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外国人为什么说十进制是印度发明的
没有这个说法(除了印度人喜欢在网上鼓吹),只有零符号是印度人最先创造出来的说法。具体是不是最先,其实都还有争议。
零符号的出现是需要十进位置制的,因为十进位置制的需要零符号才被创造出来的,中国是最早使用十进位置制的国家。同时也是最早阐述位置制意义的国家。
十进位 位值制记数法 包括十进位和位值制两条原则,"十进"即满十进一;"位值"则是同一个数位在不同的位置上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如三位数"111",右边的"1"在个位上表示1个一,中间的"1"在十位上就表示1个十,左边的"1"在百位上则表示1个百。这样,就使极为困难的整数表示和演算变得如此简便易行。但是在表示十的时候,个位需要一个符号零来占位;这样才能让1的符号表示10,不然极易让数字混淆。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它对数学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
3000年前,中国周代(前1046年—前256年)金文的纪数法,继承商代的十进制,又有明显的进步,十进数量级符号有十、百、千、万、亿,如西周金文“伐鬼方……俘万三千八十一人”,“武王遂征四方,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出现了位值记数,例如“俘牛三百五十五“,其中三百五十五写成“三全XX”,前面的“全”是金文的“百”,后面两个XX是五十五,省去了“十”,出现了位置概念,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位值制。金文商鞅量铭还出现分数。
2700年前,公元前700年前的中国筹算数码已经十分成熟了;筹算数码就是十进位值制,和现在的世界通用的十进位置制几乎一样。因为算筹是天然的十进位值制,只是早期在算筹上的空格只是代表零,而没有符号零来对应表示。后来才用囗来表示零的符号,此后不知道是因为算筹空位使用铜钱代替的缘故,还是因为〇比囗写起来方便,反正〇代替了囗作为了中国零的正式符号。不过总感觉古印度的两种数字受我们算筹的影响,前面三个更是一模一样。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出现严格的十进位制筹算记数,以空代表0,也发明了用于十进位制乘法、除法的九九表.
筹算数码有横式和纵式两种:
筹算数码的特点是只用18个符号,通过位值制就可表示出任何数。按照中国古代的筹算规则,算筹记数的表示方法为:遇零留空位,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千位再用横式,万位再用纵式,以此类推。这样从右到左,纵横相间;就可以用算筹表示出任意大的自然数了。由于位与位之间的纵横变换,每一位都有固定的摆法;所以既不会混淆,也不会错位;比如123=〡二〣。毫无疑问,算筹记数法和现代通行的十进位制记数法是完全一致的。
按照现在的计数法顺序的话:10=〡+空格=〡 。103=〡+空格+〣=〡 〣。
在用囗为零符号的时代零=囗,则10=〡囗。103=〡囗〣。
采用金元时代采用的零=〇,则10=〡〇。103=〡〇〣。
2400年前,公元前400年前;墨子(约公元前476年,一说是公元前480年)是对位值制概念进行总结和阐述的第一个科学家。他明确指出,在不同位数上的数码,其数值不同。例如,在相同的数位上,一小于五,而在不同的数位上,一可多于五。这是因为在同一数位上(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五包含了一,而当一处于较高的数位上时,则反过来一包含了五.十进位值制的发明,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大贡献。正如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中所说:“商代的数字系统是比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同一时代的字体更为先进、更为科学的”,“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几乎不可能出现我们现在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而印度到公元七世纪时方采用十进位值制,明显是受到中国的影响。
公元876年,人们在印度的瓜廖尔(Gwalior)这个地方;发现了一块刻有“27o”这个数字的石碑。这也是人们发现的有关“0”符号的最早记载,但是这个零的符号是个比〇小一圈的圆圈o;也不是现代“0”这个符号的样子。
但是如果说符号的话,中国算筹里早已经有空格;后来更是用铜钱在算筹里表示零的符号。此后铜钱演变为〇,作为零的符号;是很正常的事情。在690年时;武则天颁布了则天文字,其中一个字就是“〇”了(比印度的0的小圆圈符号o早出现186年);虽然当时还不是零的意思。而中国古代数学上记录“〇”时是用“囗”来表示的,一方面为了将数字区别开来;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古代用毛笔书写。而毛笔行书连笔书写的习惯,写“〇”比写“囗”要方便得多,而铜钱外圆内方;所以零逐渐变成按逆时针方向画“〇”,这就是中国零的符号出现。1180年金朝《大明历》中就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数字。
据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的考证,“0”产生于中印文化,是中国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进了零的出现。印度是在中国筹算和位值制的影响下才创造“0”的符号。
『贰』 十进制是谁发明的
中国人 《周易》确定了十进制和二进制; 《卜辞》中记载说,商代的回人们已经学会答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13个单字记十万以内的任何数字,但是现在能够证实的当时最大的数字是三万。甲骨卜辞中还有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 同时,我国大约在商周时期已经有了四则运算,到春秋战国时期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已相当完备。 其中,出现于春秋时期的正整数乘法歌诀“九九歌”,堪称是先进的十进位记数法与简明的中国语言文字相结合之结晶,这是任何其它记数法和语言文字所无法产生的。 古巴比仑的记数法虽有位值制的意义,但它采用的是六十进位的,计算非常繁琐; 古埃及的数字从一到十只有两个数字符号,从一百到一千万有四个数字符号,而且这些符号都是象形的,如用一只鸟表示十万。古希腊由于几何发达,因而轻视计算;
『叁』 为什么印度人发明了啊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印度人发明的,经阿拉伯转入欧洲,所以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数字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0”。“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重大。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划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记得采纳啊
『肆』 古印度人发明的数字,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
公元500年左右,随着经济和婆罗门文化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耶伯哈特在简化数字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保存在盒子里。如果第一个框中有一个符号,例如代表1的点,那么第二个框中的相同点代表10,第三个框中的点代表100。这样,不仅数字符号本身,而且它们的位置顺序也具有重要意义。后来,印度学者引入了零的符号。
1202年,意大利出版了《计算之书》,系统地介绍和应用印度数字,标志着欧洲对新数字的正式认可。自从阿拉伯人带来了印度数字,欧洲人就一直称之为“阿拉伯数字”换句话说,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但它们通过阿拉伯人向四面八方传播。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后来误解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因此,它通常被后人称为“阿拉伯数字”。
『伍』 为什么苏美尔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六十进位制的发明者
苏美尔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六十进位制的发明者。古埃及人使用的是十进制。原内始时代的人们用容手指计算数字,数到十就得重新数起,很自然产生了十进位法。富有想象力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在计算数字时把5个手指和一年中的12个月份数巧妙地结合起来,5乘以12等于60,因此产生了六十进位制。一个圆周分为360度,一小时分为60分,一分钟分为60秒。这些计算单位至今仍被使用,成为数学发展的基础。
『陆』 印度人谁发明的数字
阿拉伯数字由0,,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小数点、负号、百分号等),这个系统可以明确的表示所有的有理数。为了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字,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
起源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种姓制度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么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印度数字
公元3世纪,古印度的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了阿拉伯数字。最古的计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了用手写的五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十指表示10这个数字。这个原则实际也是数学计算的基础。罗马的计数只有到Ⅴ(即5)的数字,Ⅹ(即10)以内的数字则由Ⅴ(5)和其它数字组合起来。Ⅹ是两个Ⅴ的组合,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他数字符号位置关系而具有不同的量。这样就开始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数学上这个重要的贡献应归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后来古鳊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发明了表达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符号,这就成为记数的基础。八世纪印度出现了有零的符号的最老的刻版记录。当时称零为首那。
两百年后,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从非洲到西班牙的阿拉伯帝国。后来,这个伊斯兰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王都奖励文化和艺术,所以两国的首都都非常繁荣,而其中特别繁华的是东都——巴格达,西来的希腊文化,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来了。阿拉伯人将两种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于是设法吸收这些数字。
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
『柒』 六十进位制的发明者是谁
苏美尔人来是世界上绝无源仅有的六十进位制的发明者。古埃及人使用的是十进制。原始时代的人们用手指计算数字,数到十就得重新数起,很自然产生了十进位法。富有想象力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在计算数字时把5个手指和一年中的12个月份数巧妙地结合起来,5乘以12等于60,因此产生了六十进位制。一个圆周分为360度,一小时分为60分,一分钟分为60秒。这些计算单位至今仍被使用,成为数学发展的基础。
『捌』 古印度人是怎样发明阿拉伯数字的
公元500年前后,随着经济、文化以及佛教的兴起和发展,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的数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在简化数字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他把数字记在一个个格子里,如果第一格里有一个符号,比如是一个代表1的圆点,那末第二格里的同样圆点就表示十,而第三格里的圆点就代表一百。这样,不仅是数字符号本身,而且是它们所在的位置次序也同样拥有了重要意义。以后,印度的学者又引出了作为零的符号。可以这么说,这些符号和表示方法是今天阿拉伯数字的老祖先了。
两百年后,团结在伊斯兰教下的阿拉伯人征服了周围的民族,建立了东起印度,西从非洲到西班牙的撒拉孙大帝国。后来,这个伊斯兰大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国家。由于这两个国家的各代君王都奖励文化和艺术,所以两国的首都都非常繁荣,而其中特别繁华的是东都——巴格达,西来的希腊文化,东来的印度文化都汇集到这里来了。阿拉伯人将两种文化理解消化,从而创造了独特的阿拉伯文化。
大约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眼了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先进。用什么方法可以将这些先进的数学也搬到阿拉伯去呢?
771年,印度北部的数学家被抓到了阿拉伯的巴格达,被迫给当地人传授新的数学符号和体系,以及印度式的计算方法(即我们现在用的计算法)。由于印度数字和印度计数法既简单又方便,其优点远远超过了其他的计算法,阿拉伯的学者们很愿意学习这些先进知识,商人们也乐于采用这种方法去做生意。
后来,阿拉伯人把这种数字传入西班牙。公元10世纪,又由教皇热尔贝·奥里亚克传到欧洲其他国家。公元1200年左右,欧洲的学者正式采用了这些符号和体系。至13世纪,在意大利比萨的数学家费婆拿契的倡导下,普通欧洲人也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15世纪时这种现象已相当普遍。那时的阿拉伯数字的形状与现代的阿拉伯数字尚不完全相同,只是比较接近而已,为使它们变成今天的1、2、3、4、5、6、7、8、9、0的书写方式,又有许多数学家花费了不少心血。
『玖』 哪个文明发明了六十进制a刷机人文明比埃及文明飞希腊文明的中华文明
就目前已知而复言,世制界上主要有六大远古文明,这就是四大文明古国的拥有者:埃及、印度、中国、巴比伦,以及西亚的苏美尔和美洲的玛雅文明。
其中,苏美尔文明事实上应该算是巴比伦文明的前身;而玛雅文明来历至今难以辨明。有大多数人认为其来源是中国远古夏商文明的一支分支;也有人把它的起源归结为外星人文明。
『拾』 数学六十进位的发明者是谁
古巴比伦人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与作出的贡献也是十分巨大的。
计算珠在最古老的巴比伦的泥版上显示了巴比伦人高水平的计算能力:兄弟10人分5/3米那的银(米那和后面的赛克尔都是巴比伦人的重量单位,其中1米那=60赛克尔),相邻的兄弟俩,比如老大和老二、老二和老三所分银子的差相等,而且老八分的银子是60赛克尔,求每人所得的银子数量。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巴比伦人已知道了“等差数列”的概念,这说明了当时的数学已经发展到非常了不起的阶段了。
苏美尔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六十进位制的发明者。古埃及人使用的是十进制。原始时代的人们用手指计算数字,数到十就得重新数起,很自然产生了十进位法。富有想象力的美索不达米亚人在计算数字时把5个手指和一年中的12个月份数巧妙地结合起来,5乘以12等于60,因此产生了六十进位制。一个圆周分为360度,一小时分为60分,一分钟分为60秒。这些计算单位至今仍被使用,成为数学发展的基础。
置放计算珠的球形封泥聪明的巴比伦人把十进位制和六十进位制结合起来进行计数。他们计数只需要3个符号。一个是1,一个是10,一个是100。虽然这一计数法有时按十进位制,有时按六十进位制,往往会产生混乱,但由于巴比伦人把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他数字符号位置关系而确定不同的量,因而产生了数字位值的概念。这在数学发展史上是了不起的贡献,甚至可以同字母的发明相媲美。
计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