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百姓讲坛百家姓聂姓氏起源
聂氏
历史来源:
「聂」源出:
聂(Niè聂)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据《姓氏急就篇注》所载,春秋时齐国丁公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西,一说河南清丰县北)为齐国附庸,称聂国。后世子孙以国为氏。
2、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卫大夫(一说楚国大夫)食采于聂(今河南省濮阳),子孙以地为氏(据袁义达与杜若甫的《中国姓氏大辞典》所载,卫大夫采邑地为今山东聊城,而楚有摄叔,而无聂叔,袁、杜二人认为古籍有误)。
3、古有地名聂北,春秋时属邢国(今山东省茌平西),亡后属齐,居者以地为氏。
4、出自他族有聂姓或改聂姓:
宋时犹太人入中国,在元、明时采用汉姓,其中有聂姓。
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
今满、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姜尚。字子牙,一说字望,又称吕尚、吕望、齐太公,号太公望,又号太师尚父。是周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垂钓渭水河边,被文王礼聘为相。后佐武王伐纣,居功至伟,是周朝第一开国功臣。成王时封于齐。下传至齐丁公时,丁公封其支庶于聂,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聂姓。他们尊姜尚为聂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关于聂姓之确切发源地,由于众说纷纭,今无从考证,但聂姓发祥于今豫鲁一带应无疑义。见诸史册的第一位聂姓人是战国时的聂政,为韩国轵(今河南省济源西南)人,其后西汉有雁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人聂壹(一作聂翁壹),东汉有颖川襄城(今河南省襄城)人聂季宝,另有蜀郡(今四川省成都)太守后为廷尉的聂尚。表明在东汉之前,聂姓基本以北方为其繁衍发展的中心地带。魏晋南北朝时期,聂姓在今山西的夏县一带发展迅速,并呈现族大人众,枝繁叶茂之势,于是产生了聂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河东郡。另外,由于此际社会动荡,聂姓已有播迁江南者,其中落籍于新安江流域的聂姓,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聂姓新安郡望。此际见诸史册之人物有三国吴人聂友,乃豫章(今江西省南昌)人,南朝梁有聂松,可见此际聂姓已南迁于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一带。隋唐之际,聂姓在上述两大郡望依旧繁衍兴盛,并以两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播迁。两宋之际,见诸史册之聂姓以南方人居多,而且今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均有,尤其是南宋偏安临安之后更甚。南宋末期,由于北方已由夷族统治多年,相对南方较为稳定,聂姓繁衍出现新特点,即北方发展平稳,南方避乱播迁。元末,由于军阀纷争,瘟疫流行,使中原、华东、中南各地饿殍遍野,赤地千里。朱明王朝一统天下后,为恢复当地经济,强行从战火波及不到的山西进行移民。于是,山西聂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明中叶以后,沿海之聂姓有迁台者。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今四川、重庆人口锐减,后湖广填四川时,有两湖之聂姓入川。清代以后,聂姓分布更广。如今,聂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聂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五。聂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堂号
聂姓的主要堂号有:“赐书堂”、“三礼堂”、“环溪堂”、“河东堂”等。
五、宗族特征
1、聂姓家族优异无比,人才济济。不但节义之士满载于他们的家谱之中,而且出了不少的名臣良吏和饱学之士,留给千秋万世的子孙以无尽的光辉。
2、现今当代聂姓多将领。除音乐家聂耳外,共和国共有四位聂姓将帅。大名鼎鼎的聂荣臻元帅,还有中将两位,他们是湖北省礼山人聂凤智,安徽省阜南人聂鹤亭,巧合的是,此三人均卒于1992年。另有少将聂济峰,河北省晋州人。
====================================================================
【聂姓宗祠通用对联】
〖聂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聂国;
望出河东。
——佚名撰聂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巩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豪侠报德;
寒士悯农。
——佚名撰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韩国轵人聂政,因避仇隐于屠者之间。韩烈侯时,大臣严遂和相国韩傀在争权中结下怨恨,求聂政代为报仇,送黄金百镒为聂母祝寿,聂政以母亲在不许为由,当时未答应他。母亲去世后,他单独持剑入相府刺杀了韩傀,然后自杀。下联典指唐代诗人聂夷中,字坦之,河南人,家境贫寒。咸通末年中进士,官华阴县尉,仕途不得意。其诗多为五言,语言通俗,为晚唐诗中的优秀之作,《伤田家》一诗描绘了农民的疾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跟前疮,割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遍照逃亡屋。”
悯农有咏;
贡士得人。
——佚名撰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聂夷中,工诗,有《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下联典指宋·聂昌,由太学上舍累官户部尚书,领开封府。遇事奋然不顾,敢诛杀。
-----------------------------------------------------------------
〖聂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草泽辛楚第;
晚唐诗韵家。
——佚名撰聂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聂氏宗祠“赐书堂”堂联。
-----------------------------------------------------------------
〖聂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隐娘得师成侠;
书儿诛盗酬恩。
——佚名撰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聂隐娘随老尼学成剑术。下联典指清·聂书儿之父命案遭冤,得臬司昭雪,乃献书儿为婢,后臬司落职归,遇盗,书儿皆诛之。
-----------------------------------------------------------------
〖聂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河山依旧风光美;
东方既明气象新。
——佚名撰聂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聂姓郡望“河东”二字的嵌字联。
播千古英风之侠:
谋九重武士之豪。
——佚名撰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韩国轵人聂政事典。下联典指汉代巨富聂壹事典。
-----------------------------------------------------------------
〖聂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摩天岭上,勇名传万古;
连山关前,功勋盖千秋。
——佚名撰聂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清代直隶提督聂士成,合肥人。性勇敢,光绪间,中法越南之战时,他防守台湾有功。中日之战,士成以孤军守摩天岭,屡退日军,收复连山关,杀日军官。后总统武毅军。八国联军攻天津,聂士成力战拒敌,终于阵亡。
侠烈同出一门,捐躯靖难;
节义上闻十事,下诏旌闾。
——佚名撰聂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代名士聂政事典。下联典指宋代史士聂尧事典。
酒罢客将归,一阁峥嵘斜照紫;
曲终人不见,数峰杳霭暮烟青。
——佚名撰聂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云南省昆明圆通山聂耳亭联。亭在圆通山顶,为纪念人民音乐家聂耳(1912-1935)而建。聂耳,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云南玉溪人。1935年7月17日,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作有歌曲三十多首。其中《义勇军进行曲》,于1949年9月27日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议,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经集体填写新词后,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同年3月5日通过,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聂姓开国将帅生平简介】
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1899-1992),四川省江津县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11军党代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聂凤智中将
聂凤智(1914-1992),湖北省礼山(今大悟)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十二师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9军第27师81团副营长、营长、营政治教导员、副团长,红31军团长、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员、队长、副团长,抗大第一分校胶东支校校长,胶东军区第五旅13团团长、旅长,中海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师长,第五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25师师长,第九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第三野战军27军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中朝联合军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4月3日因病在南京逝世。终年78岁。
聂鹤亭中将
聂鹤亭(1905-1971),安徽省阜南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任叶挺独立团排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25师73团连长,中共东江特委教导营营长,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红四军第11师35团副团长,33团团长,师参谋长,四军参谋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参谋长,军团作战科科长,甘肃野战军参谋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大队大队长,军委总参谋部一局局长,军委参谋部部长,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高级参谋,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晋察冀军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松江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参谋长,哈尔滨卫戍司令员兼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辽北军区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司令员,工程兵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1年3月1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6岁。
聂济峰少将
聂济峰(1914-1992),河北省晋县人。1937年参加抗日游击队,任副队长,1938年编入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5独立2团政治处干事、师轮训队特派员,第385旅直属队特派员,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保卫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5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太行军区独立1旅政治部副主任,晋冀鲁豫野战军9纵25旅政治部主任,豫西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15军43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进军豫西、淮海、渡江、广西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45师政治委员。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军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第15军副政治委员。1963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后历任第15军政治委员,军政大学副校长、副政治委员,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副校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92年2月1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聂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聂力中将
聂力(1930-——),祖籍四川省江津县(今市)人,1930年9月23日出生于白色恐怖的上海。童年同母亲张瑞华历经磨难饱受摧残,为了生活,她被送入纱厂当童工,超强度的劳动,使她失去了幸福的童年,更没有父母的疼爱。1947年进入荣臻小学学习。1948年进入华北育才中学学习(后与北平师大女附中合并)。195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3年高中毕业,第二年考取留学苏联预备班。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精密机械与光学仪器学院,回国后,被分配到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任技术员、工程组长。1965年至1977年,任七机部一院十三所仪器室主任。1978年至1982年,任国防部科委科技部副局长。1982年至1985年担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参加了远望号测量船的研制和潜艇运载火箭发射试验的组织领导工作。是第六届、第七届全国妇女联合分副主席。第七届、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24日晋升为中将军衔。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将。是开国元勋聂荣臻元帅唯一女儿;夫,当代将军丁衡高上将。
聂奎聚中将
聂奎聚(1926.9.18-1992.7.2),山东省青州县人。1944年7月参加革命。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毕业,大专学历。1944年7月参加八路军。
抗日战争时期,1944年7月任山东独立1旅3连战士,鲁中军区警卫10团1营班长、营部文化干事。
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至1949年任鲁中军区警卫10团1营文化干事,警卫1团1营2连副政治指导员、2营6连政治指导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至1950年任鲁中警卫1团3营副政治指导员。1950年至1953年任华东海军第6舰队广州舰政治干事、副政治委员、舰长兼政治委员。1953年至1956年任华东海军第6舰队1大队副大队长兼广州舰舰长、大队长。1956年至1960年在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学习。1960年至1962年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部军训处训练科科长。1962年至1964年任海军护卫舰支队参谋长。1964年至1969年任海军护卫舰支队支队长。1969年至1977年任海军基地副参谋长。1977年至1982年任海军基地司令员。1982年至1985年任海军副司令员。1985年8月至1987年9月任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舰队党委副书记。1987年9月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舰队党委副书记。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三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9月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1992年7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6岁。
家族名人:
历史名人
聂政:战国时韩国轵人,侠客。韩哀侯时,严仲子与相侠累争权受挫,遂闻名拜访,献巨金为其母祝寿,并恳求代为报仇。他以老母在,不许。母病故后,仗剑直闯相府,刺杀侠累后自杀。
聂松:南朝梁画家。善画人物,与稽宝钧齐名,姚最谓其画“赋彩鲜丽,观者悦情,为张僧繇之亚。”
聂夷中: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人,唐末诗人。咸通进士,曾官华阴县尉。出身寒苦,仕途失意,诗篇中多有关怀民生疾苦和讽喻时世之作,语言朴素流畅,言近意远。《咏田家》、《公子行》尤为佳作。
聂文进: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五代后汉将领。历任兵马押司空、枢密院承旨、屯卫大将军。后渐骄横,与李业叛乱,为郭威所杀。
聂冠卿:歙州新安(今属浙江省)人,北宋大臣、学者。真宗进士,曾奉命使辽,辽主慕其文诗,礼遇甚厚。累迁翰林学士、判昭文馆兼侍读学士。嗜学好古,尤工诗。有《蕲春集》等。
聂昌: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北宋大臣。由太学上舍入仕,钦宗时累进户部尚书,领开封府,后拜同枢密院。反对与金议和,称不可轻弃国土。
聂王圭:平定州寿阳(今属山西省)人,元代官吏。金末率众降蒙古,以功授平定等州总管都元帅。与元好问、李敬斋等友善。
聂辉:聂王圭孙,元代大臣。历任广东、山西、云南等地方官,后又任兵、工二部尚书、陕西省参知政事。
聂豹:字文蔚,号双江。江西省吉安永丰人,明代大臣、哲学家。进士出身,曾任兵部尚书,后加太子太保。有《困辨录》、《双江文集》。
聂大年:江西临川人,明代官吏、学者、书法家。入翰林。博通经史,工诗,善古文,亦能书,得欧阳询法。有《东轩集》。
聂士成:安徽合肥人,清末将领。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积功升至提督。曾赴台抗法,赴朝御日,辽阳大高岭一战,斩杀日将富刚三造。战后创立武毅军,八国联军侵华,据守天津,力战阵亡。
聂缉椝:曾国藩婿,湖南衡阳人,清末大臣、近代民族资本家。曾任江苏布政使、安徽巡抚、浙江巡抚等高职。生平重视实业,后独办恒丰纺织新局。
聂耳:云南玉溪人,现代作曲家。中共早期党员。1935年在日本游泳时溺水身亡,年仅23岁。其《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聂荣臻:四川江津人,共和国元帅。人民军队的卓越指挥员,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在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建国后又为新中国科技和国防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具有远见卓识军事家、革命家。
分布地区:
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
新安郡:晋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省淳安西)。
Ⅱ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好不好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公办民助高职院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视高经济开发区。
学院共设天府新校区、团结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在校生规模16000余人
2015年9月,四川科技职业学院整体迁建天府校区。
院地处成都市高新西区大学教学区,与西南交通大学新区、成都理工大学影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毗邻,科技经济发达,信息畅通,交通便捷,教育资源充足。
学院建筑面积16余万平方米,教学设备先进,设施完善,现建有:电化教学系统、校园网、交互式多媒体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动漫设计实验室、物流实验室、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PLC可编程控制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电子电器实验室、金工实习车间等几十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和数十个实训基地。
覆盖全院的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图书馆、形体训练室、标准足球场、篮球场以及一流的学生公寓。
设立国家计算机、外语考点和经国家劳动部门批准的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对20余个工种进行中、高级职能鉴定,颁发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
Ⅲ 中国发明协会怎样加入入会容易吗四川成都的有代理点吗我手里有
你需要把你的个人简历发到这个协会,协会人会评审后给你个结论,你大学在校就有3个专利,很厉害,应该可以顺利通过吧。
Ⅳ 海特高新的公司简介
海特通过了ISO9001:2000及GJB9001A-2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CAAC适航维修许可认证、FAA认证、总装装备资格认证;获得了中国、香港民航处、澳门民航局联合维修管理(JMM)认证和《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以及CAAC新项目申请免检资格。
海特现有净资产6亿元,市值14亿元,各类工程技术人员500余人。成都基地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6万余平方米,拥有世界最先进设备近千台,是成都市高新区10强企业之一。
海特以成都维修基地为中心,先后在上海、天津、武汉、长沙等地分设合资公司和工作站,客户涵盖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骨干航空企业,所有地方航空公司、中航集团和飞行院校、培训中心(公司)等。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含子公司时简称“本公司”)前身为四川海特高新技术公司,1992 年10 月经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公司性质为集体所有制企业,注册资金50 万元。
1997 年10 月经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注册资金变更为450 万元。
1999 年7 月经四川省科委《关于四川海特高新技术公司改制申请的批复》(川科委成[1999]13 号)文批准,四川海特高新技术公司进行产权界定,明晰产权后与四川省科委发明协会脱离了挂靠关系并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000 万元。
2000 年9 月30 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川府函[2000]291 号)批准,四川海特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为四川海特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的原全体股东,即李再春、王万和、李飚、郑超、刘生会、李刚六人。
2000 年11 月经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登记注册,注册资本变更为5,439.14 万元。
本公司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4]105 号文核准,于2004 年7 月6 日公开发行2,40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 股)股票,并于2004 年7 月21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交易,股票代码002023。
2005 年5 月,本公司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 股转增5 股,变更后注册资本为 11,758.72 万元。
2005 年8 月,本公司A 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经2005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案为股份变更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 股流通股股票将获得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0.38 股股票对价,非流通股股东共支付对价1368 万股,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已于2005 年8 月10 日实施完毕,方案实施后公司总股本不变,原非流通股股东持有股权比例由69.38%下降为57.75%。
2008 年4 月8 日本公司召开的2007 年度股东大会决议通过了2007 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公司以2007 年末总股本117,587,226 股为基数,用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 股转增股本6 股。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8,813.96 万元。 行业优势:国家产业政策扶持下的高速稳步增长的高技术壁垒航空维修业,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技术优势:多项自主研发独立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填补了国内航空维修史的空白,多种研发方式下的系列国内领先及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核心技术;
品牌优势:“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发展理念下形成的“海特”品牌在国内外同行业享有盛誉;
市场优势:数量居全国之首位的维修项目及多种独特市场开发方式使得公司稳居行业领先地位,美国联邦航空局、中国民航总局的适航维修许可及俄罗斯对海特技术的引进使公司无障碍在国际、国内市场迅猛发展;
人文优势: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认同的海特模式的“三感四观”独特管理文化使公司拥有着优秀的管理团队和稳定的研发队伍,技术资源与人力资源有效转化为资本,公司各项资源得以充分有效运用。
战略优势:“以航空维修业为主,同心多元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强势技术与优秀管理的有效配合下顺利实施,多元发展带来的新的成长亮点使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加强。 理念: 以人为本 创新超前 拼搏奋进 诚信卓越
精神: 热爱祖国 忠诚事业 实事求是 团结合作 顾全大局
员工: 人是海特之本, 自律、敬业、积极进取和勇于创新的员工是我们企业的最大财富
技术: 海特人立志高屋建瓴,独立创新地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相关产业
质量: 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航空”的方针,强化适航管理,强化质量保证系统,保障航空飞行安全,维护公众利益
使命: 我们立志经强势品牌的航空技术服务,满足中国各航空运输,企业的技术支持需要,运筹全球航空技术资源在国内扎根,追求卓越绩效.
战略: 以“航空为主,同心多元发展”,以航空技术为核心,在航空维修、航空工程、航空制造不懈努力奋斗,立志成为行业中的精英.
目标: 巩固国内行业领先地位,追求卓越绩效,努力为民族航空事业多做贡献,为股东创造效益 图案释义:图案以“海特”拼音“haite”所写字母”H/T”构成基本图形,似登天之梯状,环形椭圆做天梯之基,整个构图给人以喷薄欲飞之势,充满生机与活力,代表着海特所从事的航空业。
颜色释义:选用航空业代表色蓝色为基础色,并结合渐变黄色代表着欣欣向荣的海特事业。
Ⅳ 四川有几位元帅或将军
1994年至2020年,四川有五位上将。
1、梁光烈,男,汉族,1940年12月生,四川三台人,195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1月入伍,河南大学党政干部班毕业,在职大专学历。上将军衔。曾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国务院党组成员。
2、邓昌友,男,汉族,1947年2月生,四川蓬溪人,1968年3月参加工作,197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领导干部专业函授毕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1992年7月晋升空军少将军衔,1999年7月晋升空军中将,2006年6月晋升空军上将军衔。
3、李世明,男,1948年12月生,四川三台人。196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2007年10月当选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2010年7月授予上将军衔,2007年9月至2013年7月10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司令员。
4、李尚福,男,1958年2月出生于四川成都,江西兴国人,国防科技大学毕业。2006年晋升为少将;2016年8月晋升为中将军衔;2019年7月晋升为上将军衔。现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部长。
5、何平,男,汉族,1957年11月生,四川南充人,中共党员,曾任原成都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14集团军某师政委。2009年晋升少将军衔;2019年12月12日晋升上将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政治委员。
Ⅵ 请问谁有成都市十一五和四川省十一五规划的全文么
二○○六年五月十二日成都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为全面推动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贯彻落实“科教兴市”战略,深入推进高科技成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我市知识产权发展面临的形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知识产权为主要手段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产权制度在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和保持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务院已决定制定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自主创新中的作用,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能力。
“十五”期间,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得到快速发展,2002年成为国家专利试点城市,2004年底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2005年4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3个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之一。2005年,全市专利申请量为7241件,比2000年增长了2.69倍;授权量为3079件,比2000年增长了2.05倍;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市现有注册商标42000余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13件,省著名商标233件,市著名商标153件;全市共有文字、美术等作品著作权自愿登记870余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800余件。但面对目前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和要求,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还存在明显不足:一是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较弱,企事业单位掌握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较低;二是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明专利和涉外专利比例低,专利技术转化实施比例低;三是知识产权保护能力还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要求,行政执法能力和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和维权组织发展滞后;四是知识产权网络信息服务和社会中介服务功能不完善,不能满足我市知识产权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五是对成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品等从知识产权角度发掘和利用不够。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契机,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建设,推进高科技成都建设,提升成都对外开放形象,促进经济、科技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主要目标: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将知识产权工作全面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大幅度提高全市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综合水平,到2010年,将成都建设成为创新活力强劲,转化渠道顺畅,知识产权保护有力,领先中西部、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强市。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市和区(市)县知识产权管理机构100%建立健全。
——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0年,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2万件,授权量达到6000件,其中发明专利比例达30%以上,涉外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全市商标注册量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突破6万件,其中省、市著名商标数量达500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明显增多;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各类文学、艺术、科学作品著作权自愿登记数量大幅增长;在技术标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工作,扶持和培育100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单位。
——制定和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和政策措施。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达90%。
——全市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30家,建立2-3家知识产权专业化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专业服务从业人员达到300人以上;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政府服务和专业服务信息平台,推进企业(行业)知识产权动态分析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成都市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库”和“成都市知识产权专家服务团”,形成超过1000人的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拥有一支50人左右从事知识产权理论研究以及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高级专家队伍。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通过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计划”、“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计划”、“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计划”和“知识产权宣传培训计划”,促进我市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实施“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
1.建立健全政府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完善市政府知识产权办公会议制度,加强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市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机构建设,探索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职能整合;县级知识产权管理机构100%建立健全,明确工作机构和职能,落实专职人员和工作经费。
2.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推动知识产权代理、评估、咨询、检索、交易、诉讼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功能化、国际化发展。鼓励专业机构、行业组织提供分门别类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政府服务信息平台、知识产权转化交易平台和知识产权社会服务专业数据平台。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展到30家,从业人员达到300人以上。
3.建立健全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体系。深化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以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要对象,分类指导,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完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商业秘密等相关知识产权的产权管理、利益分配、信息利用等制度。
(二)实施“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提升计划”,大幅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1.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创新评价机制。在技术创新中贯彻“以市场为导向,以知识产权为判据”的方针,政府科技(产业)计划项目的管理,应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科研计划的知识产权管理要求,将知识产权贯穿于计划管理全过程,在重大项目立项、验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项目)认定等工作中,增加知识产权评价指标,明确项目管理和实施过程中知识产权审查的作业流程。企业新产品研发要明确知识产权的产出目标。
2.建立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的激励机制。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激励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加大对专利、驰名(著名)商标、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技术标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的资金扶持和奖励力度。鼓励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奖励制度。鼓励企业积极申请国内外专利,优化专利结构,重点向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涉外专利倾斜,使全市专利申请和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全市商标注册量年均增长10%以上,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鼓励作品著作权登记,推动计算机软件、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支持企业、院所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积极鼓励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申请和认证。
3.实现重点领域知识产权的突破。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加快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加强前瞻性、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的研究和攻关。鼓励企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争取在电子信息、机械、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的重点突破,形成产业知识产权群,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三)实施“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计划”,大力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
1.明确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政策导向。相关部门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技术成果实施等项目立项时,应明确知识产权导向,专项资金的使用重点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倾斜,促进专利技术转化实施。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以文学艺术、广播影视、计算机软件、网络游戏、创意设计等为重点,努力拓展版权领域,充分挖掘民间工艺的版权资源,逐步形成一批能有效运用版权资源的企业。
2.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市场转化机制。依托成都联合产权交易所、成都西部商标服务交易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发明协会、企业家协会等协会组织,探索建立顺畅的知识产权交易机制,促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的市场转化。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研究和探索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质押、信托、拍卖等转化机制。发挥政府引导型科技风险投资机构的作用,积极引导银行、社会风险等资本进入知识产权领域。鼓励企业充分运用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联盟等方式,充分挖掘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3.着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制定企事业单位综合运用知识产权的鼓励政策,增强知识产权的财产权利意识。深化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扶持和培育100家知识产权试点和示范单位,发挥优势企业的示范和骨干作用,形成知识产权产出的集群效应。鼓励企业制定、实施结合自身特点的知识产权(专利)战略,加大产品技术研发及知识产权投入,将知识产权纳入企业产品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拓展、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积极培育核心知识产权,增加知识产权储备,提高知识产权综合运用水平。
(四)实施“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计划”,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1.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政策法规。研究制定《成都市专利保护与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或规章,修改和完善在科技、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政策措施,明确知识产权政策导向。完善《成都市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年度定期发布制度,提高国际、国内对成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审判和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全面提高知识产权审判人员、行政执法人员以及诉讼代理人员素质,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手段,加大对专利、商标、版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率和水平。行政执法案件年结案率超过90%。
3.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协作机制。适时成立“成都市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大专利、商标、版权、公安、文化、质监等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协作力度,密切与法院、检察院和成都海关的信息沟通,逐步建立跨地区、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以商标权、著作权和专利权为重点内容,采取有力措施,遏制和打击各类侵权行为。探索建立行政执法、行业自律、企业维权相结合的行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全市推行商标使用许可公示制。
4.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围绕生产、科研、商品流通、技术贸易、大型展会、作品创作与传播、历史文化资源、城市重要标志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加强服务和执法检查。以电子信息、医药、机械、食品等主导产业为重点,推动企业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专利)战略,建立以专利为主的知识产权动态分析数据系统,灵活运用联合研发、并购、引进等策略,创造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科研、生产、进出口贸易等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警性。
5.加强商业秘密保护。企业要制定并实施商业秘密特别是技术秘密保护制度,对不适宜采用专利等手段进行公开保护的高新技术领域和传统优势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要采取较为严密的保护措施,防止商业秘密泄露造成巨大损失。
6.加强开放型经济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在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中,做好相关产品或技术国内外的知识产权状况分析,处理好出口与引进,引进与创新的关系;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建立对外贸易领域知识产权预警机制;积极应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提高涉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五)实施“知识产权宣传培训计划”,加强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
1.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舆论环境。动员全社会关注和积极支持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坚持经常性宣传和集中宣传相结合,组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宣传;利用城市公共资源以及设立品牌一条街、品牌立体公园等形式,开展对成都品牌的宣传,树立品牌意识。
2.营造有利于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的教育环境。将知识产权教育培训纳入各级科技、知识产权、经济、人事、教育等部门工作计划,推动知识产权教育和人才培养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建立各类“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库”和“成都市知识产权专家服务团”,坚持知识产权普及与专门培训相结合,重点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党政领导干部开展知识产权专门培训;把知识产权法制宣传教育列入全民普法教育内容;推动知识产权进学校,在市属高校、职业技术学校等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在领导干部培训、公务员培训、科技人员再教育等方面增加知识产权内容。
3.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的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内外知识产权机构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开展知识产权合作交流。积极争取举办国际性、全国性的知识产权会议或讲座。坚持国内人才培养与国外引进人才相结合,加快培养一支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在实施中,本纲要可以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以及成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作相应调整。
Ⅶ 四川的特产
不是特产,属于大众类型的产物。
四川特产:
1、宜宾五粮液 :五粮液原名“杂粮酒”,用饭米、糯米、玉米、高粱、小麦五种粮食精心酿制而成。1916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名酒金质奖。1929年,清代举人杨惠泉嫌其名不雅,便改名为“五粮液”。据专家鉴定,宜宾五粮液酒窑是明代开酿的遗物,距今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8、苴却砚 :
苴却砚,因产于苴却(即现四川省攀枝花市江南一带的旧称)面得名。1909年大姚县巡检宋光枢取三方苴却砚送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一举获奖、荣享盛誉。
Ⅷ 南溪区江南镇为何不划归江安
人物
朱德
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运动、护法运动。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春和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严正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转战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随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刘伯承
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辛亥革命时期从军,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护国、护法战争,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1927年参加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后留学苏联,先后在高级步兵学校及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 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 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4月起任第二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1982年后因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国家和军队领导职务。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至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陈毅
1901年生,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中央军校担任政治工作。同年在南昌起义部队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七十三团政治指导员。参加领导了湘南起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二师党代表、师长,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军委书记,红六军、红三军政治委员,中共赣西南特委书记,红二十二军军长,江西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西方军总指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苏区,领导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指挥部、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代军长、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建国后,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长。还曾任国务院外事办主任,外交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是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71岁。
聂荣臻
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十一军党代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张爱萍 (1910-2003)
四川省达县人。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共青协和中心县委书记,共青团中央局秘书长,少先队中央总队训练部部长、参谋长、总队长,红三军团第四师政治部主任,第十一、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军委骑兵团政治委员、代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江浙省委军委书记,豫皖苏省委书记,八路军苏皖纵队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五纵队三支队司令员,新四军三师九旅旅长,三师副师长兼苏北军区副司令员,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七兵团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副主任,国防科委主任,国家科委第一副主任,军委科技装备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因病于2003年7月5日20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191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