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图书馆
一、美国国会图书馆(2600万册)华盛顿
美国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United States)建于1800年,距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是美国的四个官方国家图书馆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美国国会图书馆是在美国国会的支持下,通过公众基金、美国国会的适当资助、私营企业的捐助及致力于图书馆工作的全体职员共同努力建成的,它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联邦文化机构,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宝库,是美国知识与民主的重要象征,在美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保存各类收藏近1亿2千1百万项,超过三分之二的书籍是以多媒体形式存放的。其中包括很多稀有图书、特色收藏、世界上最大的地图、电影胶片和电视片等(除农业技术和临床医学方面的信息分别由国家农业图书馆和国家医学图书馆收藏外,其它信息均被国会图书馆收藏)。
二、俄罗斯国立图书馆(1760万册)莫斯科
俄罗斯国立图书馆是欧洲第一大图书馆,藏书总量仅次于拥有2.1亿册/件藏书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居世界第二位。该馆始建于19世纪60年代。1862年鲁缅采夫博物馆由彼得堡迁往莫斯科,迁入由著名建筑师巴热诺夫设计,坐落于克里姆林宫旁的帕什科夫楼。同年,作为该博物馆一部分的莫斯科第一所免费公共图书馆开放,名为莫斯科公共博物馆及鲁缅采夫博物馆图书馆,通常称鲁缅采夫图书馆。该馆当时藏书基础是著名国务活动家鲁缅采夫伯爵丰富的藏书。鲁缅采夫伯爵于1826年在圣彼得堡去世,出于“有益于祖国和教育”的目的将其藏书捐赠。从1862年建馆之初,便开始接受缴送本。十月革命后,1918年3月,苏维埃政府迁往莫斯科,鲁缅采夫图书馆成为国家主要图书馆。1921年被赋予国家书库职能;1925年2月根据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的决议,改名为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列宁图书馆的藏书迅速增加,规模超过了始建于1795年的谢德林图书馆,在苏联图书馆界占据了中心地位。1973年,在苏联文化部批准的图书馆章程中,第一次以条文形式规定列宁图书馆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国家图书馆”。1992年,根据俄联邦总统1月22日第38号“关于建立俄罗斯国立图书馆”的命令,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在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并成为法定缴送本保存馆。
三、中国国家图书馆(1590万册)北京
中国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南长河畔,紫竹院公园旁。坐落在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1987年落成,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国家图书馆的主楼为双塔形高楼,通体以蓝色为基调,取其用水慎火之意。主楼采用双重檐形式,孔雀蓝琉璃瓦大屋顶,淡乳灰色的瓷砖外墙,花岗岩基座的石阶,再配以汉白玉栏杆,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0万册。裙楼分布在主楼两侧,并形成两个面积甚大的天井,天井内为花园,形成楼中有园的独特景致,群楼地上5层底下1层,分布着图书馆的各个功能单元,设有个各具特色的阅览室46个,其中开架阅览室23个,日均可接待读者六、七千人次。该建筑还曾被评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
四、俄罗斯国家图书馆(1362万册)圣彼得堡
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原名为萨尔蒂科夫-谢德林国立公共图书馆,系前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国家馆,苏联解体后1992年3月更名为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作为俄罗斯两个国家图书馆之一,隶属于文化部由政府拨款的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负责保存全部俄罗斯的印刷品,手稿和其它文献如科学会议录等,以确保公民利用文化科学遗产和免费使用信息。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享有接受1册俄罗斯联邦每种印刷品的权利,同时它从国外购买各式各样资料。通过捐献和馈赠俄罗斯国家图书馆藏书日益丰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是俄罗斯图书馆学、目录学以及图书学研究领域的中心。
五、大英图书馆(1300万册)伦敦
大英图书馆(亦译作不列颠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学术图书馆之一。根据1972年颁布的《英国图书馆法》于1973年7月1日建立。它由前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国立中央图书馆、国立外借科技图书馆以及英国全国书目出版社等单位所组成。该馆的参考部收藏1,000万余册印刷本图书、12万册手写本图书、10万件印玺及3,000余册纸莎草纸上的抄写本和其他资料。外借部约有图书1300万册,现有期刊、报纸92,000种和缩微胶卷文件350万件,以及300万份录音资料。英国国家图书馆。1973年7月由原英国博物院图书馆、全国中央图书馆、全国科学发明参考图书馆、全国科学技术外借图书馆、英国全国书目公司合并而成。1992年底藏书1500万册(件),其中图书1200万册,缩微资料100万卷,科技报告160万件,手稿15万份,期刊5万种。该馆以收藏英国文学、古版书、珍本书为特色。经费80%由英国议会拨给。设有外借部、参考部、研究和发展部等。另外还有报纸图书馆、手稿部、东方手稿和印本书部、图书馆协会图书馆等。1977年建立了英国图书馆情报服务系统(BLAISE)。出版物有《英国国家书目》、《英国印本书总目录》、《不列颠图书馆连续出版物目录》等。
六、哈佛大学图书馆(1100万册)马萨诸塞
哈佛大学图书馆是美国最古老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藏书最多、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有5位美国总统、30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曾在这里学习过。1638年,学校校务委员约翰·哈佛病逝,他把一半遗产和私人藏书捐献给学校。学校就以哈佛命名,哈佛的捐献成为当时图书馆的主要财产和资料。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哈佛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达1000多万件,设有100多个分馆。不仅学校的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而且还有各类专业图书馆。分馆大部分设在哈佛大学校园内,有的远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市,甚至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其中燕京图书馆收藏有中国的珍贵图书;拉蒙特图书馆是世界上第一个供大学本科学生专用的图书馆;魏德勒图书馆是哈佛大学藏书最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图书馆。哈佛大学图书馆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使学校达到“教育的珠穆朗玛峰”,占据世界第一流的位置。他和国内外100多家的计算机数据库建立了联系,热情周到地为师生提供各种资料。
七、法国国家图书馆(1100万册)巴黎
法国国家图书馆是法国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屈指可数的世界大型图书馆之一。它是由皇家图书馆发展起来的,其历史可上溯至查理五世(1364-1380年)为收藏历代王室藏书而建立的国王图书馆。后经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年)在枫丹白露重建,称皇家图书馆。1720年路易十四时期该馆迁入黎塞留(因原为路易十三的宰相黎塞留的府邸而得名)街,1786年馆藏达15万册。除印本图书外,还开始收集钱币、徽章、浮雕等。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充公法令,将该馆收归国有,成为国家财产。1792年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向国民开放,藏书30万册。那个时期接受了大量被充公的图书,其中有当时被查封教会、流亡贵族和其他流亡国外者的图书、法国修道院和贵族图书馆的藏书等。短短几年内馆藏猛增到60多万册。随着政府更迭图书馆几度更名。
八、莱比锡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900万册)莱比锡
德意志国家图书馆(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联邦德国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做为非借阅图书馆,德意志图书馆承担着从1913年以来所有德语出版书籍的保藏工作,除此之外该图书馆还负责制定德国国家书目。莱比锡国家图书馆:主要负责珍贵图书的保护与收藏。
九、日本国会图书馆(727万册)东京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有两个源流。一是设立于1890年、隶属于旧宪法下帝国议会的贵族院众议院图书馆,另一则是设立于1872年、隶属于文部省的帝国图书馆。其中帝国图书馆经历了自书籍馆(1872年)、东京书籍馆(1875年)、东京府书籍馆(1877年)、东京图书馆(1880年)至帝国图书馆(1897年)的变迁。1947年改称为国立图书馆。
由于帝国图书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是接受缴送本的图书馆,因此,其藏书包括了明治以后日本出版的所有出版物,两个图书馆的藏书成为NDL藏书的重要基础。该馆是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模式建立的,1948年6月5日正式向一般读者开放。
十、法兰克福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700万册)法兰克福
德意志国家图书馆(Die Deutsche Nationalbibliothek)是联邦德国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做为非借阅图书馆,德意志图书馆承担着从1913年以来所有德语出版书籍的保藏工作,除此之外该图书馆还负责制定德国国家书目。法兰克福国家图书馆:承担整个德意志图书馆网上书目(OPAC)的改进和编辑、图书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负责德意志图书馆的构建和领导。除此之外法兰克福国家图书馆还提供国家图书书目服务。
⑵ 中国最早的图书馆是哪一个
有史料称,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是1907年创于江苏的江南图书馆。这不对,中国最早的图书馆在武汉。
1902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北巡抚端方联合奏请清廷设立湖北省图书馆获准,并于1904年8月27日开馆(利用武昌兰陵街博文书院改建而成,1935年在武昌阅马场重修馆舍),开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先河,比江南图书馆大3岁,比声名显赫的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前身)早38年。这一切,跟张之洞能“与国际接轨”有关。
武汉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则是1910年5月16日开办的文华公书林,美国人韦棣华女士功不可没。
武昌文华大学是晚清美国基督教圣公会所办,该校英文教师韦棣华与友人出资在校内设报亭,购置书报杂志供师生阅读,后藏书日增,扩为两间图书室,开办公共图书馆的愿望与日俱增。经多方募捐筹办,文华公书林于1905年奠基,1910年开放,创武汉公共图书馆历史之始。
文华公书林值得大书一笔的还不止于此,1920年,韦棣华女士在文华公书林创设文华大学图书科。1927年,文华大学的后继者华中大学停办,图书科获准开办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这是旧中国第一所也是惟一一所图书馆专业的学校。抗战时迁至重庆,又增设档案管理专科班,又成为当时中国惟一的档案专业学校。抗战胜利后“荣归故里”。1952年并入武汉大学。
⑶ 发明者图书馆在哪
风暴群山ULD机器人骑着机械鸟
⑷ 是谁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
图书馆的创建人是亚述巴尼拔,他不但战功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的创建人,对保存巴比伦亚述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亚述巴尼拔尊崇文化,爱书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他命信使、书吏或官员遍历全国各地专门搜集图书,凡发现尼尼微所缺的泥版,无论如何都要弄到,大有搜尽天下文章之气魄。尤其是对文明发达程度较高的苏美尔和阿卡德地区更为重视,信使、书吏或官员在这里往往能搜寻到古老的铭文。亚述巴尼拔图书馆管理井井有条。图书馆有馆藏图书目录,登录了所有图书的书名供读者查找。每本图书(泥版文书)都进行了财产登记,盖上了“天下之王、亚述王亚述巴尼拔宫廷”的印章。这些图书都是亚述官吏根据国王的命令,从巴比伦各地城市、神庙中搜集来的古籍,或是根据古籍抄写的副本。因为在亚述本国,如果不算历代诸王所写的远征记,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文学作品。亚述的文学作品,基本上都出自巴比伦。考古学家在发掘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时,发现了亚述和巴比伦所有的重要作品,从而弄清了亚述文学的源流。
⑸ 世界上第一所图书馆是在哪个国家设立
下面是最早的不规范图书馆,在尼尼微成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最早发源地之一。“两河”是流贯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期河。
1849年,英国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的尼尼微成的废墟上发掘到了许多泥板书。刻在泥板上的文字,每一笔和开始都较粗,末尾都较细,如同楔子形状,所以叫楔形文字。泥板上刻写着叙事诗、祈祷文、商务记录、贡品清单、行政命令、天文资料等。同时还刻着主人的印记,有的标明来源或出处。像这样的泥板书有25000多块,其中2000多块现收藏在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据考证,这是公元前7世纪所造的宫廷图书馆的遗物,这说明,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在27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
最早的规范图书馆 在美索不达米亚 现在的伊拉克
伊拉克全境遍布重要的历史遗迹。在考古学历史上,伊拉克的文明是独一无二的。很少有地方像伊拉克这样经历过如此悠久而复杂的历史,几千年来从科技发明、艺术文学到宗教和社会结构,人类文明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我们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也在美索不达米亚。而闻名于世的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在时间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早400年,而且由于泥版图书的特殊性,没有像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毁于战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因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而得名,亚述巴尼拔是亚述末代国王,公元前668年至前627年在位。他自称为“伟大英明及世界之王”,他在位时不仅使亚述帝国的疆域达到了极限,而且也是一位尊崇文化、博学多才、爱书入迷的国王。在图书馆遗址的一块泥版上,亚述巴尼拔自述道:“我,亚述巴尼拔,受到纳布智能神的启发,觉得有博览群书的必要。我可以从它学到射、御以及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读书不但可以扩充知识和技艺,而且还可养成一种高贵的气度。”因此,在他统治期间,在古都尼尼微修建了著名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值得一提的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重现于世,应归功于英国业余考古学家莱尔德,可以说它是由莱尔德用他的铁锨公诸于世的。1849年,他在发掘尼尼微的亚述王宫遗址时,在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年—前681年在位)的宫殿里,发现了两个像是后来增建的、作为图书馆的房间。其面积之大、藏书之多,即使按现代标准来说,“图书馆”这一名称也是毫不过分的。莱尔德在那儿发现了近三万“册”书,这是一个地道的泥版图书馆!
根据后来考古学家的考证和研究,人们基本了解了亚述巴尼拔图书馆的概貌。
图书馆的藏书大部分是从全国各地传抄的摹本,另一部分从私人处获得。在尼尼微图书馆遗址,曾发现了亚述巴尼拔给一些文官的训令,指示他们到各省去收集泥版图书。其中一封这样写道:“接到此信之日,即带舒玛、其弟贝尔·埃梯尔、亚普拉及你认识的波西巴的一些艺术家去,尽可能收集人们家中及埃齐达神庙里的泥版。”此外,亚述巴尼拔还雇有好多学者和抄写员,专门抄写各地的泥版和有价值的铭文。
图书馆中的藏书门类齐全,包括哲学、数学、语言学、医学、文学以及占星学等各类著作,几乎囊括了当时的全部学识。其中的王朝世袭表、史事札记、宫廷敕令以及神话故事、歌谣和颂诗,为后人了解亚述帝国乃至整个亚述-巴比伦文明提供了钥匙。尤其珍贵的是,在文学类泥版中,这里藏有世界史上第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所创造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从图书馆藏书来看,亚述人已懂得对各类图书进行分类和编目。对各类书籍,通常放在不同的位置加以区分。亚述书吏还在每块泥版上附上题签,标明该泥版所记载的内容。
这座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的私人图书馆。这里的藏书多数刻有国王的名字,有的注明是国王本人亲自修订的,有的则注明是由他收集来的。泥版文书上往往还刻有“宇宙之王、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的字样。在一块泥版上,刻着这样一首诗:
我是亚述巴尼拔,伟大的国王、非凡的国王 宇宙之王、亚述之王、周边世界之王
王中之王,亚述的统帅、无敌的君主支配着大海从高到低
所有的诸侯都匍匐在我脚下。
⑹ 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是在那个国家
不是问过了吗
下面是最早的不规范图书馆,在尼尼微成
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最早发源地之一。“两河”是流贯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期河。
1849年,英国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的尼尼微成的废墟上发掘到了许多泥板书。刻在泥板上的文字,每一笔和开始都较粗,末尾都较细,如同楔子形状,所以叫楔形文字。泥板上刻写着叙事诗、祈祷文、商务记录、贡品清单、行政命令、天文资料等。同时还刻着主人的印记,有的标明来源或出处。像这样的泥板书有25000多块,其中2000多块现收藏在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据考证,这是公元前7世纪所造的宫廷图书馆的遗物,这说明,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在27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
最早的规范图书馆 在美索不达米亚 现在的伊拉克
伊拉克全境遍布重要的历史遗迹。在考古学历史上,伊拉克的文明是独一无二的。很少有地方像伊拉克这样经历过如此悠久而复杂的历史,几千年来从科技发明、艺术文学到宗教和社会结构,人类文明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我们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也在美索不达米亚。而闻名于世的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这是现今已发掘的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在时间上要比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早400年,而且由于泥版图书的特殊性,没有像亚历山大图书馆一样毁于战火,大部分都保存了下来。
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因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而得名,亚述巴尼拔是亚述末代国王,公元前668年至前627年在位。他自称为“伟大英明及世界之王”,他在位时不仅使亚述帝国的疆域达到了极限,而且也是一位尊崇文化、博学多才、爱书入迷的国王。在图书馆遗址的一块泥版上,亚述巴尼拔自述道:“我,亚述巴尼拔,受到纳布智能神的启发,觉得有博览群书的必要。我可以从它学到射、御以及治国平天下的本领。……读书不但可以扩充知识和技艺,而且还可养成一种高贵的气度。”因此,在他统治期间,在古都尼尼微修建了著名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
值得一提的是,亚述巴尼拔图书馆重现于世,应归功于英国业余考古学家莱尔德,可以说它是由莱尔德用他的铁锨公诸于世的。1849年,他在发掘尼尼微的亚述王宫遗址时,在亚述国王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年—前681年在位)的宫殿里,发现了两个像是后来增建的、作为图书馆的房间。其面积之大、藏书之多,即使按现代标准来说,“图书馆”这一名称也是毫不过分的。莱尔德在那儿发现了近三万“册”书,这是一个地道的泥版图书馆!
根据后来考古学家的考证和研究,人们基本了解了亚述巴尼拔图书馆的概貌。
图书馆的藏书大部分是从全国各地传抄的摹本,另一部分从私人处获得。在尼尼微图书馆遗址,曾发现了亚述巴尼拔给一些文官的训令,指示他们到各省去收集泥版图书。其中一封这样写道:“接到此信之日,即带舒玛、其弟贝尔·埃梯尔、亚普拉及你认识的波西巴的一些艺术家去,尽可能收集人们家中及埃齐达神庙里的泥版。”此外,亚述巴尼拔还雇有好多学者和抄写员,专门抄写各地的泥版和有价值的铭文。
图书馆中的藏书门类齐全,包括哲学、数学、语言学、医学、文学以及占星学等各类著作,几乎囊括了当时的全部学识。其中的王朝世袭表、史事札记、宫廷敕令以及神话故事、歌谣和颂诗,为后人了解亚述帝国乃至整个亚述-巴比伦文明提供了钥匙。尤其珍贵的是,在文学类泥版中,这里藏有世界史上第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这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所创造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从图书馆藏书来看,亚述人已懂得对各类图书进行分类和编目。对各类书籍,通常放在不同的位置加以区分。亚述书吏还在每块泥版上附上题签,标明该泥版所记载的内容。
这座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的私人图书馆。这里的藏书多数刻有国王的名字,有的注明是国王本人亲自修订的,有的则注明是由他收集来的。泥版文书上往往还刻有“宇宙之王、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的字样。在一块泥版上,刻着这样一首诗:
我是亚述巴尼拔,伟大的国王、非凡的国王 宇宙之王、亚述之王、周边世界之王
王中之王,亚述的统帅、无敌的君主支配着大海从高到低
所有的诸侯都匍匐在我脚下。
⑺ 世界十大图书馆在哪里
一、美国国会图书馆(2600万册)华盛顿
二、俄罗斯国立图书馆(1760万册)莫斯科
三、中国国家图书馆(1590万册)北京
四、俄罗斯国家图书馆(1362万册)圣彼得堡
五、大英图书馆(1300万册)伦敦
六、哈佛大学图书馆(1100万册)马萨诸塞
七、法国国家图书馆(1100万册)巴黎
八、莱比锡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900万册)莱比锡
九、日本国会图书馆(727万册)东京
十、法兰克福图书馆(属于德意志国家图书馆)(700万册)法兰克福
⑻ 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在哪里
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在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称为国会国书馆。
⑼ 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在什么地方
世界上最早的皇家图书馆,可说是公元前15世纪中国殷代在都城(今河南安阳)设立的档案库。里面珍藏了具有史料价值的甲骨卜辞,以供执政者参考。这可看成是皇家图书馆的萌芽。而有史可查的皇家图书馆,出现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武帝时代。当时,政府曾颁布征集图书的公告,并在宫内设立了收藏图书的馆舍,配备了管理图书的官员。
⑽ 西方图书馆史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后的图书馆
1450年前后,德国人J.谷登堡受到中国活字印刷的启示,用铅、锡、锑合金制成活字版,用油墨印刷,为近代的金属活字印刷业奠定了基础。活字印刷术的使用对图书馆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图书再也不用靠手工抄写了。图书的管理和图书的生产也开始分开,逐渐形成图书馆和图书出版两个专门行业。印刷型图书的大量出版使图书馆藏书以空前的速度增加,一些大型图书馆开始出现。藏书激增促使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如分类、著录、目录编制等)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图书馆的建筑结构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铁链加锁的图书和读经台式的书籍放置办法逐渐消失了。1567年,西班牙的艾斯库略尔宫图书馆首次采用了墙壁式大厅的建筑格局,即图书馆内部为又宽又高的大厅,周围的墙壁排列书架,大厅中间的宽敞空间既可供读者活动,也可陈列地球仪和其他珍贵文物。馆藏结构也起了变化,本国语言的出版物逐渐增多,拉丁文、希腊文书籍的比重显著减少。从活字印刷起到1500年出版的图书被称为摇篮本。据估计,这一时期摇篮本总共刊印了4万种。由于印刷的书籍增多,许多国家开始要求出版商呈缴出版物,以便检查书籍内容。1537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颁布了第一部呈缴本法,各国政府纷纷仿效(见出版物呈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