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中国墨水发明

中国墨水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13 10:05:07

『壹』 墨水是谁发明

是钢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它是在19世纪初发明的。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版贮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权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
在早期的贮水笔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动。写字的人压一下活塞,墨水才开始流动,写一阵之后又得压一下,否则墨水就流不出来了。这样写起字来当然是很不方便的。
到1884年,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一个叫沃特曼的雇员,发明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种笔的笔端可以卸下来,墨水用一个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够自己吸墨水的笔出现于20世纪初期,采取了一个活塞来吸墨水。当笔中采用了皮胆后,就要用一个铁片插入一个缝中去挤压皮胆来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现了用一根管子伸进墨水中吸水的施诺克尔笔。直到1956年,才发明了现在常用的毛细管笔。

蓝墨水的发明在19世纪初,发明人是英国的韦奇伍德。

『贰』 古代的墨是怎么发明的是谁发明的呢请说详细点

西周邢夷发明墨。

1、《述古书法纂》载: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

2、墨的发明过程:

(1)周宣王时期,一位名叫邢夷的画师,在一次绘画时不小心弄脏了双手,到附近的小河清洗时偶然捡起一块松炭,弄了一手黑,引起了兴趣。邢夷把松炭带回家中捣研成末,用糯米粥之类的东西调和成半固体的糊状,加入锅灰后加以揉捏,做成长条状在太阳下晒干。

(2)需要使用时加一点水研磨几下,就可以用来写字或绘画。邢夷把这个墨条取名为“黑土”,后又觉得不妥,便把“黑土”两字合为一起单字“墨”,史称“邢夷墨”。

(2)中国墨水发明扩展阅读:

墨的种类:

1、松烟类墨

松烟是松树油燃烧后,再收集其烟所制的墨。松烟墨汁乌黑无光,略呈冷色。古人常用于渲染头发、须眉,是书写小楷字和工笔绘画的佳品。品种有:阿胶松烟、五老松烟、小松烟等。

2、油烟类墨

油烟是用油料,主要是以桐柚籽或猪油为原料燃烧后收集其烟所制的墨。油烟墨汁有一定光泽,色偏暖,可浓可淡,多用来勾线、渲染,是中国国画和书法用的佳品。品种多样,主要有:兰烟墨汁、亮光墨汁、桐烟墨汁、油烟墨汁等。

3、漆烟墨

漆烟墨是采用生漆、猪油、桐油、麝香、冰片、金箔、公丁香、猪胆等十多种贵重原料制成。墨精黑发光,也就是一种高级油烟墨。漆烟墨有光亮,宜作画,特点能经久不褪。

『叁』 中国毛笔和墨水的来历

毛笔的由来

毛笔的发明权不能全归功于蒙恬一人。不能把他作为笔的创始人。明代的严敬在《事物纪原》一书中说:“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很早就有了文字,当然也早就有书写文字的工具。古人把这种书写工具笼统地称之为笔。但是,最早出现的笔,不一定是毛笔。古人在甲骨、金石上作书,用的工具是“刀锥之类”,其名称虽叫笔,但与后人使用的毛笔是大不相同的。这从我国文字演变中也可看出一点道理来。原来的“笔”字写作“聿”。《说文・聿部》:“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聿,燕谓之弗。”到了秦以后,“笔”字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笔”字的字形,在“聿”字上加“竹”。不妨理解为当时所用的笔,已经是竹木为杆的毛笔。今天我们使用的“笔”字,就是从“笔”字简化而来。 现在人们在请人修改文章时常说:“请大力斧正”,“尽管删削”。改文章动刀子,也是古人的做法。“孔子删书”是非动刀子不可的,因为那时的笔就是“刀锥”之类。由此可见,“蒙恬以前已有笔”的说法是不错的。但大可不必因此而否定蒙恬创制毛笔的历史功绩。蒙恬对毛笔的笔杆、笔毛所用的材料和做法都作了很大改进,在所用的材料上他采用了鹿毛和羊毛两种不同硬度的毛制笔尖,使之刚柔相济,便于书写。在制法上,不是将笔毛围在笔杆的一端用线缠住,而是将笔杆一端镂空成毛腔,笔毛放在腔内。1975 年湖北云梦睡虎地一座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 127 年)墓里,一次就出土了三支这样制作的竹杆毛笔。

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墨的发明年代,在历史上已无从考据,但从出土文物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墨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在汉代得到一定的发展,至唐代达到鼎盛,并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宋代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说:“上古以竹挺点漆而书。”这是最早形式的墨。我国古代制墨技艺很高,并出现了制墨名手。南唐著名墨师奚超造墨技术高,他造出的徽墨受到了李后主的赏识,因而被赐予“国姓”,改名为李超。到了宋代,又有人发明了桐油烟墨。据宋代何远写的一本笔记讲:“潭州胡景纯专取桐油浇烟制墨,大者不过数寸,小者如圆钱大,每磨研间,其光可鉴。画工室之以点目。”这说明在当时墨的制作是力求精巧,刻意追求造型、纹饰的美观。 据宋史料载,除了作桐油烟制墨外,还有用漆烟制墨的。到了元明时代,有人为墨著书,谓之《墨池》。书中不仅记载了制墨的工艺方法等,还记载了古代制墨方面的人物。清人胡升文曾研究了历史上所有的制墨方法,制出许多好墨,其中一种“苍佩玉”最为名贵,并被作为贡品。

『肆』 墨水是怎么发明出来的

对于墨水的起源,权威的《大英网络全书》采用了这样的说法:“书写墨水大约从公元前2500年起就有了,用于古埃及和中国。”这说法有着考古学上的依据,是经得起推敲的。

今人根据对存世的写在古埃及纸莎草上的文字墨迹的分析,知道古埃及很早就使用墨水了,他们制造墨水的原料是炱和水。可是,炱不溶于水,因此他们在使用这种墨水时要经常摇晃墨水罐,写字很不方便,字迹也不清楚。后来,有人想出在墨水里掺进树胶,墨水变稠了,炱就不易析出来。

也许是中国的植物和矿物品种要比埃及来得丰富的缘故吧,古代中国人虽然也使用烟炱制成的黑墨水,但同时还使用一些植物或矿物制成的彩色墨水。如用茜红制成的红墨水,用靛蓝制成的蓝墨水,用赭石(即赤铁矿)制成的红墨水等。

在中国人制作彩色墨水的种种原料中,最著名的大概要算是朱砂了。这是一种绯红色的矿物,色彩鲜艳,经久不变。古时帝王常用朱砂配成的红墨水在奏章上作批示,称为“朱批”。以后这习惯传到民间,书评家在评校书籍时也往往用朱笔。现在,教师批改作业一般都用红笔,或许就是当年这种习惯的延续。

不过,炱也好,红赭石也好,朱砂也好,由于它们不溶于水,所以尽管在配制时可加上胶水,但也只适合毛笔等吸水量较大的笔书写,并不适用于西方后来发明的鹅毛笔、蘸水钢笔等的书写,而茜红、靛蓝等虽然可溶于水,但颜色容易褪去,日久字迹变淡,甚至会完全看不出来,也同样的不合适。

显然,随着笔的进化和对书写要求的提高,人们迫切需要发明一种既容易书写,又不易褪色的墨水来。100多年前,英国的利·斯蒂文森有了这个发明欲望。

斯蒂文森是英国普雷斯顿一位药剂师的儿子,由于父亲职业的关系,他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斯蒂文森观察到一个有意义的现象:鞣酸遇到铁离子会生成一种黑色物质,如未成熟的苹果中含有较多鞣酸,用铁制小刀剖开后往往在剖面上或小刀上会有黑色显现。斯蒂文森试着提取了一些鞣酸,将它与氯化铁溶液作用后,果然生成了颜色乌黑的黑色物质,而且,这种黑色物质可以牢牢地黏附在纸上,永不褪色。

那么,是不是将鞣酸与氯化铁溶液混在一起就能制成墨水了呢?

“还是不行!”斯蒂文森轻轻叹了口气,一仰身,躺在了床上。因为这种黑色物质就是鞣酸铁,它并不溶于水。也就是说,这样配制出来的墨水与炱配制的几无两样。斯蒂文森并未中止他的发明探索,他身体躺在床上,脑中却在进行理性的思索。

那一段时间,老斯蒂文森——他的父亲,对儿子的行动实在不明白:他常常躺一会儿,又翻身起来摆弄各种试剂,然后再叹口气躺到床上去……

如此这般,不知折腾了多少日子。终于,在19世纪中叶的一天,斯蒂文森来到父亲面前,拽起他就跑:“父亲,我成功啦!”

面对桌上一瓶有着浅浅的淡绿色的液体和一些写着淡淡字迹的纸片及一些有着黑色字迹的纸片,听着儿子兴奋的叙述,老斯蒂文森明白了:儿子这些日子的折腾有了成果

原来,斯蒂文森想到,虽然鞣酸铁不溶解于水,无法使用,但鞣酸亚铁却能溶解在酸性水溶液中的,如用酸性鞣酸亚铁溶液作为墨水来书写的话,那么虽然它写出的字迹很淡,可在空气中会慢慢氧化变成黑色的鞣酸铁,字迹就越来越深了。

不久,斯蒂文森发明的这种墨水就在市场上出现了,它是用含丰富鞣酸的植物五倍子,加上硫酸亚铁和胶水配制的。以后,为了克服这种墨水书写时不够清晰的缺点,在人造染料发明之后,人们又在墨水中掺进点蓝色染料,这就成了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的蓝黑墨水了。用它写出来的字,刚开始时是蓝色的,这是蓝色染料的颜色,过了一段时间,无色的鞣酸亚铁被氧化成黑色的鞣酸铁,字迹就变黑了。

随着化学技术的进步,墨水品种已非常多。不过,除黑色的碳素墨水外,几乎都是以可溶性合成染料作为惟一着色物质的,它们的化学稳定性较差,时间长了还是会褪色。所以,人们最欢迎的、最常用的,还是以斯蒂文森的发明为基础的蓝黑墨水。

『伍』 墨水的是谁发明的

《述古书法纂》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可见周宣王时就已有墨。
传说古代在没有墨的时候,写字和画画很不方便。周宣王时,有个叫邢夷的人很擅长绘画。一次,他因为弄脏了手,来到附近的小河清洗,正洗手时他看见旁边有一块乌蒳八黑的东西,好奇的捡起来一看,发现是块松炭,然后就给扔了回去。
他不经意的看到自己的手,噗…笑了出来,没想到刚刚洗过的手更黑了。他心里想,松炭可以把我的手染成黑色,那就应该能用它来写字和画画。邢夷随手就捡起松炭带回家了。
邢夷回到家里后,很快就把松炭磨成粉末,再加了一些水,但是怎么也凝聚不起来,他左思右想都没想到好办法,就在这时,他的夫人因为叫他吃饭他没听见,所以索性把糯米粥端到面前让他享用。
邢夷好像半醒似的双手拿着松炭末,全都倒进粥碗里,忽然间碗里马上变成了黑糊糊的半固体状了。邢夷看到之后,很高兴的将碗里的东西再作搅拌。这时,邢夷发现夫人的袖口上有块地方特别乌黑。
邢夷问夫人:“这片乌黑是怎么回事?”夫人一看:“喔!这是刚刚在灶炉下做饭时碰到的锅灰!”说完,就用手拍来拍去,但怎么也无法处理掉袖子上的脏东西。
这回,邢夷又高兴地说:“这下可好了,锅灰可比我检来的松炭更黑,粉末也更细,用它来写字是最好不过的了”。
邢夷便把锅灰弄下来再跟水一起搅拌,用筷子蘸了些,就在墙上画了几笔,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墨汁。
虽然邢夷发现了这样可以方便写字,但它却携带不便。邢夷就用之前的办法把糯米熬成粥,和松炭及锅灰混合着搅拌,再经过揉搓后变成方条,然后拿去晒干,要用时只要再加一点水磨一下,就可以用来写字和作画了。
邢夷刚开始把这个墨条取名为“黑土”,又觉得不妥,便把“黑土”两字合为一起单字“墨”,历史称这为“邢夷墨”,这也是中国最早的一块墨了。《述古书法纂》有记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指的就是这个。

『陆』 墨水是谁发明的

钢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它是在19世纪初发明的。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版笔的专利证书权,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 在早期的贮水笔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动。写字的人压一下活塞,墨水才开始流动,写一阵之后又得压一下,否则墨水就流不出来了。这样写起字来当然是很不方便的。 到1884年,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一个叫沃特曼的雇员,发明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这种笔的笔端可以卸下来,墨水用一个小的滴管注入。 最早的能够自己吸墨水的笔出现于20世纪初期,采取了一个活塞来吸墨水。当笔中采用了皮胆后,就要用一个铁片插入一个缝中去挤压皮胆来吸墨水。到1952年,又出现了用一根管子伸进墨水中吸水的施诺克尔笔。直到1956年,才发明了现在常用的毛细管笔。 蓝墨水的发明在19世纪初,发明人是英国的韦奇伍德。

『柒』 墨水是谁发明的

墨水发明人是英国的韦奇伍德,如果说的是中国的砚台的话,发明人就不详了,砚台是春秋时代的燕国下都出现的

『捌』 墨水是怎么发明的

蓝墨水的发明在19世纪初,发明人是英国的韦奇伍德。最早的墨水有使用金属、胡桃壳或种子制作的染料或使用鱼、章鱼等海生动物的墨汁。中国的墨是碳墨。

『玖』 中国的墨水首先是谁发现制造的

不太清楚。反正不是墨子。

阅读全文

与中国墨水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
股权转让样本 浏览: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