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图灵机有什么用,它的具体功能是什么
概念:图灵机,又称图灵计算、图灵计算机,是由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1912~1954)提出的一种抽象计算模型,即将人们使用纸笔进行数学运算的过程进行抽象,由一个虚拟的机器替代人们进行数学运算。作用及功能:替代人们进行数学运算。实现方法:所谓的图灵机就是指一个抽象的机器,它有一条无限长的纸带,纸带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方格,每个方格有不同的颜色。有一个机器头在纸带上移来移去。机器头有一组内部状态,还有一些固定的程序。在每个时刻,机器头都要从当前纸带上读入一个方格信息,然后结合自己的内部状态查找程序表,根据程序输出信息到纸带方格上,并转换自己的内部状态,然后进行移动。
② 图林机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奠基之作
——1936年图林机的发明
1936年,当奠定整个现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论应用于决定问题的可计算数字》发表时,年仅24岁的图林还只是剑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目前在世界电脑界,有一项崇高的奖项“图林奖”,就是以这位天才的名字命名的。
图林,1912年生于英国伦敦,1931年进入剑桥大学开始他的数学生涯。在剑桥,图林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怪才。因常患过敏性鼻炎,一遇花粉,鼻涕不止,于是图林就常戴防毒面具骑车到一个离他公寓3千米的地方去上班,一路招摇过市,成为剑桥的一大奇观。
图林行为怪异,但他的思想常常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他的自行车经常在半路上出毛病,要是换了别人,早就去车铺修理了。而图林偏不,他一琢磨,发现这链条总是踏到一定的圈数时下滑,图林在骑车时就特别留心计算,等骑到链条将要下滑前的一刹那突然停车,旁人看了叹服不已,以为在玩杂耍。后来图林居然在踏脚旁装了个小巧的机械计数器,快到圈数时他就主动停下,好换换脑筋想些别的问题。
图林的脑筋当然转得比自行车飞轮还快。1936年,当他那篇奠定整个现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础的论文——《论应用于决定问题的可计算数字》发表时,年仅24岁的图林还只是剑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他在这篇论文中设计了一个机器模型并证明:只要输入有关信息,这个机器就能解决任何依赖于计算的数学问题。这就是电脑史上与“冯·诺伊曼机器”齐名的“图林机”。
现在“图林机”论题已被当成公理一样在使用着,它不仅是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而且也是数学的基础之一。
1945年,图林到英国国家物理研究所工作,开始设计自动计算机,后来,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电脑——巨人机。1951年,图林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③ 图灵机的发明使二战提前多久结束
使二战在正常该结束的时候结束,如果没发明图灵机或许会多打1年多,也可能用别的方式代替而没受很大影响
④ 图灵发明的人工智能,破译了德国恩格密码机
最近在看西蒙·辛格写的《密码故事》,书挺不错的,作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历史上大量的密码。而目前为止,作者着墨最多的,还是二战中德军的传奇密码机——恩格玛(Enigma)。不过之前看过另外一本专门讲述恩格玛的书《密码传奇》,所以这本书并未带给我太多的惊喜,只是将一些以前不怎么清楚的技术细节理顺了。下面是一些关于恩格玛的细节:
1、德国工程师阿瑟·谢尔比斯在1918年发明了恩格玛机器,最开始的时候它有三个扰频器(加密轮)、一个插件板(可将26个字母中的六对进行交换),转轮之间的次序可以随意更换,这样,总共可能的加密顺序就达到了26^3*6!*100381791500,这是一个在十的十六次方量级的天文数字。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战争期间使用的恩格玛机。
2、波兰的情报机关是最早破译出恩格玛的机构,这要归功于一个波兰数学家:雷臼斯基。雷臼斯基制造了一种密码破译机——炸弹,它专门用来尝试寻找扰频器的排列顺序,六台炸弹组成的单位可以在两个小时之内就将秘钥找到。但是,1938年12月德国人将他们的密码机升级了,扰频器变成了五个,使用时每天随机选择其中的三个,仅此一项就将密码破译的难度变成了原来的十倍。一个月后,德国人将插件板上的导线数由六条增加到了十条。雷臼斯基已经无法破译德国人的密码了。
▲玛丽安·雷臼斯基
▲雷臼斯基在截获信息中发现,每个信息都是由6个字母开始,这6个字母是三字母信息秘钥按照预先确定的日秘钥重复两次译成密码获得。图为一组信息的第一个和第四个字母组成的循环。 Rejewski利用这些循环在1932年演绎了Enigma转子接线,并破解了日秘钥设置。
3、但德国恩格玛操作员的一些坏毛病使得密码安全性大打折扣。按照规定,信息秘钥应该是三个字母的随机组合,但是因为操作人员的偷懒,他们一般会选择键盘上连续的三个字母作为信息秘钥发送出去。这就大大简化了密码破译的难度。此外,图灵还发现,德军在每天早上时将会发送一条关于天气的报告,此时截获的密文中就必然包含一个词wetter(在德语中是天气的意思)。又由这些电文往往都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图灵甚至凭直觉就能猜出wetter这个词的大致位置,这也简化了破解密码的难度。
4、德国海军的密码是最难破译的。德国海军的扰频器不是五个,而是八个。在标准的恩格玛机器中,反射器通常安装在一个特定的方位,但是在德国海军里,反射器可以安装
⑤ 计算机的发明者是不是嗯阿兰图灵
是来他
阿兰·麦席森·源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6.23—1954.6.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他被视为计算机之父。 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
⑥ 图灵机'和计算机有什么区别电脑到底算什么是谁发明的
计算机这个概念由图灵提出,由冯诺依曼最终实现
⑦ 阿兰图灵发明的计算机给人带来哪些好处。
图灵机是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是计算机中的“至尊魔戒”,图灵机定义了版计算机科学的王国权及其边界。所以图灵机的语言,是第一门真正的计算机语言。
图灵之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基本上只是口味问题而已。图灵机是目前一切计算机以及计算语言的最高峰,如果一台计算机或一种语言可以用来模拟单带图灵机,那么它就是“图灵完备的”,而任意图灵完备的语言能够解决的问题都是一样的,不多不少。所以讨论A语言能做而B语言不能做啥啥的,没有意义,大家都是图灵完备,脱了语法的外衣,都TMD是一样的东西,谁也不比谁强。
然而图灵机是不存在的,不过后来出了冯*诺依曼,提出了存储程序型计算机,终于让计算机的理想,照进了现实。所以大家号召程序员清明节给这两位爷上点儿香,我个人觉得是完全应该的……
⑧ bombe密码破译机(图灵发明的)的原理是什么
额,这个原因的话是额,他可以把那个不同的那个密码都可以解出来,更能准确
⑨ 图灵机在计算机发展史上主要贡献是什么
它的意义有如下几点:
1、它证明了通用计算理论,肯定了计算机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它给出了计算机应有的主要架构;
2、图灵机模型引入了读写与算法与程序语言的概念,极大的突破了过去的计算机器的设计理念;
3、图灵机模型理论是计算学科最核心的理论,因为计算机的极限计算能力就是通用图灵机的计算能力,很多问题可以转化到图灵机这个简单的模型来考虑。
通用图灵机向人们展示这样一个过程:程序和其输入可以先保存到存储带上,图灵机就按程序一步一步运行直到给出结果,结果也保存在存储带上。更重要的是,隐约可以看到现代计算机主要构成,尤其是冯・诺依曼理论的主要构成。
(9)图灵机的发明扩展阅读:
图灵机是中央处理器(CPU)的一般示例,该处理器控制计算机完成的所有数据操作,而规范机则使用顺序存储器来存储数据。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能够枚举字母表中有效字符串的任意子集的机器(自动机);这些字符串是递归枚举集的一部分。图灵机具有无限长的磁带,可以在其上执行读取和写入操作。
假设黑匣子,图灵机无法知道它最终是否会使用给定程序枚举子集的任何特定字符串。这是由于无法解决暂停问题,这对计算的理论限制具有重大意义。
Turing机器能够处理不受限制的语法,这进一步意味着它能够以无数种方式稳健地评估一阶逻辑。通过lambda演算可以证明这一点。
能够模拟任何其他图灵机的图灵机称为通用图灵机(UTM,或简称为通用机)。用类似的“通用”性质更数学导向的定义是由引进邱奇,上演算,其工作的正式理论与图灵的交织在一起计算被称为教会图灵论题。
⑩ 第一台电脑不是莫奇利和埃克特发明的吗为什么说图灵是电脑第一人或电脑之父呢
阿兰·麦席抄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6.23—1954.6.7),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他被视为计算机之父。 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帮助盟军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1936年,图灵向伦敦权威的数学杂志投了一篇论文,题为“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在这篇开创性的论文中,图灵给“可计算性”下了一个严格的数学定义,并提出著名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的设想。“图灵机”不是一种具体的机器,而是一种思想模型,可制造一种十分简单但运算能力极强的计算装置,用来计算所有能想象得到的可计算函数。“图灵机”与“冯·诺伊曼机”齐名,被永远载入计算机的发展史中。1950年10月,图灵又发表了另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人工智能之父”的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