利.

3.传统科技重实用,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传统科技大多是生产经验和对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如: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用碳、硝石、硫磺制造火药,然后简单运用于生产、生活和军事方面.却从未深入研究和分析其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以至于最终没能实现军事科技质的突破,到近代中国反过来学习西方军事科技.又如我国古代天文学从夏朝起就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国家头等机密专业,其原因是天文学直接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农业,更在于皇帝自命为“天子”,上应天象,以天象来预卜人事,以“天意”来施行政令,视日食、彗星出现为“灾异”先兆,因此也就不可能对其出现原因作深层次理论研究.相对的例子,19世纪中叶后西方冶金技术是在其冶金理论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由于显微镜用于金属组织研究,光谱方法用于金属成分测定,热电偶用于金属加热和冷却过程的温度测量,从而奠定实验冶金学的基础;科学的燃烧理论,揭示了金属的氧化还原过程的本质,尤其是运用相图后,更为冶金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西方冶金技术飞跃发展,同其冶金学理论体系建立、发展分不开. 逝者不可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惟有坚持科技兴国,批判继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批判吸取西方文化之长处,使二者实现良性结合,使中华文化更有中国特色,更合时代潮流,方能赶上和超过西方科技水平.

② 求历史上的中国与西方的对比~~

1840英国工业革命

③ 古中国的发明家与同时期西方的发明家有什么区别

说起中国古代的发明,大家肯定第一反应是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时隔千年的我们任然感到古代人民的智慧。我国古代的发明大部分侧重于农业,我国古代基本上都是重农抑商的,始终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的。而国外的人基本上对商人很尊重,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发明的发展更块。

其一,文化方面,中国在春秋时期还有诸子百家,百花齐放,鲁班还可以凭借精湛的手艺登入大雅之堂,甚至劝说楚王停止攻宋,但自从汉朝独尊儒术之后,其它的便一概成为了杂家,尤其技工,变为了奇巧淫技,是士大夫们所极为不齿的。所以,既使偶有一些科技的火花闪现,也没有人去深究更深层次的原理

其二,应用方面,我们没有把这些知识产权化、商业化。中国古代商人地位是很低的,士、农、工、商,商人是垫底的存在。大部分发明都是劳动人民为提高效率而非主观形成的,小部分发明是发明者个人爱好形成的,但不管哪种,都不是为追求商业价值而形成的。所以,我们发明了黑火药,但历史上主要用来生产烟花爆竹;我们发明了指南针,但直到宋朝以前都只用在了堪舆风水上。

④ 中国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发展对比500字

一、政治方面,封建专制制度束缚科技继续发展.古今中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国家政权的支持和正确的科技政策.我国封建专制制度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以农为本,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极大地阻碍了我国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西欧各国都或主动、或被动地顺应历史潮流,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发展工商业,既增加了财富又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明末清初“闭关锁国”的政策,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但也严重妨碍了东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交流,扼杀了先进科学思想的成长,使先进科学技术因缺乏新陈代谢而日益萎缩.

二、经济方面,腐朽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科技的发展.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这种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经济形态,满足于一时的风调雨顺,自给自足,安于现状,绝少有改变传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迫切的需求,因而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失去了最根本的原动力,只能在日益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轨道上蹒跚而行.

三、文化教育方面,儒家文化和封建奴化教育阻滞科技的发展.我国封建教育偏重于政治与伦理道德,轻自然科学.封建教育是替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是一种奴化教育,鄙视技艺.“八股取士”的选官制度,其考试命题范围是以儒学为主的“四书五经”,培养、选拔出来的是“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奴才,而不是科学人材.在这种氛围下也就根本不能产生有气魄创立新学说和新理论的科学家,科技发展也就失去了文化基础.思想文化上的儒家文化氛围也束缚了科学的发展.西方科学的发展往往都有一个较好的文化氛围,如文艺复兴产生了近代自然科学,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增加了理性和科学的意识,也就大大增强了这种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氛围,几次科技革命则更是科技史上的辉煌.而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思想文化特别浓厚的国家,儒家文化氛围笼罩着一切,支配着一切,理学的唯心主义,使人们放弃科学的头脑,经学的独断像紧箍咒一样,造成了人们非科学的心态,形成了阻滞科学发展的巨大历史惰性

⑤ 西方国家是怎么看待中国的“四大发明”的

西方人在知道中国有四大发明的时候同时这些西方人对于自己祖先的崇拜意识大大减弱。甚至有一些西方人,对于自己祖先曾经发明的那些自认为比较好的一些成就再也没有了那种自豪之情。相反在中国人提到中国四大发明的时候,让整个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不断增强。

在那些西方人知道四大发明之后,明显对于自身祖先崇拜意识大大减弱。在没有知道中国祖先曾发明过四大发明的时候,这些西方人一直认为自己祖先发明的这些东西是非常了不起的并且他们会产生一种自豪感,但是知道事实之后这些人的心理落差是非常大的。


⑥ 对比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展和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古代科技的话 中国并不比外国高度多少 比如铁就不是中国最早发明的 应该说各有各的优势吧 中国有四大发明 但也不代表 外国的科技就落后多少 这个很值得商榷的 西方近代科技发展 最主要的原因是西方的新兴的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 对于新的生产方式的追求 之后产生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等等 后面又有一些列的思想解放运动 比如宗教改革 这些都为西方科技的腾飞清除了障碍 中国则由于根深蒂固的封建因素 无法有所突破 其他的你自己多思考吧

⑦ 分析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这道题目如果说的太多,你会感到非常复杂,其实我个人认为区别在一点,中国的传统科技大多在面上,比如四大发明,而西方的科技则是在了解面的基础上,应用到了点上,比如利用火药发明火枪,利用指南针发明罗盘等等,有点象中国人给西方人做嫁裳的感觉..

⑧ 关于中国古代的发明与西方现在的发明

1是造纸术.2是印刷术.3是指南针.4是火.药.
造纸术是汉代蔡伦发明的,
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
指南针.是上古的黄帝所发明

火.药.是北宋的一个炼丹的人所发明

⑨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有何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有从下特点: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古代科学从内容上看主要是经验的终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学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结合,形成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法,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给近代科学理论提供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强,一般能直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却很少能用逻辑方法对这些经验材料进行整理,作出理论概括和分析。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
(4)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⑩ 纸发明时东方和西方的对比

一、魏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
造纸术是中国发明并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欧洲的。埃及人的制造的是纸草,用像纸一样的草粘合成的,根本就不是纸。
二、详解:
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术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且开始向国外传播。我国造纸术最先传到朝鲜和越南,4世纪时在百济、高丽、新罗三国开始自行造纸。大约在隋朝末年(公元610年),造纸术由朝鲜传到日本。唐玄宗天宝十年(公元751年),造纸术飘洋过海来到阿拉伯。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了欧洲。400多年后,造纸术传到美洲。19世纪,澳洲也建起了造纸厂。这样,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造纸术传遍了整个地球,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蔡伦的名字也随着造纸术的传播而传遍了世界,被誉为中国古代科学家。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最杰出的成就之一。纸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它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载体在中国最早出现,使得中国汉代的文明勃兴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别的文明。
三、意义与价值:
造纸术--尤其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又称"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
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纸草来记述历史;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而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了。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中国发明与西方对比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
社区矛盾纠纷排查汇报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