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帮忙翻译一段英文,谢绝机器翻译,谢谢。
“即使我们不够运气去发现一种新的化学元素或写出一个伟大的版小说,但创造性的过权程本身所带来的爱是为每个人敞开的”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创造力:心流和心理学的发现和创造》一书中说。
㈡ 有哪些积极心理学的入门书籍值得推荐
以下为大家推荐的积极心理学书籍都是众人推荐的经典书籍,排名越靠前,推荐度越高,越值得大家阅读。
1.
自控力
凯利麦格尼格尔著 ,王岑卉 译
2012-08-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2.
自控力(全二册)
(美)凯利·麦格尼格尔著,王岑卉 译
2013-07-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3.
真实的幸福(央视《读书》栏目连续五天力荐读物,积极心理学之父...
(美)塞利格曼 著,洪兰 译
2010-07-01 万卷出版公司
4.
自控力(精装版)(超级畅销书《自控力》,100万册硬精装纪念!只...
【美】凯利 麦格尼格尔著,王岑卉译
2014-05-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5.
积极心理学
(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著,徐红译
2010-06-01 群言出版社
6.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幸福科学四部曲之二...
(美)塞利格曼著,洪兰译
2010-08-01 万卷出版公司
7.
战胜拖延症(精装版)
(加)皮切尔著,金波译
2014-02-01 湖北教育出版社
8.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幸福科学四部曲之...
(美)赛利格曼著,任俊译
2010-09-01 万卷出版公司
9.
积极情绪的力量
(美)弗雷德里克森著,王珺译,阳志平审校阳
2010-12-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
自控力2(真正提升“自控力”实践应用版!百万畅销书《自控力》作...
【美】凯利•麦格尼格尔 著,王岑卉 译
2013-07-01 文化发展出版社
11.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
2014-12-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12.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幸福五部曲:《持续的幸福》《真实的幸福...
[英] 杰拉尔德·达雷尔(Gerald Durrell)等著,苏德中主编,洪兰译
2013-07-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13.
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
阳志平 等编著
2010-01-01 机械工业出版社
14.
专念:积极心理学的力量(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哈佛大学著名心...
[美]埃伦·兰格(Ellen J.Langer)著,王佳艺译
2012-04-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15.
第七感:心理、大脑与人际关系的新观念(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家西...
[美] 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Siegel) 著,黄珏苹,王友富译
2013-05-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16.
快乐竞争力:赢得优势的7个积极心理学法则(《非你莫属》热议“...
[美] 肖恩•埃科尔(Shawn Achor) 著,师冬平译
2012-04-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㈢ 有没有人有《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电子书,pdf的,我现在着急看
《三分钟看清一个人》/share/home?uk=258437024?bNy^pd7IohJXkI7&
㈣ 请以“一位心理学家的观点”为话题,
30年前当我开始研究创造力时,像大多数心理学家一样,也相信它纯粹由内部心理过程构成。我认为,人们可以通过研究产生新颖性的那么个体的思维过程、情绪和动机来了解创造力。但是年复一年的工作,令我变得沮丧。在对艺术家的跟踪研究中,越来越清楚的是,一些最具有创造性潜力的人却停止搞艺术而追求了通常的职业,而另一些看来不太有创造性个体特征的人却坚持着,并逐渐创造了被誉为重要创造性成就的艺术作品。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体现创造力的成绩。但是按照心流的创始人的观点,这种相对论必须在专业社群,这个专业社群往往比人们想象的要极度小。据他指出,只要少数物理学家的承认,爱因斯坦的理论就会进入现代学科体系的传播体系,爱因斯坦的创造力因此得以发现、传播。成千上万的人就接受了这一微小领域的判定,在并不理解它的情况之下,惊叹爱因斯坦的创造力。
从这里引申出来的观点即是,人才很多,但是被大家知道、承认的创造力人才不多。绝大多数现代企业制度的设计是不利于创造力的体现的。因此,我们可以给自己创造一个更有利的微观生态环境,采取分享主义的取向。通过twitter、个人博客、sns社区等多种渠道,将自己的思想分享出去,同时,介入专业社群体系。当得到专业社群的反馈,这种创造力慢慢地就形成良性循环,最终不断地产生心流。
对于这种现象,著名心理学家,斯坦福教授德韦克提出了一个非常精妙地理论体系:心理定向(Mindset)。在她的书《心理定向与成功》中,她问道:为什么一些人常常相信智力是不能改变的,对于任务的挑战,倾向于从自己的智商出发;而另一些人则常常相信智力是可以改变的呢?前者,她称之为:固定型心理定向;后者她称之为成长型心理定向。
对于一些既可能产生心流的创作型任务,固定型心理定向的人往往倾向于炫耀自己以往的智商与既定成果,一旦遭遇挫折,则感到郁闷;而成长型心理定向的人则更幽默与灵活地看待人生中的挑战性任务。德韦克针对四百名五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她比较了两组孩子,一组获得”用功“的表扬,另一组获得”聪明“的表扬,她发现被赞赏“用功”的一组测验成绩较好,也较能应付困难的功课。德韦克指出:赞美孩子的天赋,往往使他们误以为凭天赋就会成功,不必努力。(同样的研究,可以参考幸福课博客文章:【一起来玩心理学】父母们,请吝惜你们的奖励和表扬) . 结果他们害怕考验,不会努力保持好成绩,反而停下来任人赶上。
当然,你也猜到了,成长型心理定向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庆幸的是,德韦克的研究同样指出,类似于分享主义的行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心理定向。
㈤ 孩子具有创造力的表现行为
孩子从小就有创造力,比如说孩子在画画的时候对物品的市场就有他自己认为的颜色
㈥ 创造力表现有几种特征
一是变通性,意思是说具有较强创造能力的人,其思维活跃,灵活多变,专举一反三,闻一知属十,触类旁通,不易受定势的影响;
二是独特性,对问题有独特、新颖的见解,遇事常有思想、新观念、树立新形象和拿出新点子、新办法;
三是流畅性,知识经验丰富,思路开阔而流畅,方法灵活,智力活动阻滞少,反应迅速。创造力的本质特征是创新,然而它并不神秘莫测。创造力与创造思维一样,人皆有之,并非少数天才人物所特有,它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能力。
㈦ 您好,可以给我来一份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PDF或者epub都行,谢谢您
直接下载就可以了密码:4oha
㈧ 在公司中如何安排工作顺序,创造心流状态
有助于心流产生的活动,米哈里称之为“心流活动”。遗憾的是,心流活动并不是生活的常态,“无论是居家时间还是工作时间,我们很可能经常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只有在心流活动中,“我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且乐在其中。心流活动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即时反馈。即时反馈能够让人知道自己究竟做得好不好,因此可以让人在完成每一个步骤之后,判断自己是否有所改进。第二个特征是,目标明确,难度适中。也就是说,难度和能力是均衡的,不会太难,让人感到挫败,也不会太容易,让人感到无聊。这种情况下,尽全力接受挑战,并且去达成目标,就有可能产生心流。在《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里,米哈里谈论了怎么在日常的工作和休闲中去制造心流活动。
㈨ 求好心人分享《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mobi与txt都行,我邮箱[email protected]。先谢谢啦
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
作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
简介: 本书是“心流之父”、积极心理学大师希斯赞特米哈伊历时30年潜心研究的经典之作。他访谈了包括1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91名创新者,分析他们的人格特征,以及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心流”体验,总结出创造力产生的运作方式,提出了令每个人的生活变得丰富而充盈的实用建议。创造力并不是凭空产生,它来自构成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包含符号规则的文化、给某个领域带来创新的人,以及该领域中被认可、能证实创新的专家。对于创造力的观点、产品或发现,这三者都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