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二维码丰田发明

二维码丰田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13 12:21:48

❶ 二维码发展历史

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多种码制,常见的有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这些二维码的信息密度都比传统的一维码有了较大提高,如PDF417的信息密度是一维码CodeC39的20多倍。在二维码标准化研究方面,国际自动识别制造商协会(AIM)、美国标准化协会(ANSI)已完成了PDF417、QR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等码制的符号标准。国际标准技术委员会和国际电工委员会还成立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委员会(ISO/IEC/JTC1/SC31),已制定了QR
Code的国际标准(ISO/IEC
18004:2000《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技术规范—QR码》),起草了PDF417、Code
16K、Data
Matrix、Maxi
Code等二维码的ISO/IEC标准草案。在二维码设备开发研制、生产方面,美国、日本等国的设备制造商生产的识读设备、符号生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类二维码应用系统。二维码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关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不仅已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公安、外交、军事等部门对各类证件的管理,而且也将二维码应用于海关、税务等部门对各类报表和票据的管理,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商品及货物运输的管理、邮政部门对邮政包裹的管理、工业生产领域对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管理。
我国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码PDF417、QRCCode、Data
Matrix、Maxi
Code、Code
49、Code
16K、Code
One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二维码这一新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码的国家标准:二维码网格矩阵码(SJ/T
11349-2006)和二维码紧密矩阵码(SJ/T
11350-2006),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二维码的研发。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以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

❷ 1994年日本人发明的二维码是如何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的

曾几何时,当人们谈起“扫描码”时,更多的是想到超市结账时收银员扫描的行条码(一维码)。当时一维码扫描反应速度慢,信息容量小,只能用实体的扫描枪进行物理扫描,不能像二维码图片那样用手机进行数字扫描。


除了业内人士,很少有人知道二维码的发明者原原诚司来自日本登索公司的子公司登索浪潮。日本电装在1949年独立于丰田汽车公司,但其主要业务仍然是向丰田供应汽车零部件。日本丹索公司仍然是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全球拥有超过15万名员工。由于高精度汽车零部件需要匹配大量的信息(原材料来源、产地等),传统的条码信息容量非常有限。如何在零件标签上存储更多的产品信息,已成为日本电气设备亟待解决的难题。

❸ 二维码是谁发明的

二维码的发明人是来自日本Denso Wave公司的腾弘原。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常见的二维码为Quick Response,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Bar Code条形码能存更多的信息。
研发初心:
进入上个世纪60年代之后,日本迎来商业黄金期。商场超市里一派繁荣景象的背后,很多收银员却因为要不停输入产品信息和价格,患上了“腱鞘炎”等职业病。
当时正在从事条形码读取机研发的电装旗下子公司DENSO WAVE,怀着“一定要满足客户需求”的心愿,投入到了新的二维码的研发之中。当时的研发小组成员只有两个人,当其他公司把研发方向停留在“如何纳入更多信息”时,研发小组的原昌宏先生已经在开始考虑应用层面的问题,通过独特的图案提示编码位置,这个崭新的思路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图形原理:
二维码为何要采用四角形的图案?因为这种图形在票据等当中出现频率最小。
研发小组将印刷在广告单、杂志、纸板等处的绘图和文字全部变成黑白两色,对其面积比率进行彻底的调查。经过日以继夜的调查比对,终于查明了印刷品中“最不常用的比率”,即1︰1︰3︰1︰1。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了定位图案黑白部分的宽幅比率,所形成的结构从360度任何方向扫描,都可计算出编码的位置。

❹ 二维码谁发明的

二维码是由留美华人王寅敬(音)博士发明的PDF417码改进而来并广泛应用的。最佳答案是错误的。

❺ 二维码也是日本发明的

朋友,是的!二维码 ,又称二维条码,二维条形码最早发明于日本。

满意请给好评 O(∩_∩)O谢谢

❻ 二维码是日本人发明的吗

是。

二维码是上世纪70年代在一维条码技术基础上,由日本发明的一项将数据信息记录在图形中的条码技术。它依靠具有特定排列顺序的黑白相间点状方块表示二进制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装置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助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二维码诞生之初就高度重视,二维码的应用普及率达到96%以上。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二维码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再加上二维码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够有效表达汉字的图码字符。

我国二维码产业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已广泛应用于物品身份标识、广告宣传、仓储物流、产品追溯、移动支付等诸多方面,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

(6)二维码丰田发明扩展阅读

为了让蓬勃发展的二维码变得更加安全,需要在政策引导、标准制订、提高用户防范意识等诸多领域下功夫。

1、加强政策引导。

明确二维码安全监管责任部门,组织建立协调统一的服务支撑工作体系,研究制定二维码安全发展政策及法律法规,加强我国二维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二维码产业发展,建立“自主、安全、规范、可控”的二维码产业体系。

2、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推动二维码产业规范发展。

加快推进二维码统一编码、注册管理、安全识读、安全认证等关键环节的统一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建立规范统一的二维码标准体系。加大二维码标准宣贯实施工作,加快推进统一的二维码标准的规范应用,建立二维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建立二维码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推动二维码产业规范发展。

3、强化安全管理技术手段,增强安全支撑能力。

引入敏感信息过滤、风险检测、签名认证、发布预审、加密等技术手段,提高二维码防篡改、反逆向、可溯源、安全检测等安全支撑能力,实现二维码生成及识读工具软件的统一规范管理以及二维码信息内容的有效追溯,抓好二维码“生成”和“识读”两个关键环节,系统化解决二维码安全问题。

❼ 二维码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留美华人王寅敬(音)博士。
PDF417码是由留美华人王寅敬(音)博士发明的。PDF是取英文Portable
Data
File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的缩写,意为“便携数据文件”。
因为组成条形码的每一符号字符都是由4个条和4个空构成,如果将组成条形码的最窄条或空称为一个模块,则上述的4个条和4个空的总模块数一定为17,所以称417码或PDF417码。
PDF417是一种多层、可变长度、具有高容错和纠错能力的二维条码。
每一个PDF417符号可以表示1100个字节,或1800个ASCII字符或2700个数字的信息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常见的二维码为QR
Code,QR全称Quick
Response,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Bar
Code条形码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
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2016年8月3日,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以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

❽ 二维码是谁发明的

乔·伍德兰德(JoeWood Land)。

在40年代,乔·伍德兰德(JoeWood 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 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当时,还没有价格较为低廉而日后在条形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激光和电脑。因此,尽管伍德兰德加盟 IBM,希望该公司能够生产他的发明,但他却发现自己的创意无人问津,最后他把这项专利买给了另一家公司。到了 70 年代早期,超市明显需要这种工具。

但是,自动结算系统的运转,需要超市和包装品公司就标准条形码问题达成一致,从而将条形解译为价格。如果各家商店使用不兼容的条码,将会出现混乱。因此,超市和消费品公司的代表开会解决这一问题。在考虑了各种建议后,委员会选择了通用产品代码(UPC),这种条码是 IBM 在伍德兰德创意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8)二维码丰田发明扩展阅读

二维码不仅可用于支付,也可用于储存恶意程序代码、非法链接等内容,真伪难以直观区分。如果不法分子制作了恶意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后接入隐藏在二维码背后的假链接、假网站或下载了不明程序导致手机中毒,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网站或后台程序非法骗取用户资金、盗取身份信息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确认交易对手商户名称,使用官方认证的app扫码。

❾ 二维码谁发明的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 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 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

阅读全文

与二维码丰田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
工程管理保证书 浏览: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