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创造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其逻辑要点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一个基础、一个关系、一个中心、一个矛盾、一个结论。
一个基础就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一个关系就是劳资关系。一个中心就是指着重阐述剩余价值。一个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的对抗性矛盾。一个结论就是社会进步。
3、科学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两部分内容:
1、第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设计,这部分内容是由马克思本人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设计,是指导人们完成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依据。
2、第二个组成部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应用设计,又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设计。这部分内容是由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者完成的。科学社会主义应用设计,是指导人们完成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应用设计。
(1)叙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造扩展阅读
马克思主义诞生历程: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英、法、德3国是其发源地。因为当时英、法,德,等国已经或正在实现产业革命,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无产阶级已经由自在阶级开始向自为阶级转变。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和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 。
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它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
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贰』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有哪些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1、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历史唯物主义为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2、剩余价值学说:
关于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给出总的评论:“所有经济学家都犯了一个错误:他们不是就剩余价值的纯粹形式,不是就剩余价值本身,而是就利润和地租这些特殊形式来考察剩余价值。”价值基础上的“剩余价值”,这是工厂制的事实。它的表象是劳动协议或劳资谈判合同的执行过程的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的故事:
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
有一个时期,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挂在心上,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恩格斯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其能专心致力于革命理论的研究。
他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到父亲经营的公司中去从事那“鬼商业”的工作。当《资本论》第一卷付印的时候,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
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叁』 马克斯和恩格斯共同创造了什么理论
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专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属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句话是谁说的
这句话应该是恩格斯说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伍』 马克思一生两大理论创新及其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理论对中国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2、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3、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4、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人类追求理想社会。
5、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
6、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5)叙述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创造扩展阅读:
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一百多年来,它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深刻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亲身参加和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指导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在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运用中必须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俄国的领导者——列宁在世界历史进入帝国主义的时代向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在结合本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指明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 马克思主义
『陆』 马克思,恩格斯立志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两人共同创立了什么理论其创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兴起,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历史背景下.
『柒』 谈谈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创造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产生呢?除了客观的历史条件之外,马克思和恩格斯优秀的主观条件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理论研究并非易事,马克思和恩格斯出众的个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要主观基础。
一、良好的天赋且勤奋好学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文明、富裕的家庭。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犹太血统的律师,对儿子的成长影响很大,马克思丰富的思维、严密的逻辑和雄辩的演说才能均是遗传于父亲或后天受父亲影响而得的。马克思不仅从父亲身上吸取了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学到了古典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继承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严谨作风。马克思的母亲罕丽达·普列斯堡出身于荷兰一个犹太法学家家庭,她是一位慈祥善良的家庭妇女。
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学习非常用功,各门课成绩都很优秀,而且他非常喜欢学习语言,认为“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1]72。除了学习规定的课程之外,勤奋好学的马克思还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扩展自己的知识。例如他经常拜访威斯特华伦男爵,学到了文学、历史、语言和哲学方面的许多知识。参加革命工作之后,为了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和社会制度的特点,马克思终生都十分重视外国语的学习。他精通十多种语言,能够熟练地用德英法三国文字进行写作。五十岁时,为了了解俄国的无产阶级的斗争情况,马克思又开始学起了俄语。可以说,马克思之所以能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与他勤奋好学的品格是分不开的。
恩格斯出生于巴门市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老弗里德里希是一个精明的工厂主,经营着一家纺织工厂。老弗里德里希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对子女进行虔诚主义教育,灌输圣经教义、教会教义。恩格斯的母亲伊丽莎白出身于教师家庭,其父担任中学校长,在语言学方面很有研究。伊丽莎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爱好音乐和文学,性格开朗。恩格斯继承了母亲开朗乐观的性格和对音乐、文学的爱好,而他非凡的语言天赋是受其外祖父影响的结果。
中学时代,好学上进的恩格斯认真地学习了拉丁语、希腊语、法语,为日后继续学习外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恩格斯的父亲不同意他进入大学继续学习,一心只想让儿子子承父业。无奈之下,恩格斯离开了学校开始学习经商。空闲时间里,他自学了历史、哲学、文学和语言学等。在柏林服兵役期间,恩格斯不仅掌握了丰富的军事科学知识,而且还到柏林大学旁听了许多哲学讲座。走上革命道路之后,恩格斯一边经商一边进行学习、研究和写作。他系统研究了军事理论,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关于军事方面的理论绝大部分都是恩格斯的研究成果。马克思也称赞恩格斯“对军事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他写的文章令人信服,“人们将会怀疑作者是普鲁士的大军事作家”[2]562。此外,恩格斯对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也进行了诸多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出身于较为富裕的和睦家庭,父慈母爱,而且他们从小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具备了必需的知识储备,这是他们成为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基础条件。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生中,无论革命斗争多么艰难、生活多么困苦,他们一直都在坚持学习。正是不断地学习使他们掌握了各民族的语言、历史、文学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了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等诸多领域的系统科学,使他们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
二、坚忍不拔的意志
在参加无产阶级革命的日子里,马克思以自己的顽强意志克服无数艰难困苦,目标始终如一。从《莱茵报》到《德法年鉴》到《新莱茵报》再到《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尽管困难重重,打击不断,马克思却依然坚持报纸的出版,同恩格斯一起与反动势力做斗争,宣传共产主义理想。1845年1月,马克思因为为《前进报》撰稿而被法国基佐政府驱逐,这是马克思革命生涯中第一次被资产阶级政府驱逐出境。在以后的岁月里,欧洲各国政府以各种借口驱逐马克思,马克思带着一家老小不断迁移,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流亡生活再加上贫困,几乎要把马克思一家置于死地。贫困使全家人的基本营养都很难保证,身体都受到了损害,马克思的儿子、女儿相继死于疾病。紧张的工作和艰难的生活使得马克思的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差,刚到中年时就已经患有几种慢性疾病:气喘、肝病、背痈,这几种病轮番折磨着他,严重时他不得不中断工作。1845年4月2日在给恩格斯的信中,马克思写道:“我为肝病所苦,以致这星期既不能思考问题,也不能读书写文章”[2]299。病情稍微好转一些,他就投入工作。如果没有超人的刚毅性格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很难想象马克思能在颠沛流离、贫困交加、疾病缠身的条件下坚持走自己的路。
恩格斯的革命道路也是充满坎坷的,但是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刚强的意志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挫折,捍卫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1848年10月,恩格斯因为《新莱茵报》事件被通缉,从科隆逃离到了巴门,然后又前往布鲁塞尔,刚到布鲁塞尔就被逮捕并解送出境。之后,恩格斯到了巴黎,接着又步行了500公里的路程到了日内瓦。那是一段温饱问题都无法保证的日子,父母也反对他的行为,但是坚忍不拔的意志使恩格斯选择了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这是恩格斯革命生涯中第一次被迫逃亡,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不止一次被提出诉讼,被各国政府驱逐,过着艰苦的流亡生活。后来为了支持马克思《资本论》的创作,恩格斯不得不重返曼彻斯特从事他最讨厌的商业生意。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做支撑,恩格斯不可能在那样的年代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先驱。
三、一定的背叛精神和彻底的批判精神
无产阶级未受过良好教育,本身不能产生科学理论,必须通过资产阶级中有教养的人背叛资产阶级来创立,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具有背叛精神的人。
马克思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律师,家人自然也都希望马克思大学毕业后能当一名律师。然而从小受着长辈们自由、民主、进步思想熏陶的马克思却有着自己的思考和选择。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吐露了非常成熟的思想。他认为人要追求高尚的事业,要追求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3]7。亲朋好友都希望他能选择一个固定的职业,比如律师,以便在社会上立足,以便能更好地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但是决心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为广大无产阶级争取利益的马克思却背叛了自己出身的资产阶级,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捌』 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有()
CD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因此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
『玖』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有什么理论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也就是历史唯物主义首次把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引入社会历史领域,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
『拾』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1、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准备了社会经济的前提条件。
2、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社会阶级条件。
3、自然科学取得的许多新成果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重大发现,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理论条件。
4、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诞生的思想条件。
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简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覆盖了马克思本人关于未来社会形态——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观点和全部学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两个组成部分,即为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包含两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即政权理论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结构设计;第二部分内容,科学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原理设计。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 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