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到底是谁创造了六道轮回终于要揭开一点秘密
净空法师---六道轮回,不是释迦牟尼佛首先说出来的,最早讲六道轮回的,是古老的婆罗门教。
我们学佛的同修,都能够肯定,这个世间确确实实有六道轮回,今天西方科学家,也确实证实了轮回的存在。六道轮回,不是释迦牟尼佛首先说出来的,最早讲六道轮回的,是古老的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在中国称印度教,有八千多年的历史,比佛教早得太多了。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介绍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修禅定,这个禅定我们讲的是“世间禅定”,四禅八定。
我们知道六道是六种不同的空间,虽然畜生道有一部分我们见到,有一部分我们见不到。畜生的种类很多,我们见得到的,是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不同空间的,我们就见不到了。
六道是六种不同的空间,四圣法界又是四种不同的空间,一真法界也是一个不同空间。从理论上讲,空间维次是无限量的。佛跟我们讲十法界、讲一真法界,是讲大的,没有讲细的,细的则是太多了。
空间怎么来的?是从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于是我们就能够体会到,一切众生妄想分别执着无量无边,所以不同维次空间当然是无尽的。今天科学家都在想方法,还是没有办法突破这个空间维次,如果能突破四度空间,那你就能见到过去、见到未来了。
要如何突破?禅定能够突破。禅定是什么?把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婆罗门教修禅定,他放下的愈多,突破的层次就愈多,于是六道他见到了。六道的状况,古老的婆罗门修行人很清楚、很明了,他们说得不错,但是,轮回之所以然的道理,婆罗门教就没有法子说出来了。
婆罗门教是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佛这才出现在世间。佛来干什么的?他出现在世间,就是为大家解决疑难的。佛不仅是六道轮回所以然的道理说得很清楚、很明白,而且告诉我们轮回之外还有法界,有四圣法界,有一真法界,这是古老婆罗门教里面全都没有提到的。
四圣法界是相似的法界,六道纯粹是虚妄不实,所以我们一定要晓得,生天不究竟。许多人把生天当作究竟,佛告诉我们生天不究竟。天的福报比人间大,寿命比人间长,但是他寿命完了,就会往下堕落,还是要搞轮回。这些事实真相,我们总要清楚、总要明了。
② 六道轮回谁造的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六道轮回是后土娘娘造的,当年后土娘娘感众生死后鬼魂无处栖身,凄苦不堪,便以身化轮回,从此六道轮回现。而后土娘娘化身轮回后,只留下元神,即平心娘娘坐镇地府!
③ 六道轮回是谁创造的
【今且置悟,只论其迷。其天人修罗,循善品而轻升。地狱鬼畜,由恶业而沉坠。其坠之鬼畜,有轻重之分。而沉乎地狱,无大小之别。总由无明之颠倒,致有狱户之正边。故知凡夫由昧心源,而随妄念。妄造恶业,妄受苦报。不凭至圣之大悲,曷解倒悬之极苦。】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这一段为我们说明六道轮回的由来。六道确实有这麼一桩事,这事怎麼来的,根源在什麼地方,我们要知道。在古代,印度宗教非常发达,修学也确实有成就。世尊出世那个时候,有许许多多的外道,佛家讲外道是从理事来建立这个名词,决定没有轻视的意思,所以外道指的是心外求法,凡是心外求法的都称为外道。如果我们学佛不懂得向自性当中求,也向心外求,那也是外道,这个道理我们要明瞭,名词术语的含义要清楚。这些人他们修定也有相当的定功,佛家讲世间禅定,四禅八定他们都得到了。许多宗教的修行人,他们有能力往生四禅天,有能力往生四空天,在甚深定力境界里面,六道的情形就非常熟悉。他们见到六道状况不是推想的,也不是用数学推算出来,定中的境界是现量境界,是亲眼所看、亲耳所闻,但是六道从哪里来的,为什麼会形成,他不知道。就如同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世间,这个社会、这个地球上事物我们都看得清楚,我们都听得清楚,我们都很明瞭,可是地球从哪来的,地球上这些生命从哪来的,我们不知道。那一些外道的修行人,对於六道状况就跟我们现前一样,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④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六道轮回由谁创建
不是中国古代,而是佛教和道教。其实善良的老百姓心里都有六道轮回,不然也不会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法了。
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是一体的。
六道:天道,修罗道,人道;(三善道)
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三恶道)
其实在天道,人道,鬼道,畜生道都有修罗,所以,也有称五道的说法。
六道轮回其实是人真如本性里变现出来的,对于非常善良的人来说,是不会存在三恶道的。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建议提问者好好研究一下佛学,
信佛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事情,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好好把握。
⑤ 什么是六道轮回它的来历是什么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今且置悟,只论其迷。其天人修罗,循善品而轻升。地狱鬼畜,由恶业而沉坠。其坠之鬼畜,有轻重之分。而沉乎地狱,无大小之别。总由无明之颠倒,致有狱户之正边。故知凡夫由昧心源,而随妄念。妄造恶业,妄受苦报。不凭至圣之大悲,曷解倒悬之极苦。】 …… 现在第一句话说“今且置悟”,“悟”的境界是佛菩萨的境界,是一真法界,是四圣法界,现在放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谈,专讲六道。“只论其迷”,现在只说说迷的众生,迷失一念心性,我们迷了一念,所以才有多念。迷了自性,自性变什么?自性变成阿赖耶,我们就不叫它自性,叫它做阿赖耶,阿赖耶是迷了的自性的名称。其实自性有没有迷悟?没有,迷悟在人,这些经文我们要细细体会它的意思。六道是“天、人、修罗”,我们叫它三善道,“循善品而轻升”,轻重是佛法里面用的形容词,他修善就感得三善道的果报。人算是善道、修罗是善道,但是此地的修罗是讲人间、天上的阿修罗。 …… 再说地狱、饿鬼、畜生,这三道叫三恶道,“由恶业而沉坠”,“坠”是往下沉、堕落。这三道业因非常复杂,十善业反过来就是十恶业:身体造作的杀生、偷盗、邪淫;口里面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心里面贪、瞋、痴,造作这十种恶业果报就在三恶道。极重的十恶堕地狱,中品的十恶堕饿鬼,下品的十恶,做十恶业比较轻一点的变畜生。十恶里面最严重的是心,意的三业贪瞋痴,贪瞋痴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把它说做三毒,所有一切的恶业都是从这个地方生长,三毒烦恼。佛家讲行善,善有善根,这个根能生一切善,那是什么?无贪、无瞋、无痴,叫三善根。反过来我们不就晓得贪瞋痴是三恶根,所有一切的恶法都从这个根生出来的。我们哪一个人没有贪瞋痴?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明,哪一个人没有三恶道的业因?实在讲,我们一般众生三恶道的业因力量强大,三善道的业因有,力量微弱,这是事实。自己要多想想,因有了,而且又这么强大,如果再加上缘,不要加多,加上小小的缘,三恶道去。外面境界的诱惑就是缘,名闻利养、五欲六尘在这里诱惑你,你对它贪爱分别,饿鬼道的缘成就;看到别人有成就,嫉妒、瞋恚,想尽方法障碍破坏他,地狱道的缘成就;于一切世出世间法是非邪正没有能力辨别,祸福因缘摆在面前不认识,畜生道的缘成熟。 …… 下面说“其坠之鬼畜,有轻重之分”。鬼的种类很多很多,佛在经典里面给我们说了三十六类,那个类是大类。他造作的三毒烦恼,这是贪心重、嫉妒心重落到鬼道,引业引他到鬼道去。可是每一个人过去所造的十恶业有轻重不同,所以同样在鬼道,他们生活状况也不一样;有些鬼福报很大,享受比我们人间还要殊胜,类似天人的享受,鬼道福报大的。为什么那么大的福报堕鬼道?引业把他引到鬼道去。他所修的福还是过去生中修的布施,布施、持戒、忍辱,还是修的这些,鬼道里面享福。但是鬼道里头有福报的少数,通常我们叫鬼叫饿鬼,鬼道里头饿腹的占多数。所以他这是情况不一样,他有轻重之分。 “而堕到地狱里,则没有大小之别”,地狱是苦,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但是地狱里头的类别也非常之多、非常复杂,经上跟我们讲有无间地狱、阿鼻地狱,这是最重的,造的是五逆十恶。 …… 末后做了个总结,“故知凡夫由昧心源,而随妄念。妄造恶业,妄受苦报。”这三句把整个六道的情形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六道怎么来的?“由昧心源”。心源就是一念自性,前面四句话“一念自性,体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虚灵”,这四句是讲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性,诸佛悟就是悟的这个,众生迷也就是迷的这个。湛寂虚灵没有迷悟,迷悟在人;悟了就是诸佛菩萨,迷了是六道众生。 …… 所以一定要随顺圣教,恶业就不会造了。我们恶业为什么改不过来?不明白道理,不知道厉害;不知道厉害就是不知道果报,不晓得道理,所以你敢造。真正搞清楚、搞明白决定不造,为什么?不敢造。为什么不敢造?不愿意受苦,所以我们就决定不造恶业。造恶业你要知道,不但将来苦,现在造现在也苦。天天说话骗人,晚上睡觉也做恶梦,他怎么不苦?昧着良心说话,现前就苦,后来更苦!以真诚、清净、慈悲待人,未来乐的果报没有现前,现在就快乐;心情爽朗、自在快乐,现前就得到。这些我们都要细心去思惟,佛说的话一句都不假,聪明人决定希求的是离苦得乐,佛教给我们的方法我们只要能照做,就能达到这个效果。所以对一切众生,这几句话重要!随妄念、造恶业、受苦报,这就是佛法讲的惑业苦,说明轮回现象的原理;是惑业苦造成六道轮回。
⑥ 六道轮回理论是释迦牟尼最先提出来的吗
是释迦牟尼说出来的!
佛教相信,除了已经解脱生死(如小乘的阿罗汉)或已经自主生死(如大乘的圣位菩萨)的圣者之外,一切的众生,都不能不受轮回的限制。
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般地回环。轮回的范围共有六大流类,佛教称为六道,那就是由上而下的:天道、人道、修罗(神)道、傍生道、鬼道、地狱道,这都是由于五戒十善及十恶五逆(十善的反面是十恶,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僧团的和合、出佛陀的身血,称为五逆)而有的类别,五戒十善分为上中下三品,感生天、人、修罗的三道,十恶五逆分为下中上三品,感生傍生、鬼、地狱的三道。作善业,生于上三道,作恶业,生于下三道。
在每一类别中的福报享尽或罪报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终结,便又是另一期生死的开始,就这样在六道之中,生来死去,死去生来,便称为轮回生死。
不过佛教特别相信,众生的生死范围虽有六道,众生的善恶业因的造作,则以人道为主,所以,唯有人道是造业并兼受报的双重道,其余各道,都只是受报的单重道,天道神道只有享受福报,无暇另造新业,下三道只有感受苦报,没有分别善恶的能力,唯有人道,既能受苦受乐,也能分别何善何恶。佛教主张业力的造作薰习,在于心识的感受,如若无暇分辨或无能分辨,纵然造业,也不能成为业力的主。所以,佛教特别重视人生善恶的行为责任。正因为造作业力的主因是在人间,所以上升下堕之后的众生,都还有下堕上升的机会,不是一次上升永远上升,一次下堕永远下堕。
人间众生的造作业因,是有善有恶的,是有轻有重的,人在一生之中,造有种种的业,或善或恶,或少或多,或轻或重。因此受报的机会,也有先后的差别了。
所以,人在一期生命的结束之后,朝向轮回的目标,有著三种可能的引力,第一是随重:一生之中,善业比恶业的分量重,便先生善道,善道的天业比人业重,便先生天道;如果恶业比善业重,便先生于恶道,恶道的地狱业比傍生业重,便先生于地狱道,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第二是随习:人在一生之中未作大善也未作大恶,但在生平有一种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之后,便随著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所以,修善学佛,主要是靠日常的努力。第三是随念:这是在临命终时的心念决定,临终之时,如果心念恶劣,比如恐怖、焦虑、贪恋、镇恼等等,那就很难不堕恶道的了,所以佛教主张人在临死或新死之时,家属不可哭,应该代他布施修福,并且使他知道,同时宣说他一生所作的善业功德,使他心得安慰,使他看破放下,并且大家朗诵佛号,使他一心向往佛的功德及佛的净土;若无重大的恶业,这种临死的心念倾向,便可使亡者不致下堕,乃至可因亡者的心力感应了诸佛菩萨的愿力,往生佛国的净土——这是佛教主张临终助念佛号的主要原因。
民间的信仰,以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这在佛教的轮回观中是不能成立的,因为鬼道只是六道轮回的一道,所以人死之后,也只有六分之一的可能生于鬼道。(在下注:注意,
这只是概率上的,实际上不是这个数字,比如升天的和再世为人的极少,下地狱的很多,旁生的也很多)
⑦ 六道轮回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妄想为什么会创造出六道轮回来呢?(这一段很重要)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关键在有无相倾,这一句话很重要!我们一般不学佛的人─是一个不知道真如本性、整天向外攀缘的人,为什么到三恶道去呢?因为他遇到染污的因缘,起了恶念,造了杀盗淫就得果报了。那么一个人到三恶道的时候,他在苦中,会起惭愧心;惭愧心久了,累积到一个能量,他的惭愧心,又变成一种坚固妄想了;惭愧心表现出来,他就产生无杀盗淫的善念,变成他的一个强大的势力,就出现人天果报:人天果报久了以后,他那个惭愧的善念,又慢慢放松了,累积了一个放逸的坚固妄想;一个人一旦放逸了,就骄慢;骄慢之后,贪嗔癡慢又出来了,又累积一个恶念出来…所以他的生命,就永远在恶性循环,痛苦的时候起惭愧心;惭愧久了,得到快乐又开始放逸,然后就这样不断的轮回!印光大师提出一个观念,跟有无相倾,起轮回性这句话相符的──他说:善中有恶,恶中有善。这一句话是针对凡夫。说:凡夫在造善的时候,已经产生一个恶的因缘在里面,因为他贪爱果报,所以他造善之后,快乐果报现前的时候,他肯定会放逸的,结果就埋下三恶道的一个因种。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从事相上的觉悟是不算的。你说:我现在很痛苦,我真的不敢造恶了。这个觉悟还不够!因为事相的觉悟,好了伤口,忘了疤。我们过去在三恶道多痛苦,却没有一个人记得了,所以真正的觉悟是从道理上的体会。我们没有通达心性的人,怎么作,都不可能离开轮回:造善、快乐的时候,开始放逸;放逸久了,产生痛苦;痛苦了,又起惭愧心,惭愧心……又开始造善、放逸。就是这样─善中带动恶,恶中带动善,而产生一种恶性循环,这就是我们三界的果报。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了《楞严经》…你才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达妄本空,知真本有,原来我的本性是清净的!所以读《楞严经》的人,会觉得自己真的是很冤枉,无量劫来,白白的受苦,实在是很冤枉!所以你会重新开始创造未来。(作者:净界法师)
⑧ 六道轮回是谁发明的
1、怎样验知人死后的去处
断除烦恼的圣人,死了以后,不会再投胎,除非他想行菩萨道,可以“乘愿再来”这世间,度化众生。这种境界当然很自在。
另外有人用念佛的方法,把烦恼调伏住,凭着佛菩萨的愿力和自己的念力,可以往生佛菩萨的净土,接受佛菩萨的教化,而得成就智慧,出离苦海。
除了上面这两种人以外,死了一定会再投生,投生的地方总离不开天界、人间、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这就是“六道轮回”。
从一个人的死了以后身体各部的体温、可以测知他到什么地方。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脚下开始冷起,一直冷到头顶,最后只有头顶暖热,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成了圣人。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脚下开始冷起,一直冷到眼睛,最后只有眼睛暖热,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升天了。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脚下开始冷起,一直冷到心窝,最后只有心窝暖热,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下一辈自还是做人。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上面开始冷下来,一直冷到腹部,最后只有腹部暖热,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去做饿鬼。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上面开始冷下来,一直冷到膝盖,最后只剩下膝盖暖热,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就可以知道他去做畜生了。
假如一个人死时,从上面开始冷下来,一直冷到脚下,最后只剩下脚底暖热,而其他地方都冰冷的,那么他就是到地狱受苦去了。
为了便于记忆,经书上有了一首偈颂,可以帮助我们:
顶圣眼生天,天心饿鬼腹,旁生膝盖离,地狱足底出。
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上面这一测验方法,只供你作参考用,诸位千万不要随便到处乱摸死人的体温,以免使死者产生憎恨和厌恶心,因为临终时一旦有了憎恨和厌恶心,恐怕会出生到地狱、饿鬼或畜生等三个不好的地方。
(以上资料摘于陈柏达所著的《五福临门》)
探摸时要轻柔小心
2、六道只是一个归纳,比如我们把人分为三种,好人、坏人、不好不坏人,事实上是无量种,只是一个归纳。
3、美国德州大学布朗斯威尔分校
关于生命轮回的科研成果介绍---钟茂森博士敬述:
http://post..com/f?kz=7762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