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的科技发明有哪些
反物质飞船一种最新的科技发明。最早出现在《反物质飞船》(威廉森)中,它首先于1942-1943期间在《惊奇故事》连载。美国研究反物质太空船 以正电子为燃料6周可达火星以正电子为燃料只需几十毫克,速度却比核动力太空船快一倍时报综合报道 美国宇航局先进理念研究所(NIAC)正在资助一个研究小组,该小组正致力于以反物质作为动力的太空船研究。燃料重量比方糖还轻科幻小说中,大多数自主型恒星飞船使用反物质做燃料,原因是反物质是最具潜力的燃料。要想把人类送上火星,需要成千上万吨的化学燃料,但是如果以反物质为燃料的话,仅仅几十毫克的反物质(一毫克约为一块方糖重量的千分之一)就能帮助人类实现登上火星的梦想,而且只需要6周时间。以前的反物质太空船设计使用反质子,它们在湮灭时会产生危害性的高能伽马射线,所以可行性不大。新设计将采用正电子,正电子产生的伽马射线能量比反质子低400倍,从而可以避免产生这种极具放射性污染的副作用。如何储存成技术挑战先进理念研究所正对此展开初步研究,不过目前还面临一个技术挑战,那就是生产正电子价格过于昂贵。在太空中,宇宙射线中高速粒子可以通过相互碰撞产生反物质。而在地球上,我们却需要通过粒子加速器来生产反物质,NIAC首席研究员史密斯说,“据粗略估计,以现在的技术来为人类火星之旅生产正电子,每生产10毫克正电子将耗资约2.5亿美元”。另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在小型空间内储存足够的正电子。因为它们会吞食正常物质,所以无法把它们装入瓶子,只能存放在电磁场内。科学家们正致力于研究开发克服这些挑战的方法,假如他们的努力实现,也许未来人类真的可以借助科幻小说里描述的能源遨游太空。反物质太空船三大优势正电子动力太空船与现在美国的火星登陆计划相比将有几个方面的优势。优势1:旅途更安全美国火星登陆计划正提议使用核反应堆为火星太空船提供动力。但是核反应堆相当复杂,在火星之旅中很多潜在的问题可能会导致核反应堆发生故障。而正电子反应堆能像核反应堆一样为太空船提供充足动力,并且其结构相当简单。优势2:不会产生残留物采用核燃料作为动力的太空船在其核燃料用完之后所产生的核废料仍具有放射性。如果使用正电子反应堆,在其燃料耗尽之后则不会产生残留物,因此即使残留正电子反应堆偶然进入地球大气层也不会引发安全方面的担忧。优势3:45天内可达火星正电子反应堆另一个重要优势就是速度。按照火星登陆计划,太空船和宇航员将在大约180天后飞抵火星。正电子动力太空船可能只需要90天左右就可抵达火星,甚至有可能在45天内完成。
Ⅱ 教资考试第二次科技革命有哪些成就
航空: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冲向天空,这是人类航空史上首次自主操纵飞行。
1924年4—9月,美国dwc飞机编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飞行。
物理、化学、信息技术: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自激发电机,标志着电力时代的到来。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提出化学元素周期律。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有线电话。1877年,爱迪生发明留声机。
1880年,美国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导致了20世纪物理学的-场革命。
1901年,发现了x射线的德国物理学家伦琴成为首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4年,世界上第-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电子时代。
1905年6月,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篇论文,阐述了狭义相对论,带来了物理学的巨大变革。
1925年,德国科学家海森堡和其他科学家-起创立了著名的矩阵力学理论,即量子力学第-定律。1931年,世界上第-条微波通信线路在英国多佛和法国加莱之间建起。
1932年,德国科学家诺尔和鲁斯卡制成世界上第-台电子显微镜。
1935年,第-个实用雷达装置发明成功。
1936年,年仅24岁的图灵发表了奠定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图灵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
生物:
1868年,瑞士米歇尔发现核酸。
1879--1910年,法国法布尔出版《昆虫记》。1881年。法国巴斯德开创免疫学。
1882年,德国科赫发现结核杆菌。
1887年,德国费歇尔研制出人工合成葡萄糖。
1928年,青霉素问世。开创医学新纪元。
其他:
1900年,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出版,掀起心理学的革命。
1915年,魏格纳写成《海陆的起源》-书,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1932年,世界上第-条高速公路在德国出现。
Ⅲ 教资考试第一次科技革命有哪些成就
天文
1781年,英国赫歇尔发现天王星。
1796年,法国拉普拉斯提出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1846年,德国加勒发现海王星。
物理、化学
1705年,英国纽科门制成第-架能实用的蒸汽机。
1746年,英国罗巴克建立世界第-座铅室法制硫酸的工厂。1752年,美国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揭示雷电本质。
1756年,俄国罗蒙诺索夫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1765年,英国哈格里沃斯发明珍妮纺织机。
1765—1787年,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并用作纺纱机的动力。
1777年,法国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并正式确立质量守恒定律。
1800年,意大利伏特发明伏特电堆。英国赫歇尔发现红外线。
1802年,法国费歇尔列出第-个酸碱当量表。
1820年,丹麦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1822年,法国安培发现安培定律。
1826年,德国欧姆发现欧姆定律。
1827年,英国布朗观察到分子的布朗运动。
1831年,英国法拉第、美国亨利各自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1832年,法国皮克西兄弟发明世界第-台磁电式发电机。
1834年,英国法拉第提出电解定律。
1840年,英国焦耳发现电热定律,开始精确测定热功当量,实验确立能量守恒定律。德国迈尔第-个发表能量守恒定律。
1841年,德国本生发明锌碳电池。
1842年,奥地利多普勒发现多普勒效应。
1848年,英国开尔文建立绝对温标。
1865年,英国麦克斯韦推断电磁波的存在,断定光是-种电磁波。
生物
1759年,德国沃尔弗创立胚胎发育的后成说。
1828年,德国维勒最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尿素。
1829年,法国盖,吕萨克首次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1835--1839年,德国摩尔记载了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1838--1839年,德国施旺、施莱登提出细胞学说。
1859年,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奠定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
1864年,德国萨克斯发现叶绿体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
1863年,俄国谢切诺夫列出-切意识活动都是神经的反射活动。
1865年,奥地利孟德尔提出遗传学两大基本定律。
Ⅳ 教资考试国外著名科学家与常见科普读物有哪些
泰勒斯(公元前624一公元前547),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通天文和数学,被称为“科学之祖”。他的科学知识来自于总不满足的探索真理的欲望。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他在天文学、物理学、数学、教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一公元前212),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突出成就主要在数学和力学,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
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2一公元前497),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通过推导总结出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和黄金分割等相关规律。
欧几里得(公元前330一公元前275),古希腊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他最著名的著作是《几何原本》。
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一公元前377),古希腊著名医生,欧洲医学奠基人,被尊为“医学之父”。他提出“体液学说”。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他对科学的贡献是他所倡导的科学方法,他奠定了现代实验科学的基础,他提出了自己的实验归纳方法论。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改进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
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伟大著作《天球运行论》。
牛顿(1643—1727),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瓦特(173一1819)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他发明了单缸单动式和单缸双动式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和运行可靠性,对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代表著作是《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爱迪生(1847一1931),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发明了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
普朗克(1858—1947),德国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创立了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1879---1955),德裔美国(拥有瑞士国籍)物理学家、思想家及哲学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物理学大师。他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相对论——“质能关系”的提出者,“决定论量子力学诠释”的捍卫者。
Ⅳ 最新科技发明有哪些
http://www.hzqbbc.com/
http://www.sznews.com/tech/content/2006-11/07/content_516001.htm
http://www.qsng.cn/html/jykj/zxxxView/2006111084731_8.html
http://www.techweb.com.cn/life/2006-11-06/114959.shtml
Ⅵ 科技发明的好处与影响
AI之谜:电脑真有智能吗?
电脑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正改变着我们的世界。网络技术将使我们迈入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当人们不断为电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感到吃惊不已时,电脑的应用似乎走向了极至。人们早已习惯于把计算机称之为电“脑”,但是人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电脑的功能有多么强大,用途有多么广泛,它也不过是个具有超级能力的白痴。
严格地讲,电脑只能执行特定的指令,而人脑则是处理所有感受到的信息。所谓“特定的指令”是指电脑程序可接受的或可执行的外部输入。显然执行指令与处理信息有着本质的不同。
这并不是否认电脑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这里说的电脑处理信息与人脑处理信息是不同的概念。其实电脑处理信息过程也是在执行外部指令或给定程序中的指令。
执行指令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整个过程完全走程序化,这就不需要智能。这里所说的电脑工作就是指这种情况。另一种就是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探索、发现、套用或制定程序或规则。例如学生按老师指令做作业的过程,还有程序员按老板指令编制电脑程序的过程。这是需要智能的。
电脑的软硬件都不是自发进化而成的。电脑程序是人根据自然规律、法则和社会经验的归纳总结由人编制的。人们在工作、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中不断面临大量新的情况和需要探索解决的新问题,而无法使用现有程序来解决或不知道该用哪个程序来解决。处理这些问题才真正需要智能。这样就产生了一个令人颇难理解的结论∶凡电脑能解决的问题都不再需要智能发挥作用,而电脑不能解决的问题却需要智能来处理。然而事实的确如此!这是智能的本质所决定的。照此来说,电脑岂不是永远也不会有智能了吗?现在不忙下结论。
目前电脑的工作和记忆原理都是通过高低电位和逻辑门实现的。电脑的发展方向一是使用生物芯片,二是使用量子器件。它们的工作原理与目前的电脑有本质不同。生物芯片的原理是在分子水平上的,这与生物学水平是一致的。而量子器件的原理则是在更微观的原子、光子或更深层次的水平上的。我们假设人脑的工作机理可以在生物学水平上得到解释或在量子水平上得到解释,所以在这种水平上制造的计算机就会达到人脑的水平。
电脑程序集中的是人的经验总结,其本质是理性的。所谓理性就是理论的、有序的、精确的、数字化的、结论性的、有规律的、普遍性的、公共的、合乎逻辑的。简单类比就如同是一本操作手册,人们只要照它去做就是了。显然智能不是被用来解决这类理性化的问题的。因为当一切都规定好了、程序化了,就根本不需要智能了。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无论电脑的功能有多么强大,只要它只能按给定的程序来工作,它就不能算作具有智能。
A I探索:人脑电脑谁控制谁?
人类制造高级智能电脑可以大大缩短所有科研项目,需要数十年的研究可以在智能电脑的指导下很快得到结果。许多未解的数学定理很快就得到奇妙的证明。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社会和自然现象很快会得到新的解释。治疗遗传病、癌症和艾滋病的药物顷刻问世。各种软件可按人的要求快速生产,等等等等。
未来高级智能电脑对人类的威胁有两类:
一是强大的智能工具威胁。人们可以利用它方便地设计制造更可怕的武器,如基因武器,生物病毒,化学毒剂等。轻易破译密码盗取信息和钱财,干扰、破坏或摧毁各种电子系统,如军事、经济和管理系统。有了它几乎谁都可以成为“超人”。其实对人类威胁最大的东西正是人类本身。这个定律不光适用于本课题。只要能力存在,人类就无法完全限制它,特别是当这种能力被官方和理性力量难以完全控制的人所掌握时。
二是人类价值体系毁灭的威胁。科学家只配为它洗试管。在它面前没有聪明人。人类在他面前毫无秘密可言,人类尊严受到极大伤害,信仰倒塌了,丧失对科学知识和从事脑力工作的人的尊重,丧失了对卓越的领导人和管理者的崇拜,对金钱和地位的欲望淡泊了。因为一切进步和成绩都是电脑的功劳,人类能够做的不过是电脑终端暂时不能做的工作,即人类成了电脑的延伸,不再有成就感。人类建立的大量理论和学科变得一文不值。在地球上生命物种基因的改造、重组、更新、杂交和创新过程中横行于世的人类会首先受到特别“关照”。总之人类维系社会运转的价值体系将彻底崩溃。人类曾经制造的东西可以大大超过人的肢体和五官的功能,人类当然已控制它们。问题是人造电脑的智能超过了人的大脑!究竟是谁控制谁?
Ⅶ 科技发明有哪些
纳米技术的出现,为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拓展了广阔空间,这无疑又版是一次新技术的革命。将纳权米技术应用到材料领域,具有不沾水、不沾油的特点。防雾的风挡玻璃,自清洁的纳米布等都已经相继投入使用,测实验中心的检测表明:该产品让临界摩擦变滑动为滚动,使产品具有神奇的功效。北京大学留美博士李正孝教授研发的纳米燃油添加剂已于三年前实现了产业化,该产品以添加经过液相纳米组装技术处理过的纳米尺度水颗粒为特征,以全新的物理作用改变了燃油的燃烧过程,经过数百万吨的燃油大规模使用,节油率达到10-20%。北京博纳士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第二代产品——BONUS纳米燃油添加剂,该产品在万分之一的添加比例下,经过国家交通部汽车运输行业能源利用检测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田节能监测中心、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等机构的检测表明,该产品能大幅度节能和降低尾气有害物质排放,特别是对已成为环保焦点的氮氧化物的尾气排放,有独到的净化作用。另外,该公司最近推出了纳米润滑油添加剂,并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运输学院的台架检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油料及油料装备检减磨证明,缸压增加、动力提高、节能环保。
Ⅷ 科技发明有什么
科技发明有什么
科技发明的名称:电灯 发明人: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科技发明的时间:1879 发明的国家:美国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春秋:九九乘法表,筹算计算法 战国:司南;《甘石星经》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星表;《黄帝内经》。 东汉:蔡伦造纸术(4世纪起外传);东汉张衡浑象仪,候风地动仪;《九章算术》;
Ⅸ 教资考试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应具有的能动性,是人的本质的重要体现;
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强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是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本质内容;
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尤为重要,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的内在发展;
人力资源开发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目标,人力资源开发,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解放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创造性,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只有重视并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才能全面实现人的价值,使人获得真正的全面发展。
Ⅹ 科技发明有哪些
造纸术
造纸技术来的发明,是源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
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而不是纸的发明人。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发明地点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