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高中真的可以创造奇迹吗

高中真的可以创造奇迹吗

发布时间:2021-07-11 07:24:13

① 人真的能创造奇迹吗

不要勉强自己的脑袋哦,累了就要休息,不要想得太多,能学多少学多少。父母希望你成为人中龙凤,但是更希望你有一个好身体,能够开开心心的过每一天。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吧,告诉你一个残疾人,我看了很受震撼,你也去看看吧。尼克·沃尔奇克

② 高中数学如何创造奇迹

呃,我是今年河南(全国一卷)的考生,我成绩138(150满分)。我觉得啊,数学成绩提高不是做几套题的问题,也不是突击的问题,关键是态度的问题,给几点我的建议吧
1、做题不要贪多,做完再看一遍题,你可能会有很大收获,还有,遇到很不错的题一定要做笔记,但也不要多,选最经典的做上标记,回来一定要多看看。
2、上课跟好老师的步子,不要自己做题,没效率,老师讲的东西一定要学透,不能有马虎的。
3、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卷子,不要买一堆,高三的卷子做不完,但自己一定要有目标,买一两套彻底做完,彻底搞懂,不要东一题西一题的。
4、考试的技巧也很多啊,你到高三了,该学习点技巧了,我的习惯是第一遍捡一定能拿分的题做完,遇到不会的或不好算的或没有思路的题跳,小题一般耽误2分钟的跳,大题5分钟跳,不要耽误时间,第二遍去攻那些偏难题,不会再跳,在第三遍....这样下来你不会急,而且拿到该拿的分,也不会后悔的~
好了,就这些了,这都是我个人的心得,希望对你有用,祝你高三数学学习顺利,高考顺利~~~~~

③ 高中数学如何创造奇迹

我的经验之谈:每一次做完一套题后,把错了的部分找出来,找该知识点对应的习题,十倍练习。不要觉得知识点都会了就懒得做,要坚持以以独立做了十倍习题一个不错为标准。然后做新一套题,这一部分知识点就不会出错了。如此把每一部分知识点都过一遍,然后做综合题,一旦有错就找类似题目重复。
机械训练其实是最有效的。高考到最后玩的不是智商,而是执行力。

过来人的经验,供参考。
分数你看着给吧!

④ 高考还有100天,真的能创造奇迹吗!!!!

复习的形式是很多的,如课堂复习、单元复习、期末复习等
课堂复习有三种:讲新课前,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这叫做准备复习;老师讲完课后,往往要趁热打铁做点练习,这是以消化为目的的准备性复习;一节课将结束时,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这是以吸收为目的的梳理性复习。
课后复习以消除遗忘、强化记忆为目标,不管老师是否留作业,都应当对照课堂笔记与教材进行比较性复习,然后再做作业。
单元复习是指完成了一章或一组内容后的复习,主要采取比较异同,寻找内在联系,筛选累积的方式进行。
期末复习主要是将平时分散学习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综合,系统归类的过程。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最宝贵的时间是课后复习,因为防止遗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及时复习。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记忆是有规律可循的,学过的知识如果不加以复习就会忘记,过一天会忘记一半以上,经过两天就会忘记2/3左右,以后遗忘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因此,学习后若不及时复习,就会大大增加复习的困难,降低学习的效率。
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在复习时采取一定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在时间安排上,课后复习至少安排两次。第一次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用脑子复习一下这节课的要点,第二次复习应安排在晚上,读一下课堂笔记,对照教科书进行。
在对复习方式的运用上,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
常用的复习方法有:
(1)尝试回忆法。即在复习时,先把老师讲过的内容在头脑中回忆一遍,然后再打开书或笔记本进行对照,对回忆模糊不清或根本回忆不起来的知识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记忆,而且能够逐步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2)要点法。即在复习过程中,寻求知识中的要点,抓住要点也就抓住了问题的主干。如复习课文时,就可以把重点词、每段的关键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等用醒目的颜色标上记号,使这些词句作为记忆的支撑点,抓住几个关键词句,也就抓住了整篇课文的内容;
(3)比较法。即找出各科知识间的特点和共同点,通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来强化复习效果

⑤ 现在真的是高中才能改变命运吗

能否改变命运未必一定要寄托在学历上面,关键看各人的能力怎么样,运气好不好,现实中也有很多大学生博士之类的人为那种初中或者小学都没毕业的人打工的。

⑥ 高考会创造奇迹吗

首先 你一定来要坚信一切皆有可能源 我现在大二 但是上大学后最怀念的就是高中奋斗的感觉 那是最简单纯粹的生活 不颓废 有梦想 大学后人会懒惰起来 有时也会没有目标 所以你要记得现在的日子就是这辈子最美好奋斗的日子 要珍惜!

其次 说说大三门
你的语文不错 高考语文能保证110以上就是不错的 120就算是高分了 平时语文要注意坚持 绝对不能掉下来 每天花个半小时学语文就够了 这是你的强项 如果语文没考好 你就没有拉分的科目了 你的数学太差了 找自己学得相对好的内容 比如数列、几何、函数 一个月练一个单元 包括这一块的所有大题、单选、填空 正好可以练4个单元 保证高考时有关这些单元的题都能拿到分 这样及格就差不多了 英语就每天写题 搞懂每一道题的知识点 隔天复习 反正英语就要每天练习 一天一张卷子的写 总要有收获的
理综的话 因为我是文科生 我只能说写题 写题 跟着老师的复习步骤 留得卷子搞懂 不懂问老师 经常复习 比如每天抽出一块时间专门复习理综 一定会有成果
加油!期待你的好消息!!!!

⑦ 高考八十天能创造奇迹吗

想当年我高考前英语单词基本都不认识,结果临近考试良心发现,2各月背下3万的单词,绝对真实。

⑧ 还有一年,高考我能创造奇迹吗

现在还只是高二啊
时间还多得很.不要太着急了
从现在开始:
每天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强制自己完成
晚上不要睡得太晚,影响睡眠 上课时要保证自己80%的时间是在用心听的,剩下的20%可以开点小差,一定要把握好主次,不要在老师讲重点时去小睡一觉/小聊一会.很多研究表明很少有人一节课下来全部时间多在用心听讲的,所以不要太压抑自己.
提高自信:早晨起来和晚上睡觉前对着镜子大声的对自己说"我一定会创造奇迹的,我能行,别人可以我也一定能可以"提高自己的自信
你是专业生,得练习画画,不会像其他学生样有很多的时间来学习,所以你要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书本中,不要去钻难题偏题,把书本的每个例题和原理都要弄懂弄透
数学:把书后的习题每一个都去做做争取题题都会做,公式和原理在脑海中都要有一定的印象,注意解题方法,有些题你只要知道方法了,算法你就不要再去费工夫了,在高考中,是按步记分的,不像平常在学校考试,要结果对了才有分,你只要写出公式,解题的步骤,就会得到可观的分数.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一步一步的写下去,不管是考试还是平时作业也一定要保持卷面整洁
去选一套适合自己的资料书,不要买太多,一套就足够了,大多的资料书都是大同小异的,当然要找答案很详细的那种,知道该解的咋来的,难度系数是中等的,不要每门课都选同一种资料书,毕竟没有哪一个出版社那么强,每门课的资料都超好
给自己定目标:比如在下次月考当中我要考哪门课要考多少分(当然要从实际出发,不要盲目的提高对自己是要求,成绩这东西是急不来的),考完之后看看自己有没有达到,有的话再给自己提高下标准,小小的奖励一下(不要过分哈),没达到的话也不要泄气,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补下火
不要有多余的思想,尤其是谈谈恋爱的想法,它会耽误你很多时间的
不要盲目给自己加压,那样的话会得不偿失的,学会放松自己,自习课上感到非常烦躁的时候可以听下轻音乐,边听边做作业,当然不要去听那些流行歌曲(至少我觉得那是有害的)选择一些英文的轻音乐,或就纯粹是曲子的歌,不要太HIGH了
有研究表明经常听名著(像贝多芬的)有提高记忆力的功能
有很多的东西一时阐述不过来
如果你对我的建议有一点认可的话
也可以和我QQ联系357548390
一般情况下星期五晚上/星期六我会在线

⑨ 高中真的有可能逆袭么我该怎么学起

怎么不可以啊~~~只要你真的真的努力真的真的付出
逆袭什么的不是问题啊
你发现忘了初中的知识其实没什么的啊,等你开始学的时候就会很快的巩固想起
你不敢问人也可以上网问别人啊,就像你现在做到的这样
不过上网问人及时性赶不上啊,我认为你最好还是问人好啊,这样快啊,不要觉得别人不理你,有时候是你的心理映射,因为你休学一年,自己心理肯定也有些不适应。我觉得高中大部分成绩好的都不会性格太出格的,你问他还是会回答的啊~~~

⑩ 两个半月的时间高考还能创造奇迹吗

负责人的告诉你,这个真的不好说。要看你是什么样的人了,又有多大的爆发力。有人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若果你认为你做的到的话,可以一试。要知道,没有什么不可以,Even now there is still hope left.希望用不破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给你看篇文章吧,我最喜欢的几篇文章之一。
一篇和《花开不败》同样励志的文章。
一片漆黑里,我们摸索着那扇通往天堂的大门。曾经我们都以为它离得太远,一次的跌倒,两次的绊足,三次的相撞,信心便轻易的在无助中绝望,在绝望中崩溃,在崩溃中懈怠。然而,终于有一天,我们还是看到了天堂的模样。回望起点,那却不过是一米的距离。
2002年7月提早迈上高三的坎道
虽说高二暑假刚刚开始,但学校替我们可惜这两个月的假期,我们于是不负所望,很乖巧地穿梭在铺天盖地的补习班里。我正式移交了校刊副主编的位置,坐在教室里看黑板上翻来覆去的公式汗水混合的气味在电扇的鼓动下膨胀的不可自抑。那段日子里,高考远的像在天边,教室后面的黑板似有提前意识,喜欢用小时来计算离高考的时间,结果适得其反让我们以为高考是几百年后的事,那个庞大的数字让我们心安理得。补习、上课对我们而言不过像是一种心理安抚,我们顶着高三的头衔每天按时地坐在这里看字、睡觉、聊天。回家后依旧上网、租影碟,看滥到可以的电视剧,电话粥煲到让父母恨死贝尔。日子很好过,好过的让我们忘掉了什么时候从短袖换上长袖。我们在一片扰攘中迎来了真正的高三。
2002年9月正式开学
教室似乎像是有自傲的情结,每年我们升一级,它便要跟着往上攀一层,学校似乎希望我们在拾级而上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身份。但收效甚微,开学的时候,大家唯一抱怨的事就是每天爬楼梯到脚软,一边做着腿部运动,一边不是增加心里的沉重感而是咒天咒地。于是懒人有懒法,除却地震失火,我们决不轻易下楼。然而也有兴奋的事,作为学校的大哥大姐一级的人物,我们有了不穿校服的特权,一时间,教室里便多姿多彩,和同学们聊天的话题里也多了明天穿什么衣服的预谋。上半学期无疑是轻松的,原本让我们头疼苦恼的地理生物统统消失殆尽,学文的人不必苦钻物理化学,开心到看过去的理科老师都趾高气扬。学理的人则彻底地向历史say bye—bye,政治虽是逃不掉,但课程的氛围是轻松得一塌糊涂,简直把政治老师视作透明人,自作主张地改为自修课谁都知道在高考的大前提下,老师绝对是会在这些副课里给你足够的面子。高一高二的沉重课业负担在高三的起始忽然变的无影无踪。这着实让我有些快乐得难以相信。虽然我依旧是说服着自己自觉地做课外的习题,提前背诵古文和政治观点,然而,心思则全然不在上面,每晚在书桌前庸碌地坐足四五个小时,然后用“11点才上床睡觉”这个听起来还不错的的作息时间来自欺欺人。
我到现在仍然想不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氛围紧张的,它是早有预谋的,却是一声不响地入侵。作业多了,练习多了,测验多了,我们总觉得怎么好像不久才考过试,老师又拿着一摞卷子气定神闲地踱进教室。厚厚的辅导书发起来像是免费的,我们每收到一本就要感慨一番,发誓说这本书是永远做不完的,然后嬉笑着在封页上签下自己的大名,说要带着它们去冲刺高考。然而,我们绝没有想到它们只是一个开头,并且寿命那么短,很快就被我们解决掉了,然后推到一旁用来积灰。
我走完了我的高三上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我半年的荒废中居然还不离谱,我挤进了百名之列这在我们这所市重点高中意味着你能进一流的名牌大学。但这个名次却颇让我父母不满,他们想不明白高一高二时我尚能捧个年级第四回来,常常转悠的位置是在二三十名,怎么到了高三应该是发力的时候却退步成这个样子。我的解释是大家都发力了呀,而我的力太小,拼不过。其实我心里还是蛮欣慰的,因为我知道我并未在上半学期全心地来拼搏,因此我有足够的理由来坚定自己的信心。过年的时候有高一高二的小学妹打来电话问我高三苦不苦啊,我在电话这头咬着一串冰糖葫芦,含含糊糊地答还好啦,依然活着并且四肢健全。她们在那头笑的不可抑制,而我在这头乐观至极,我无比坚定地相信着自己的未来。
假期还没结束,但我们依旧提前坐进了教室。身处高三,我们能理解老师和学校的良苦用心。很明显地,大家都不似暑假补课时那般散漫,不仅听话的按时来,在课堂上也极少再看见有人趴在桌子上与周公约会了。班主任赞我们越来越有高三学子的样子。当然了,还有不到四个月,现在的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地观察到了时间的无情,谁都不想把自己的未来当做赌注。
2003年2月中旬另外二分之一的高三开始
开学的前一天,我把我的座右铭写在N次帖上粘得到处都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始终都相信只要现在努力一点,哪怕是苦到涩嘴,然而只要忍受下来,那么未来便是灿烂一片。这个想法不仅我有,相信每个高三学子都是这么坚持着的。我们都很清楚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中,进入一所名牌大学意味着什么,而落榜又意味着什么。我们肩上所背负的已经不只是我们自己的命运了,更多的时候是来自整个家庭。这个道理我从小就被灌输着,所以我知道我必须努力。
老师们普遍认为惟有考试才能真正体现我们现有的学习水平,于是考得越来越多,考得越来越难。我在接连几次数学考试中未破90分大关(满分150),开始惊觉自己噩梦的开始。面对着满是红叉的试卷,我几乎绝望到不想再看见数字了。班主任安慰说没关系的,这几次考试比较难,有很多人不及格。可我关注的不是有多少人拿低分,我看见的是依然有出色的同学考出一百二三十分的佳绩,这种比较更让我惊慌失措,我不敢想象我拿着一门未破及格线的数学成绩怎么敲开我的理想大门。
午夜梦回的时候,我反复地问自己:几个月前还自信满满的那个“我”到哪里去了?我想我大概把她弄丢了。在那段日子里,我疯狂地到处托人找数学家教,一个人倒两次车去上课,然后在黑漆漆的夜里独自走过没有路灯的长长街道。我很难启齿告诉朋友说我在上数学家教,他们会大惊小怪地咋呼:“你还补数学?那我们怎么办?”每个人的标准和理想都是不同的,性格使然,我过分地苛求完美,我希望在高考中我带去的那个自己是绝佳的,我恐慌着一次纰漏就能让我彻底地跌入深渊。
第一次模拟考,我是以一种颓丧状态迎来的。结果自然是不好的。按区里的排名,我只可能进华政。这个预言让我无比失望,我并非苛求自己一定要进名牌大学,只是从小到大,复旦在我的心里一直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那是我的一个梦,一个理想,一个追求。某天当我发现这个梦,这个理想,这个追求,我没有把握去抓紧它,它似乎离我越来越远,那种心痛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几个月里我忙着和数学套近乎。每天无论当天有多少作业,完成后有多晚,我都严格地要求自己必须做掉多少页数学练习卷,中国有句古话“勤能补拙”,我坚信这点,所以我把计划表压在桌下,若是哪天犯了懒没有完成,就用猩红的颜色在纸上记上叉,这个方法很管用,因为隔天我再次桌前写作业时,那些叉便非常灼目地刺着我的眼,使我又想起我不及格时的那种心痛,便不敢再违约。我还把我几次惨到不行的数学卷子贴满了整个房间,那些令人汗颜的分数能够很起作用地激励着我,但每次我父母进来的时候就浑身的不自在,他们说:“人家都是在墙上贴奖状,你倒好,把这么难看的考卷张扬开来。”我说,现在不难看的话以后就永远不会好看了。
不晓得是这几个月的集训有了功效,还是老师为了给我们面子而出题简单起来,反正在以后的考试中,分数慢慢地漂亮了,并且也开始改了上窜下跳的毛病,这让我开心的一塌糊涂。但依班主任的说法是我的心态越来越好,才导致成绩的稳定。我不知道“心态”确切地是指什么,但信心的确是一样不可缺的东西。后来我进了大学再去看这一段路的时候,我想有时人的自信就是靠一些很细小的东西来支撑的,几次的考试失败几乎能摧毁一个人,但同样的,几次的成功也能重塑信心,但这个“成功”的头是最难的,就要看你有多大的劲从地上爬起来。我在那几个月里拼命突击数学,现在想来对于学业上起的作用可能还不及在心理上起的功用,因为我花了大力气来攻克它,所以我有绝对的理由相信我能看见我付出辛劳后的收获。这种“绝对的理由”所赋予心灵上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全市的第二次模拟考中,我发挥的很好。在文科班里我攀到了第一的位置。
5月,照理应该是最后冲刺的时段,但绷紧了半年的弦,让大家在这个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开始疲倦起来,并且在这个时候,全中国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不速之客——“非典”。更把我们的生活搅得翻天覆地。我们在这一片混乱中被老师告知要不忘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空的时候要不忘看一下体温表,出入人多的地方要不忘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上海还算平静,但气氛依旧紧张万分,这让从未经历过大事的我们感觉到一丝刺激,沉闷的苦读之烦也由此一扫而尽。我们想尽办法从地摊上淘来各式漂亮的口罩一晃一晃戴到学校里来招摇,也有了充足的理由不喝开水,而去小买部抢购富含维C的鲜橙多。
但这种快乐没维持多久,因为学校很快就给我们放了大假,让我们回家复习。回到家一下子就有种失去方向的感觉,第二天我足足睡到下午两点接着独自晃悠了两天,然后想起老师在我们临走时几次三番地叮咛我们一定要保持住紧张的状态。于是自责不已,为了遏止自己的妄为,我把墙上的试卷揭下,换上了“天堂和地狱仅有一步之距,成功和失败只有一箭之摇”的对子,横批是“杀进复旦”。我把这副不工整的对联贴满了房间,以此来警示自己。却令父母以为我的决定是若不进天堂就一定会下地狱,于是又嚷着要我撕掉。但我这次却是态度鲜明地sayno。人有时候就必须用某种压迫感来鞭策自己,至于真的高考失败后要怎么做,那又要另当别论了。但如果起始就给自己过于宽松的未来,留下了太多的退路,那么必然地,在考试中,你就绝不可能把你所有的潜力都发挥出来,这也正是项羽破釜沉舟的道理所在。我在日记里对自己说:这个世界是趟单程旅途,走过了就不可能再回头,高考是经不得半点“不小心”的,否则我将会走入另一个生命轨道。
2003年6月7日高考正式开始
我现在已经无法确切地回忆起那三天的情景,唯有考完数学的第一天印象最深也难忘。我们这一届的数学考题很难,我有很多朋友在考完数学走出考场后就已经绝望了,然后把这种绝望带到之后的四科考试中,无限量的翻倍。其实我同样考的很恐怖,恐怖到我现在都不敢想,与心里原来的希冀有很大的出入。在回家的路上,我冰凉的快要失去体温了。但我不断告诉自己不过只有一门不佳,我没有理由就这样放弃。“往前看”那才是绝佳的的方法,否则我将会为把低落情绪带到后来的考试科目中而追悔不已。
后来成绩出来再看时,我的数学的确如设想的那般不堪,但其他五门却都很正常,并且还有几门是超常发挥。于是总分并不显得很难看,也由此在之后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
今天,当我坐在电脑前,看见自己过往的一年在手指的敲击下重新出现在屏幕上,那种感觉很复杂。高考的确会让人长大,有很多心灵感悟是永远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只有真正走过了这段路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我们那一年中常常哀天怨地,说这世上怎么就有“一考定终生”这怪玩意儿,然而,现在我们重新回味那段日子,却有略有谢意,我们在这一年中尝遍了酸甜苦辣,哭过,也笑过,在那番磨练中,我们成熟了。再次回首往昔,那真的不过就是一米远的天堂,走过了就可以拥抱天地。
你,可以创造奇迹。因为,每个人都可以。
方法和技巧很重要,我也刚上大学,能明白你的苦衷。

阅读全文

与高中真的可以创造奇迹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