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火铳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火铳发明于中国元代,由南宋突火枪演变而来。
元朝时,管形火器得到发展。火枪,火炮的竹管改用金属制作, 起初是用铜铸造,叫做“铜火铳”,后来又改用生铁铸造,称为“铁火铳”。这时金属管形火器不仅装填火药,而且还装有球形铁弹丸或石球,从而开创了在金属管形火器中装填弹丸的先例。
现存最早的有铭文的元代火铳,是陈列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至顺三年(公元1332 年)的制品。火铳采用青铜铸造管身,能耐较大膛压,可以填较多的火药和较重的弹丸,因而大为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铳使用寿命长,能反复装填使用发射。因此,在发明以后不久就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之一。
(1)南宋的突火枪在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火铳的实用意义有:
1、元代创制和使用的火铳,使中国管形射击火器出现了由原始的竹筒火枪向金属材质铸造的火枪的一次飞跃性过渡,同南宋创制的突火枪相比较,它们在构造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反映了火铳对突火枪的继承性,也可以认为元火铳是突火枪发展的产物。
2、相比宋代的突火枪,火铳的优点无疑是明显的,突火枪用的是天然的竹筒,火铳是金属铸造,在使用寿命、使用安全性和射程上突火枪都是难以比拟的。突火枪是最早自发运用发射原理的管形射击火器,元火铳也是自发运用发射原理的较为先进的金属材质管形射击火器。
3、元末火铳在攻守城战和水战中初步使用,以显示其特有的优越性,成为在这些样式作战中火铳与冷兵器相结合战术的基础,并为明初火铳的扩大制造和使用,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❷ 南宋突火枪的诞生对历史有什么意义
突火枪世界上第一支火药轻武器。
宋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宋军发明此种管状火器。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这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突火枪的诞生标志着火药武器的重大突破,开启了漫长的冷热兵器交替时代,最终,火药武器取代了冷兵器成为了战场的主宰,在欧洲,热兵器的出现宣告了城堡和骑士再也不能保护封建主的利益,火药武器引起的军事革命让封建主义赖以生存的装备精良的骑士铠甲和坚固的城堡变得不堪一击,封建制度从此走向末路。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热兵器对冷兵器的绝对优势,能够建立起热兵器军队所需的庞大后勤体系的只剩下了欧洲的工业化国家,草原骑马民族退出了历史舞台,东方的庞大帝国也不再不可一世,世界最终被欧洲人和他们的后裔完全征服并结为一体,没有一块土地是西方人无法征服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时代开始了。
❸ 中国明朝的火枪是谁发明的
清朝的统治者是女真族,女真族是马上民族,精通骑射,是靠骑射夺取天下的。他们把骑射之外的一切东西视为“奇伎淫巧”,火器当然得不到发展。如果谁在清朝时期,特别是前期搞火器制造,会被清廷视作“造反”。
❹ 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132年,复南宋时期。
公元1132年,中制国南宋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燃放时,膛口喷火焰,子窠飞出散开杀伤对阵的敌人,虽可算作霰弹枪但与现代霰弹枪并无关联。
(4)南宋的突火枪在什么时候发明的扩展阅读:
枪的老祖宗是火门枪,作为最早的金属管形火枪,早期的小型火铳等都属火门枪,火门枪的发射一般需要两个人,命中率较低,操作麻烦,发射效率低。
步枪的变更:火门枪、火绳枪、转轮打火枪、燧发枪、击发枪、转管枪—连珠枪、栓式步枪、机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自动步枪(突击步枪)。
❺ 火枪最早是南宋发明的吗
是的。火枪早期是用一个或者两个竹筒装上火药,绑缚在长枪枪头下面,与敌人交战时,可以先发射火焰烧灼敌兵,再用枪头刺杀。火枪发明于中国南宋时期,这种火器在南宋时期非常盛行。
❻ 宋代发明的火枪和突火枪分别是怎样的
在南宋时,人们还发明两种管形火器,它们是火枪和突火枪。1132年宋将陈规守德安时,率先使用了火枪。它由长竹筒制成,内装燃烧性火药,由二人共持一枝,点燃后由前端开口处喷出强烈的火焰,给敌方以很大的威胁。实际上这是早期的火焰喷射器。《宋史·兵志》记载,1259年寿春府“又造突火枪,以钜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近代的枪炮就是由这种管形火器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❼ 突火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南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宋军发明突火枪。以巨竹筒为枪身,内部装填火药与子窠--子弹。点燃引线后,火药喷发,将“子窠”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❽ 枪是谁发明的 最早的火枪是宋朝陈规发明的
公元1132年,中国南宋来的军事家陈规发明了源一种火枪,这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它可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到了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府人创造了一种突火枪,该枪用巨竹做枪筒,发射子窠(内装黑火药、瓷片、碎铁、石子等)。——军事知识篇。
❾ 什么时候发明了火药(最早)
火药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后在隋朝被真正发明,在唐朝被用于军事。
火药的最初使用并非在军事上,而是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 ——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收神奇迷离之效。
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磺伏火法,用硫磺、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皂角子(含炭素)。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磺及马兜铃(含炭素)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成就。火药是以其杀伤力和震慑力,带给人类消停战事、安全防卫的作用,成为了人类文明重要发明之一。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黑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
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药最初主要用于医药,这从其命名的"药"字即可见一斑,后来火药传至欧洲才用于军事。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色火药在晚唐(9世纪末)时候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於神仙长生不老的幻想,驱使一些方士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一个由30多位文物界、勘探界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日前结束在四川绵阳江油市老君山的考察。专家们宣布,他们发现了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硝的开采提炼基地,而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揭开中国火药发明的千古之谜。
据史书记载,我国古代的炼丹家在长期的炼制丹药过程中,发现硝、硫磺和木炭的混合物能够燃烧爆炸,由此诞生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公元808年,唐朝炼丹家清虚子撰写了《太上圣祖金丹秘诀》,其中的“伏火矾法”是世界上关于火药的最早文字记载,中国学术界由此认为火药的发明不迟于
11月底,由四川省川西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北京华城九洲文化研究所、四川省绵阳市文物局等单位组成的“中国古代火药原料科学考察探险队”,对老君山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地考察。发现老君山地区有朝阳洞、天雨洞、高官洞等十几个人工开凿的山洞,其洞深在数百米至近十公里不等。
考察队在朝阳洞等山洞中,发现了排列有序的用来生产的硝池,以及堆积如山的下脚料、废弃物和生活用的灶台等。其中烟子洞宽约60米,高达50米,在长约1公里的山洞内,人为形成了4处数百平方米的工作面,每个工作 面均有几个硝池和大大小小的灶台,洞内还散落着大量破碎的明朝以前的瓷器。
专家们通过对老君山周边环境及文化的考察,发现重华镇物产有限,交通不便,却汇集了江西、广东、福建、湖北、湖南、陕西、浙江等省的会馆,有的会馆至今保存完好。专家们一致认为,极有可能是经营硝的各省客商云集在这里,并建起了各省的会馆。在这些会馆的旁边,至今还有一条名为“火炮街”的古街,当地居民说这条街古代是经营火药原料和爆竹的。
专家们还认为,四川是中国本土教道教的发祥地,两汉前后道教炼丹盛行,火药又是道教的发明,而老君山的深山密林中至今有宋代修建的4座道教教观,这其中一定有必然的联系。而作为火药基本原料的硝、木炭、硫磺,在当地也都一应俱全,具备了火药生产的基本条件。
徐向东称,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在看了探险队的文字考察报告和照片后,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发现,能找到火药发明的物证的话,太令人振奋了”。国家文物局文研所所长荣大为同样认为“这是重大发现,意义深远,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如果经过进一步考察论证,老君山就是中国火药的发明地,
并且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火药原料开采地,那将是中国和全世界考古界的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
在经过一段探索后,火 药开始被实际应用。火药的最初使用并非在军事上,而是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 ——「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
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收神奇迷离之效!火药被引入医学,成为药物,用于治疗疮癣,以及杀虫、 辟湿气瘟疫。
大约在10世纪初的唐代末年,火药开始在战 争中使用。火药被引入军事,成为具有具大威力的新型武器,并引起了战略 、战术、军事科技的重大变革。初期的火药武器,爆炸性能不佳,主要是用来纵火。随着工艺的改 进,火药的爆炸性能加强,新型的火器亦不断出现。抗战中,中共军队还使用过黑火药武器打仗
宋时,火药在军事上更得到了广泛使用,北宋为了抵抗辽 西夏和金的野蛮进攻,很重视火药和火药武器的试验和生产,1000年(宋真宗咸平三年)和1002年(咸平五年),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和冀州团练使石普,曾先后分别在皇宫里作了火箭,火球等新式火药武器,受到真宗的嘉奖。
从此,火药成为宋军必备装备,后来北宋政府在首都汴梁建立了火药作坊,是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也就是“广备攻城作”)其“日出弩火药箭七千支 ,弓火药箭一万支 ,蒺藜炮(内装有带刺铁片的火药包)三千支 皮火炮二万支”。
1044年,曾公亮著有《武经总要》, 里面记录了 三种火药配方及多种火药武器 并配有插图 这是世上最早的热兵器制作工艺流程记载至南宋时 ,火药武器技术愈发先进, 陈规守德安(湖北安陆)曾经使用火枪冲锋。
至南宋中晚期又出现了突火枪 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发明了有深远影响的管形火器 竹筒改为铁管或铜管 则子窠用铁块等物质制成(类似子弹) 然后火药利用爆破的张力把推子窠出去 ,这是后来步枪和子弹的雏形. 当然有枪必然有炮, 爆破原理是一样的 ,宋灭南唐 ,夺金陵时就使用了火炮 ,也使用中国象棋中有了炮这一棋子(参见) 这使得宋成为史上最早使用"热兵器"的国家。
❿ 突火枪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中国的早期,宋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