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春雨是谁韩春雨事件是怎么回事
韩春雨,男,1974年1月11日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理学博士。
现任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生命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韩春雨事件是韩春雨在顶级学术杂志发表了论文,后面实验结果因为无法重复被质疑,韩春雨主动撤回论文,接受调查的一些列事件: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即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时兴技术CRISPR-Cas9发起了挑战。
论文发表后,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关注,甚至被部分媒体誉为“诺奖级”实验成果。但此后不久,该论文内容就陷入争论:有人提出韩春雨的试验无法重复,有人说可以重复,彼此争论不休、难有定论。
2017年1月19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最新声明指出,该期刊已获得有关韩春雨实验可重复性的新数据,需要调查研究这些数据。
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发布声明称,韩春雨团队主动申请撤回其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
2018年8月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学公布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处理结果称,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
(1)cas9发明人扩展阅读:
根据论文,实验由不同实验室研究人员独立操作,但实验结果均未证明NgAgo具有任何基因组编辑活性。黄志伟告诉记者,他的实验室也重复很多次,但一直没发现“切割”效果,没得到预想结果。
此外,论文还对韩春雨此前声明的论文结果重现需要“卓越的实验技能”,以及重复实验未果,可能因为NgAgo的活性对培养物中的支原体或细菌非常敏感等言论提出质疑。
论文写道,不论是最初发布的步骤,还是后来在全球科学家质粒共享非盈利组织Addgene网站上更新的信息,似乎都不涉及任何似乎需要“卓越的实验技能”的步骤。
同时提出,不可能所有的独立实验室的细胞都被污染,导致一致阴性结果。
这篇论文结尾处,学者提到,希望韩春雨能够澄清NgAgo的不确定性,并能够提供重复实验结果所需要的细节。
2. 谁发明了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
1987年,日本微生物学家石野良纯课题组在克隆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同工酶基因编码序列时,意外版发权现编码序列附近存在间隔串联重复(5个)的DNA片段,每个重复片段含29个保守碱基且具有内部碱基互补的回文结构,这些保守片段之间由32个碱基
3. 谁发明了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
现在还在争论这个问题呢。Jennifer Doudna 、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张锋
http://www.hu.com/question/29956626看看连接的讨论吧
4. 谁才是CRISPR技术的所有者
近年来,CRISPR/Cas9风暴席卷全球。这项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并催生了上千篇文章的发表。然而,麻省理工学院(MIT)的《Technology Review》杂志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才是CRISPR技术的所有者? 立即索取更多资料 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分享到:
近年来,CRISPR/Cas9风暴席卷全球。这项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并催生了上千篇文章的发表。然而,麻省理工学院(MIT)的《Technology Review》杂志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才是CRISPR技术的所有者?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一个月前,“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揭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Doudna和德国亥姆霍兹传染研究中心的Emmanuelle Charpentier因在CRISPR技术方面的重要贡献而获奖,且每人获得了300万美元的奖金。
这一领域的另一位风云人物,Broad研究院的张锋(Feng Zhang)虽然没有获得科学突破奖,但在今年4月获得了CRISPR/Cas9的首个专利。他的研究中心控制着这一技术的每个重要商业应用。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备受瞩目的奖项和专利为何会落入不同人的手中?究竟是谁发明了它?“这一领域的知识产权相当复杂,”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的CEO Rodger Novak谈道。Emmanuelle Charpentier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Tech Review的记者Antonio Regalado指出,张锋与Doudna共同创立了Editas Medicine公司,它获得了Broad的技术授权。不过,在张锋成功申请专利之后,Doudna就与该公司断绝了关系。她将她的知识产权(专利申请中)授予了另一家竞争性的公司Intellia Therapeutics。然而,让事情更加复杂的是,Charpentier又将她在同一专利申请中的权利出售给了CRISPR Therapeutics。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此外,围绕这一技术的科学信用,那也是错综复杂。2012年夏天,Doudna、Charpentier及她们的团队发表了一篇文章,证明CRISPR/Cas9系统可以作为一种可编程的DNA编辑工具。半年后,张锋博士以及哈佛大学的George Church发表文章称它可应用于人类细胞,不久后,Doudna也发表了类似的结果。
但是,张锋表示他对Doudna和Charpentier的工作知之甚少。为了支持他的专利申请,他提交了实验室笔记本的照片,表示他在2012年年初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早于Doudna和Charpentier。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Charpentier表示:“我可以说的是,我和Jennifer Doudna是在我的实验室中开展研究。这里的一切都很夸张,因为这是一项人们很容易学会的技术。事情发生得太快了。”
Regalado在文中写道:“目前还没有CRISPR药物。但是如果CRISPR真的如科学家想象得那么重要,对这一基本技术的商业控制将价值数十亿美元。”也许,这场专利之战才刚刚开始。(生物通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