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彩色相片哪年发明的
是1839年发明的,自从那年制版照相法发明以来,缤纷多姿的天然色彩一直是摄影师们热烈追求的目标.在彩照发明以前,一些顾客往往要求摄影师们为他们在照片上进行手工着色,但这些颜色与真实的色彩实在是一点儿关系也没有.是希尔发明了最早的彩色制版技术,首次在摄影照片上留下了真实世界五彩缤纷的影像.
⑵ 照相技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照相技术的发明时间具有争议,有人认为法国人J.N.涅普斯在1826年首先成功地照了相,但又有人回认为另一答法国人L.J.M.达盖尔在1839年的成就才是照相术的发明年代,因为他的卤化银方法是以后发展的基础。
在欧洲,15、16世纪出现了以透镜代替针孔的暗室,而对成像的解释却到17世纪J.开普勒才完成。这种成像装置仅供人们观察或描绘外物之用,是一间房间;其后向小型化、自动化方面发展而成为现代的照相机。
实际上外文的照相机一词就是从暗室演变而来的。另外,配合各种专业要求,还发展成种种专用照相机,如天文、航空、制版、显微等,那些照相机的形式可能与日常的照相机很不相同。
(2)相片何时发明扩展阅读
照相机的类型:
照相机方盒式是最简单价廉的,配备风景物镜,时间与f数皆固定,亦不调焦,拍摄时只在适当时机按动快门而已。稍后是折叠式,暗箱是可折叠的,拍摄时张开,调焦,选择恰当的f数和时间进行曝光。折叠时虽小巧,放开总需时间,往往来不及抢拍。
现在最流行的是前述双镜头或单镜头反射式以及使用36毫米或更小胶卷的小型照相机,镜头伸缩方便。近来更辅以种种自动化设施,乃至内装闪光灯等。
⑶ 谁知道照片技术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尚在有历史记载之前,人类也许就有了把自己所见到的一切永恒地保留下来的愿望。举世闻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绘于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是从“绘画”形式来表达这一愿望的确证。
感光物的发现及其实验
远在十六世纪,炼金术士就已经发现,在硝酸银溶液中渗入海水后,它会变成一种白色混浊液,在日光照射下又迅速变黑。其实,这正是卤化银的光化学反应,可当时人们都热衷于炼金,因此这一现象也就被忽视了。
第一个利用银化合物光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制作图像实验的,是约翰-海因里希-舒尔茨(1687-1744)。1727年舒尔茨作了一次实验,他将硝酸银和白垩的混合物装入一个瓶子,然后涂在纸上,上面覆一张按字母石头剪成缺口的黑纸。经太阳照射后,他发现只有剪去字母形缺口的部位变黑了。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变化并不是太阳热量所致,而是由阳光引起的反应。
1777年,瑞典人卡尔威廉-席勒(1742-1786)用被棱镜分解成不同色光的太阳光照射在涂有氯化银的纸上,结果发现感光力量最强的是青蓝色光部分(短波光谱)。这就是首次进行的太阳光与氯化银之间关系的学术研究,也可以说是照相感光理论的创始。?
英国的托马斯-韦奇伍德(1771-1805),19岁时就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图像了。他在涂有硝酸银溶液的纸上覆盖一块绘有图像或写上字迹的玻璃板,然而它确有中间色调。可惜,尽管他已经认识到短波光谱的感光能力最强,但还未能找到如何使这种纸到一定程度不再继续感光的方法(即定影处理)。
韦奇伍德在友人汉弗莱-戴维(1778-1829)的协助下,又准备将映现在暗箱上的图像摄取下来,他们把涂有硝酸银溶液纸放入暗箱,进行试验,但因为感光不足试验终于失败了。这一试验经过,后来还是发表在皇家科学研究所1802年的杂志上,韦奇伍德和戴维,可以说是最早试图将暗箱和感光材料结合起来的探索者。
日光胶版法
1813年,法国的约瑟夫-尼塞福尔-涅普斯(1765-1833)在其子伊西多尔的协助下,着手进行了石版印刷术的研究,他们把感光性物质涂在石板上,试着用太阳光照射的方法制作晒相版,但没有获得完全成功。1816年前后,他们又试验将涂有卤化银的纸放入暗箱制作图像,结果还是未能获得所希望的正像。
此后,涅普斯又发明了一种不用卤化银的沥青照相术。他在1822年给其兄克洛德的信中,称此方法为“日光胶版术”,也就是用“太阳光来绘图”的意思。涅普斯的日光胶版术的程序是:
1、将沥青溶解于薰衣草油或迪佩尔油中;
2、然后涂在锡基合金板上;
3、放入暗箱进行摄影;
4、最后在薰衣草和挥发油的混合液中显像。
日光胶版术其实是一种利用沥青光硬化性能的方法,而显影操作的目的就是溶解那些没有感光硬化的沥青。
现存世界最古老的照片,就是1826年涅普斯拍摄自己窗外庭院景色的那一张。画面内容是鸽子窝与贮藏室。原照片大小为8*6.5英寸,然而它的曝光时间竟长达8小时。原件的发现者是摄影史学家格伦汉姆,已把它带往美国保存在得克萨斯大学里。
达盖尔银版法
1822年,法国的路易-雅克-芒台-达盖尔(1787-1851)在巴黎开设了一家“幻视画”馆,里面展览的是一些风景画片。所谓幻视画,就是在画布的正反两面都绘了图,并分别使正面射入的光和反面照来的光巧妙地结合,造成一种幻觉。当时,它简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魔术画。
1824年以后,达盖尔又进行了利用暗箱制作幻视画的尝试。1829年,在涅普斯倡导下建立了旨在发明照相术的联合研究小组。但1833年涅普斯去世了,以后由达盖尔继续独挑大梁。有一次,他偶然发现碘化银具有感光性能,而且碘化银的潜像可在水银蒸气下显出。结果他终于发明了照相术,并命名它为“达盖尔照相术”,其制作程序是:?
1、将一块铜板磨光后镀银;
2、浸入硝酸液内,然后置于碘蒸气下形成碘化银,从而具备了感光性能
3、放入暗箱摄影(形成潜像);
4、接触水银蒸气显像;
5、在盐水(后又改为大苏打)中定影;
如果在晴天中午时分采用此法,曝光时间约需20分钟,但与曝光8小时的日光胶版术相比,时间已大大缩短了。以后,不用碘蒸气而改用溴蒸气,曝光时间又缩短到5-1分钟。
现存最早的达盖尔照相术作品,是1837年达盖尔本人制作的《艺术家工作室》,该照片现由法国摄影协会珍藏。1839年8月19日,巴黎天文台台长弗朗索阿-阿拉戈,在科学院和美术学院联合召开的大会上公布了达盖尔照相术,这一天后来就被定为照相术的发明日。同年,达盖尔出版了《达盖尔照相术与幻视画的技术沿革及其细节》的小册子。四个月内此书竟重版了29次,并被译成六种文字。
达盖尔照相术的图像是制作在磨成镜状银板上的,所以图像的左右两侧正好和实物完全相反,你从一个角度看是负像,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则又成了正像。当时,用达盖尔银版法摄影,一次只能得到一幅银版照片,其图像鲜明,细节描绘也比较完善。
碘化银相纸负像摄影法
正当涅普斯和达盖尔潜心研究照相术时,英国的威廉-亨利-福克斯-泰尔鲍脱(1800-1877),也在宣传独立地从事照相术的研究。他从容不迫,1834年起就开始试验感光材料,其方法是用纸作基体,先将纸基浸入盐水中,然后再浸到硝酸银溶液内,这样卤化银就在纸质纤维中形成了。摄影时把这种感光纸放入暗箱内,最后放在浓盐水中定影。
现存的泰尔鲍脱最早的作品,是他拍摄自己室内的格子窗,而且在这张照片上还署了名和注明1835年8月等字样。这张用2.5立方英寸暗箱拍摄的只有1英寸见方的纸质负片,现珍藏于伦敦科学博物馆。
939年,当泰尔鲍脱获悉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术后,吃惊之余难免沮丧,不过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还是改良了工艺,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照相术,其程序是:
1、先将纸基浸入硝酸银溶液,然后再浸入碘化钾溶液内,使其具备感光性能;
2、然后,为增加感光度,再往上涂一层没食子酸与硝酸银的混合液
3、放入暗箱摄影;
4、涂上没食子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液显影;
5、在大苏打中定影。
这样就得到了纸质负片。为增加透明度在蘸上蜡和油之后,就可以用卤化银纸紧贴着负片晒相,从而得到正像。泰尔鲍脱把它称为“碘化银相纸照相法”,以后他又加上自己的姓名,把它改称为“泰尔鲍脱照相法”。1841年在英国他获得了专利。
泰尔鲍脱在1844年到1846年之间,先生出版了共计6卷的全集《自然的铅笔》,书中还粘贴了24张碘化银相纸照片。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本附有照片插图在书籍。
碘化银相纸照相法与达盖尔照相术比较,其特点是感光时间短,而且用一张负片还可晒得多张正像,可当时在英国以外的地方它还不那么流行。人们之所以对“碘化银相纸照相法”给以很高的评价,是因为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在采用负-正片的照相程序。著名的古典摄影家D.O.希尔(1802-1870)和罗伯特-亚当森(1821-1848),也正是用这种方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胶棉湿版法
英国的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尔(1813-1857),1851年在英国的《化学家杂志》上发表了另一种新的照相技法,他利用的是一种叫作胶棉的粘性透明液体。阿切尔的照相程序是:
1、在胶棉内加入碘化钾,制成碘化胶棉;
2、将经过充分研磨的碘化胶棉均匀地涂在透明玻璃板上;?
3、把它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形成碘化银,使之具备感光性能;
4、从溶液中取出玻璃板,直接放入暗箱摄影;
5、在硫酸亚铁或焦性没食子酸溶液中显影;
6、用氰酸钾或大苏打定影;
这样就制成了玻璃负片,再把它印到蛋纸或P.O.P相纸上制成正像。这种
“胶棉湿版法”的最大缺点是,必须在玻璃基板沾满溶液湿润的情况下尽快完成摄影、显影程序,否则感光溶液一经干燥,感光度就会要迅速下降。可是当时,由于胶棉湿版法具有价格便宜、曝光时间短(只需15-5秒种)、操作简便、清晰度高、能长久地保持照片原样,以及能得到多张正像这些独到之处,所以一经公开发表后,没过多入就把银版照相术和碘化银相纸照相法挤垮了。
早期著名的摄影家纳达(1820-1910)和卡梅伦夫人(1815-1879),就是用这种方法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作品。
明胶乳剂的出现
1868年,W.H.哈里森提出了使用胶棉明胶来替代胶棉乳剂的设想。1871年,英国医生R.L马多克斯发表了一篇论述制造明胶乳剂的文章。1873年,伯吉斯在伦敦首次出售了明胶乳剂。1878年,C.贝内特发现将乳剂加热能增加感光度。在职879年,范-蒙克-霍芬又发现在明胶乳剂内添加阿摩尼亚(氨)同样能增加感光度。这样到1880年,当溴化银明胶乳剂初具了生产规模之后,明胶干版法也就取代了1851年以来风靡一时的湿版法。从此,在世界范围内,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照相感光材料工业。
⑷ 照相机是谁发明的何时发明
第一章 照相机的发展简史 一个不透光的盒子,这就是照相机。照相机是用感光胶片反景物拍摄下来的摄影器材。它的发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我国对光和影像的研究,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四百多年,我国的《墨经》一书就详细记载了光的直线前进、光的反射,以及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现象。到了宋代,在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1031至1095年)一书中,还详细叙述了“小孔成像匣”的原理。 在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出现了供绘画用的“成像暗箱”。 1839年8月19 日法国画家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于是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台可携式木箱照相机。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45年德国人冯·马腾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摇摄150°的转机。 1849年戴维·布鲁司特发明了立体照相机和双镜头的立体观片镜。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1866年德国化学家肖特与光学家阿具在蔡司公司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产生了正光摄影镜头,使摄影镜头的设计制造,得到迅速发展。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生产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软、可卷绕的“胶卷”。这是感光材料的一个飞跃。同年,柯达公司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安装胶卷的可携式方箱照相机。 1906年美国人乔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闪光灯。1913年德国人奥斯卡·巴纳克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从1839年至1924年这个照相机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钮扣形、手枪形等照相机。 从1925年至1938年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段时间内,德国的莱兹、罗莱、蔡司等公司研制生产出了小体积、铝合金机身等双镜头及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在此阶段,照相机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学式取景器、测距器、自拍机等被广泛采用,机械快门的调节范围不断扩大。照相机制造业开始大批量生产照相机,各国照相机制造厂纷纷仿制莱卡型和罗莱弗莱型照相机。黑白感光胶片的感光度、分辨率和宽容度不断提高;彩色感光片开始推广,从而使摄影队伍迅速扩大并走向专业化。 从1939年之后为照相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此阶段的前半期即本世纪六十年代之前,黑白、彩色胶片的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光学工业制成了含有稀有元素的新型光学玻璃,如镧、钛、镉等玻璃。从而更好地校正了摄影镜头的像差,使镜头向大孔径和多种焦距的方向迅速发展。因而,出现了变焦、徽距、折反射式、广角等多种摄影镜头。镜头单层镀膜得到普遍推广。照相机出现了计数器自动复零、反光镜自动复位、半自动和全自动收缩光圈等结构。照相机的质量、产量开始飞速发展。 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今为第三阶段的后期。这期间,日本的小西六摄影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自支调焦照相机--柯尼卡C35A型135照相机.接着日本又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双优先式自动曝光照相机--美能达XDG型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开创了一台相机具有多种曝光功能的先例。 这期间,光学传递函数理论进入了光学设计领域,出现了成像质量高,色彩还原好,大孔径,低畸变的摄影镜头。同时,镜头向系列化发展,由焦距几毫米的鱼眼镜头到焦距长达2米的超摄远镜头,并有了透视调整、 变焦徽距、夜视等摄影镜头。电子技术逐渐深入到照相机内部,多种测光、高精度的电子镜间快门、电子焦平面快门以及易于控制的电子自拍机等都纷纷出现。曝光补偿、存储记忆、多纪录功能、电动上弦卷片、自动调焦等各种功能得到愈益精美的应用,高度自动化、小型、轻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估质的各种新型相机,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不断问世,从而为摄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十分精良的设备。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fpa.org/course/sheying/sheying1.htm
⑸ 有色照片什么时候发明的
早在1850前后,就有“好事之人”通过后期手工给达盖尔照片和蛋白照片上彩,1860年代版之后开始权出现采用碳素工艺和重铬酸盐工艺为照片添加色彩的方式,之后是采用彩色滤镜或通过在胶片感光乳剂中添加染料来制作彩色照片。英国的摄影史则认为,电影和电影放映机发明人、法国的卢米埃兄弟在1907年发明了第一种商业彩色印相法。
同时,欧洲与美国还在争夺谁是“彩色摄影艺术先行者”的话语权。美国柯达公司、德国阿克法公司在1930年代相继研究出方便使用的彩色胶片,让彩色摄影步入了快速发展期。
⑹ 照相是谁发明的,又是于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全世界公认摄影是法国L·达盖尔发明的。1839年8月19日法国向全世界宣布。L·达盖尔全名是路易·雅克·芒代·达盖尔。1787年出生—1851年去世。
1841年光学家沃哥兰德发明了第一台全金属机身的照相机。该相机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数学计算设计出的、最大相孔径为1:3.4的摄影镜头。
1861年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张彩色照片。
照相在清朝时传入中国。银版照相之术自从1837年在法国问世之后,没过几年就从西洋传入中国。 最早的照相机是由供职于中国海关的法国人儒勒.依蒂耶1846年带进中国的。
(6)相片何时发明扩展阅读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要追溯到 193 年前。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欧洲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增进了对感光物质和物影成像的理解。1826年,从小对发明很感兴趣的法国人尼埃普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日光蚀刻法拍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存世照片:《窗外风景》。
尼埃普斯曝光了足足 8 个小时才获得了这张照片。为了改进曝光成像时间,他找到了舞美设计师达盖尔。两人一起合作改进技术,最终于 1839 年发布了达盖尔摄影术。这是人类历史上摄影技术真正的开端。
在随后 50 年间,尽管摄影技术一直在缩短曝光时间上演进,诞生了湿版摄影工艺和干版摄影工艺,但整套摄影设备依然非常笨重、且不易携带。
《中国摄影》一篇文章这样描述 19 世纪中期流行的湿版摄影法,“摄影师外出拍摄时必须携带着遮光的帐篷、化学药品、玻璃片、笨重的支架以及一壶水,全套装备通常是整整一马车”。
⑺ 照片是谁发明的
1839年8月15日,在法国科学院大厅里,展出了一张光学照片。这一人类回历史上的新发明,标志着世界答上第一张照片的诞生。
这张光学照片的发明者叫路易斯·达意尔,是巴黎的一位画家和舞台布景设计师。他为了设计光学布景,制作了一种暗箱式万花筒:一个小木匣子,一端开有小孔,另一端固定着一张风景画,通过太阳光的照射,风景画就能反映到墙上或幕布上。后来他又不断对暗箱进行改进,给它装上磨光镜头和反射镜,使幕布上的布景显得更加逼真。但是,这种光学布景不能永远固定在幕布上,这使达意尔很犯愁。有一天,他正在弄一张薄片感光,忽然天阴下来,阳光消失了。他只好把这张感光不足的薄片放进化学药品柜子里。3天后,他取出薄片,发现上面的景物异常清晰。这一偶然发现使他兴奋异常,他忙取出各种化学药品,做起试验来。他先把碘化银薄片短时间感光,然后放入稀释水银溶液中显影,再用苏打碱溶液冲洗定影,终于获得了一张清晰的风景照。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张光学照片问世了。
⑻ 最早的照片是什么时候产生的
摄影术的诞生是1839年 不过1837年 达盖尔通过银版法拍出了公认的第一张照片《静物》 不过,对于尼艾普斯这个人 他拍的照片要更早,只是没有被公认,而且照片已经遗失了 照片名应该叫做《餐桌》 。(是达盖尔,不是达梅尔 1837年是确切年份。)
⑼ 人类的第一张照片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182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