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九龙仓是谁创造的

九龙仓是谁创造的

发布时间:2021-07-10 15:52:17

❶ 九龙仓是怎么样的货运港

九龙仓是香港最大的货运港,拥有深水码头、露天货场、货运仓库等。可以说,谁拥有九龙仓,谁就掌握了香港大部分的货物装卸、储运及过海轮渡。九龙仓的母公司怡和与和记黄埔、太古集团、会德丰并称为香港四大洋行,九龙仓在怡和的地位非常高。

❷ 香港九龙仓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法人是谁

查阅公司名称
注意:
根据香港法例第622章《公司条例》第 100(2)(c)条,除非获得公司注册处处长同意,拟用的公司名称如与上载于name_list_section 100(2)(c).pdf 的名单上的前用名称相同,将不会获批准注册。请查阅名单上是否载有与拟用名称相同的名称,以完成查阅公司名称的程序。
你的查询: 名称起首 符合 '香港九龙仓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查册语言: 中文
没有纪录与输入的查询资料相符!

❸ 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商是谁呢

2011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500强(1名——100名)榜单

排名 企业名称

1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3 保利房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6 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

7 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8 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9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

10 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1 龙湖地产有限公司

12 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3 中信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14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 华润置地有限公司

16 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17 SOHO中国有限公司

18 金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19 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 新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1 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2 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3 中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24 恒盛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25 金辉集团有限公司

26 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27 星河湾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28 保利(香港)投资有限公司

29 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

30 世纪金源集团

31 杭州滨江房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2 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3 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34 越秀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35 大连亿达集团有限公司

36 深圳华侨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7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

38 青岛海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39 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0 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41 嘉凯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2 合景泰富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43 大华(集团)有限公司

44 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

45 重庆隆鑫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46 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

47 北京城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48 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

49 重庆协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50 路劲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51 上海爱家豪庭房地产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52 中华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53 上海景瑞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4 沿海绿色家园有限公司

55 旭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6 天津住宅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57 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58 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59 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

60 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

61 九龙仓(中国)有限公司

62 四川蓝光和骏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63 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4 仁恒置地集团有限公司

65 棕榈泉控股有限公司

66 北京融科智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67 珠海华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68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69 凯德置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70 鲁能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71 宝龙地产控股有限公司

72 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

73 融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4 上置集团有限公司

75 上海农工商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76 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7 建发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78 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

79 中天城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0 广东珠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81 阳光100集团有限公司

82 升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83 龙光地产集团

84 中冶置业有限责任公司

85 深圳控股有限公司

86 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

87 苏宁环球股份有限公司

88 置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89 厦门禹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0 河南正商置业有限公司

91 厦门国贸地产有限公司

92 南京朗诗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93 莱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94 广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5 厦门海投房地产有限公司

96 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97 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

98 新疆华源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99 厦门明发集团有限公司

100 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❹ 包玉刚事迹

包玉刚(1918—1991),镇海庄市钟包村(今属镇海区)人。父包兆龙(1895—1982),早年在武汉开鞋店、在上海设钱庄,后任衡阳工矿银行、重庆工矿银行经理。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与人合资在沪开办国丰造纸厂。1949年春携眷迁香港,从事进出口贸易,后营航运业,1967年扩为环球航运集团,任主席、名誉主席。包玉刚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兴学堂,后入吴淞商船学校。1937年辍学,供职中央信托局衡阳办事处,任中国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副经理,未几任中国工矿银行重庆分行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任副总经理兼业务部经理。1949年初至香港,与人合资开设华人行,经营进口贸易,为大陆装运进口钢材、棉花、药品等紧缺物资。1955年创设环球有限公司,经营印度至日本间煤炭运输。次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为国有,运费大涨,获资甚丰,遂购置新船,扩展业务。继与日本造船业、金融业和香港汇丰银行等合作,渐著声航运界。1967年在中东战争石油危机中扩大船队,1970年改为环球航运集团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创设环球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至1981年底,拥有船只210艘,总载重吨位2100万吨,占香港商船总吨位一半,人称“东方船王”。又于纽约、伦敦、东京等地设立十几家子公司、代理公司,还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事及陆丰国际(投资)公司、世界金融国际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职。1963年加入英国籍,1976年英国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及日本天皇授予勋章、奖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政策,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奉节俭,乐善好施,先后捐资兴建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兆龙图书馆、杭州包玉刚游泳池等,又倡设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基金,捐款赈济灾民。促进故乡建设,应聘任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和甬港联谊会、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捐资5000万元创建宁波大学,继捐资建包玉刚图书馆,并偕同亲属、同乡捐资兴建中兴中学、兆龙大桥、钟包新村、兆龙公路等,德泽桑梓。故居今存。
平身传奇
在海洋上,包玉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但他并不满足,70年代,他决定逐步把重心转移到陆地上来。将赚得的部分财产投资于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业,兼营酒店和交通运输。为了在陆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样辉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诚一起,和英国资本集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就是著名的“九龙仓”之战。
在当时,“九龙仓”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主力,也是香港最大的英资企业集团之一。在李嘉诚的帮助下,包玉刚暗中购入了大量“九龙仓”股票。1980年4月,包玉刚属下的隆丰国际有限公司宣布,已控制了约30%的“九龙仓”股票。而怡和财团属下的另一个主力置地公司手中才有约20%的“九龙仓”股票,形势对怡和财团明显不利。为了保住“九龙仓”,置地公司气势汹汹地调动了大批资金,以100元一股的高价收购“九龙仓”股票,想把包玉刚从“九龙仓”中挤出去。包玉刚面对强敌,沉着应战,奇迹般地在三天之内调集了21亿元现款,只花了两个小时,便使“九龙仓”股份增加到49%,彻底控制了这个企业。一向看不起华人资本的置地公司,不仅没有争得“九龙仓”,还伤了自己的元气。
这次战役轰动了整个香江,大长了华人志气,打击了英资财团的嚣张气焰,包玉刚在谈笑之间,调集了20个亿的事情,也成为一个传奇。
1985年,包玉刚又以5亿新加坡币夺得英资集团会德丰股权,成为继李嘉诚入主和记黄埔之后,夺得英资四大洋行的第二个香港人。1986年,包玉刚又一举收购香港另一个发钞银行渣打银行14.5%的股份,成为该行最大的个人股东。船王“弃舟登陆”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至此,包玉刚的海上王朝和陆地王国都达到了顶峰。他的财富也多得令人咋舌,有人说他曾经考虑买下一个国家。他自己也开玩笑说:“我不愿意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财产,因为害怕由于不知所措而引起心脏停止跳动。”

❺ 包玉刚的一切

包玉刚(1918—1991),镇海庄市钟包村(今属镇海区)人。父包兆龙(1895—1982),早年在武汉开鞋店、在上海设钱庄,后任衡阳工矿银行、重庆工矿银行经理。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与人合资在沪开办国丰造纸厂。1949年春携眷迁香港,从事进出口贸易,后营航运业,1967年扩为环球航运集团,任主席、名誉主席。包玉刚为次子,早年入上海中兴学堂,后入吴淞商船学校。1937年辍学,供职中央信托局衡阳办事处,任中国工矿银行衡阳分行副经理,未几任中国工矿银行重庆分行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上海,改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1946年任副总经理兼业务部经理。1949年初至香港,与人合资开设华人行,经营进口贸易,为大陆装运进口钢材、棉花、药品等紧缺物资。1955年创设环球有限公司,经营印度至日本间煤炭运输。次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为国有,运费大涨,获资甚丰,遂购置新船,扩展业务。继与日本造船业、金融业和香港汇丰银行等合作,渐著声航运界。1967年在中东战争石油危机中扩大船队,1970年改为环球航运集团有限股份公司,1972年创设环球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至1981年底,拥有船只210艘,总载重吨位2100万吨,占香港商船总吨位一半,人称“东方船王”。又于纽约、伦敦、东京等地设立十几家子公司、代理公司,还兼营地产、码头仓储、公共交通等业,历任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亚洲航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世界海事及陆丰国际(投资)公司、世界金融国际有限公司和LBJ金融(香港)有限公司主席等职。1963年加入英国籍,1976年英国女王授予爵士,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及日本天皇授予勋章、奖章。1991年9月23日病逝香港。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政策,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奉节俭,乐善好施,先后捐资兴建北京兆龙饭店、上海交通大学兆龙图书馆、杭州包玉刚游泳池等,又倡设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基金,捐款赈济灾民。促进故乡建设,应聘任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和甬港联谊会、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捐资5000万元创建宁波大学,继捐资建包玉刚图书馆,并偕同亲属、同乡捐资兴建中兴中学、兆龙大桥、钟包新村、兆龙公路等,德泽桑梓。故居今存。
平身传奇
在海洋上,包玉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但他并不满足,70年代,他决定逐步把重心转移到陆地上来。将赚得的部分财产投资于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业,兼营酒店和交通运输。为了在陆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样辉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诚一起,和英国资本集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就是著名的“九龙仓”之战。
在当时,“九龙仓”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主力,也是香港最大的英资企业集团之一。在李嘉诚的帮助下,包玉刚暗中购入了大量“九龙仓”股票。1980年4月,包玉刚属下的隆丰国际有限公司宣布,已控制了约30%的“九龙仓”股票。而怡和财团属下的另一个主力置地公司手中才有约20%的“九龙仓”股票,形势对怡和财团明显不利。为了保住“九龙仓”,置地公司气势汹汹地调动了大批资金,以100元一股的高价收购“九龙仓”股票,想把包玉刚从“九龙仓”中挤出去。包玉刚面对强敌,沉着应战,奇迹般地在三天之内调集了21亿元现款,只花了两个小时,便使“九龙仓”股份增加到49%,彻底控制了这个企业。一向看不起华人资本的置地公司,不仅没有争得“九龙仓”,还伤了自己的元气。
这次战役轰动了整个香江,大长了华人志气,打击了英资财团的嚣张气焰,包玉刚在谈笑之间,调集了20个亿的事情,也成为一个传奇。
1985年,包玉刚又以5亿新加坡币夺得英资集团会德丰股权,成为继李嘉诚入主和记黄埔之后,夺得英资四大洋行的第二个香港人。1986年,包玉刚又一举收购香港另一个发钞银行渣打银行14.5%的股份,成为该行最大的个人股东。船王“弃舟登陆”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至此,包玉刚的海上王朝和陆地王国都达到了顶峰。他的财富也多得令人咋舌,有人说他曾经考虑买下一个国家。他自己也开玩笑说:“我不愿意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财产,因为害怕由于不知所措而引起心脏停止跳动。”

❻ 我成都人,在上海工作,我看成都的国金中心IFS是九龙仓运营的,但是上海的国金中心ifc却是新鸿基开发的。

邵永官谈九龙仓成都 IFS 国金中心发展 2015-02-03 邵永官:九龙仓二线城市发展的领头羊是国金中心(环球四川房产- 2015 年1月,刘俐、吴雪)“无论从租赁面积还是租赁速度,我们都已达到集团预期。 201 5 年,我们将憧憬更骄人成绩,使成都国际金融中心成为实至名归的西部地标。”1月 30 日,九龙仓中国置业有限公司助理董事兼总经理邵永官阔别两年后再次来到成都,在成都国际金融中心 15 楼会议室里,他侃侃而谈,向记者介绍了 IFS 写字楼在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及其取得的成绩。营造卓越的营商环境严选优质租户邵永官先生表示,一直以来,九龙仓在各地的写字楼择址均以地段为先,坚持黄金地段,配以高标准开发和运营,为租户营造卓越的营商环境。虽然 2014 年成都写字楼市场竞争激烈,地处春熙路核心商圈的成都国际金融中心更是拥有 27.5 平方米的写字楼大体量,但九龙仓从未放弃对进驻租户的选择标准,招商策略依然是各行业优质的企业客户。“写字楼市场就是讲究‘择邻而居’。”邵永官介绍道,目前进驻 IFS 写字楼的都是财富 500 强公司及享负盛名的公司,如澳新银行集团、恒生银行、台湾第一银行、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四川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Fullerton Investments 、 Goodman 、 CBRE 世邦魏理仕、仲量联行、 King and Wood 、 Stryker 等,外资与内资企业比例基本各占一半,租户结构以专业服务类和银行金融类为主业。事实证明,落户 IFS 不仅对企业形象和品牌塑造非常有益,更能共同在优质的营商环境中创造更多商机。政策主动积极同创商业价值如今整个写字楼市场呈现的格局瞬息万变,针对这样的环境,九龙仓集团的租赁策略是“主动积极”,实时应对市场变化。 2010 年在香港海港城内的海洋中心,九龙仓留意到大量自由行旅客对香港医疗服务有潜在需求,于是在海洋中心 12 楼增设了面积 4400 平米的医疗楼层,将原本零散的医疗类租户聚在一起,取得了良好响应。在上海会德丰国际广场,很多 500 强企业的总部和大型企业客户对写字楼的装修、服务、后勤、设施、配套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九龙仓就推出“管家式服务”,一站式解决租户的所有问题。在成都,九龙仓发现写字楼市场的发展和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一些中小企业是非常具有潜力的市场,于是在在策略上协

❼ 马可孛罗酒店是谁创立的

香港九龙仓集团。
该创立于1886年,在香港享有盛名,是超过100多年历史的多元化企业。主要投资房地产开发,还拥有香港有线电视、马可孛罗酒店、现代集装箱码头、连卡佛百货公司等综合性商业业务,是中国华商企业500强之一。

❽ 包玉刚是谁

包玉刚 包玉刚(1918—1991),镇海庄市钟包村(今属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
父包兆龙(1895—1982),早年在武汉开鞋店、在上海设钱庄,后任衡阳工矿银行、重庆工矿银行经理。
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银行业务部经理。
1946年与人合资在沪开办国丰造纸厂。
1949年春携眷迁香港,从事进出口贸易,后营航运业。
1967年扩为环球航运集团,任主席、名誉主席。
为了促进故乡建设,应聘任国务院宁波经济开发协调小组顾问和甬港联谊会、宁波经济建设促进协会名誉会长等职,捐资5000万元创建宁波大学,继捐资建包玉刚图书馆,并偕同亲属、同乡捐资兴建中兴中学、兆龙大桥、钟包新村、兆龙公路等,德泽桑梓。故居今存。
[编辑本段]包玉刚一生
1918年,包玉刚出生在浙江宁波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包兆龙是一个商人,常年在汉口经商。尽管他事务繁忙,但却对子女非常严格。由于家庭还算富裕,他决定让子女接受当地最好的教育。
宁波地处东海之滨,是浙江省最大的港口城市,是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有着悠久的商业传统,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商帮——宁波帮。包玉刚家所在的村落,离海不远,但自从跟其父到镇海后,他念念不忘那无边的大海和海上的商船,他上学时最喜欢的就是去看海,去看船,在这里,他度过了愉快的童年时光。
13岁那年,父亲送他到上海求学。到上海不久他就一头扎进吴淞船舶学校学起了船舶。抗战爆发后,他辗转到了重庆。在这里,他没有按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进大学深造,而是自做主张跑到一家银行当了一名小职员。
1938年,包玉刚来到上海,在中央信托局保险部工作,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在银行里积累的经验,在7年短短的时间里,他就从普通职员升到了衡阳银行经理、重庆分行经理,直到最后的上海市银行副总经理,前面的路途可谓一帆风顺。但在这时,他却辞职了,因为在这个方面没有兴趣,亲友对此都迷惑不解。
1949年初,包玉刚与父亲一起携着数十万元的积蓄,到香港另闯天下。开始的时候做些小生意,积累了点钱,但接下来干什么呢?包玉刚想起了童年对海的向往,于是提出了海运的主意。母亲劝他,“行船跑马三分险”,搞海运等于把全部资产都当成赌注,稍有不慎,就会破产,父亲认为,香港的航运业已经十分发达,竞争相当激烈,而包玉刚对航运完全是门外汉,凭什么经营航运?但包玉刚主意已定,矢志在海洋运输业谋求发展。他一面继续做好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的说服工作,一面四出了解有关船舶和航运的情况,认真研读有关航运和船舶方面的书籍。
包玉刚终于可以一圆自己的海上之梦了!虽然这个路程十分艰难,而当时他已经37岁了。
开始的时候,资金不够,在朋友的协助下,筹集了70多万美元,包玉刚专程到英国买回了一艘以烧煤为动力的旧货船,这艘船已经使用了28年,排水量也只有8200吨。虽然这艘船很破,但包玉刚却像得了稀世珍宝一样,请人将它整修油漆一新,并取名叫“金安”,这艘船就是事业的开始。1955年,包玉刚成立了“环球航运集团有限公司”,并与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谈妥,将“金安号”转租给这家公司,从印度运煤到日本,采取长期出租的方式。
这是一个冒险的决策,因为当时世界各国经营航运业的人,都是采用传统的短期出租方式,也就是每跑一个航程,就同租用船只的人结算一次。这样不但收费标准高,而且随时可以提高运价。闻名世界的希腊船王奥纳西斯、美国船王路德威克,以及老一代香港船王董浩云,都是这样做的。可是包玉刚与他们都不一样,他出人意料地采取了长期出租的经营方式,把自己的船为期3年、5年甚至10年地租给别人,租用者按月交纳租金,但租金标准却要低得多。许多人都在嗤笑这个不自量力,不懂规矩的小孩子,但包玉刚自有他的打算,他曾对人说:“我的座右铭是,宁可少赚钱,也不去冒险。”他谋求的是长期则稳定的收入,这是放眼未来的一种经营方法。而短期出租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事实上,就是这种稳扎稳打的方式让包玉刚区别于其他的船主,最后坐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
世界船王
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包玉刚在经营方式上选择长期出租的同时,也在思考另一个问题,在银行干事的经验让他明白资金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要使自己的航运事业迅速发展,光靠自己是不行的,必须得到银行的支持。于是,包玉刚到处奔走,积极寻找门径。他找到了早年搞进出口贸易时结交的朋友——香港汇丰银行的高级职员桑达士。众所周知,香港英资汇丰银行是香港金融界的巨头,是100年来香港资金最雄厚的银行。
凭着自己流利的英语和娴熟的业务,1956年,包玉刚以一艘船向汇丰银行承作抵押借款,得到桑达士的同意,取得了一小笔贷款。稍后,包玉刚得到一个用100万美元买一艘7200吨船的机会,而且也找到了租主了,可是没有钱,买不下船,怎么办?于是包玉刚向桑达士贷款100万美元,100万美元!在当时绝对不是小数目,桑达士认为包玉刚简直是开玩笑,一无资金,二无保证金,万一赔了怎么办,但是包玉刚利用租船人迫切心情,竟然真的弄来了一张75万美元的“信用状”,桑达士对这个年轻人的毅力算是彻底折服了,他同意贷款给包玉刚。这次“空对空”的胜利,是包玉刚与汇丰银行建立借贷关系的开始。在后来的无数次借贷合作中,他以诚信为本,取得了银行的信任和支持,使自己事业的发展有了一个雄厚的资金来源。后来,包玉刚作为“亚洲第一人”荣任汇丰银行董事。
[编辑本段]平身传奇
在海洋上,包玉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但他并不满足,70年代,他决定逐步把重心转移到陆地上来。将赚得的部分财产投资于越来越红火的房地产业,兼营酒店和交通运输。为了在陆上也能取得海上那样辉煌的成就,他和香港首富李嘉诚一起,和英国资本集团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这就是著名的“九龙仓”之战。
在当时,“九龙仓”是香港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洋行旗下的主力,也是香港最大的英资企业集团之一。在李嘉诚的帮助下,包玉刚暗中购入了大量“九龙仓”股票。1980年4月,包玉刚属下的隆丰国际有限公司宣布,已控制了约30%的“九龙仓”股票。而怡和财团属下的另一个主力置地公司手中才有约20%的“九龙仓”股票,形势对怡和财团明显不利。为了保住“九龙仓”,置地公司气势汹汹地调动了大批资金,以100元一股的高价收购“九龙仓”股票,想把包玉刚从“九龙仓”中挤出去。包玉刚面对强敌,沉着应战,奇迹般地在三天之内调集了21亿元现款,只花了两个小时,便使“九龙仓”股份增加到49%,彻底控制了这个企业。一向看不起华人资本的置地公司,不仅没有争得“九龙仓”,还伤了自己的元气。
这次战役轰动了整个香江,大涨了华人志气,打击了英资财团的嚣张气焰,包玉刚在谈笑之间,调集了20个亿的事情,也成为一个传奇。
1985年,包玉刚又以5亿新加坡币夺得英资集团会德丰股权,成为继李嘉诚入主和记黄埔之后,夺得英资四大洋行的第二个香港人。1986年,包玉刚又一举收购香港另一个发钞银行渣打银行14.5%的股份,成为该行最大的个人股东。船王“弃舟登陆”创造了又一个奇迹!
至此,包玉刚的海上王朝和陆地王国都达到了顶峰。他的财富也多得令人咋舌,有人说他曾经考虑买下一个国家。他自己也开玩笑说:“我不愿意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财产,因为害怕由于不知所措而引起心脏停止跳动。”
据了解,“江南第一藏书楼”天一阁收藏着海量家谱,目前总共收藏家谱近五百五十部,涉及一百多个姓氏。上世纪八十年代,包玉刚曾在天一阁里发现自己是包拯的二十九代嫡孙。

❾ 香港十大首富分别是谁

no.1 李嘉诚(197亿美元 约1,529亿港元)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no.2 郭炳湘、郭炳江及郭炳联兄弟(121亿美元 约945亿港元) 郭氏兄弟自1990年父亲逝世后,接管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其后并进军数码通流动电话网络通讯,旗下物业包括四季酒店。 no.3李兆基(115亿美元 约897亿港元) 78岁,恒基兆业集团执行董事。 no.4郑裕彤(51亿美元 约398亿港元) 新世界集团执行董事,旗下公司包括新世界信息科技公司。 no.5 龚如心(42亿美元 约328亿港元) 华懋集团主席。 no.6 米高.嘉道理(38亿美元 约296亿港元) 64岁 3名子女,为中电控股有限公司、香港大上海酒店有限公司及香港半岛酒店集团董事。 no.7 霍英东(37亿美元 约287亿港元) 82岁,曾协助何鸿燊在澳门筹组资金,现仍是何氏公司的大股东。 no.8 冯国经及冯国纶(30亿美元 约233亿港元) 76岁,4名子女,台湾富邦金控创办人。 no.9 邢李火原(28亿美元 约217亿港元) 56岁,香港思捷有限公司创办人。 no.10 陈廷骅(26亿美元 约202亿港元) 83岁,南丰纺织集团董事长。 这是09年的排名。10年的还没出来

❿ 九龙仓的发展历程

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004)始创於1886年,集团实力雄厚,综合资产总值达港币3343亿元,以发展中、港两地地产及基建业务为策略重点。集团为会德丰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0)的附属公司。
九龙仓125年来坚守创建明天为业务发展的愿景。继往开来,2010年集团录得创纪录的财务表现。除了过往建基於香港的发展傲视同侪外,九龙仓继续以创建明天的理念积极拓展在国内之资产,包括以超逾人民币650亿元的成本购入累积124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一系列即将落成的酒店物业及尤具价值的码头。现时,集团中国业务资产占集团总营业资产的39%,中期目标为50%,包括增加土地储备至1500万平方米。九龙仓以地产发展为业务的策略重点,致力於收购土地、融资、项目发展、设计、建筑及市场推广。集团卓越的商场管理傲视同侪。
海港城及时代广场两个地标物业为九龙仓在香港的骨干地产项目,占集团总营业资产的47%及营业盈利的64%。两者的租金收入自2003年起分别录得12%及9%的复合年度增长,综合估值接近港币1200亿元,有赖顾客支持及群聚效应,两商场的零售业务表现出众,合占香港2011年上半年零售业销售总额的8.3%。
内地地产发展为集团增长的新动力。集团对内地地产市场的基调保持乐观,持续且迅速的城市化同时刺激市场对物业数量及质量的需求。现时内地土地储备约1240万平方米,包括分布於13个城市、超过200万平方米的投资物业及超过1000万平方米的地产发展项目。集团在内地的投资物业正打造新明天,其规模及重要性将媲美香港的海港城及时代广场。集团在上海的投资物业规模已与香港的时代广场看齐,於长沙、成都、重庆、蘇州及无锡的五项发展中的国金中心项目,则皆以海港城为模范。
地产发展方面,2010年的销售及预售收入接近人民币90亿元。在2011年年初未确认销售额已录得超过人民币80亿元,并於2011年6月底增至人民币149亿元。於2010年确认销售额稍超过人民币30亿元(毛利率超过34%)。集团於亚太区拥有或管理十间马哥孛罗酒店,主要位处内地。另外,2012年起会有多间新酒店陆续开业。2011年3月,马哥孛罗酒店集团就其服务承诺及素质获中国酒店星光奖选为中国最佳国际酒店管理集团。
集团目前在国内的资产还包括多个位处中国沿岸的重点码头,这正是未来数十年全球货运最蓬勃的海岸线。九龙仓创建明天的理念也伸延至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并致力贯彻及履行社会企业持续发展。透过社、企共勉的旗帜,集团加强与社区之合作,致力为香港共建美好明天,并会积极推广员工义务工作,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及下一代创造不一样的未来献一分力。
於2010年,九龙仓的卓越表现荣获亚洲周刊颁发全球华商1000 ─ 最绩优企业大奖。另外九龙仓亦获得社会服务联会颁发商界展关怀标志,以表扬其良好企业公民的贡献。

阅读全文

与九龙仓是谁创造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