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金庸天龙八部创造背景

金庸天龙八部创造背景

发布时间:2021-07-10 00:40:57

⑴ 十五部金庸小说的写作时间及背景年代谁能介绍一下呀……

1955 《书剑恩仇录》
1956《碧血剑》
1957《射雕英雄传》
1959《神雕侠侣》《雪山飞狐》
1960《飞狐外传》
1961《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
1963《连城诀》《天龙八部》
1965《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记》
1970《越女剑》
1972《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就此封笔不写武侠小说。 《书剑恩仇录》是他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处~女作,当时在他前面有同在新晚报工作的梁羽生写的《龙虎斗京华》,开创了新派武侠,所以他才是新派武侠的鼻祖,就在他发表作品的数天,新晚报的发行量大增,梁羽生双拳难敌众多读者的强烈要求,出新作品,没办法,他只好求救于好友金庸,加上金庸年轻气盛,很想建功立业一番,这样,《书剑恩仇录》就诞生了。有趣的是在之前金庸和梁羽生两人是好朋友,而且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走上写武侠的道路,只是当时报社在香港崇尚武侠和武术的大背景下为了赚~取利~润而以命令的口吻要求两人写作。

《碧血剑》的出炉是当时报社没有所想到的,因为《书剑恩仇录》的连载使得香港的读者大饱眼福,让金庸的名号家喻户晓,强烈要求报社要刊登有金庸的新作品。金庸自小对历史就十分感兴趣,于是他巧妙的以袁崇焕抗清为背景,成功塑造了金蛇郎君夏雪宜和袁承志两位英雄,而小说的女一号温青青和女二号阿九的也为后来人所津津乐道。可以说《碧血剑》是后来金庸成名作《射雕英雄传》的原型。因为袁承志、温青青和郭靖黄蓉夫妇有惊人的相似。男的都老实憨厚,女的都精灵古怪,只是袁承志比之郭靖,少年老成,智商较高,温青青较之黄蓉,温柔体贴倒不见得。

《雪山飞狐》是他应邀为新晚报写的另一部经典之作,其中的结尾胡斐手中的一刀到底劈还是不劈成为当时人们所讨论的话题。

以后的《射雕》三部曲,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三本书书奠定了金庸武林盟主的称号,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射雕》是金庸在写完《碧血剑》后马不停地的惊世之作,女主人公黄蓉有当时“长城”影视公司的一号当家花旦夏梦的影子,也是他的梦中情人,后来他脱离新晚报,和几个朋友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明报,由于新创办的报纸需要发行量来支持,于是他又开始自己的创作生涯,《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的连载就是支持明报屹立于香港数年不倒的最重要的原因。在写《神雕侠侣》之时,物质条件十分艰苦,他与自己的第一任人夫人朱玲竟然节俭到两人晚上为了赶明天的报纸,共喝一杯咖啡提神的地步。与自己最亲爱的爱人一起共事,让他领会到了爱情的伟大,所以《神雕侠侣》中的爱情描写是惊天地、泣鬼神,与其说《神雕》是一部武侠小说,到不如说他是一部惊天动地的爱情小说。

《倚天屠龙记》是《神雕侠侣》的续集,也是当时支撑明报的主要力量之一,经过两次大的改动,一次是1972年,另一次是 1979年,他的儿子查传侠在美国跳楼自~杀,悲痛之余终于体会到为人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艰辛,于是里面刻画出的张三丰见爱徒张翠山自刎、谢逊疼爱张无忌、宋远桥对宋青书的喜爱等长辈对晚辈的偏爱,溢于言表,一次比一次真实,一次比一次富有真实感。

这里重点讲一下《天龙八部》,他于1963年在明报和新加坡的一家报社同时连载,时间长达四年,这可以说是他所有作品中的最经典、最具有武侠感染力的的作品。段誉的惊险遭遇,萧峰的侠之豪气,虚竹的连连奇遇,让人目不暇接,陶醉其中。其中有一段时间金庸先生恰巧要去欧洲出差,为了不影响《天龙八部》的连载,便委托他的好友倪匡,自诩为写汉字最多的华人,科幻武侠小说的创始人,笔名卫斯理,代写一段,后来的阿紫、虚竹一段,不管在武术修为和遭遇方面,风格上都带有他的玄幻的色彩,有意思的是由于他不喜欢里面的阿紫,便把她的眼睛给写瞎了,后来金庸赶回来时见他写的面目全非,还和他吵了一架。不过金庸毕竟是金庸,在此基础上加上了游坦之和阿紫的爱情,并将虚竹那一段做了修改,使得《天龙八部》比原来的构思那位出色。据说当时他到欧洲出差为假,真正的原因是当时香港x政x治混x乱,分为拥护共xx和反对共xx的左~右两派,原因是当时大~陆三年自~然灾~害,许多难民偷~渡到香港,金庸站在支持香港政~~府的一面,批评大~陆~当~政对移民潮的纵容。但是金庸两面不讨好,因为他的小说中映射了当时的政~~治现象,并且发行量堪称是香港最大的,给民众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为了躲避当时偏~激分子的伤害,便跑到了欧洲。 《连城诀》的原型跟金庸小时候他家的一位名叫和生老长工有关,在查良镛小时负责接送他上学。后来金庸听他说了他的故事。他年轻时被财主少爷陷害入狱,未婚妻被夺去作了继室,他出狱后复仇刺伤那财主少爷,复又入狱,受害几死而幸为任丹阳知县的查文清所救,而查文清辞官之后,便带他回了海宁。在他所写的武侠小说中,始终贯彻着这样对弱者的同情。后来金庸说,他认为的善良,主要还是两个字“侠气”,也就是扬善抑恶,为弱者打抱不平,这成为金庸的“侠”的基本理念。

《笑傲江湖》、《鹿鼎记》是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之下写的,同时《鹿鼎记》也可以说是他的收山之作。金庸从小立志当外交官,自是关心政~治局势,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之下,金庸先生将现实社会中的阴暗揭露的淋漓尽致,像《笑傲江湖》中的岳不群、《鹿鼎记》中的神龙教教主洪安通,都是野心分子,映射了当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牛鬼蛇神。金庸自称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就是《鹿鼎记》,他称书中的韦小宝玩世不恭的态度和古怪张扬的个性很符合自己内心里经常想描绘的一个真正的武侠人物。

金庸在1970年应邀为一个杂志写短篇武侠评论,评论没写,倒是随手写了一篇关于范蠡与西施、小青爱情故事的超短篇小说《越女剑》,里面最高潮的部分当时对“西子捧心”的金式由来。

金庸作品和梁羽生、古龙的作品风格迥然不同,梁羽生虽说是新派武侠的鼻祖,但他的小说我大都看过,绝大部分小说在体裁上仍然袭用章回体样式,并别有起转承回四个步骤,每一回的开头或者结尾分别有一首诗或词,读起来索然无味,从诗词中可以看出情节大都在意料之中,书中人个性不鲜明,不论男男女女,只有共性没有个性,他的代表作《七剑下天山》、《狂侠天骄魔女》、《萍踪侠影》《大唐游侠传》都没有跳出这个圈子。但和适合给导演发挥空间,拍成电视剧或电影。所以根据他的作品拍成的影视作品都很不错,范冰冰版的《萍踪侠影》就是经典。古龙的小说另辟蹊径,语言犀利简洁,往往一行便只有一个或两个字。据说当时古龙在台~湾超级火,以至于找他写小说的出版商不得不以行数来计算稿酬,所以他也懒得多动笔,一行就写一个两个字,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知道自己无论怎么从努力,从传统方面来,绝不会超过王度庐《卧虎藏龙》的作者和还珠楼主《蜀山奇侠传》作者,新派写法梁羽生占据了传统与新派的结合点,金庸的浪漫创新和以假乱真的历史写法达到的高成就也使得走这条路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反其道而行之,于是创出了一种的新的类似于福尔摩斯侦探悬疑式的武侠小说,但因为他自己一生醉生梦死于女人和酒中,所以他的作品中绝少有守身如玉的女生,红颜祸水在他的作品里体现的特别多。

⑵ 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都是以什么作为历史背景的

几乎每一部书都有不同的时代背景。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乾隆年间,没有重大历史事件。
连城诀/笑傲江湖/白马啸西风/侠客行/鸳鸯刀:没有明显时代背景
天龙八部:宋,没有明显历史事件。
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宋。前两部主要是讲宋朝末年,爱国志士奋力抵抗元朝入侵。射雕英雄传中讲到了成吉思汗一生的伟大功勋。后面一部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
鹿鼎记:康熙年间。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有传说中的顺治为董萼妃之死伤心在五台山出家,康熙智擒鳌拜扭转局势,康熙平定三藩之乱。
书剑恩仇录:乾隆年间。主要涉及的是民间传说,乾隆是汉人的孩子,被调换入宫,最后登基。还有回族的香香公主(香妃)的传说。
碧血剑:明末清初。涉及到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忠臣袁崇焕,红颜祸水的天下第一美女陈圆圆,崇祯皇帝煤山上吊,崇祯斩断亲生女儿长平公主左手,长平公主出家名为九难。
越女剑:吴越相争时期。主要涉及到卧薪尝胆的典故,西子捧心的传说。

在金庸所有的武侠小说之中,综合评价最高的(同意的人居多的)应该是天龙八部。气势宏伟,人物涉及范围广,萧峰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无处不体现佛的思想,是一部意义非常深远的伟大的作品。天龙八部虽好,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却是笑傲江湖。

我觉得没有修改之前的金庸小说值得买一套收藏,可能是从小就看得是这样的武侠小说,记住的人物情节也是未修订以前的,深入我心到不能抹去。所以我推荐三联版的金庸全集!

⑶ 金庸武侠天龙八部和射雕英雄传的时代背景哪个在前哪个在后

《天龙八部》在前,《天龙八部》是北宋时期,《射雕英雄传》是南宋时期。

《天龙八部》是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宋哲宗是宋朝第七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

《射雕英雄传》以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这段历史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两大强敌的斗争,充满爱国的民族主义情愫。

宋宁宗史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194-1224年。

(3)金庸天龙八部创造背景扩展阅读:

1、《天龙八部》创作背景:

《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部分内容曾由倪匡代笔撰写)。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哲宗时期。

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书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杜撰和改造。

在创作《天龙八部》时,金庸对民族矛盾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有了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处理方式,即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

而是升华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考虑,更多的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从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对战争与和平有了崭新的思考。

2、《射雕英雄传》创作背景

作品最初于1957到1959年在《香港商报》上连载,后收入《金庸作品集》中,连同后来的《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一并,被称为金庸小说的“射雕三部曲”。

自1957年元旦以来,《射雕英雄传》一直在《香港商报》连载,偶尔金庸生病才会停下,比如1959年4月18日,编者告白,“金庸先生因病,‘射雕’暂停两天”,4月20日恢复。

据金庸自述:写《射雕》时,他正在长城电影公司做编剧和导演,这段时期中所读的书主要是西洋的戏剧和戏剧理论,所以小说中有些情节的处理,不知不觉间是戏剧体的,尤其是牛家村密室疗伤那一大段,完全是舞台剧的场面和人物调度。

《射雕英雄传》曾作过不少改动。金庸在修订时删去了一些与故事或人物并无必要联系的情节,如小红鸟、蛙蛤大战、铁掌帮行凶等等,除去了秦南琴这个人物,将她与穆念慈合二为一。

同时也添加了一些新的情节,如开场时张十五说书、曲灵风盗画、黄蓉迫人抬轿与长岭遇雨、黄裳撰作《九阴真经》的经过等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赵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射雕英雄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天龙八部

⑷ 金庸为何要写天龙八部,写作意图或者写作意义。

《天龙八部》的创作背景和写作意义:

《天龙八部》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部分内容曾由倪匡代笔撰写)。故事背景设定在宋哲宗时期。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书中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了杜撰和改造。

在创作《天龙八部》时,金庸对民族矛盾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有了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处理方式,即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而是升华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考虑,更多的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从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对战争与和平有了崭新的思考。

(4)金庸天龙八部创造背景扩展阅读:

《天龙八部》主要内容

云南大理国武林世家镇南王之子段誉,为逃避习武,来至无量山中,因种种机遇,学得一身古怪奇妙的武功,并先后结识少女钟灵、木婉清,互相悦慕,岂料此二人是父亲段正淳四处留情的私生女。吐蕃国大轮明法王鸠摩智为抢大理国天龙寺武功绝学六脉神剑图谱,与天龙寺众高僧比武。

段誉适逢其会,为救伯父保定帝,以深厚的内力为基础,一人使出六脉神剑,大败鸠摩智,后被鸠摩智用计擒住,带至姑苏武林世家、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享誉中原武林的慕容氏家中,在阿朱、阿碧帮助下逃脱。

在苏州,他遇见苦恋表哥慕容复的王语嫣,对她一见钟情,苦苦追随;后又在无锡松鹤楼与丐帮帮主乔峰结为异姓兄弟。

乔峰来姑苏,本是找慕容复查清丐帮副帮主马大元被他自己的成名绝技所杀一事,谁知帮内突生大变,他被指证为契丹人。为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他北上少室山,找自己的养父乔三槐和恩师玄苦,可二人已遇害身亡,目击之人皆认为是乔峰所为。

他悲愤异常,百口莫辩,为救少女阿朱之命,大战聚贤庄,与天下英雄为敌,后见杀戮太多,想自刎以求解脱,却被一神秘的武林高手救走。在雁门关,他为自己的身世所苦恼、自卑,因见宋兵屠杀契丹百姓,如醍醐灌顶,立即顿悟,不再以契丹人自耻。

为寻找仇人,他和阿朱往返千里,苦苦求索,途中情意互生,彼此爱恋。后其被马大元之妻所骗,以致失手打死假扮父亲段正淳的阿朱,悔恨终生。

并答应阿朱,照料她的妹妹阿紫。阿紫是星宿老怪丁春秋的徒弟,满身邪气,不以他人之是非为是非。乔峰带她至东北,从金人手中救出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结为兄弟,帮助消除叛乱,被封为南院大王。

逍遥派掌门人无崖子为寻找一个色艺双全、聪明伶俐的徒弟,设下“珍珑”棋局,为少林寺虚字辈弟子虚竹误撞解开。相貌不佳为人愚直的小和尚成为逍遥派的掌门人后,又被灵鹫宫主天山童姥带至西夏皇宫中,尽得逍遥派真传。

天山童姥与西夏王妃李秋水同归于尽后,虚竹成为灵鹫宫主人,并与跟随王语嫣而来的段誉结为兄弟。为向方丈忏悔自己的罪行,虚竹回到少林寺,适逢天下各路英雄齐至少林寺,有丐帮、星宿派、姑苏慕容、鸠摩智、大理段氏、四大恶人等等。

西夏国张榜招婿,众人相继赶来。慕容复为应召拒绝王语嫣的爱情;众人救起伤心自杀的王语嫣,后段誉终于获得她的芳心;鸠摩智贪练少林武功,走火入魔,幸被段誉吸去全身功力,保住性命,大彻大悟,成为一代高僧。

西夏公主提出问题,只有陪同段誉而去的虚竹的回答令西夏公主满意。原来公主是当初天山童姥偷来为虚竹破戒的梦姑,二人终于结为连理。

段誉回大理的途中,误入王语嫣的母亲、段正淳的另一情人李青萝设计捉拿段正淳的庄园之中;段延庆擒住段正淳和他的夫人、情人们,也赶来这里,以杀死段誉要胁段正淳以皇位相让。经过一番搏斗,段正淳、刀白凤自杀殉情;段延庆飘然远逝;段誉回大理继承皇位。

这一年,辽国发兵进攻宋朝,萧峰不愿生灵涂炭,胁迫辽国皇帝答应有生之年不向宋朝发兵、后感到愧对族人,自杀身亡;阿紫抱着心爱之人的尸体,挖出眼珠还给游坦之,跳下万丈悬崖;游坦之也高呼“阿紫”的名字,紧跟跳下;

萧峰死后段誉作别虚竹夫妇,携王语嫣等一行人同归大理,却遇上了一心想做皇帝,最后发了疯的慕容复,小说故事到此结束。

在新修版结局中,段誉最终在无量玉洞堪破了心魔,与木婉清、钟灵、晓蕾终成眷属。王语嫣亦离开了段誉回到慕容复身边,和阿碧一同照顾发疯的慕容复。

⑸ 金庸的《天龙八部》的朝代背景是

北宋中期,因为上面由完颜阿骨打,他是灭掉辽国和建立金朝的第一个皇帝,天龙八部上他还在受欺负,说明金朝还没建立,但也快了

⑹ 谁知道金庸的天龙八部的创作经过

“天龙八部”原为佛教用语,后被当代著名作家金庸用作做书名。武侠小说《天龙八部》著于1963年,是金庸最著名的武侠小说之一。

“天龙八部”,又称为“龙神八部”、“八部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向诸菩萨、比丘等说法时,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如《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

“非人”实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天龙八部都是“非人”,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

金庸的本意是用天龙八部的鬼神 来象征书里的各个人物
并非写完后才取得天龙八部这个名字
至于倪匡版的天龙八部 楼上的仁兄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补充:倪匡代写的天龙八部,在现在的版本中已经看不到了,因为金庸曾经做了修改.具我所知是这样的.你如果搜查老书的话,应该找得到.(当然,我没看过).

⑺ 电视剧天龙八部的历史背景介绍 发生在哪个朝代

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

书名出于佛经,有“世间众生”的意思,寓意象征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与超脱。全书主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7)金庸天龙八部创造背景扩展阅读: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通过段誉、乔峰、虚竹的命运悲剧充分展示了人和命运的尖锐冲突和命运对人的无情嘲弄,三位主人公都和俄狄浦斯一样在邪恶命运的摆布下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龙八部》作为一部人生的悲剧寓言,它反映了现代人对命运的思考和面对命运的不可知的困惑。金庸作为一个通俗文学家,自称讲故事的人,他自己说:“我只求把故事讲得生动热闹”。

然而,当金庸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在《天龙八部》中表现出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型,并以无法摆脱的偶然和近乎命定的绝对向现代人昭示生命的悲哀和无望时,《天龙八部》早已远远超出他讲故事的目的。

也许金庸在塑造段誉、乔峰、虚竹时并没有想到俄狄浦斯的悲剧,但是当他在作品中对现代人的命运进行思考时,面对异化自身的物质世界,不可避免地要陷入与索福克勒斯同样的困惑和悲观,而当他带着这种情绪寻找悲剧命运的根源时,便自然而然地激活了潜意识里的原型。

⑻ 《天龙八部》背景故事

金庸在《天龙八部》书前“释名”部分中说:“本书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

⑼ 金庸的天龙八部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个人--一个弃婴、一个孤儿和一个王室私生子的成长史,情感史。

阅读全文

与金庸天龙八部创造背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
知识产权局专业面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