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男排创造了(A)快板球(B)短平快球(C)时间差进攻(D)位置差进攻(E)盖帽拦网
(B)短平快球
1972年日本男排在学习我国的“平拉快”扣球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明了“短平快”扣球的打法,并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㈡ 排球是谁发明的
排球是美国一位叫威廉·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
排球(volleyball)球类运动项目之一,球场长方形,中间隔有高网,比赛双方(每方六人)各占球场的一方,球员用手把球从网上空打来打去。排球运动使用的球,用羊皮或人造革做壳,橡胶做胆,大小和足球相似。
这项运动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初期,排球被称为Mintonette(小网子之意)。1896年,霍尔斯泰德教授根据比赛特点,提议改为Volleyball(空中击球),即现代国际通用名称Volleyball(排球)。当时的正式用球圆周为25~27英寸(约63.5~68.8厘米),重量为9~12盎司(约255~346克)。现代国际比赛用球的材料和制作工艺有很大改变,但球的规格还和以前差不多。
起源
排球(Volleyball)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威廉·G·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适宜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排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改变排球外形,其圆周改为为25-27英寸,重量为225-340克。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
发展
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摩根(威廉·G·摩根)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春田专科学院是排球的发源地,该院的青年会是最早传播排球运动的组织,也最早举行首次排球表演赛。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传教士、春田学院毕业的学生,以及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军队,都成为排球运动的初期传播者。排球1900年第一次传入加拿大。同年传入亚洲的印度。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美国军队将排球带到欧洲。至于排球是于何时何地由何人介绍到中国的,已无法考证。但现有的历史资料证明,早在1905年在中国的南方广州、香港等地就已开展了排球活动。在排球运动传入中国的初期,除了一些教会、学校开展并传播外,基督教青年会在推广和传播这个项目上,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排球运动,1900年传入亚洲,在开展的初期上场人数不是6人而是16人。据菲律宾排球介绍人、美籍F·S勃朗先生说:“当时美国有体育馆,较适合于6人制排球。亚洲人多,又多在室外进行,要考虑多数人能参加排球运动。”因此F·S勃朗先生和F·H勃朗先生向菲律宾和日本介绍的都是16人制排球。故在1913年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采用16人制。1919年第四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12人制,1927年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9人制,1950年7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的全国体育工作者
暑期学习会上,首次介绍了6人制排球规则与比赛方法,1951年正式采用6人制。从此,6人制排球在全国逐步地开展起来。
趋势
自1949年举行第 1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以来,国际排球运动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1964年奥运会把排球运动列入正式竞赛项目后,各国对它普遍重视,它的技术、战术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50年代,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排球运动成绩一直处于领先地位。60年代,日本女排一跃而夺得世界冠军。70年代,日本、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南朝鲜等亚洲队,以快速多变的打法著称于世;在拉美以弹跳见长的古巴队,和进步较快的美国女排,也引起人们注目。1980年初,世界女排呈现出中、日、苏、古、美五强对峙的形势。从男排的情况看,身材高大、实力雄厚的苏联队仍处于领先地位。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古巴、中国、波兰、巴西、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和南朝鲜等队也争相全面提高技术。而在当今的排坛,更是巴西、中国、美国、荷兰、古巴、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德国、波兰等队伍几强相争,泰国、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等队伍进步也很快。当代世界排球技术、战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是:
★技术全面 有所专精
★高打、快变 互相促进
★进攻战术 快高又多变
★防守战术 灵活多样
㈢ 排球是谁发明的
排球是1895年,美国抄马萨诸袭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名叫威廉·摩根的体育干事发明的。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能参加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因而发明了排球游戏。 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但因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于是,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试做出了圆周为25—27寸(约255—346克)规格的球。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现在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
㈣ 排球是那个国家发明的啊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麻省霍利约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创造了一项球类游戏人们分站在网球场球网的两侧,用篮球胆之类的球托来拍去,击球的次数不限。这就是排球运动的雏形。首次排球比赛是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体育专科学校举行的。出场人数由双方共同商定,不限多少,但必须相等。一次比赛共打九盘,一方的一名队员发球连得3分为一盘;场地的面积为7、62米15、24米;球网宽0、61米,长8、235米离地高度为1、98米;球重255-346克,橡胶球胆,外壳用皮革和帆布缝制而成,球的圆周为63、5-68、8厘米;发球者必须一足踩在端线上,有两次发球机会等等。1912年,规定双方上场的队员必须轮转位置。1917年,规定每队上场队员为六人。1922年,规则已趋完备,规定每方必须在三次以内将球击过网。1977年,国际排联对规则又进行了修改。将标志杆内移20厘米;拦网触手后还可击球三次。这两条规则有利于防守,对进攻技术、战术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排球运动首先传入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国,在美洲流行开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球传入法国、意大利、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由于当时六人制”,位置轮转”等项规则已被确定,故欧洲排球运动逐渐普及起来。 排球传入亚洲较早,1913年首届远东运动会即把排球列入竞赛项目。六十年代以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尼亚、民主德国、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排球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亚洲地区开展六人制排球之后,特别是中国首创的快球打法得到迅速传播后,水平提高较快,六十年代即变成一支能与欧洲强队相抗衡的力量。 首先是日本女排刮起远东台风”,从1962年到1967年,连夺三次世界性比赛的冠军。六十年代末日本男排又跻身于世界先进地位。接着,朝鲜女排和南朝鲜女排取得了世界性比赛第三名的成绩。1981年,中国女排崛起,以全胜的战绩夺得第三届世界杯赛冠军。1982年,中国女排又赢得了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桂冠,取得了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当然资格,誉满世界排坛。 七十年代以前,美洲人一直把排球运动看成娱乐性的游戏项目,运动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和亚洲。到七十年代中期,古巴人首先崛起,以惊人的弹跳力,高打重扣结合亚洲打法,刮起一阵加勒比旋风”。与此同时,巴西、美国、阿根廷、秘鲁等队的技术也迅速提高,形成强大的美洲势力。 近年来,非洲的排球技术水平也有不少提高,其中突尼斯和埃及队进步显著。现在,排球运动已进入欧、亚、美三大洲鼎立的时代。 目前世界性的排球比赛有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杯排球赛,均为每四年举办一次。
㈤ 男排世界杯日本创24年最佳获第四,日本男排已远超中国了吗
男排世界杯,日本创24年最佳获第四,按照目前的情况,日本男排已经超越了中国不少。这一次,日本创24年的最佳成绩,尽管有东道主的因素存在,但主要还是日本有实力基础和超水平发挥。中国确实已经落后,必须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
中国男排,相对女排,成绩确实差了很多,但是,相对男篮、男足,我们的男排,要好上那么一些。中国男排目前世界排名20位,在亚洲排名第3。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无缘今年在日本举行的世锦赛,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目前,中国男排还在为明年奥运会的资格在苦苦挣扎。
因此,按照目前的情况,日本男排,确实超过了中国男排。虽然现在中国男排实力不尽人意,但是如果中国男排不断的努力,一定会有机会赶上甚至超越日本的。
㈥ 日本男排创造了什么球
中国国少男排0比3负于日本(16-25、27-29、22-25)。第一局,国少王东宸短平快、田聪平拉开和被拦由4-2遭反超5-6,好在张景胤重扣、佐伯圣海打标志杆到10-11。又是田聪平拉开和借打手、张景胤防反追平13-13,国少修成城强攻遗憾失误至14-16。日本佐藤骏一郎探头、修成城四次击球连丢2分由王海川暂停,国少防不起宫浦健人轻吊、封堵不住佐伯圣海,并且替补袁宝林强攻相继被拦、又对佐伯圣海拦防失效先败16-25。第二局,国少齐祺短平快、张景胤封堵和调整攻到4-4,随即张景胤打手、王东宸拦网、修成城后二、但拦不住宫浦健人至6-10。国少齐祺短平快、张景胤梯次、王东宸拦网到10-13,而后张景胤重扣、田聪平拉开但拦网漏球至12-16。在彭世坤下球、张景胤后三、修成城命中和封堵到16-19后,国少张景胤打手、田聪平拉开追平22-22,27-27后连续惨遭大冢达宣突破惜败27-29。第三局,日本佐伯圣海探头和借打手、修成城开炮和打标志杆到6-2,国少王超替补跳飘球下网、与樫村大仁争球落界内至4-8。在王东宸短平快、田聪梯次被拦和变扣为吊到6-10后,国少田聪反轮下球和跳发界内、张景胤冲进、王东宸短平快、王超跳飘追分11-13。又是张景胤平拉开、陈柏良和王超相继封堵、张景胤反超18-17,国少拦不住宫浦健人后二和借打手22-25惨遭零封。
㈦ 日本国家男子排球队的传奇人物
山本隆弘的出现,可以说不仅仅使日本队整体提高了一个档次,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版整个亚洲男排权队员的地位。山本隆弘可以说是现在日本男排的一个代表。在日本国内,因为富士电视台对日本队比赛的全程报道及宣传,也由于日本男女排的实力不同程度的回升,更多的体育爱好者又开始重新回到排球比赛的看台,一副“明星相“的山本隆弘也成为不少人的偶像。在本次奥运会落选赛上,每当山本扣球得分,全场女球迷都会发出尖叫,非常火爆。山本隆弘出色的球技,打球的职业道德都是一个运动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是值得不少球员学习的地方!获得2003年男排世界杯最佳运动员称号。
㈧ “排球短平快”扣是 ____人球创造的。
1965年,日本男排在惨败于我国后,主教练松平康隆根据排球运动规律,下决专心走大型化道路。然后奔波于全属国各城市农村搜寻一批身材较高的青年人,并集中于东京进行强化训练,专门聘请斋藤胜为身体训练教练并拟订了雄心勃勃的“八年计划”。通过发明了“短平快”这一新式武器。这个战术的具体打法:即扣球人冲向距二传人二米左右的网前腾空跃起,二传人即刻穿出速度很快的弧度较平的球供给球人截击进攻。他们又结合近体快攻,两者交替使用,这就给拦网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㈨ 排球快板球是哪国人创造的
也称“复快板球”。排球运动扣制球的一种。二传队员将球传出或传出前,扣球队员已跳在空中等球;当球传到合适的击球点时,扣球队员以极快的速度挥臂击球。特点是:速度快,变化多,牵制力强,命中率高,实效好。有时利用快球佯攻,有利于争取时间、空间和组织快变战术,以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扣快球主要运用正面扣球技术,但也可运用勾手扣球技术。可分为近体快、短平快、平拉快、背快等。为中国运动员首创。
㈩ 日本国家男子排球队的日本男子排球队简介
日本男排凭借快攻雄踞亚洲排坛,他们曾6次夺得亚洲排球锦标赛冠军。共8次参内加奥运会的比赛,最让容日本男排值得称道的是,是他们在1972年奥运会上夺得的金牌。在此之前的1964年和1968年奥运会上,他们分别获得铜牌和银牌,实现了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2016年日本男排国家队28人的大名单:去年参加世界杯的14人中仅有二传手阿部裕太1人落选,清水邦广、米山裕太、富松崇彰、永野健、铃木宽史等老将依旧在列,越川优和福泽达哉回归;86年及86年以前出生的共10人,95年及95年以后出生的共4人,年龄最大的是二传手高桥慎治(80年出生),年轻最小的是小野寺太志(96年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