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自己创造知识

自己创造知识

发布时间:2021-07-12 00:27:35

1. 如何才能使自己具有创造力!!!

如何有创造力?
1. 有创造力并不是指点子多,而是指持之以恒、富有想象地去追求众多可能的点子之一;不轻易满足于某个想法,而是为之付出努力并且锲而不舍。当你想出了一个解决办法,要狠心把它暂抛一边,然后寻找除了这个方案以外的其他解决方案,直到你满意地意识到再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为止。
2. 保持童真,打破陈规。出错也没有关系,不要害怕犯错误,保持幽默。学会有勇气让思想冒冒险,敢于将一个最初看似没道理的想法进行到底。
3. 缓下结论,力争做到积极、灵活、开放和富有想象力。之后可以发挥你的分析才能去判断,而不是在开始的时候就盲目判断。
4. 为创造力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奖励创新和坚持不懈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奖励良好的表现。
5. 立即行动。让你当场立即行动起来。去查找一些对你可能有帮助的参考书,或找寻他人寻求帮助,或到实地去学习:现在,而不是以后;今天,而不是明天。学会去触发你的腿部肌肉,一有需求立即行动,不要拖延,听从探索的召唤,不惜一切代价地去探索。
爱因斯坦说过,双腿是创造力的车轮。尽量让探索激动人心、富有想象、鼓舞人心和硕果累累。让你的态度和创造力成为明灯,去照亮你周围甚至更远的世界。
6. 要实际,尝试以多种方法诠释你的主题,尤其是想法的价值方面,无论是物质上的价值还是精神上的。
7. 三思后,试着向别人解释你的目标是什么。听听他们的建议,这些建议可能正是你需要的。不遗余力地去探求创造力。
8. 加强创造力训练,也不要忽视了身体健康。身体需要锻炼、奖励,有时还需要一些迁就。
9. 如果一开始没有成功,要不断尝试,永远不要放弃。因为创造力来自99%的坚持不懈和1%的灵感。
10. 创造力是干什么用的?如果你希望过好余生,那么尝试让生活兴奋、充满想象力、充满鼓舞和奖励。
奇思妙想玩转发明课程,以科学的形式与方法,解密孩子的创造力基因,激发他们的创新灵感,为他们摘取人生第一件发明;为中考培养科技特长生,为留学移民增添专利加分强项,为高考各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挖掘创新潜质。

2. 制作属于自己的中国创造知识卡片

就是还是想要中国创造,而不是中国制造的。

3. 关于人类学习自己创造的科学知识问题

四大发明吧

4. 我能给自己创造什么 1000字

许多人都遐想过自己的未来吧!遐想自己成为一名教师,播撒知识的种子,耕耘未来的希望;遐想自己成为一名画家,在硕大的白纸上涂涂抹抹,填充自己的梦想;遐想自己成为一名导游,指引人们走向自然,认识自然;遐想自己成为一名科学家,在小小的研究所里搞自己的小发明……

记得上幼儿园那会儿,老师就问“长大后你要做什么呀?”,我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大声喊:“长大后我要做科学家,我要为国家做贡献!”说完后心里得意洋洋的,想象着自己带着大大的眼镜,穿着高跟鞋走进实验室……想到这里,我的嘴角就禁不住往上翘。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我越来越发现小时候的我是多么的幼稚。天真地认为只要想干什么将来就可以成为什么,简单的想象,不必有任何的行动。但这种想法是不是太不切实际了呢?我并没有一点做科学家的天赋,又怎能成为科学家呢?

那么我要做什么呢?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喜欢自然的气息,喜欢游山玩水,渴望走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并且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还可以。“我要做导游!”我坚定地对自己说,我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如果只有想象没有行动,结果最终会是一个零。所以我要行动起来,创造自己的未来。

我首先利用网络资料查找了做一名优秀的导游需具备的素养:

做一名好导游要具有较高的口语表达水平,要熟知当地的风土人情,如果带外国团或出国的导游一定要精通外语; 好导游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战争风云、兵器大观、古代文献、考古发掘、园林建筑、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民俗风情、修身养性、医学养生、饮食起居、娱乐健身、服饰衣帽、吹拉弹唱、花鸟鱼虫……不同的游客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不会相同,因此导游的文化知识要全面;好导游一定要有耐性,要多从感情上与游客沟通。沟通得好,游客才会与导游走得相近,心心相通,才会喜欢你的服务。再有的就是笑容,就算你并没有很好的雄辩口才,亲切的笑容很容易让客人喜欢你,特别是那些发自内心的笑容;最后,好导游还要有一副好身板,没有健康的体魄怎能走遍世界的山山水水?怎能把生动的景点介绍传播给游客们?

总之,一个优秀的导游员,应该是一个八面玲珑、应对自如、身强体健的人。他如沐春风,笑容满面,语言得体,生动幽默,气定神闲,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他的幽默和智慧感染着周围的游客。啊!那就是我的目标,我所向往的生活方式,我为自己的“定格”。

那么从现在起,我该做些什么呢?首先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多看书看报,多讲多练多表达,多挖掘自己的闪光之处,不要害羞,脸皮厚点,多与他人交往,让自己口齿伶俐、反应机敏,让自己的语言生动活泼、清爽雅洁、平易近人;其次,要学好外语,特别是英语,以便日后能畅通无阻地与世界各地的游人交流;最重要的是要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了解著名旅游景点的特色,以便向游人介绍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魅力与自然的神奇;当然,我不能每天总呆在教室里死啃书本,我要坚持体育锻炼,让自己有健康的体魄…我知道,我要做的还不止这些,但我会努力去做,去培养做导游的素质,直到有资格做一名导游。

炼狱的过程是痛苦的,没有有坚强的意志和切实的行动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当导游的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即使遇到再大的挫折,我也不会放弃,不会对挫折举手投降,因为我心中一直有一个信念“我要创造我的未来!”

你的未来是怎样的呢? 你还在痴痴地傻想,还是已经为梦想的实现付诸于行动了呢?

5. 数学知识是人类自我创造出来的吗或是先天的。

你好!
发明和发现这个问题数学家争论不休,个人比较赞成数学概念是发明的,数学证明是发现的。观点见《数学沉思录》
打字不易,采纳哦!

6. 如何创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基本上是通过大量阅读,特别主题阅读来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主题阅读具体体现在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

一、对笔记的要求:
能把书中的框架和重点都展现出来或者用一页纸能把重点说清楚,就算合格。
第一步来说理清结构,归纳重点。
第二步是舍弃对自己无用的部分,
第三部分按自己的理解进行整理,有时会把导图按照7W3H的方式从新做一个思维导图
第四步用自己的话从新表达出来,
第五步是实践,然后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不断重复这几步

二、建立初步框架

1、读过的书,尽可能做成笔记或导图,笔记放在OneNote里。导图放在MindManage里
2、针对不同的主题,建立思维导图,尽量提练重点,然后在Note或分支中加下注释或出处。
3、定期整理和汇总,不段调整分支和整体结构。
4、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做成PPT或写文章,能把所关注的问题,用自己的话给清楚表达出来
5、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三、资料补充

如果学习的东西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
1、还需要建立自己的专业名词字典
2、做资料收集工作,定期整理
3、针对特定大量阅读本专业的期刊杂志和相关资料,提练重点
4、会记录所有自己学到的东西和心得
5、把遇到的问题和处理办法单独记录,定期总结和分析

当你完全按照这种方式,针对某方面积累几个月或一、二年,基本上可以冒充一下专家,而且业内人很难挑出毛病

上面所的说东西比较宏观,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说到。如果目标的制定,建立或加入圈子,合作性学习、更有效的实践、辅助技能的锻炼、资料搜索、分类、重复阅读、阅读技巧、有效的记录和表达

有些步骤也正在努力,比如做笔记的时间很长经常会比阅读的时间长,归纳整理的能力还需要加强,现在就在刻意每天练习,用微博或BLOG来分享每天一本书中第一、二步的内容

实际上对于建立一个知识体系最快最有效的办法,高端访谈和顶级专家的培训,但这二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基本上无法实现。不过可以折中一下,多请一些业内的专家吃饭,海聊,效果也很不错。

7. 如何让自己变得有创造力

创造力也属于复力,而知识就制是力量,所以要想拥有创造力,知识是必需的.另外,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所以人要活用知识,所以一些人知识虽少,但却非常有创造力.更重要的是要养成创造的习惯.
最后记住,任何事物的创新都来自于对事物的熟悉.不要对我讲一些反例,我知道那的确是存在,但那不是你.

8. 为什么知识都是学来的,人不能自己创造知识吗

知识是发掘、发现等等得来的,知识无法创造 。对于知识,人们最多也只是给知识作分类和取名等等。

9. 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就好像一个书架,让你分门别类的把不同的知识放在不同的地方,并且让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形成联络。这样你才能真正的吸收知识。
你说如何快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其实这点对于不同认知水平的人,是不一样的。
与其去学别人的知识体系是如何建立的,不如从自身出发,建立属于你独有的知识体系。

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般都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自以为吸收了知识,但实际上等到真正动手实践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学懂”。
比如,我是做市场营销的,那么对我来说,就是要形成一个市场营销的知识体系,这样我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拿来就用。
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做的事情并不是吸收知识,而是“收集知识”。我们有着极强的收集癖,希望收集到这个市面上所有的营销资料,所有的营销案例,所有的营销书籍,但是真正拿到之后,就草草的看过,从来也没有仔细的将里面的内容变成自己的思想,更不用说实践。

所以,你懂得100种引流方法,100种用户裂变方法,100种用户变现方法,如果只是单纯的了解基本操作,但是没有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的业务中,具体看看他们的效果如何,你又如何能把知识变成你经历的一部分?

千言万语,不如你做一次。所以我并不同意其他回答中所说的要先收集足够的资料,资料是无穷的,但是你的时间是有限的,这种方法只会添加你的焦虑而不会有别的效果。你需要做的并不是收集到足够的知识,而是找到一个点,深钻下去,并且从这个点散发,形成你独特的知识体系。

10. 你认为是知识创造自我,还是自我创造知识

都赞同

阅读全文

与自己创造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
马鞍山市是哪个省的 浏览:447
马鞍山市保安 浏览: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