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永磁同步曳引机谁发明的

永磁同步曳引机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7-10 15:13:33

A. 什么是永磁同步pm无齿轮曳引技术

永磁同步曳引机在非动力电源作用旋转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相当于发电机,封星制动正是将该状态下的曳引机绕组星形短接,形成闭合回路消耗电能,使曳引机的机械转矩与电磁转矩相平衡,避免发生超速溜车飞车现象。

B. 全国有多少生产永磁同步曳引机的工厂

蒂森克虏伯电梯 上海 松江
永大电梯 上海松江
迅达电梯 上海
通力电梯 昆山
奥的斯电梯 天津

C. 永磁同步曳引机有哪些优点

汽车电梯曳引机采用节能环保、运行稳定、低噪音、占用面积小的永磁同步曳引机:1、结构简单,不需要减速箱,工艺更加简单,同时减小了体积和重量,提高了有效空间的利用率。2、振动小噪声低,特别是在低速运行区域,优势更加明显,运行稳定,调速精度高。传统的有齿轮曳引电梯的噪声大部分来自于齿轮箱产生的机械振动和高速旋转的电动机本身的振动和噪声。无齿轮曳引机不用减速箱,电机额定转速很低,因而电机本身的振动和噪声很小,从而整个电梯系统的噪声大大降低。3、由于实现了无齿轮调速,没有二次减速过程,省去了齿轮箱的损耗,提 高了效率。同时采用永磁体励磁后,不需要励磁电流,没有励磁损耗,也可使效率提高。4、功率因数高。功率因数可高达0.9以上。5、安全、可靠、舒适度好。采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可以有效阻止电梯溜车的现象。同时电动机在低频、低压、低速时也可提供足够的转矩,避免电梯在启动缓速过程抖动,改善电梯起制动过程的舒适感。6、可布置出各种曳引方式的无机房电梯,即使在有机房和小机房布置时也显示出较高的自由度和灵活度。

D. 永磁同步曳引机的介绍

俗称无减速箱传动器。它安装在电梯机房内或电梯井道内,一般在建筑物顶层之上或井道内部,是电梯的动力装置。永磁同步曳引机,由主机直接带动绳轮,无减速箱装置。永磁同步曳引机是将无轴承技术运用到永磁同步曳引机上的新型无轴承电动机。

E. 电梯的起源与发展及现状(全面点)

电梯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建筑物中用电作动力的升降机,代替步行上下的楼梯。

说到电梯的起源要从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最原始的提升系统说起,但这一类起重机的能源均为人力。到了1203年,法国的二修道院安装了一台起重机,所不同者只是该机器是利用驴作为动力,载荷由绕在一个大滚筒上的绳子进行起吊。此种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直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约在1800年,煤矿主才能利用起重机把矿井中的煤输送上来。

数百年来人们制造过各种类型的升降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只要起吊绳突然断裂,升降梯便急速地坠落到底层。
1854年奥的斯设计了一种制动器:在升降梯的平台顶部安装一个货车用的弹簧及一个制动杆与升降梯井道两侧的导轨相连结,起吊绳与货车弹簧连结,这样仅是起重平台的重量就足以拉开弹簧,避免与制动杆接触。如果绳子断裂,货车弹簧会将拉力减弱,两端立该与制动杆咬合,即可将平台牢固地原地固定免继续下坠。
“安全的升降梯”发明成功了!一时间,奥的斯成了众人注目的中心。第一台升降机并非奥的斯所发明,但他却是第一台“安全”升降梯的发明者。“安全”这一概念不仅开创了升降梯工业,而且也为那些想建造更高层建筑物以增加更多可利用空间的设计们打开了通途。

然而真正能够称为电梯(用电能驱动升降梯)的产品应该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的。

国际上无机房电梯已经经过了四代,第一代无机房电梯诞生与意大利,其诞生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对古建筑的保护以及与液压电梯的竞争。主要原理是电梯主机跨井道底置,即只有一个轮子在井道里;第二代无机房电梯也是井道底置式,但是将主机全部搬进了井道;第三代无机房电梯为上置式,主机主要放置的形式为放在导轨上;而第三代至第四代无机房电梯的过渡产品为主机搁置于导轨顶部。
前两代无机房电梯目前在欧洲已经淘汰,淘汰的原因是安全隐患严重,所以在1997年开始几乎没有欧洲公司再使用该类无机房电梯了。而第三代无机房电梯属于改变前两代无机房电梯的新产品,所以一时受到青睐。但是主机放在轿厢顶部的安全问题及噪音十分不受欢迎,所以在欧洲也没有得到发展。在第三代无机房电梯受到发展的只有通力的电梯。
但是通力的产品虽然比前两代有了技术方面的突破,特别是主机的突破应该说对无机房技术的普遍应用提供了十分好的契机;不过共振共鸣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设计缺陷。同时该种技术限制了速度及提升高度的提高。
第三代至第四代过渡产品主要是OTIS,而OTIS与第三代的无机房电梯另外一个区别在于使用的主机是轴式马达,虽然轴式马达可以节省顶层空间,但是由于他的结构不同,所以最终顶层高度还不能最小;另外轴式马达的另外一个缺点是他并非能够真正做到节能,且潜在的主机寿命可能会短(由于他的直径小,需要高转速提供,会造成马达过热或主轴咬死等问题)。
由此而推出的第四代无机房电梯,从根本上解决了前三代无机房电梯的缺陷,首先是安全隐患得到解决,其次是共振共鸣问题的解决,第三是速度上只要主机生产企业能够供应,提升高度及速度不存在技术问题。所以第四代无机房电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无机房电梯。
目前只有WALESS采用第四代无机房电梯,而且由于该技术只提供中国,所以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的WALESS供应商能够提供第四代无机房电梯。第四代无机房电梯不只是无机房电梯技术已经得到完美体现,最关键的是整体技术在中国达到最先进的程度。
该技术在2002年3月进入中国寻找合作企业时,许多电梯企业均基本回绝该电梯技术的合作。只有中国的两个企业为该最新的技术提供了运转场所,而且在半年多时间中已经有三大系列、数十个型号。目前在很多国家招标项目及房地产商使用。由于其技术为2002-2003年世界最新技术,比目前中国生产的任何电梯的技术先进3-5年。所有载人垂直升降电梯全部采用双向安全钳与双向限速器,该双向安全系统是目前中国电梯标准修改中选择的安全系统标准,也是欧洲已经采用的安全标准。

目前在中国市场最有代表性的无机房电梯就是通力的第三代无机房电梯,OTIS的轴式主机无机房电梯,WALESS的第四代无机房电梯。而在国内大中项目中标的大体就这三个品牌。

2005年中国新的电梯标准出台,第一第二代无机房电梯已经不能再使用,而无机房电梯也在2004年有了飞速发展。估计2005年-2008年中国的无机房电梯将成为最主要的用户选择。
文章出处:中国名牌电梯网

F. 请问永磁同步曳引机是否真如其名

随着电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专业技术人员对电梯安全方面的探索也从未止步。而曳引机—作为一台电梯的“动力之源”,对整个电梯的安全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电梯曳引机也从以往的有齿曳引机发展到了如今的无齿曳引机,尚未广泛应用的压电陶瓷电机据说节能效率极高。当然,是科技的进步带来了各个行业的巨大变革,我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目前,电梯行业中广泛使用的都是永磁同步曳引机。所谓永磁同步曳引机,简单地说,就是利用电磁转换产生的磁引力,作用于固定有永磁体的电机转子上,拖动转子旋转,使其转速与电流频率同步,从而拖动电梯运行的电机。从概念及理论上来说,只要不切断电流,同步电机是不会失去磁性的,这也是大家公认的。那么实际情况是否果真如此呢?作为特种设备检验人员,本人从事过多年的电梯检验工作,现总结发现,有一定数量的永磁同步电机会出现退磁现象,从而导致电机严重发热和转矩性能变差,最终只能返厂激磁,或者问题严重导致电机报废。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永磁同步电机出现退磁现象的呢?我们知道,作为永磁材料本身来说,温度稳定性不好是材料本身的特性,在曳引机启动、刹车及其它故障时,工作点会向退磁膝点移动,而且不一定是直线性退磁,根据退磁曲线特性:室温时退磁曲线呈直线的磁体,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出现膝点,如果磁体的工作点在膝点以下,磁体在动态磁路中工作时会产生不可逆损失。另外,机械震动、去磁励磁电流也会使永磁同步电机出现退磁现象;事实证明,在大功率电机中,一旦过载、失步,大电流出现,永磁体失磁,电机就会报废。鉴于永磁同步电机退磁后导致报废的问题,有人说:“大力发展永磁电机、高功率的永磁电机的方向是个错误方向,是个得不偿失、劳民伤财、将会造成巨大损失的有害决策!”。本人认为,言过其实了,凡事有优点必有缺点,既然永磁同步电机在电梯行业被广泛采用,自然有其它类型电机不可比拟的优点,具体优点在这里不加以赘述。我想说的是,既然知道了永磁同步电机有这种在某些情况下会退磁的缺点,我们就要想办法克服或者加以预防,所谓用其所长,补其所短。本人建议,作为特种设备的电梯,所有使用的永磁同步电机都应有主动的磁场监控系统,例如可以用一种将磁能转换为电能的监测设备,直接作用于永磁体,实时监控电梯曳引电机运行中的磁性弱化现象,及时将监测到的信息 以电讯号的方式显示出来,同时报告故障或者强制停机,故障未清除不得重新启动。而不应象目前永磁同步电梯,往往要到明显故障后才停机检查。况且,出现故障后,维保人员未必首先从退磁方向考虑,就算能够发现故障原因,一线维保人员对这类问题却根本无从下手。这样的话,在电梯勉强能继续运行的情况下,只能使曳引机带“病”运行;等到维保人员向电梯制造厂请求技术支持,技术人员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现场,曳引机故障往往已经非常严重了,甚至不得不报废。 因此,不能仅从专业叫法简单地认为:永磁同步曳引机因为有永磁体存在,由磁势产生拖动电梯的力就永远不会消失。从上面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永磁体并不是绝对的永磁。当外在因素导致磁性消失的时候,曳引机将无法正常工作,更不用说拖动电梯。不过,永磁体如果有它适宜的工作环境,也可能做到“永”不退磁,例如温度低、没有外来去磁场的作用、没有机械震动和力的作用等等。但是电梯的工作环境不是单一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电梯工作对象是人群、物为主体的机电设备。所以,我们必须考虑退磁因素对永磁同步电机的不利影响,而作为主动式的磁场监控系统在永磁同步曳引机上的加装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G. 电梯是哪国人,什么人发明的

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发明的。
1853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他站在装满货物的升降梯平台上,命令助手将平台拉升到观众都能看得到的高度,然后发出信号,令助手用利斧砍断了升降梯的提拉缆绳。令人惊讶的是,升降梯并没有坠毁,而是牢牢地固定在半空中——奥的斯先生发明的升降梯安全装置发挥了作用。“一切安全,先生们。”站在升降梯平台上的奥的斯先生向周围观看的人们挥手致意。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蒂森克虏伯电梯公司研制出新型“多重电梯”可水平垂直运转。

H. 永磁同步曳引机的简介

采用双支撑受力合理,不易损坏轴承,延长使用寿命。
对于电梯运行中共振的分析如下:
因为电梯的轨道所产生磨擦力因安装质量而异,但最好的安装技术都存在电梯在运行中因为轨道的磨擦力的不同带来运行中受力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钢丝绳在弹性区域的变形,也就是产生弹簧效应,这种钢丝绳的弹簧效应传导到曳引机上,会使悬臂受力的曳引机产生共振使得电梯运行中抖动不平稳,然而双支撑的采用大大地缓解了这种矛盾,从而增加运行中电梯的稳定性。

I. 电梯行业中,曳引机有永磁同步电机与永磁异步电机两种,请问它们有什么区别

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区别就在于转子磁场的来源。

  1. 同步电机需要一个励磁电源,这样转子始终存在一个可以被定子提供的旋转磁场驱动的磁场。只要制动转矩合理,最终转子的转速总能达到定子中旋转磁场的转速,也就是同步转速。

  2. 异步电机则比较简单。转子的磁场来自定子绕组提供的旋转磁场切割转子中导体所产生的电流。转子和旋转磁场的速度差越大,转子电流就越大,2个磁场的作用就越强烈。随着转速的提高,转子电流越来越小,但是绝不能没有。这就造成了,转子转速必须和同步转速有一定的差值,来维持旋转磁场切割转子导体。以维持转子的持续转动。这个转速的差,与同步转速的比值就是转差率。异步电机转速永远达不到同步转速,所以叫异步电机。

阅读全文

与永磁同步曳引机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