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说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保存或转移价值
咱们分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下:
具体劳动是你具体的行为,你在做什么,比方说,我是种地的,我的具体劳动就是种地,没错吧?
抽象劳动是什么?是把n多行业的具体劳动归纳起来,统称为一个词:干(莫想歪少年),至于干什么,每个人所做的事情是不相同的,但都在付出努力,这叫抽象劳动。
——手动割——
理解了这个,我们回看一下你问的问题:具体劳动保存或转移价值?
这就好比方说,我是个裁缝,我做的这个具体的活,是要把布变成衣服,在这个过程里面,我需要用到的东西是:布、线、针等。当随着布和线一点点消耗,衣服做好了。
说白了,布跟线用光了,价值就没有了,但它们本身价值去哪了呢,去衣服里面了,对吧,所以在缝衣服(具体劳动)中,布和线“转移”了自身的价值去了衣服里(准确的来说是布和线的交换价值转移成了衣服的使用价值,当然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价值转移好了之后呢,这个衣服不管你放10年,20年,100年,你之后都可以拿出来穿(只要它使用寿命没有到),而不是说这个衣服我上身穿一次它就凭空消失(你说游戏里的附魔装备我也没办法),所以劳动过程让生产资料发生了价值转移到产品,同时保存了价值。
——手动割——
接下来咱们讲讲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应该定义为使用价值):
不管你干什么,只要是干活,就会有结果,而这个结果没有你的劳动行为,也不会从无到有的,结果是你用你自己本身劳动创造出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
所以说,我们在消耗自身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中,把“自身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这个东西,加在了结果(产品)上,一块布,一根针,几根线,经过我们的劳动,变成了一件可以穿的衣服。如果没有劳动,那永远只是一块布,一根针和几根线而已了。
而一件衣服比一块布,一根针,几根线有用多了,这个额外的使用价值是从哪里来的呢,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一样,只要合理利用生产资料,通过劳动行为,而生产出对人有用的产品,这里面的所有劳动,都是会创造价值的。
——手动割——
理论有点绕,我尽我所能给你讲简单些,希望可以帮到你。
㈡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了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个判断不正确。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它反映的是人与专自然的关系,并非人属与社会的关系。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它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㈢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这两句话要怎么理解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商品价值量越大.
劳动力商品,即工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于资本而言,满足其获得利润的需要.就是工人打工,付出劳动,创造价值.
(3)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展阅读:
价值的本质是数量性存在,价值就是数量值。价值是自然与人类现象之中普遍存在的数量性事物、存在者、事实。凡是在出现价值一词的语句陈述中,“数量值”和“价值”两个词可以直接互相替换表达数量性存在的意义,而不会产生任何语言的歧义和歪曲。
这就在语言词汇含义上证明价值的本质,它们是同一的语义含义。价值作为数量性存在哲学范畴,具有最高的普遍性和概括性。
价值的“关系说”是一种伪哲学,价值的关系说逻辑错误在于把价值的本质都归于关系,那么也就是说所有的价值都一定是关系,但是这能被证伪:无关系也是完全具有价值的,比如说你与战争没有关系,对你的个人安全是具有极大的价值。
你与毒品没有关系,那么对你的身体健康就是具有巨大的价值,诸如此类无关系价值存在于人身上可以说是无限的:毒药、环境污染雾霾、地震、洪水、核辐射。。。等等,这些对人体有害因素,你与之没有任何关系,本身这就是价值。
实际上,从关系角度来说,具有两种与关系有关的价值,那就是有关系价值和无关系价值,它们各自有各自的特点。所以说价值的关系论被证伪,是一种伪哲学论。
㈣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到底是啥意思
因为具体劳动是直接生产商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劳动,是直接作用于实体内的劳动,是可以容观察的劳动,它把劳动资料的使用价值转移到新产生的商品中;而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4)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扩展阅读:
在政治经济学中,价值被定义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脑和体力的消耗(抽象劳动)。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同时,确立了劳动二元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
根据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抽象劳动是商品的唯一价值来源。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成为一种商品,劳动本身的价值当然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㈤ 谁能给我解释一下“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到底是啥意思
具体劳动是指具体的劳动行为,实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作为某种用途来使用,抽象劳动是指做专事的属行为特点或者说是脑力劳动,商品的价值是指货币价值或附加价值.
在这里是在对比两种不同的创造能力所获得的结果,旨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劳动才是大创造.
㈥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A 此题考查对使用价值、价值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价值和价值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解。①②③④均正确。
㈦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了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这个判断题是错的,为什么错误
这个判断不正确.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人与社会的关系.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它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㈧ 高一政治,老师讲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这个懂。然后又说体力劳动创造使用价值,
价值有多种解释,我想你在此问的应该是商品的价值问题吧。所以我只给你说一下商品的价值释义。
商品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力、脑力)。
根据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相关理论来看这句话也就可以说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共同创造价值。
再转过来看看你自己提问,我们可以发现你最开始说“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然后又说“体力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我想问的是这两句话本身就是一个意思,为啥前面一句你懂,后面一句就不懂了?
最后,我估计你没有搞清楚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是物之所以有用的属性,也就是一个东东没有任何用处,它就没有使用价值。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有使用价值,但是有使用价值的东东不一定有价值,不是说这个东东里面没有凝结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是说这些东东虽然有使用价值,但是没有用来交换,它的价值就无法被表现出来,也就说它没价值。我们所说的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所以商品时具有价值的但是你自己的什么东西就没价值,因为没有用来交换。要注意的是我前面所说的“价值”都是说的商品的价值,不能和人的价值等概念中的“价值”混淆了
好了,最后祝你能看懂我给你的解释,看不懂也不要紧,多学习一段时间你就会慢慢建立起概念体系,到时候你会自然而然的明白我所说的这些的。
祝你学习进步,独立思考。
㈨ 为什么抽象劳动创造的是商品的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
价值是商品社会特有的概念。生产产品要付出人类的劳动。但这种劳动不是以个人劳动为单位计量,而是以社会平均劳动来计量的。所以商品交换时要以这种社会平均的抽象劳动来计量。
价值就是个计量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