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澳门的详细信息
澳门概况
地理和人口
地理位置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份,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岸,毗邻广东省,与香港相距60公里,距离广州145公里。本地时间比格林威治子午线时间早8小时。
面积
澳门的总面积因为沿岸填海造地而一直扩大,已由19世纪的10.28平方公里逐步扩展至今日的27.3平方公里,面积约是香港的四十分之一、新加坡的二十三分之一。澳门包括澳门半岛、仔和路环两个离岛。半岛北面与中国大陆相连,南面分别由嘉乐庇大桥、友谊大桥和西湾大桥与仔连接;至于仔与路环,则由全长2.2公里、6线行车的路连贯公路相接。
人口
在2005年3月底,澳门居民约有46.98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过17,000人。澳门半岛北区更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
澳门人口近20年快速增长,每年以接近4%的幅度增加。人口的流动性相当大。全年人口流动量高达2,500万人次。
根据2004年底的统计,澳门人口当中,52% 为女性。在年龄组别方面,17.1% 为15岁或以下,74.8% 介于15到64岁,8.1%为65岁或以上。两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均超过78岁。
2001人口普查显示,43.5万居住人口中,中国籍居民占95%,葡国籍占2%及菲律宾籍占1%。
澳门的官方语文分别是中文及葡文。澳门以中文为日常用语的居住人口超过97%,而使用葡萄牙语的人口则为0.7%,其余人口使用英语、菲律宾语及其它语言。
居澳时间方面,超过80%人口在澳门居住超过十年。至于出生地点,在澳门或是在中国大陆出生的居民各占约45%,在其它地方出生者不足10%。
气候
澳门的气候炎热而潮湿,全年温差较大, 6月至9月的气温可高达摄氏30度以上, 11月至2月则可低至摄氏10度以下,但平均气温很少低于摄氏14度。每年的台风季节,澳门都有可能受到来自南太平洋的热带风暴影响。
政治体制
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的规定,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并按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澳人治澳」是指由澳门人自主管理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由澳门当地人组成。按照基本法规定,「澳人」就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包括符合基本法规定条件的中国人、葡萄牙人和其它人。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主要官员、行政会委员、立法会议员、终审法院院长及检察长必须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其中部分职位还必须由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
「高度自治」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不干预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内的事务。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它权力。高度自治不等于完全自治,为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央政府保留了必要的权限。例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事务和防务由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
行政架构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是澳门的行政机关。政府的首长是行政长官。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设司、局、厅、处。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主要官员由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15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制定并执行政策;管理各项行政事务;办理基本法规定的中央人民政府授权的对外事务;编制并提出财政预算、决算;提出法案、议案,草拟行政法规;委派官员列席立法会会议听取意见或代表政府发言。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必须遵守法律,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执行立法会通过并已生效的法律;定期向立法会作施政报告;答复立法会议员的质询。
行政长官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首长,向中央人民政府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负责。
行政长官由年满40周岁,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20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行政长官在本地通过选举或协商产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任期为5年,可连任一次。
行政长官的主要职权包括:领导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执行基本法和适用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其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人民政府备案;决定政府政策,发布行政命令;制定行政法规并颁布执行;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各司司长、廉政专员、审计长、警察总局局长和海关关长等主要官员,及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上述官员职务;委任部分立法会议员;任免行政会委员;提名并报请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检察长,及建议中央人民政府免除检察长的职务;任免各级法院院长和法官、检察官、公职人员等;在特定的情况下,有权解散立法会。
行政会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会是协助行政长官决策的机构,会议由行政长官主持,每月至少举行一次会议。行政会的委员由行政长官从政府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和社会人士中委任。行政会委员的人数为7至11人。行政长官认为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士列席行政会会议。
立法会
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组成,大多数议员由选举产生,除第一届另有规定外,每届任期4年。
任期至2001年9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立法会有23名议员,其中8人由直接选举产生、8人由间接选举产生、7人由行政长官委任;2001年10月就职的第二届立法会有27名议员,其中10名由直接选举产生、10名由间接选举产生、7名由行政长官委任,任期至2005年;第三届及随后的每届立法会议员数目为29人,其中12名来自直接选举、10名来自间接选举、7名为行政长官委任。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设主席、副主席各一人。主席、副主席由立法会议员互选产生。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副主席由在澳门通常居住连续满15年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的职权包括:制定、修改、暂停实施和废除法律;审核、通过政府提出的财政预算案;审议政府提出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根据政府提案决定税收,批准由政府承担的债务;听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辩论;就公共利益问题进行辩论;接受澳门居民申诉并作出处理等。
在特定情况下,立法会以全体议员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可对行政长官提出弹劾案,报请中央人民政府决定。
司法机关
澳门特别行政区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干预。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初级法院、中级法院、终审法院。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权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
澳门特别行政区初级法院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门法庭。原刑事起诉法庭的制度继续保留。
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行政法院。行政法院是管辖行政诉讼和税务诉讼的法院。不服行政法院裁决者,可向中级法院上诉。
澳门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的法官,根据法官、律师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澳门特别行政区各级法院的院长由行政长官从法官中选任。终审法院院长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其任命和免职须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澳门特别行政区检察院独立行使法律赋予的检察职能,不受任何干涉。
廉政公署
澳门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廉政专员直接向行政长官负责。廉政专员和他属下的机构拥有法律所赋予的一切权力,其工作不受特区政府任何部门、官员和社会人士的干扰。
为了扑灭贪污和行贿受贿,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肃贪、防范、立法、教育着手,建立一个廉洁法治的社会。
审计署
澳门特别行政区审计署根据基本法设立。审计署独立工作,不受干预。审计长对行政长官负责。审计署致力完善公共部门的内部监管制度,透过审计工作,发挥对公共行政的促进作用,强化公共财政管理运用效率。
警察总局
警察总局局长于2000年11月由国务院批准委出并于2001年9月就职。警察总局主要任务之一是统一指挥治安警察局与司法警察局,以进一步加强两个警务机构的合作。根据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警察总局局长属主要官员。
海关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根据基本法设立澳门海关,以统一执行规范对外贸易活动及保护工业和知识产权的工作。在设立海关前,有关工作由经济局与水警稽查局共同负责。海关关长于2000年7月由国务院批准委出并于2001年9月就职。根据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关关长属主要官员。
法律和司法制度
法律制度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制度,建立在法治和司法独立的基础上。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特区的法律制度以大陆法为根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通过,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确保国家对澳门的基本方针政策得以实施。换言之,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制度和政策,包括社会、经济制度、有关保障居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以及有关政策,均以基本法的规定为依据。
澳门特别行政区原有的法律、法令、行政法规和其它规范性文件,只要不抵触基本法,仍继续生效。
《刑法典》、《刑事诉讼法典》、《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商法典》是澳门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有关国防、外交及其它在澳门特区自治范围以外的事务的全国性法律,可由特区公布或自行立法,在澳门施行。
基本权利保障
《基本法》保障澳门居民享有言论、新闻、出版的自由,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组织和参加工会、罢工的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的自由,自由旅行和出入境的自由。《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与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多项国际劳工公约中适用于澳门的条文继续有效。
澳门特区继续遵行各项主要的国际人权公约,包括《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禁止酷刑和其它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儿童权利公约》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司法制度
《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不受任何干涉。
澳门特别行政区设有初级法院、中级法院和终审法院。澳门的终审权属于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法院的组织、职权和运作由法律规定。
初级法院可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门法庭。特区继续保留原刑事起诉法庭的制度。
各级法院的法官,根据由法官、律师和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选用法官以其专业资格为标准,符合标准的外籍法官也可聘用。目前有数名资深葡人法官在各级法院服务。
各级法院的院长由行政长官从法官中选任。终审法院院长由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
检察院独立行使法律赋予的检察职能,不受任何干涉。特区检察长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检察官经检察长提名,由行政长官任命。检察院的组织、职权和运作由法律规定。三名资深葡人检察官现时受聘于检察院,其中一人担任助理检察长。
经济发展
经济概况
澳门是微型海岛经济,经济规模无可避免地受市场、资源和结构等方面的局限,但仍然是亚太区内极具经济活力的一员。
随着博彩旅游业的增长持续向好,2004年本澳经济实质增长率达28.0%,以当年价格计算,2004年全年本地生产总值为826.9亿澳门元。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180,965澳门元,相当于22,620美元,等如香港的97%。
本地生产总值经2004年高速增长后,2005年的增长速度回復正常,继第一季錄得8.6%的实质增长后,第二季录得8.2%的增长。
虽然澳门的经济规模不大,但具有开放和灵活的特点,在区域性经济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传统上,澳门的经济以出口为主,在加工业进行转型以适应新时代的同时,服务出口在澳门整体经济上所占的比重变得越来越大。
澳门是中国两个国际贸易自由港之一,货物、资金、外汇、人员进出自由。特区政府成立后,把维护和完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作为经济施政的主线,营造受国际社会认同、自由开放、公平竞争和法治严明的市场环境,确保经济制度不受干扰和影响。
2001年3月,世界贸易组织对澳门进行每6年一次的贸易政策审议,在报告中对澳门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予以肯定,指出特区成立以来经济运作正常,澳门仍然是世界上贸易和投资政策最自由开放的地区之一。
特区政府致力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逐步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服务中心,同时,有效发挥本澳与亚太地区、欧盟、拉丁语系国家,尤其是与葡语国家传统联系的优势,更好地担当内地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的桥梁。
特区政府经济总的施政方向是:把握机遇,营造优质的发展环境,增强本澳的竞争优势,推进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提升龙头产业,稳定传统行业,扶持新兴行业,加快经济复苏步伐,保持和巩固本澳经济发展的势头,为本澳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旅游博彩业
旅游博彩业是澳门主要的经济动力之一,其中包括作为澳门最大直接税来源的博彩业,及其它如酒店、饮食、零售等行业,对推动澳门经济的发展相当重要。
迅速发展的旅游业及服务业是澳门最重要的外汇来源,90年代以来,澳门旅游业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自1992年起,旅游业的收入已经超过出口产值。特区政府成立后,旅游业发展步伐更为迅速。
2005年上半年,旅客入境总数逾892万人次,较2004年同期增加超过15.4%。访澳旅客最多的三个市场分别依次是内地(499万)、香港(265万)和台湾(74.4万)。截至2005年6月底,酒店业可供应用客房总数为10,571间,上半年平均入住率为66.48%。
2005年第二季,来澳旅客平均逗留1日,人均消费为1,334元(166.75美元),较2004年同期下跌12%,其中以国内旅客的消费最高,达2,856元(357美元)。
2004年全年旅客入境总数逾1,667万人次,较2003年的1,189万人次增加超过40.3%。
近十年来,博彩业在澳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30%左右,特区成立后,治安稳定,博彩业亦重拾稳定的增长,至2002年上升至澳门整体产业的33.3%。
2005年上半年,澳门的博彩业录得225.7亿澳门元(28.2亿美元)的毛收入,约等于拉斯维加斯市同期博彩业收益(37.2亿美元)的75.8%,缴纳的直接税近85.2亿澳门元(10.7亿美元)。
制造业
澳门制造业是以纺织制衣业为主,且以劳动密集和外向型为模式发展,大部份产品销往美国及欧洲。
制造业在澳门历史悠久,早期以炮竹及神香为主,而目前仍然是澳门制造业主力的纺织制衣业始于60年代,70年代至80年代进入黄金时期,除纺织制衣业之外,玩具、电子和人造丝花等工业亦蓬勃发展。踏入90年代,澳门受到欧美两大出口市场经济疲弱、本地工资上涨的影响,加上新兴工业国家在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制造业发展的步伐明显放缓。
2005年上半年本澳总出口值为73.9亿澳门元(9.24亿美元),较2004年同期下跌27%,当中纺织品及成衣产品占比重72.5%。本地产品出口为48.5亿澳门元(6亿美元),较2004年同期下跌35.8%,再出口总值25.4亿澳门元(3.18亿美元),较2004年同期下跌1.1%。
以出口市场计算,57%的本地产品销往美国及欧盟,分别占45.9%及11.1%。
全球成衣贸易配额制度于今年取消后,澳门的制造业正面临重大的挑战。为此,特区政府率先向中央政府提出与珠海合建跨境工业区的概念,以便结合两地的生产优势,为制造业提供条件,面对新挑战。有关计划获中央政府批准后,澳门、珠海双方已初步同意选址澳门西北区的青洲,填海造地,兴建跨境工业区,填海及相关工程经已动工,双方亦已开始招商的工作。
服务业
加强对外经济合作,包括发展双边和多边经济关系以及强化区域经济合作,是特区政府既定的发展策略。
面对中国加入WTO及新一轮改革开放,澳门将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逐步发展成为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服务中心,为外商到珠江三角洲投资和发展提供合作的平台。
特区政府也继续加强与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经贸交流与合作。同时,有效发挥本澳与欧盟、拉丁语系国家,尤其是与葡语国家传统联系的优势,更好地担当内地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的桥梁。
2003年10月,中央政府与澳门特区签订了「内地与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同时首届「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及「国际华商经贸会议」亦先后在澳门举行,突显了澳门连接珠江三角洲、葡语国家和世界华商之间的平台作用。在「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上,参与各方签署了「经贸合作行动纲领」,确立了彼此间的合作,并同意在2006年再在澳门举行论坛和部长级会议。
就业
二零零五年第二季的勞动人口估计为24.2万人,其中就业人口占95.8%,失业人口占4.2%;勞动力參与率为62.2%,男性及女性的勞动力參与率分别为69.4%及55.7%。
博彩业
博彩业在澳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踏入20世纪,博彩业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成为澳门经济支柱之一,更为澳门带来「东方蒙地卡罗」的称号。
2004年,澳门的博彩业的毛收入比2003年增长43.4%,录得423亿澳门元(52.9亿美元),约等于拉斯维加斯市同期博彩业收益(67.9亿美元)的75.8%,缴纳的直接税逾152亿澳门元(19亿美元)。
2005年上半年,澳门的博彩业录得225.7亿澳门元(28.2亿美元)的毛收入,约等于拉斯维加斯市同期博彩业收益(37.2亿美元)的75.8%,缴纳的直接税近85.2亿澳门元(10.7亿美元)。
从专营到开放
自1962年起,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取得博彩专营权,经数次续期,专营合约至2001年12月31日届满。根据合约规定,专营公司每年向政府缴付博彩税,税率经多年修订,至2001年为专营公司总收入的31.8%。在二十世纪90年代,政府约一半的年度收入来自博彩税,差不多占本地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娱乐公司在专营时期的最后数年间,每年毛利都在130亿到180亿澳门元之间,而政府的博彩税收入则在42亿到59亿澳门元之间。
除娱乐场博彩外,澳门的博彩活动还包括赛马、赛狗、「白鸽票」彩票和近年兴起的「足球博彩」。
特区政府成立后,决定待博彩的专营权于2001年底期满后开放博彩业,藉此发展具竞争力的博彩业,为澳门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且进一步巩固澳门作为区域内博彩中心的地位。
由于博彩业在澳门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区政府在整个开放过程,包括成立研究博彩业发展的专责委员会、聘请顾问公司深入研究探讨,抑或制定相关的法律及行政法规、招标程序,皆以审慎、严谨的态度展开各项工作。
制定系列规范博彩业法规
立法会在2001年8月底正式通过16/2001号法律《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法律制度》。法律除明确界定娱乐场及幸运博彩的意义外,并就批给制度、条件及竞投工作等定出多项规定。
在通过《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法律制度》后,政府即着手制订一系列相关的行政法规,作为对法律的补充,并成立工作小组负责统筹有关工作。
2001年10月31日,行政长官透过批示正式设立「娱乐场幸运博彩经营批给首次公开竞投委员会」,以统筹有关招标竞投程序的工作,并向行政长官就发出博彩经营牌照作出建议。委员会共有8名成员,由经济财政司司长谭伯源担任主席。
竞投招标工作于11月2日正式展开,设于博彩监察暨协调局的竞投委员会开始接受投资者索取资料及递交标书。博彩牌照竞投招标工作于12月7日结束,竞投委员会共收到21份标书。提交标书的公司所代表的资金分别来自本地、香港、美国及马来西亚等。
对外关系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一个区域性的非主权实体,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建立了广泛和密切的关系。根据基本法的规定,澳门可在经济、贸易、金融、航运、通讯、旅游、文化、科技、体育等适当领域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地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关系,签订和履行有关协议。
驻澳领事机构
截至2004年年底,在澳门特区执行领事职务的国家共有69个。其中,葡萄牙和菲律宾在澳门特区均设有总领事馆(菲律宾驻澳总领事馆未开馆,菲驻港总领馆暂时在澳门特区执行领事职务)。
驻港总领事馆领区包括澳门特区的国家有50个:比利时、德国、瑞典、丹麦、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瑞士、芬兰、尼日利亚、以色列、西班牙、荷兰、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印度、法国、智利、波兰、马来西亚、俄罗斯、新加坡、泰国、捷克、孟加拉、土耳其、希腊、英国、阿根廷、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罗马尼亚、南非、委内瑞拉、秘鲁、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沙特阿拉伯、老挝、匈牙利、安提瓜和巴布达、埃及、缅甸、尼泊尔、柬埔寨、越南。
在澳门特区委派名誉领事的国家共12个:马里、法国、英国、几内亚、莫桑比克、秘鲁、不丹、苏里南、爱沙尼亚、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尼日尔。
驻港名誉领事馆领区包括或扩大至澳门特区的国家共8个:坦桑尼亚、卢旺达、纳米比亚、埃塞俄比亚、乌拉圭、挪威、肯尼亚、斯里兰卡。
免签证待遇
直至目前为止,共有51个国家及12个地区同意给予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待遇:土耳其、日本、以色列、印尼、南韩、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黎巴嫩、蒙古、丹麦、比利时、立陶宛、冰岛、西班牙、匈牙利、希腊、克罗地亚、波兰、芬兰、法国、安道尔、直布罗陀、拉脱维亚、英国、保加利亚、爱尔兰、挪威、捷克、荷兰、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奥地利、意大利、塞浦路斯、爱沙尼亚、瑞典、葡萄牙、德国、摩纳哥、卢森堡、罗马尼亚、马耳他、阿鲁巴、瓜德鲁普、法属圭亚那、马提尼克、荷属安的列斯、智利、圣皮埃尔岛和密克隆岛、南非、埃及、留尼旺、马里、马约特岛、纳米比亚、坦桑尼亚、基里巴斯、法属波利尼西亚、萨摩亚、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
另外,约旦容许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持有人在抵埗时始实时办理入境签证。
亚太地区的合作
特区政府致力加强与东亚地区的伙伴合作关系,借此推动澳门的经济发展。其中,日本与新加坡是澳门发展区域合作的主要伙伴。
行政长官何厚铧先后出访新加坡和日本,寻求进一步拓展澳门与该等地区在经贸、旅游、技术和学术上的合作和交流。其中,新加坡民事服务学院与澳门行政暨公职局合作,为澳门各级公务员开办一系列的培训课程。
旅游业
虽然澳门人口只有46万,但每年接待逾1,000万旅客,旅游业是这个城市最重要的经济支柱。特区政府明确订定以博彩旅游业为龙头、以服务业为主体,其它行业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巩固澳门在区域经济中的独特角色。
2005年上半年,旅客入境总数逾892万人次,较2004年同期增加超过15.4%。访澳旅客最多的三个市场分别依次是内地(499万)、香港(265万)和台湾(74.4万)。截至2005年6月底,酒店业可供应用客房总数为10,571间,上半年平均入住率为66.48%。
2005年第二季,来澳旅客平均逗留1日,人均消费为1,334元(166.75美元),较2004年同期下跌12%,其中以国内旅客的消费最高,达2,856元(357美元)。
2004年全年旅客入境总数逾1,667万人次,较2003年的1,189万人次增加超过40.3%。
丰富的旅游资源
中西文化交融的 城市面貌、不同风俗包容共存的人文环境、以及独有的博彩娱乐一直是澳门重要的旅游资源。
澳门素有东方蒙地卡罗之称,博彩业是澳门旅游业不可或缺的一环。设于澳门和离岛的多间娱乐场,客源亦以入境旅客为主。
特区政府在2001年宣布开放博彩业,并于2002年初,向三家在不同型式的博彩旅游活动中具有丰富经验的公司发出博彩经营准照,推动博彩业迈向多元化,以娱乐渡假及会议旅游等不同特色招徕旅客,使博彩娱乐成为一项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
除此以外,澳门市内别具特色的旅游景点还有:位于炮台山上的澳门博物馆,收藏了展现澳门历史的物品,并定期举办与澳门历史有关的展览。此外,多所专题博物馆,例如大赛车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海事博物馆、澳门艺术博物馆等等,再加上位于新口岸海旁区的观音像、矗立于路环最高点的汉白玉妈祖像、南湾湖的音乐喷泉,向旅客展现了澳门多姿多彩的不同面貌。
汇聚东西文化风貌
②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谁提出的哪一创造性构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谁提出的哪一创造性构想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邓爷爷提出的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③ 澳门什么时候回归 谁对它做了主要贡献
1999年回归;一国两制。
如果满意,求采纳。
④ 澳门coloane交通路牌是什么意思
您好,根据小璟的了解,coloane 在澳门指的是路环,Taipa指的则是氹仔。这都是葡文转变过来的,而澳门大部分的街道名称,都还保留著当年葡语的特色,所以在普通人的眼里,街道的名字会比较难记,不过也有人认为澳门的街道名字比较特别,或者有趣。例如澳门的【啤利拉街】、【雅廉访大马路】、【慕拉士大马路】等,都是从葡文音译过来的中文街名称呢!
⑤ 澳门当初为什么会被占领…又是怎么回归的
澳门被占领和回归的经过是:
1、澳门被占领:
1887年葡萄牙政府与清朝政府签订了《中葡会议草约》和有效期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至1928年期满失效)后,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
2、澳门回归:
1984年10月3日,邓小平首次公开提出用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澳门问题。1986年,中葡两国政府开始为澳门问题展开了四轮谈判。
1993年3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北京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1999年前葡国管治下的一个中国领土,澳门的主权属于中国。
1999年12月20日零时,在中葡两国元首见证下,第127任澳门总督韦奇立和第1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何厚铧于澳门新口岸交接仪式会场场内交接澳门政权。
翌日早上,澳门群众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进驻澳门,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归。
(5)谁创造了澳门路牌扩展阅读:
在澳门回归十五周年纪念日上,国家主席指出要实现爱国爱澳光荣传统代代相传,保证“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就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要高度重视和关心爱护青年一代,为他们成长、成才、成功创造良好条件。
同时要把我国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让青少年更多领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更多感悟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发愤图强的光辉历程。
更多认识新中国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多理解“一国两制”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联系。
从而牢牢把握澳门同祖国紧密相连的命运前程,加深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爱澳情怀,增强投身“一国两制”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⑥ 澳门新赌王诞生,并非何超琼,身家千亿的他为何一年到头住酒店不回家呢
虽说钱财乃身外之物,但人生在世,吃穿用度皆需消费,总会对钱产生较大的需求,也因此会沉浸于物欲生活中,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身拥巨额财富,他们往往会选择子承父业,将自己拼搏一生创造的商业帝国留给孩子打理,赌王何鸿燊离世后,他的家业便留给了孩子,但澳门新赌王诞生,并非何超琼,身家千亿的他一年到头住酒店不回家。
他的挣钱门路很多,不仅仅是拥有“澳门新赌王”的称号,因其在石矿、酒店等领域同有不俗成就,也因此获得相应威名。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富豪还尤为关注教育,自小在战乱中谋生的他,已然获知贫穷对人的意义,如果身陷困顿难以自拔,便不能拥有良好的明天,他明白拥有文化才能带来进步,因而他大笔一挥捐款2亿元,支持兴建清华的两所大楼。
03
除此之外,他还创建“吕志和奖”,希望能够为世界资源可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能够为人谋福祉。虽然多数人在何鸿燊离世后,会自然而然地将“澳门新赌王”的称号放在其女儿何超琼身上,
但澳门新赌王诞生,并非何超琼,吕志和用实力摘得此桂冠。吕志和年纪也比较大了,身家千亿的他一年到头住酒店不回家,私生活较为开放,被妻子撞见与两位年轻女性同回酒店,和妻子的关系早已名存实亡。这是他的一种人生选择,也是在生活中受到的地方。
虽说吕志的情感生活有些混乱,但他在生财之道以及在其他方面的追求之上,都展现出了值得关注与学习的特质。一个人本就是多样化元素的构成,也因此不能因一方面的表现,就全盘否定,在吕志和的身上我们可借鉴很多,如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便能带来不少经验。虽然无法在财富上相提并论,但他身上的那些优秀品质值得学习,应砥砺前行不断磨砺自身能力。
⑦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领导人邓小平为了实现中国统一的目标而创造的方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主要方针,也是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所采用的制度。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7)谁创造了澳门路牌扩展阅读:
按照“一国两制”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不仅使中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而且也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中国人民洗血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澳门的回归,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这是旧中国的政府不能也不敢解决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性贡献。
⑧ 七子之歌是谁创作的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作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主题曲。此外,《七子之歌·台湾》与《七子之歌·广州湾》也被改编谱曲为现代歌曲。描写中国被侵犯的土地。1998年初,大型电视片《澳门岁月》的总编导在一次偶然翻阅闻一多诗集时,也发现了《七子之歌》,即请祖籍广东中山的作曲家李海鹰为之谱曲。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闻一多的诗句,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曲子,他将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并从配器上也有意贴近闻一多生活的年代。编导又选中澳门培正中学小学部年仅七岁半的容韵琳小朋友担任领唱,她以夹带着浓重澳门乡音的普通话演唱,与曲调设计浑然一体。后来,《澳门岁月》的总编导感慨地说:“主题歌词选用闻一多的诗是我们成功的首要因素和关键。”
歌曲《七子之歌》的歌词在原诗的基础上做了改动,以下是对照:
原诗: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歌词:
合唱: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容韵琳演唱《七子之歌》MV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容韵琳: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合: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合: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容: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要回来,回来。
合:母亲!母亲!
⑨ 澳门朱记修鞋摊创始人是谁
1927年,朱记的创始人朱佐先生在广州南海九江出生。1938年,广州沦陷,日军占领了朱先生的故乡。当时正上小学三年级的朱先生被迫辍学,而他无忧无虑的童年也一去不复返。
朱先生的父亲带着年仅十一岁的他来到澳门打工。朱先生小小的年纪便要背负起家庭的重担。他是家乡母亲和弟妹的希望,他要凭着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财富,去挽救家中惨淡的光景。由于朱先生没有受过正式的中学教育,年幼的他只能去从事造鞋、修鞋的行业,以解燃眉之急。
战乱中的澳门,人们吃饭都吃不饱,不少难民饿死街头。贫困中的澳门人,生活普遍节俭,对生活用品也万分珍惜。脚上穿的鞋子,不管多么廉价,总是补了又补,一穿就是好几年。因此,修鞋行业便应需而生了。
一开始,朱先生在冯记鞋业摊档当学徒。由于初当学徒的朱先生懂的不多,只能协助冯记东主做一些杂务工作。当时冯记的流动摊档不属于合法贩卖,经常会出现“走鬼”的场面,所以朱先生就时常要“睇水”或“把风”(即观察四周的情况,看看巡察员出现与否)。
当时的澳门并没有很多造鞋铺。朱先生回忆,当时他们每天都会在家中预先造好五双或以上的唐装布鞋,留待翌日售卖。每双鞋售价一至两元不等。他们通常都是过着“看天吃饭”的日子,街市畅旺的时候可以卖得十双鞋,而有时只能卖得一两双,生意不太稳定。
面对当时战乱的困境,东主并没有发放工资,只是提供朱先生的食宿。到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才正式发放工资,每月大概五元。
就这样,朱先生十二年如一日,每天勤勤恳恳,缩衣节食,直到二十三岁那年终于出师,有了一个自己的小鞋摊,自己当起老板,继续从事修鞋、卖鞋的生意。
⑩ 澳门大卫集团老板是谁
大卫集团董事局主席是黄强。
扩展内容:
大卫集团是一家集金融、投资、地产、健康产业、新能源、旅游等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市,业务遍及深圳市、广州市、惠州市、北京市、上海市、海口市、昆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等。
集团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采取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有机结合的经营方式,以投资为龙头,资本为纽带,地产为基础,实业为百年基业,以效益为中心,立足深圳,面向世界,矢志成为业务多元化、运营资本化、管理现代化的国际知名企业。
目前,大卫集团已经拥有国内国际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共十余家,资产规模超百亿。
大卫,以执行力、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为企业文化灵魂,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和人才战略,聚集了各行业业界精英加盟,导入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构建集团化管理模式。
集团拥有在投资、地产、金融等专业精通和经验丰富的高素质、高绩效、高执行力管理团队,更是大卫集团纵横驰聘商海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