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我国五大发明是

我国五大发明是

发布时间:2021-07-12 07:21:32

㈠ 雪莲贴被称为我国五大发明是真的吗

现在看到的第五大发明太多了: 二十四节气, 汉字, 传统科举考场、武术、珠算、汉字、中医药学、杂交水稻、卓筒井等等, 如果看宣传,恐怕有百种.赫赫,太了不起了!你信吗?谁信呢?
我看,还是老老实实地从现在做起,搞点大发明,那才是真格的!

㈡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后,第五大发明是什么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被世界科学家成为是继中国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㈢ 为什么说汉字是我国第五大发明

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能使人引起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汉字是拼形文字,学了汉字能使人变得更聪明。”“汉字的内涵外延、意气磅礴,十分逻辑化,把汉字应用于认识过程,可以把‘浮想联翩’和‘思绪万千’的人的思维系统化、逻辑化。”

㈣ 中国五大发明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

1、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干支历(太阳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节气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2、造纸术

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

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3、指南针

指南针,古代叫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在中国古代,指南针起先应用于祭祀、礼仪、军事和占卜与看风水时确定方位。

4、火药

火药,又被称为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

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改变了人类的战争史。

5、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四大发明之一。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并在唐朝中后期普遍使用。

宋仁宗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宋朝虽然出现活字印刷术,但并未普遍使用,而仍然是普遍使用雕版印刷术。

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二十四节气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四大发明

㈤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科举制度是隋唐时期创立并发展起来的选官制度,在当时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是唐朝出现盛世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科举制度是怎么兴起的?为什么后来又废除了呢?

一、科举制度为什么会在隋唐兴起并得以发展?

科举制度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封建经济发展,地主阶级中士、庶力量对比变化的反映。①经济条件:随着隋唐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也得以增强,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地位。②政治条件:士族势力虽然渐趋衰落,但他们由于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隋唐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隋唐统治者为了进一步抑制士族势力,削弱地主割据势力而采取科举制,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③阶级关系:隋唐时期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条件。隋唐统治者让庶族参与政权,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也是科举制兴起的一个因素。

二、科举制度的确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以考试入仕为官的选官制度,在明清之前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至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

积极影响:①科举制引入竞争机制,采用公开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使选拔官吏有了一个知识才能的标准,较之以地位、权势任命官职是一个进步。②科举制倡导了重视真才实学、进身仕途的良好风气,对魏晋以来的门阀士族制度是个沉重的打击;③各阶层知识分子,特别是庶族地主的参政,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④科举制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由于进士科以诗赋为主,所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造就一批诗人,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⑤科举制度的创新与完善给唐朝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新面貌,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唐朝的社会进步与经济繁荣,将盛世唐朝推到了世界大帝国的地位。正由于具有如此的积极作用,科举制被后世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消极影响:随着历史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弊病也愈明显。从科举考试中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可以得出——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发展为八股取士,使大批知识分子脱离实际的学风,醉心于功名,一旦科考成功、金榜题名,就逐渐沦为封建统治者的附庸。科举制实行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手段,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科举制度因种种弊端最终被摒弃,但其对中国及世界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的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的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充分肯定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㈥ 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什么

中国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第五大发明,还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受关注。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创,也是世界天文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直到今天,它对农业生产仍具有指导作用。英国学者李约瑟赞誉:“中国人在阿拉伯人以前,是全世界最坚毅、最精确的天文观察者。”

节气的来源

上古时代,天人合一。任何一个首领,其首要职责就是仰观俯察,授民时历,并以此为中心进行祭祀和管理礼制;其次才是开疆拓土。有了“认识天文,教民稼穑”的本领才能为先民所敬重和拥戴,从而担任“领袖”。

史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天文学发展的萌芽状态,那时人们注意到太阳升落、月亮圆缺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时间和方向的概念。燧人氏时代已经确认天北极,创《河图》《洛书》、星象历;伏羲氏时代发明了八卦,并创立了天道观测系统;

到了炎帝时代发明了太阳历,发现了太阳黑子,并发明了荧惑历(火星历)等,促使人类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

炎帝发明太阳历已被考古界证实。1972年河南伊川土门遗址出土了神农氏太阳历陶缸。历图整体作双踆乌载日,像一个大圆里面画了五只眼睛。据史学家王大有先生考证,这个图就代表了二十四节气。一幅简单的图画就概括出复杂的节气,祖先的聪明才智令人叹服。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阅读全文

与我国五大发明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