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这种盘为何叫利比盘谁取的名
估计还是公司的产品。。以公司的名词命名吧。感觉很多产品也是这样。可以说首屈一指的推广。。产品和公司吧
❷ 求 三个发明家 百度网盘免费资源下载链接,谢谢
网络网盘链接: https://pan..com/s/1yRNyLekGBP-UU72GWVy01w 提取码: 6kw4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网络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
❸ 七色盘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
牛顿色盘又称“七色板”。牛顿为说明日光的成分而制作的仪器。圆板分为七个扇形,依次涂有红、橙、黄、绿、青、靛、紫七种颜色。将圆板迅速转动,可见到板呈白色,说明日光是由以上七种色光合成的。
❹ 那种像以前的留声机用的碟子叫什么
留声机用的碟子叫作黑胶唱片,又称LP,long play, 是立体声黑色赛璐珞质地的密纹唱片。
❺ 请详细说明现在的碟子都有哪些种类
·CD-R与 CD-RW的主要刻录格式
大家知道 ,CD-RW的刻录原理与 CD-R 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能否对光盘重复刻录,而写入光盘上的文件格式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可以把光盘的刻录格式看作是光盘的文件系统 ,它与硬盘文件系统的作用基本一样。现在常用的CD-R/CD-RW文件刻录格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1. ISO-9660 :简称ISO ,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85年制定的 ,目前唯一通用的光盘文件系统 ,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和所有的刻录软件都支持它 。如果想让所有的CD-ROM 光驱都能读取刻录好的光盘 ,就必须使用 ISO-9660 或与其兼容的文件系统 。
2. Rock Ridge :针对 UNIX系统的 ISO-9660文件系统 ,支持文件名字母大小写、符号字符以及长文件名 。由于兼容 ISO -9660, 所以即使操作系统不支持 Rock Ridge, 也可以通过ISO-9660 查看。
3. HFS:全称为混合文件系统 (Hybrid File System),是苹果公司 (Apple)的MAC机所使用的光盘文件系统 ,不支持 DOS、Windows 9x/NT等其他操作系统 。
4. Joliet :微软公司自定义的光盘文件系统 ,也是 ISO-9660 的一种扩展 ,支持Windows 9x/NT 和DOS,在Windows 9x/ NT下文件名可显示 64个字符 ,并可使用中文。
5. UDF:UDF 是统一光盘格式 (Universal Disc Format)的英文缩写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6 年制定的通用光盘文件系统 。它采用标准的包刻录技术 (PW ,Packet Writing)来简化刻录机的使用。UDF文件系统使用户可以如同操作硬盘那样来使用CD- RW刻录机。
6. Overburn :支持刻录超过标准的 640MB盘片 ,最高可达 1GB,但刻录的盘片兼容性较差。
·CD-R和 CD-RW刻录格式的兼容性
CD-R盘片和一般的 CD 盘片具有相同的尺寸 ,它记载资料的方式与一般的CD盘片一样,也要利用激光的反射来读取资料 ,其激光反射率为65%,略低于 CD-ROM 盘片的70%,所以有很强的兼容性 。
CD -RW盘片由于采用了相变技术 ,它的激光反射率比一般的 CD盘片要低很多 。因此在CD- RW刚刚推出的时候 ,CD -RW盘片是无法在在普通的 CD-ROM 光驱中读出的 。但是随着MultiRead技术的出现 ,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如今采用MultiRead 技术已经成为CD -ROM光驱的必备手段。凡是采用了 MultiRead 技术的光驱都可以读出CD-RW盘片 。1997 年年底之后推出的 CD-ROM 光驱都采用了 MultiRead 技术 。由于技术发展得比较早 ,现在CD -R/CD -RW驱动器都具有 CD- ROM驱动器的各种成熟先进的功能 ,都能很好地兼容各种 CD-ROM盘片和 CD-R/CD-RW的盘片。这些盘片在CD-R/CD -RW驱动器中读取都没问题。
·主要的 DVD 刻录格式
光存储产品正在向可擦写、大容量的方向不断发展,而DVD 光盘具有很大的容量,无疑是继 CD-R、CD-RW之后的又一个理想选择。也正因为如此 ,目前国外厂商正在大力开发可擦写 DVD 技术。就目前来看 ,DVD 光盘主要有以下四种主流的刻录格式。
1、DVD -R( DVD Recordable) 格式
DVD -R格式的数据写入后就不能再被修改 ,所以也称为一次性写入式 DVD刻录格式。DVD- R盘片的刻录原理与 CD- R的刻录原理相似 ,是利用激光在染料层上写入数据,供DVD -ROM光驱读取 ,也可以在 DVD-Video 播放机中播放 。现在 DVD-R 的格式有两种:DVD -R(G)和 DVD-R( A),不同之处在于记录时激光的波长不同。DVD- R(G)使用650nm的激光 ,而DVD -R(A) 使用的是635 nm波长的激光 。DVD -R(G)主要是针对家庭和办公用户用于记录不连续的存档文件 ,并且采用了防止拷贝技术 ,是由 DVD论坛于2000年制定的统一标准 。而DVD- R(A)是在 1998年时由先锋最早提出的 。
2、DVD -RAM (DVD Random Acess Meory)格式
DVD-RAM是以日本的日立、松下、东芝为首的集团开发的一种可复写DVD,它得到了DVD论坛 (一个定义和支持 DVD 格式的行业团体 )的支持,主要分为计算机专用和家电专用两种 。其刻录原理与 CD-RW 一样,也采用了相变技术 。 DVD-RAM 刻录机有点类似于MO驱动器 ,DVD -RAM盘片有卡夹式保护壳 ,所以市面上的 DVD -ROM驱动器和 DVD播放机均不能读取。DVD-RAM 盘片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复写10万次以上,在所有的可复写记录媒介中排名第一。1998年初制定的标准的DVD-RAM 盘片容量单层只有2 .6GB,双层 5.2GB 。到1999 年后才改为单层 4.7GB ,2000年时双层容量也改为了9. 4GB。不过 DVD-RAM 的缺点也不少 ,DVD- RAM盘片易碎 ,不易保持数据的完整性,不能在 DVD播放机或 DVD- ROM驱动器上使用 。
3、DVD -RW (DVD Rerecordable) 格式
DVD -RW规格是由先锋主导的,DVD论坛于 1999 年11月制订完成 1.0版规格 ,并于2000年中制订完成 1. 1版规格。DVD -RW产品定位于消费类电子产品 ,主要提供类似过去的VHS 录像带的功能 ,供消费者进行高画质影音多媒体资料的记录 。然而,DVD-RW 的功能也应用到了电脑领域,苹果和康柏就将 DVD- RW驱动器作为大容量存储装置。DVD -RW的优势是兼容性好 , 它是发展最早的重复性记录媒介,可以用来存储视频、音频和其他数据 ,而且大部分 DVD -ROM驱动器都可以很好地读取DVD -RW盘片 。最初的DVD -RW刻录机是不能刻录CD-R和 CD-RW盘片的 ,但最近有支持这些刻录格式的 DVD-RW 光驱亮相, 其缺点是刻录速度较慢 。
4、DVD +RW (DVD ReWritable)格式
DVD +RW的规格是由 DVD 联盟所主导, 并不属于DVD 论坛的正式规格 ,微软已经明确表示在下一代操作系统中支持 DVD+ RW。DVD +RW产品同时定位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及电脑存储产品领域 。DVD +RW是DVD 标准的延伸 ,与其他DVD 刻录格式相比 ,它的兼容性在现有几种刻录格式中是最高的 。DVD +RW盘片采用相变材料 ,它的反射率与双层只读DVD盘片的反射率相同 ,因此DVD +RW消除了 DVD-ROM 光驱难以读出数据的问题。DVD+ RW驱动器功能很全面 ,写入速度较快 ,可以读取DVD -R/DVD -RW盘片 ,但不可以刻录DVD -RAM/ DVD-RW 盘片。DVD +RW提供大约 1000次的复写次数 ,可以帮你完成视频、音频及数据存储 。DVD +RW有一个缺点 ,就是不能刻录一次性写入的 DVD -R盘片,但DVD 联盟承诺会在今年发布 DVD +RW刻录机专用的一次性写入盘片 DVD +R。
·DVD 刻录格式的兼容性
DVD 刻录格式能否兼容于各种 DVD驱动器是决定其生存的关键 。当激光照射到某种刻录格式的光盘上以后 ,DVD-ROM 光驱通过来自光盘的反射光读取数据 ,如果反射率太低的话 ,该盘片就会被认为是 “不符合规格 ”的光盘 。
在以上几种刻录格式的 DVD光盘中 ,只能写入一次的 DVD -R/DVD +R光盘的反射率和普通的DVD -ROM光盘相同 ,所以能很好地兼容各种 DVD驱动器 。而可以反复写入的DVD-RW /DVD+RW 光盘的反射率则要比 DVD -ROM光盘的第一层低一些 。有的DVD -ROM 光盘有双层记录面 ,所谓第一层就是指处于最表面的那一层 。不过,最近的 DVD- ROM光驱即使是反射率较低的 DVD -RW/ DVD+RW 光盘也能够识别 。另外,DVD -RAM 光盘由于写入规格与其他光盘不同 ,因此不支持DVD -RAM 光盘的光驱就无法进行读取 。顺便提一下,对于 DVD+R/ DVD+RW 光盘,如果不在它上面刻录 1GB以上的数据和映像,有时就无法正常识别 。
DVD -RW和DVD -RAM 刻录机都能向下兼容 DVD -R盘片,即它们能刻录和读取 DVD- R光盘,而DVD +RW刻录机只能使用专用的一次性写入盘片DVD +R和可多次擦写 DVD+ RW盘片,无法刻录或读取 DVD -R和DVD -RW光盘 ,并且在写入时需要专用的刻录软件。DVD- RW和DVD +RW驱动器不能刻录 DVD -RAM格式的光盘 ,而 DVD-RAM 也不能刻录DVD-RW 和DVD+RW 格式的光盘 。
在格式化方面 ,DVD -RAM 光盘的格式化时间很短 ,不足 1分钟。格式化好的 DVD -RAM光盘不需要特殊的软件就可进行写入和擦写 ,而且价格便宜 ,但只供有相关驱动器的电脑专用 。DVD- RW光盘的格式化很长 ,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DVD+RW光盘虽然格式化时间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但是由于从中途开始可以在后台进行格式化,因此1分钟以后就可以开始使用 。在数据的写入时间方面 ,DVD -RAM驱动器将4.7 GB 的数据存储在一张 DVD- RAM光盘上需要 1个小时 ,DVD-RW 驱动器数据的写入时间和DVD- RAM差不多 ,而DVD+ RW驱动器则只需 25分钟 。因为DVD -RAM和DVD -RW驱动器只提供1×的刻录速度 ,速度一般都是 2 .77MB/ s,而DVD +RW则可提供 2.4×的刻录速度,能提供11 ~26MB /s的写入速度。
参考资料:http://www.mydot.org/index.php?action=show&id=1640
❻ 公输盘是个怎样的人
公输盘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能接受他人的劝告.
❼ 什么是哥德堡装置
鲁布·戈德堡机械是一种被设计得过度复杂的机械组合,以迂回曲折的方法去完成一些其实是非常简单的工作,例如倒一杯茶,或打一颗蛋等等。
设计者必须计算精确,令机械的每个部件都能够准确发挥功用,因为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极有可能令原定的任务不能达成。由于鲁布·戈德堡机械运作繁复而费时,而且以简陋的零件组合而成,所以整个过程往往会给人荒谬、滑稽的感觉。
鲁布·戈德堡机械这个词语首先录于《韦伯斯特第三版新国际词典》,其意思是以极为繁复而迂回的方法去完成实际上或看起来可以容易做到事情。鲁布·戈德堡机械被形容为荒谬地组合在一起的机械。
(7)发明家碟子扩展阅读
鲁布·戈德堡从小就喜欢照着书和杂志画插画,他的父亲不看好他的艺术兴趣,坚持让他上大学,去学一些有用的东西。他的漫画系列《发明家》异想天开地表达用复杂机械完成简单任务的可笑设计,想不到因此而闻名于世。他画了许多用及其复杂的方法从事简单小事的漫画,赢得了许多读者。
比如把鸡蛋放进小碟子这种事,在戈德堡笔下大概是这样的:一个人从厨房桌子上拿起晨报,于是牵动了一条打开鸟笼的线,鸟被放出来,顺着鸟食走向一个平台。鸟从平台摔到一灌水上,水灌翻倒,拉动扳机,使手枪开火。猴子被枪声吓得把头撞在系有剃刀的杯子上,剃刀切入鸡蛋,打开鸡壳,使鸡蛋落入小碟子中。
❽ 电影是如何发明的
1895年3月22日,在巴黎“本国工业提倡会”上,公开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工人放工回去》(又译《卢米埃工厂下班时》),它是由法国发明家路易·卢米埃和奥古斯都·卢米埃兄弟拍摄的。同年12月28日,他们还在巴黎卡普辛大道14号租了一间地下室,摆上100把椅子,使用由他们自己设计、别人为他制造的“活动电影机”公映这部电影和《婴儿喝汤》、《火车进站》等简短影片。这些影片采用了人们最熟悉的镜头:城市街道、海滨浴场、行进中的士兵、火车站、公园、工厂等。
《工人放工回去》片长70米,放映时间仅约1分钟,内容是工人们离开工厂大门时的种种情景。卢米埃洗印这部影片用的设备也很简单:用家里一个普通水桶自己冲洗,其他几部影片的情形也大致一样。
然而,这些时间短、内容简单的电影,却像磁石般的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在观看时也洋相百出,令人捧腹。例如一个女观众看到银幕上一辆马车被马拉着迎面跑来时,她害怕被轧着,便急忙突然离开座位躲避,直到“马车”消失,她才坐回原位。一列火车驶来时,观众不由自主地惊惶失措,赶紧逃之夭夭。有的观众看到银幕上下起瓢泼大雨,就赶紧撑起雨伞来,以免被“雨”淋坏。
今天看来,这些情景似乎太荒唐可笑了,因为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在当时,人们第一次看到电影,这情景很容易被理解:人本能地保护自己,已来不及去思考“真假”的问题。不过,这种情景并非绝无仅有,戏剧动人之处,我们也曾为之下泪:中国解放初期演黄世仁欺压杨白劳的剧时,一位解放军战士还拔枪怒向“黄世仁”呢!
最早的电影是无声的,因此人们把它称为“伟大的哑巴”,这一称号反映出人们对电影发明的赞许。最早的电影也是黑白的,因此人们将它戏称为“黑白世界”。
卢米埃兄弟“首创”用“活动放映机”放映电影,所以世界电影界都把1895年12月28日这一天,作为“电影时代”开始的日子。第一次放《工人回家去》的1895年3月22日,也被作为电影诞生之日。
卢米埃兄弟的前述几部影片在1895年首映之后的短短两年中,观念已遍及五大洲,轰动了全世界。
不过,上述“第一”、“首创”的说法,在20世纪下半叶,经过美国和德国一些专家长期研究后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电影诞生应推前至1890年,首创者不是卢米埃兄弟,而是一个被遗忘的天才——路易·艾梅·奥古斯坦·勒潘斯(1842~1890)。
他们的研究表明,出生在法国的勒潘斯,毕生大部分时间在美、英工作和生活。他44岁那年即1886年,就在美国申请了一项发明专利——他研制的16镜立体摄、放电影机。1890年,他又对改进后的这项发明再次申请了美国专利,指定他的摄影机只可以有一个镜头。同年10月,他用这种单镜头摄影机拍成3部电影史上已知最早的影片——《阿道夫拉手风琴,惠特莱一家在奥特伍德庄园跳圆舞曲》、《约克郡》和《北利兹》;不久后又拍了著名的《穿越利兹桥的车辆》(片断)。1890年他曾多次公开放映过这个片断,效果不俗。
1890年9月16日,勒潘斯从第戎登上火车前往巴黎,准备远赴纽约展示他的发明成果。但是,他在火车上却神秘地失踪了:巴黎的朋友没有接到他,其他人多方寻找也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甚至连他带上火车的包括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等行李也不见踪影。后来人们推测,一代天才勒潘斯死于谋杀!谋杀动机极有可能是夺取他的电影发明专利。
英国作家克里斯托夫·罗伦斯根据以上材料,写成了《鲜为人知的故事——失踪的电影发明家》。其后约1990年,他又主持拍摄了名为《勒潘斯之谜——电影史短缺的篇章》的影片。显然,他的书和电影都是企图力证勒潘斯才是真正的电影发明人。
其实,电影和其他许多发明一样,也是经过许多人的努力才得以完成的,也是时代的产物。
18世纪末,人们已经知道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发明家们制成了“惊盘”——用两个相同的黑色圆盘,一个画出人物的分解动作,另一个挖出对应的条形孔,然后把它们装在同一根轴上,当有画的盘转动时,从不动盘的条形孔中就可看到活动的人影了。182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拉图(1801—1883),利用与“惊盘”类似的原理,搞出了一台“活动画筒”。1830年,美国霍纳则把“惊盘”装进原来的幻灯机,从而制成了“活动幻灯机”。1845年,F.V.乌恰蒂也把“活动画筒”和幻灯机搭配在一起,获得了可放映的活动图像。1860年,美国费城的工程师塞勒把摄影术用到“惊盘”上,让贴有6幅联结照片的小风车呈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1872年,美国摄影师麦布里奇为了解决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和科恩关于马奔跑时“四蹄腾空”还是“始终有一蹄着地”的争论,让马奔跑时绊断24根细线,从而控制24架照相机的快门,这给电影机的发明者以新的启示。
当然真正的电影只能出现在快速摄影、实用胶卷、电影摄影机、放映机诞生之后。
1889年美国乔治·伊斯曼对35毫米赛璐珞胶卷的发明,1887年~1891年德国摄影师安许茨(1846~1907)对运动物体可连续、快速拍摄的“电动速视仪”的发明,1889年~1891年爱迪生和助手狄克逊对电影摄、放机的研制和对胶卷打孔后用齿轮牵引的发明,1895年德国斯克拉达诺夫斯基(1863~1939)和兄弟埃米尔对电影放映机的改进,以及前述卢米埃兄弟的试验,都为电影的正式诞生铺了路。
由上可以看出,无声电影诞生在19世纪末。
“伟大的哑巴”直到1913年元月才开始“说话”:爱迪生在纽约一家大剧院用他的留声机为画面配音,但电影中罗马时期的英雄勃罗第斯和恺撒皇帝的口形常和声音不同步,曾使人捧腹大笑。真正有声的电影诞生于1927年:华纳兄弟制片公司推出了《爵士歌王》的有声故事片。从此,电影便成为一种完整的视听艺术进入大众的文化生活之中。
高质量的彩色影片在20世纪40年代由利奥浦德·高得斯基和利奥浦德·马尼斯作出后,才得以推广和应用。
立体电影在1935年已放映,但观众要戴特制眼镜,所以当时意义不大;直到1955年以后,伪立体摄影术才得以问世。现代电影将要告别胶卷和片盘而走向数字化。领导这一革命的是美国乔治·卢卡斯。他导演的《星球大战》第一集《幽灵的威胁》已于1999年5月开始在美国4家数字电影院上演。
❾ 水贝节律盘是什么怎么使用的
据介绍 :人生命运预测器一专利名称“水贝人体节律盘”(专利号:95303095.4),获中国
专利博览会金奖、国际科学与和平医疗保健卫生用品科技成果金奖,是当前华夏一绝、世界之
最,能测吉避凶,是取得人生成功的起智能预测工具。该器是由世界发明家、陕西人体节律研
究的张水贝先生历经人间坎坷,积十几年潜心研究,按地球绕太阳公转、自转(根据国际PSI
学说)而发明的能测吉避凶的最新一代产品,可在几秒钟内准确地预测每一个人的过去、现在
与将来每一天的命运状态,能有效地预防由于理智失控、冲动、麻痹、疾病等危险的发生,
从而灵敏地决策事业、工作、婚姻、优生、优学及人生的每一步,预测结果绝对准确!
❿ 水贝人体节律盘是什么
西人体节律研究所张水贝先生的发明 一、原理初探 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都按照自己所特有的节奏兴衰变换,丰富多彩地呈现在自然界中,如:候鸟的迁徙,公鸡的报晓,妇女的经期,白天和黑夜,潮涨和潮落,葵花的向阳等,无一不是按照自己的“生物钟”即生物节律所特有的节奏规律在生活,在变化,在发展着。 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涨,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20世纪初,德国柏林的医生威廉·弗里斯和奥地利维也纳的心理学家赫尔曼·斯沃博达,这两位互不相识的科学家,各自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最早提出了人体生物钟理论。他们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大量事实进行分析后惊奇地发现:人的体力存在着一个从出生日算起以23天为一周期的“体力盛衰周期”;二人的感情和精神状况则存在着一个从出生日算起以28天为一周期的“情绪波动周期”。经过二十年后,奥地利的阿尔弗雷德特尔切尔教授发现了人的智力状况存在着一个从出生日算起以33天为一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 他们的发现揭开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秘密。后来,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就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简称“PSI”周期说。“PSI”是英文Physical(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存在着二十三天的“体力盛衰周期”,二十八天的“情绪波动周期”和三十三天的“智力强弱周期”。每个周期分为“高潮期”和“低潮期”两个阶段,在高潮期和低潮期交替的日子称为“临界日”。临界日及前后相邻的两天,称为“临界期”。高潮期和低潮期的天数是相等的,都是一个周期的一半。人体处于高潮期时,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处于低潮期时,体力下降、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在“临界日”,人体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协调性差、容易染病、易出差错,判断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