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关旋转和平移的数学家,趣味小故事,历史故事
有一天,陈景润吃中饭的时候,摸摸脑袋,哎呀,头发太长了,应该快去理一理,要不,人家看见了,还当自己是个姑娘呢。于是,他放下饭碗,就跑到理发店去了。
理发店里人很多,大家挨着次序理发。陈景润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的小牌子。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是多么宝贵啊,我可不能白白浪费掉。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背起外文生字来。他背了一会,忽然想起上午读外文的时候,有个地方没看懂。不懂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弄懂,这是陈景润的脾气。他看了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想: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再回来理发还来得及,站起来就走了。谁知道,他走了不多久,就轮到他理发了。理发员叔叔大声地叫:“三十八号!谁是三十八号?快来理发!”你想想,陈景润正在图书馆里看书,他能听见理发员叔叔喊三十八号吗?
过了好些时间,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把不懂的东西弄懂了,这才高高兴兴地往理发店走去。可是他路过外文阅览室,有各式各样的新书,可好看啦。又跑进去看起书来了,一直看到太阳下山了,他才想起理发的事儿来。他一摸口袋,那张三十八号的小牌子还好好地躺着哩。但是他来到理发店还有啥用呢,这个号码早已过时了。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2-7 12:59 | 检举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 “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 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距离宇宙飞船坠毁的时间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二)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222735845.html?si=1
❷ 谁有关于图形的旋转和平移的故事啊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再现和在...让学生感受平移和旋转,在此基础上,促使学生能正确区分平移和旋转。...师:刚才,我们发现了游乐园里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现在,请大家先闭上眼睛静静地想一想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然后...(我们老师给我们讲的,后面的记不清了,麻烦您自己在编一下。 )
❸ 平移与旋转的来历
平移与旋转是对刚体而言的,所以运动时物体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不变,并且不会变成其镜像。一个点的运动总是可以看成平动的。
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
也可以定义为: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每一点的“运动情况相同”的运动。
后一种定义有一点不太好:初始位置不相同得看成“运动情况相同”,但轨迹形状大小相同,却不一定是“运动情况相同”,比如说一个圆环绕环心转动,每一点的轨迹是即形状相同又大小相同的。
旋转是物体运动时,每一个点离同一个点(可以在物体外)的距离不变的运动,称为绕这个点的转动,这个点称为物体的转动中心。所以,它并不一定是绕某个轴的。
高中里的书上有“既作平动又作转动”的说法,要特别澄清一下,“既作平动又作转动”,通常“即不是转动,又不是平动”,只是可以看成两种运动的叠加。
“通常”,是指这样一种情况:绕某一点的转动是可以看成绕另一点的转动加上一个平动的结果的!特别是在转动中心在物体外的时候,常也被看成“既作平动又作转动”,这时候这种运动“是转动,但不是平动”。
还有,有一种常用的情况是这样的:把物体看成绕质心(或几何中心)转动,也就是说常把转动的中心取在质心,或者形体的几何中心,而质心(或几何中心)如果有运动就称为“有平动”,而不管是不是可以看成物体在绕另外点运动。
http://..com/question/64691355.html?si=1
❹ 关于平移和旋转的历史故事、数学家、趣味小故事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 “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 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距离宇宙飞船坠毁的时间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古罗马的恺撒大帝有句名言:“在战争中,重大事件常常就是小事所造成的后果。” 换成我们中国的警句大概就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吧。(二)一个故事引发的数学家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著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从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❺ 整座楼为什么可以平移
我国大楼整体平移技术世界领先
我国大楼整体平移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40座大楼被整体“搬家”,超过国外大楼平移的总和。
据专家介绍,建筑物“整体平移”就是将大楼托换到一个托架上,这个托架下部有滚轴,滚轴下部有轨道,然后将建筑物与地基切断,这样建筑物就形成了一个可移动体,然后用牵引设备将其移动到固定的新基础上。以南京江南大酒店为例,这座即将搬家的星级饭店位于南京市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424平方米,总重量达到8000多吨。这座7层饭店之所以“搬家”,是为饭店前的马路拓宽让路,将平移26米。它的整体平移与拆除重建相比,可以减少费用2/3,时间不会超过3个月。如果这座大酒店拆除重建,则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
采用这一新技术,还可节省大量建筑材料,并减少许多建筑垃圾,是一项经济省时而能保护环境的好办法。
我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运用,最早在东北和武汉市应用,随后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1997年,南京就曾在这次搬家的江南大酒店附近成功地将一座4层办公楼整体平移了60米并转角90度。在平移的过程中,由于采取一些特殊措施,这座办公楼水电供应正常,工作人员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办公。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工程界科技人员还新发明了气垫液垫平移技术,就是将建筑物底部绕上一圈皮管,向里填充气体或液体,形成气裙或液裙,再通过牵引力来完成平移。这种办法,已经为沪宁铁路线上10多个老木桥更换了钢筋混凝土桥,整个施工时间只需1个半小时,这一技术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为世界的大楼整体平移增加了新办法。
❻ 平移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发现
.看不懂题目.
1.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2.图形上的任意一点到原图形商店对应点,距离相等,连线平行.
❼ 请问房屋平移是怎么实现的
用形象的比喻解释楼房平移原理:楼房好比一辆汽车,上轨道相当于底盘,下轨道相当于道路,滚轴好比汽车轮子,千斤顶如同汽车动力,楼房移动就像汽车开动。
平移就是利用拖换工程原理及整体拖动技术,在不改变整体结构、不影响其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将建筑无平移至规划预定位置的一种施工方法.它适用于砖混及框架结构的任何建筑物,它与常用的易地新建方法相比较,它有保持原貌、费用抵、工期短(一般仅为2、3个月)...
我国大楼整体平移技术世界领先
我国大楼整体平移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40座大楼被整体“搬家”,超过国外大楼平移的总和。
据专家介绍,建筑物“整体平移”就是将大楼托换到一个托架上,这个托架下部有滚轴,滚轴下部有轨道,然后将建筑物与地基切断,这样建筑物就形成了一个可移动体,然后用牵引设备将其移动到固定的新基础上。以南京江南大酒店为例,这座即将搬家的星级饭店位于南京市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424平方米,总重量达到8000多吨。这座7层饭店之所以“搬家”,是为饭店前的马路拓宽让路,将平移26米。它的整体平移与拆除重建相比,可以减少费用2/3,时间不会超过3个月。如果这座大酒店拆除重建,则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
采用这一新技术,还可节省大量建筑材料,并减少许多建筑垃圾,是一项经济省时而能保护环境的好办法。
我国的建筑物平移技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已经开始运用,最早在东北和武汉市应用,随后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1997年,南京就曾在这次搬家的江南大酒店附近成功地将一座4层办公楼整体平移了60米并转角90度。在平移的过程中,由于采取一些特殊措施,这座办公楼水电供应正常,工作人员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办公。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工程界科技人员还新发明了气垫液垫平移技术,就是将建筑物底部绕上一圈皮管,向里填充气体或液体,形成气裙或液裙,再通过牵引力来完成平移。这种办法,已经为沪宁铁路线上10多个老木桥更换了钢筋混凝土桥,整个施工时间只需1个半小时,这一技术已经通过了专家评审,为世界的大楼整体平移增加了新办法。
参考资料:《北京科技报》
❽ 平移时你发现了什么
一般说的是图形平移。
比如说正方形平移之后,
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
但是它的边长等等都没有变化。
❾ 小学二年级的平移是谁发明的
是人发明的 ,否则你还o否则你还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