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排球盖帽拦网是那个国家创造的

排球盖帽拦网是那个国家创造的

发布时间:2021-07-10 07:03:47

❶ 排球是谁发明

詹姆斯-耐史密斯和威廉-摩根是一对好友,他们两人都属于那种不愿生活在对方阴影下的人,这对体育运动来说实在是一件幸事。谁能知道他们会发明出什么呢?
1892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耐史密斯博士挂起了两个篮筐从而发明了篮球,而摩根在观察了他的朋友的新发明之后想,对于那些已过中年的商人来讲篮球运动也许过于激烈了一些。因此,四年之后,摩根发明了自己的运动项目。又过了一个世纪,他的发明——排球同篮球一道成为了奥运会上速度最快、对抗性最强的比赛项目之一。
摩根最初给他的发明起的名字是“mintonette”,当地的一位教授很快将其定义为一种把球击过球网的游戏,于是,它最初的名字也就发生了改变。
从排球出现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处于各种改变之中,并很快普及开来。1896年,排球传到了日本以及临近的一些亚洲国家。1900年,一种经过专门设计的球开始用于比赛当中,在接下来的20年中,排球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比赛按局来计分以及每局设有最高比分的规则1916年在菲律宾率先实行,1918年起规定每队只能有6名上场队员,1920年,规则又规定一方击球不得超过三次,同时允许后排进攻。
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创立了国家青年排球锦标赛,日本、苏联、美国等国先后成立了国家排球协会。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将排球带到了驻扎在欧洲的基地,欧洲人很快就对这一新运动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国际排联1947年在巴黎成立,1949年国际奥委会承认排球为非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❷ 中国排球运动员在上世纪60年代,发明了哪些技战术

平拉开扣球,盖帽式拦网
中国排球运动员在上世纪60年代,发明了“平拉开扣球”和“盖帽式拦网”。

❸ 排球"短平快"扣球是由哪个国家创造

扣球队员和二传手相距1.5~2米,在二传手出手的同时或在二传手出手前起跳,截扣二传传出的平球。日本排球队首先使用,并将此种扣球称为B快球。

❹ 排球运动是谁发明的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麻省霍利约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创造了一项球类游戏人们分站在网球场球网的两侧,用篮球胆之类的球托来拍去,击球的次数不限。这就是排球运动的雏形。首次排球比赛是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体育专科学校举行的。出场人数由双方共同商定,不限多少,但必须相等。一次比赛共打九盘,一方的一名队员发球连得3分为一盘;场地的面积为7、62米15、24米;球网宽0、61米,长8、235米离地高度为1、98米;球重255-346克,橡胶球胆,外壳用皮革和帆布缝制而成,球的圆周为63、5-68、8厘米;发球者必须一足踩在端线上,有两次发球机会等等。1912年,规定双方上场的队员必须轮转位置。1917年,规定每队上场队员为六人。1922年,规则已趋完备,规定每方必须在三次以内将球击过网。1977年,国际排联对规则又进行了修改。将标志杆内移20厘米;拦网触手后还可击球三次。这两条规则有利于防守,对进攻技术、战术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排球运动首先传入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国,在美洲流行开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球传入法国、意大利、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由于当时六人制”,位置轮转”等项规则已被确定,故欧洲排球运动逐渐普及起来。 排球传入亚洲较早,1913年首届远东运动会即把排球列入竞赛项目。六十年代以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尼亚、民主德国、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排球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亚洲地区开展六人制排球之后,特别是中国首创的快球打法得到迅速传播后,水平提高较快,六十年代即变成一支能与欧洲强队相抗衡的力量。 首先是日本女排刮起远东台风”,从1962年到1967年,连夺三次世界性比赛的冠军。六十年代末日本男排又跻身于世界先进地位。接着,朝鲜女排和南朝鲜女排取得了世界性比赛第三名的成绩。1981年,中国女排崛起,以全胜的战绩夺得第三届世界杯赛冠军。1982年,中国女排又赢得了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桂冠,取得了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当然资格,誉满世界排坛。 七十年代以前,美洲人一直把排球运动看成娱乐性的游戏项目,运动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和亚洲。到七十年代中期,古巴人首先崛起,以惊人的弹跳力,高打重扣结合亚洲打法,刮起一阵加勒比旋风”。与此同时,巴西、美国、阿根廷、秘鲁等队的技术也迅速提高,形成强大的美洲势力。 近年来,非洲的排球技术水平也有不少提高,其中突尼斯和埃及队进步显著。现在,排球运动已进入欧、亚、美三大洲鼎立的时代。 目前世界性的排球比赛有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杯排球赛,均为每四年举办一次。

❺ 排球拦网动作的要领是什么

排球拦网动作的要领是:

1、面对球网,两脚分开基本上跟肩部差不多宽,然后两个膝盖微微弯曲,两个手臂在胸前自然的屈肘。

2、原地起跳的时候,就直接垂直向上跳就好了,要是需要移动,尽量脚尖向网子,用双臂的摆动来协助起跳,所以很多时候看到球员移动拦网的时候手都是放下来的,还是为了保证高度。

3、拦网的时候尽量的两个手臂伸到对方的上空,然后让手更接近球,手接触到球,两手发力,压一下手腕,这样就形成一种"盖帽式"的拦网了。

(5)排球盖帽拦网是那个国家创造的扩展阅读:

拦网的方法

1、伸臂动作。拦网击球时,两臂应尽量伸直,两肩尽量上提,前臂要靠近球网,两手间距离应小于球体的直径,以防止漏球。起跳时机和拦网上做的都很好,端拦这个和移动拦网是不一样的,相比较来说端拦要更侧重卡位,和手型,移动拦网的移动速度更加重要。但是不管是移动拦还是端拦,起跳时间都是很重要的。

2、拦球动作。拦网击球时两手应主动用力盖帽或捂球,使球反弹角度小,对方保护困难。一般来讲,拦高球,拦网人要比扣球人起跳稍晚一些,拦快球,要起跳早一些或者跟对方同时。。伸手的时候最好就是对方击球的时候,你伸手,这样他一般就是打主要线路,而你封在主要线路上慢给手,他也不好借手。


参考资料:网络-拦网

❻ 排球运动中什么是拦网

拦网:
只准前排队员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
在1次拦网中,球可连续触及1个或几个拦网队员的手
、头或腰部以上身体任何部位均算1次拦网。
拦网后本队可再击球3次。拦网手触球后
,球落界外为触手出界,判失误。

❼ 排球“滚动防守”是哪个国家创造的

日本女排创造的

前臂垫球和滚动防守是日本女排创造的

❽ 中国运动员创造了(A)快板球(B)短平快球(C)盖帽拦网(D)空间差扣球(E)勾手大力发球

E

1957年,广东男排根据排球比赛的对抗规律和本队的具体条件,在当时举行的全国排球甲级联赛中,大胆地运用了勾手大力发球技术。在实践中,他们通过系统的、严格的训练,摸索出一套运用大力发球的规律。

❾ 排球是那个国家发明的啊

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麻省霍利约克城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创造了一项球类游戏人们分站在网球场球网的两侧,用篮球胆之类的球托来拍去,击球的次数不限。这就是排球运动的雏形。首次排球比赛是1896年在美国斯普林费尔体育专科学校举行的。出场人数由双方共同商定,不限多少,但必须相等。一次比赛共打九盘,一方的一名队员发球连得3分为一盘;场地的面积为7、62米15、24米;球网宽0、61米,长8、235米离地高度为1、98米;球重255-346克,橡胶球胆,外壳用皮革和帆布缝制而成,球的圆周为63、5-68、8厘米;发球者必须一足踩在端线上,有两次发球机会等等。1912年,规定双方上场的队员必须轮转位置。1917年,规定每队上场队员为六人。1922年,规则已趋完备,规定每方必须在三次以内将球击过网。1977年,国际排联对规则又进行了修改。将标志杆内移20厘米;拦网触手后还可击球三次。这两条规则有利于防守,对进攻技术、战术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排球运动首先传入加拿大、古巴、巴西等国,在美洲流行开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球传入法国、意大利、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由于当时六人制”,位置轮转”等项规则已被确定,故欧洲排球运动逐渐普及起来。 排球传入亚洲较早,1913年首届远东运动会即把排球列入竞赛项目。六十年代以前,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尼亚、民主德国、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的排球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亚洲地区开展六人制排球之后,特别是中国首创的快球打法得到迅速传播后,水平提高较快,六十年代即变成一支能与欧洲强队相抗衡的力量。 首先是日本女排刮起远东台风”,从1962年到1967年,连夺三次世界性比赛的冠军。六十年代末日本男排又跻身于世界先进地位。接着,朝鲜女排和南朝鲜女排取得了世界性比赛第三名的成绩。1981年,中国女排崛起,以全胜的战绩夺得第三届世界杯赛冠军。1982年,中国女排又赢得了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桂冠,取得了参加1984年奥运会的当然资格,誉满世界排坛。 七十年代以前,美洲人一直把排球运动看成娱乐性的游戏项目,运动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和亚洲。到七十年代中期,古巴人首先崛起,以惊人的弹跳力,高打重扣结合亚洲打法,刮起一阵加勒比旋风”。与此同时,巴西、美国、阿根廷、秘鲁等队的技术也迅速提高,形成强大的美洲势力。 近年来,非洲的排球技术水平也有不少提高,其中突尼斯和埃及队进步显著。现在,排球运动已进入欧、亚、美三大洲鼎立的时代。 目前世界性的排球比赛有世界排球锦标赛、奥运会排球赛、世界杯排球赛,均为每四年举办一次。

❿ 排球的拦网有哪两种

1,拦网时,手臂有扑打动作,容易触网犯规:
纠正方法:讲清拦网手臂的正确动作,并再次让学生看示范动作。也可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分辨正确动作和扑打动作,以加深对正确动作的理解。
示范讲解后,教师在网边抛球让学生体会正确动作。
2,拦网时起跳时间不对,较多的是早跳:
产生早跳的原因主要是判断不准而造成的。也有些学生是因有急于拦到球的心理而造成。
纠正方法:指出早跳的原因和急于求成反而拦不到球的道理。
讲解拦各种球的起跳时间。起跳时间要给以具体的概念。
让扣球技术好的学生帮助练习。什么时候起跳,让学生自己判断,教师用语言给以强化。
3,拦网时手指手腕放松,易挫伤手指:
纠正方法:结合实例讲解手指手腕放松为什么容易挫伤手指道理。
教师扣球(掌握力量),让学生原地站立拦网(球要扣在拦网手上),让学生结比体会手指手腕紧张用力和放松的不同感觉,以加深对拦网时手指手腕紧张用力的认识。
利用低网,让学生站在球网两侧,做原地扣拦练习,体会手指手腕正确用力。
4,漏球。一是两手之间空隙大而漏球;二是扣球队员将球击入(或塞入)拦网队员的手与球网之间的空档,造成球在拦网队员身前落地。其原困主要是两手之间的距离和人与球网之间的距离过大造成的。
纠正方法:讲解并示范两手在拦网时的间距。然后教师向学生手上抛不同力量和速度的球,让学生原地快速伸臂体会动作。手触球后不动,检查两手之间的距离是否合适。
解决人与球网的距离保持不好造成漏球的现象,教师可利用低网讲解示范人与球网的正确距离。讲解示范后,可让学生左右和前后移动,当看到信号,在网前突然停止,结合起跳动作(脚不离地面)进行拦网练习。同时检查人与球网保持的距离是否正确。
另外,还要解决学生怕触网的心理活动。
5,双人拦网,由于配合不好,二人中间空隙过大漏球,或者互撞。
中间距离大,多是移动距离判断不准或移动不及时造成的;也有怕互撞不敢靠近造成的。互撞多是速度快制动不好或行动匆忙造成的。
纠正方法:讲解什么距离用什么步法合适。然后可在地面划不同距离的线,练习掌握移动距离,熟练移动步法,练习制动动作。
二人一组,一人作目标,一人判断距离练习移动。作目标的人可以随时改变距离,使另一人判断移动、制动。
中间漏球也有因四只手不向球集中,而各自上伸造成的。可用女子网,教师抛球,让学生二人中间距30-40厘米起跳,四只手向一起并拦球。

阅读全文

与排球盖帽拦网是那个国家创造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