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骨传导发明

骨传导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13 18:37:04

『壹』 骨传导耳机是否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但凡是耳机长时间佩戴都会对听力造成影响,骨传导耳机相对来说危害会轻微很多,但是建议不要长期戴耳机。

骨传导耳机相对于普通耳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开放双耳,利用颅骨传递声音直抵耳蜗。这种设计相对于普通耳机,就不存在普通耳机导致耳朵不适的前两点缺陷。

但是对于最后一点,声音过大的情况,骨传导耳机跟普通耳机是一样的,无法绕开耳蜗这一必要途径。所以,即使是骨传导耳机,也不能将声音开到很大,一样会加速耳蜗的损耗。

(1)骨传导发明扩展阅读:

在正常情况下,声波通过空气传导、骨传导两条路径传入内耳,然后由内耳的内、外淋巴液产生振动,螺旋器完成感音过程,随后听神经产生神经冲动,呈递给听觉中枢,大脑皮层综合分析后,最终“听到”声音。

也许对于空气传导(路径为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锤骨-砧骨-镫骨-前庭窗-外、内淋巴-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我们或多或少还都有些感性认识,但是对骨传导,则有些不知所云了。也许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用双手捂住耳朵,自言自语,无论多么小的声音,我们都能听见自己说什么,这就是骨传导作用的结果。

骨传导有移动式和挤压式两种方式,二者协同可刺激螺旋器引起听觉,其具体传导途径为:“声波-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螺旋器-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通常人们也并不需利用自己的颅骨去感受声音,但是,当外耳和中耳的病变使声波传递受阻时,则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弥补听力。如骨传导式助听器、骨传导式耳机等,就是利用骨传导来感受声音的。

多数下,接触到的耳机都是通过“空气传导”,称之为“空气传导耳机”;而骨导原理生产的耳机把它叫做“骨传导耳机”。

『贰』 骨传导耳机为什么不普及

因为骨传导耳机听感不如传统耳机,使用范围受限,因此不能普及。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听感不如传统耳机,还漏音

骨传导耳机最大的问题就是听感。由于内部构造和佩戴方式上的不同,骨传导耳机的声音要比传统耳机小很多,对于平时就习惯大音量听歌的人来说,只能把音量开到最大。但这时耳机又会出现漏音的问题,周围的人都能听清在听什么歌。

如果听习惯了大大小小的传统耳机,戴上骨传导耳机后瞬间觉得音质怪怪的。首先,低频几乎感受不到,中频和高频也不是很明显,只是相对于弱弱的低频来说,声音的清晰度还是不错的。

另外,当耳机的振动模块靠近耳朵时,音质会变好一些,不过整体来看,骨传导耳机在音质上根本没法和传统耳机相比。

2、不方便携带

虽然骨传导耳机普遍比蓝牙耳机重量轻,但因为骨头的密度远比空气的大,所以在传导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一般骨传导耳机就需要另外加一个电池盒,有了电池盒,耳机就显得不太方便携带。

骨传导耳机的发展:

早在18世纪,骨传导的原理就帮助双耳失聪的伟大作曲家贝多芬重新听到了美妙的音乐。贝多芬当时尝试了由乔瓦尼.菲利波.英格拉西亚发明的一项技术,他咬着一根与钢琴相连的棍子就可以听到由颚骨传来的音乐,这其实就是声音的骨传导原理的早期应用。

而骨传导耳机的出现是在1935年,艾格·汉德首次开始给病人配备骨传导耳机以帮助其听到周围的东西,随后骨传导逐步纳入了医学研究范畴,骨传导耳机还普遍应用于军警领域,直到21世纪初形成电子消费品被广大世人所知。

『叁』 骨传导耳机的起源

骨传导耳机的起源:骨传导耳机的出现是在1935年,艾格·汉德(Edgar Hand)首次开始给病人配备骨传导耳机以帮助其听到周围的东西,随后骨传导逐步纳入了医学研究范畴,直到21世纪初形成电子消费品被广大世人所知。

而更早的骨传导应用则是相传作曲家贝多芬之所以在失聪之后还能进行音乐创作,据说是尝试了由乔瓦尼•菲利波•英格拉西亚发明的一项技术——咬着一根与钢琴相连的棍子就可以听到由颚骨传来的音乐。

目前市场上骨传导耳机做得比较好的就是韶音和南卡了,南卡主要是走性价比,而韶音则是走高端品牌路线,两者价格差距较大。

『肆』 什么是骨传导助听器

导助听器是一款通过骨导传达电信号转换成机械能后,振动耳蜗内部结构来传递声音。通常将骨传道器上的振动器放置在乳突部位。一般的类型有眼镜式和头夹式,适用于外耳道闭锁、狭窄等或者适合于中耳有先天畸形、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化脓、传导性听力损失量比较大、一般气导助听器无效的患者。但是骨导助听器佩戴不舒适,长期使用会使皮肤变硬、疼痛,输出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声音的方向性有影响,而且3kHZ以上能提供的放大功率很小。因此很少有人使用骨导助听器。
骨导式助听器适合什么人群使用?
1.自幼为聋哑人,即便其听力为55~70dB,而年龄超过8~12岁再开始使用助听器者多数不会获得满意效果。最迟应在5、6岁前使用助听器才能取得效果。
2.若双耳损失一致,动态范围相近,双耳助听效果最好。
3.双耳听力损失差异大于30dB,应用一耳助听器,可为语言辨别率高和动态范围大的一侧配戴。
4.一耳听力损失小于40dB,而另一耳为60~70dB左右应为后者配用。
5.一耳听力损失60~70dB,而另一耳听力损失远大于此值,应为前者配用。
根据上面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了骨导助听器的原理以及适合什么人使用了,希望对您有帮助

『伍』 助听器是谁发明的

这个问题挺有争议的,看你指的助听器是什么样的吧,我大概的说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1588年,吉奥瓦尼,巴蒂斯塔,波塔(Giovanni Battista Porta) 1535—1615)就在其著作《自然魔法》中描述了一种设计独特的 助听器。这种助听器为木质,形状如同听觉灵敏的动物的耳朵。
十八世纪初,传音筒与助听筒研制成功。
1550年,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er0lamo Cardano, 1501—1576)首次提出了一种将外界 声波振动传入耳骨的骨传导设备的构想,这个设想在19世纪得到了 进一步的发展。
1898年,迪克特格拉佛公司成功研制出美国第一台
电池供电的助听器。1901年,米勒、瑞兹、休切森(Miller Reese Hutchison,1876—1944)为他的第一台电子助听器申请了专利。

『陆』 想自制一个骨传导耳机,越小越好,原理知道,就是耳机放什么位置怎么做材料那些好的追加!

自制不出售的话,去查专利,骨传导有上千份专利,里面技术方案、图都全的很。。你要是做不出来,可以告专利申请人公开不充分:)
下面是个专利的摘要,一种具备减低传播到头盖骨的振动损失的同时,可以减低外部噪音的辅助振动耳环的骨传导耳机。本发明提供骨传导耳机,其通过形成包括接触在太阳穴的主振动壳体和直接插入在耳中的辅助振动耳环的新型耳机形态,向耳中引导在主振动壳体流失的振动,由此通过骨传导方式充分传播声音,并能提高听力能力,另外,利用设在主振动壳体的辅助振动耳环堵住耳孔,可以有效减低进入耳内的外部噪音,随着外部噪音的减低,可以进一步提高听力能力。

『柒』 谁用过骨传导耳机说说优点和缺点。(音质和普通耳机有什么区别还有实不实用)

骨传导是一种声音传导方式,即将声音转化为不同频率的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传递、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来传递声波。相对于通过振膜产生声波的经典声音传导方式,骨传导省去了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而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骨传导技术分为骨传导扬声器技术和骨传导麦克风技术。
原理:
(1)骨传导扬声器技术用于受话,受话即听取声音。气导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波(振动信号)传至听神经。而骨传导扬声器则是电信号转化的声波(振动信号)直接通过骨头传至听神经。声波(振动信号)的传递介质不同。
(2)骨传导麦克风技术用于送话,送话即收集声音。气导送话是声波通过空气传至麦克风,而骨传导送话则直接通过骨头传递。
骨传导扬声器技术耳机优缺点:
佩戴使用时开放双耳,不堵塞耳朵,解决了入耳式耳机佩戴的不适感。
同时,也避免了戴耳机运动时耳内出汗带来的一系列卫生和健康问题。因此,骨传导扬声器耳机十分适合用来运动使用。
开放双耳也保证了危险场景下耳机使用的可能性。打开双耳,使用耳机的同时也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使用更加安全。
骨传导麦克风技术耳机:
由于收集声音的距离近,损耗低。能够在说话音量很小时也能让对方清楚知道表达的指令,主要用于军事领域。

『捌』 骨传导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人说保护听力,有人又说会破坏大脑。骨传导耳机可买么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在生活中其实骨传导无处不在,你唱歌的时候,你自己听和录下来听感觉也不一样,那就是因为前者也有骨传导的原因。护听力是肯定的,因为不用入耳,所以对耳膜的保护是很明显的。至于破坏大脑,我不知道,我相信这种说法比较无稽。

『玖』 骨传导耳机有什么缺点

骨传导耳机会损伤听力。

骨传导耳机在最后使内耳的毛细胞振动才能引起听觉。内耳中毛细胞所负责的声音频率各有不同,其中负责低频的毛细胞很多,主要用于日常交流,即2000赫兹以下的声音,所以这种声强不会对其造成损伤。

然而,噪声和长期的声音刺激属于广谱性质,既有低频又有高频,所以其对毛细胞的损伤是全面性的。

负责高频的毛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声音的分辨,如在嘈杂环境下鉴别、分辨声音,此类毛细胞较为脆弱且数量较少,所以往往更容易出现问题,其损伤通常表现为患者日常交流不受影响,但在嘈杂环境中听力功能会有所下降。

毛细胞的损伤如果是短期、急性期的,经过一些治疗有可能恢复;如果是长期损伤则不可逆,重则会引起毛细胞凋亡,造成突发性耳聋。

骨传导耳机特点

1、骨传导扬声器技术耳机:

佩戴使用时开放双耳,不堵塞耳朵,解决了入耳式耳机佩戴的不适感。同时,也避免了戴耳机运动时耳内出汗带来的一系列卫生和健康问题。

因此,骨传导扬声器耳机十分适合用来运动使用。开放双耳也保证了危险场景下耳机使用的可能性。打开双耳,使用耳机的同时也能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使用更加安全。

2、骨传导麦克风技术耳机

由于收集声音的距离近,损耗低。能够在说话音量很小时也能让对方清楚知道表达的指令,主要用于军事领域。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骨传导耳机也会损伤听力保护内耳毛细胞这些需牢记

网络-骨传导耳机

阅读全文

与骨传导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