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价值的创造者和分配者
从商来业进化论和企业仿生学的源角度看,这个问题还漏掉了一个角色就是价值的生产者。价值的生产者,创造者和分配者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在人类商业机体的系统中,每一个独立的个体的人和某些未足够进化的组织都是价值的生产者,他们在生存的需求下参与劳动交换需求。而由这些生产者进化出来的高级组织承担着不同程度上的指导性工作,即扮演创造者的角色。创造者的更高级进化形式是组织体系中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他们扮演者分配者的角色,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更高级的创造者任务。通俗来讲:所有将没有价值的事物转变成有价值的事物的人或者将A价值转换为B价值的人都是价值创造者。而拥有这些有价值事物的人就是价值的分配者。
⑵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更是享受者 这句话错在哪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更是享受者,这一观点错在了“更”字上。用了一个“版更”字,就包含权了人的价值中两个方面的关系存在了颠倒的主从关系。价值创造,是奉献付出之意,价值享受是索取获得之意,人的价值更在索取获得,就错了。
⑶ 人民群众为什么是价值的主体
第一,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各项价值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民群众是物质价值的创造者。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也是物质价值的创造者。二是,人民群众是精神价值的创造者。广大的人民群众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同时,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物质价值,又是社会创造精神财富的物质基础,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建设都离不开人民群众所创造的物质价值。
第二,人民群众是价值享有的主体
在任何社会中,人民群众都是价值创造的主体。既然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的主体,那么,人民群众也应该是价值享有的主体,也就是说,人民群众创造了价值,就应该享有价值。但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人民群众所创造的价值却绝大部分被剥削阶级所占有和享有。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有者。社会主义的最大优点就是在不断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普遍地享有自己所创造的价值,过上富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人民群众是价值享有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共同富裕这个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上。人民群众是价值享有的主体,这一点是社会主义与一切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重要区别之一。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创造巨大的财富和价值,但因为它所创造的价值主要归资产阶级享有,因此,广大人民群众永远也实现不了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概括揭示了人民群众是价值享有的主体,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人民群众充分地享有各种价值。
人民群众是价值享有的主体,要求公务员必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事实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而且,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三,人民群众是价值评价的主体
评价的主体就是谁来评价,不同的评价主体有不同的利益,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因而会作出不同的评价。
一方面,因为价值是人民群众创造,归人民群众享有,人民群众是价值创造和价值享有的主体,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所以,人民群众有资格进行价值评价,也就是价值应该由人民群众来评价;另一方面,因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在亲身创造和享有价值,因此,“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有能力进行价值评价,也就是价值能够由人民群众来评价。
人民群众是价值评价的主体,意味着我们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成败得失只能由人民群众来评价,意味着我们党和国家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每一项改革开放措施政策的出台,都要考虑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人民群众是价值评价的主体,意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是评价标准。凡是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的,就是合理的;凡是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的,都是不合理的。因此,任何阶级、政党、团体和个人,要成为进步的社会力量,就必须站到人民群众一边,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⑷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怎么理解这句话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理解这句话:
从政治上讲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⑸ 西方经济学认为什么是价值的创造者
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创造者。方经济学 指产生并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学范式,狭义指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范式
⑹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我国个人收人分配调整的依据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起关键作用,要把改善民生置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②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正确处理民生问题,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民生方面的投人,维护和发展了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⑺ 结合价值与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给世界添彩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求我们要努力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贡献。社会为个人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追求个性发展要以满足社会需要和认可为前提。因此,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给世界添彩,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去,才是获得人生幸福的根本途径。
⑻ 高中政治题 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者,著名核物理薛家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院士为了我国的核武器
3.创造者: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享受者:从社会中享受到的
⑼ 在人的价值关系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作为客体,人()
人既可以是价值的主体,又可以是价值的客体。人在价值关系中的双重地位决定了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人的行为的社会意义,即对社会的贡献。人的个人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行为对于作为主体的自我需要的满足 ,主要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待遇。当个人的正当需要得到满足,并得到社会公正的待遇时,个人价值就能实现;反之,当个人的正当需要得不到尊重和满足,甚至被剥夺了基本生活的保障时,个人价值就很难实现。
人作为价值主体,具有要求满足自身需要的特性;人作为价值客体,又具有通过其实践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他人和自身需要的特性。
一个人只有对社会作出贡献,才有权利得到社会相应的肯定和报偿。与之相对,社会只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来满足个人的正当需要,才能使人的个性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所以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