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客创造未来阅读

创客创造未来阅读

发布时间:2021-07-07 13:56:23

❶ 小学生创新创客作文急!急!急!

可以到这边来参观哦,这样会更加有创客灵感

❷ 创客(小制作)是什么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是指热爱分享和动手,敢于将自己独到的想法在现实中制作出来。记者从市教科院了解,今年,我市将建成武汉市中小学创客教育基地并对外开放,建立武汉市中小学创客教育联盟(M30),培养60名创客教育指导师,主办中小学创客节,未来工程师大赛,编程一小时等创客活动

❸ 创客是什么怎样才能成为创客

创客(Mak-er)“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是分散随性的,对于创客的定义也不是很严格,但是如果只是从字面上去翻译的话,那么创客就是maker,做东西的人,泛指兴趣与爱好,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

创客运动最重要的标志是掌握了自生产工具,他们是一群新人类。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简单的说就是:玩创新的一群人。

(3)创客创造未来阅读扩展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社会的来临,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创新1.0模式正在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转变。

而Fab Lab及其触发的以创客为代表的创新2.0模式,正是基于对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应用的融合从创意、设计到制造等各个环节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 。

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模式,消融了创新的边界,用户可以成为创新的动力、创新的主体。从发展趋势看,创客空间必将成为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和交流的场所,也是技术积累的场所,也必将成为创意产生和实现以及交易的场所,从而成为创业集散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创客

❹ 我身边的创客与创新400-800字,一定要有事例,求你们了!

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会有一件令自己难忘的事,且五花八门,而令我难忘的就要数创客了。
在9月份,我们便开始了创客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训练,我们在11月28日举行了一场隆重的电子技师大赛。
12点钟的时候我便赶到了学校,一见这么大的阵势,我的心里不禁又添加了几分恐惧和紧张感没有想到一点钟来的这么快,仿佛当时已经停止呼吸,身体里的每一个器官都不可以运作,我拿了一盒器材,又填了两张单子,便开始大展神功了,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拼风车,有的拼汽车……各种各样,如同一个机器样飞快的拼装着,而我呢,却与他们有着天伦之别,像一个木头一样愣在那儿不知所措,只好呆呆的旁观,心里转恋又想,一个小时做不出一个作品,不是白费了3个月的心血了吗。再说我不会做不仅丢自己的脸,而且还丢了学校的脸啊。这么一想,脑子一下子就活络了:即使做的作品难度不高,生活中只要有用那么就是好的。左思右想,那么只有转能风车最实用了,我二话不说,拿起器材动手就干,别看我表面上不会,其实心里是壶煮饺子——心中有数,这不,你看我做的井井有条,有条不紊这儿……,那儿……,十字棍、轮子、十字扣、固定支架……。多么像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啊。哦,对了,后面再加几个轮子就万事大吉了。我骄傲的举起手来,又有点害怕老师说我坐的太简单了,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就像开了一个酱油铺,全都向我扑面而来,顿时感觉压力像山一样压在我身上。老师走了过来,让我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作品。我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我的作品名叫:‘转能小风车’,我使用了声控触发,只要接收声音就可以转起来,因此它可以将空气中汽车排放的废气全都转成氧气……
没想到的是老师很满意我的作品和介绍,这时,这大山平稳的放下了,我也松了口气。后来,我为今年的创客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这个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我学会了创造和动脑;更细心变耐心。我一定要继续学下去!

❺ 求好写的论文题目,有没有大神提点建议关键字: 众创空间 创客教育

面向创客教育的众创空间与生态建构

摘要

该文结合创客实践和创客教育的特点,探讨众创空间生态的理念与模式,为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在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创客实践在高校已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基于创客模式的实践教育,从参与模式、学习内容、师生互动以及学习环境等各个层面为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众创空间作为承载创客实践的平台,其核心要素包括合作社群、创意实践、开放资源和协作空间——合作社群是参与式创新的基础,创意实践则包含从课程、工作坊到各类交流与比赛,开放资源包括开源设备、工具和方法,协作空间以灵活多变的空间支持参与式的创新。四个核心要素相互支撑,形成了有机的生态系统。

关键词:创客;教育;空间;社群;生态

创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Maker或Hacker,指乐于动手实践和分享,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连线》杂志前主编Chris Anderson[1]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中,将创客描述为:“首先,他们使用数字工具,在屏幕上设计,越来越多地用桌面制造机器、制造产品;其次,他们是互联网一代,所以本能地通过网络分享成果,通过互联网文化与合作引入制造过程,他们联手创造着DIY的未来,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TechShop的首席执行官Mark Hatch[2]在《创客运动宣言》一书中认为,创客运动的核心是更好地获取工具,获取知识和构建人人参与的开放分配系统。

一、创客空间的发展

创客早期的发展一直带有技术民主化以及反主流文化的特色。随着美国重塑制造业、中国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创客迅速成为创新的核心力量。对创客的认知,需要结合创客空间和创客文化来整合认知。

密西根大学的Silvia Lindtner[3]归纳了四种创客空间的形态:早期会员制社群、网络开放组织、国际化的创客运动以及产品孵化平台。美国波士顿L0pht创客空间在1992年开始运营时便只对少数会员开放;建于1995年秋的柏林C-base则更倾向于公众化,目标是增加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网络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带着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去推动互联网的自由化。该组织从事大量的相关活动,例如在儿童节,他们引进年轻人喜欢的机器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主题。旧金山湾区的Noisebridge是一个备受赞誉的创客空间,引导了全球的创客空间运动。Noisebridge受到欧洲创客空间维也纳Metalab和柏林C-base的激励,开始于2007年,是分享、创造、协作、研究、开发、指导和学习的空间。Noisebridge还延展到世界各地的基层社区。目前大量的创客空间以初创团队孵化器的形式存在,如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它在研究和开发领域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制作》杂志主编Dale Dougherty[4]对创客空间给出这样定义:“不同职业的具有创意的人们和社群聚集在这里,通过彼此分享,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将想法变为现实。”Kera.D[5]认为可以从一系列开源软硬件与数据等要素相关的共享技术、治理过程和价值观来定义一个创客空间。Noisebridge的创始人Mitch Altman[6]则认为在创客空间中人们可以通过黑客行为来探索他们热爱的东西,并且可以得到社区成员的支持,而黑客行为即指最大程度上提升自己的能力且愿意分享。

针对创客社区和活动,开放式的Hackerspace、Makerspace以及TechShop提供了创客线下聚集的场所,创客们通过举办工作坊、黑客马拉松、制汇节(Maker Faire)等活动来学习、团队竞技以及自我展示。TechShop是一个会员制的自造空间,它提供数字和机械制造工具来制造任何东西,包括机器人、登月飞行器、iPad套和手工商品等[2]。创客空间代表了设计、工程、制造与教育的民主化。创客空间是配备了工具的社区中心,通过整合制造设备、社区和教育,为社区成员提供设计、原型制造和创造作品的资源。这些空间有形式松散的个体共享空间和工具,运营方可以是盈利的企业、非盈利企业,也可以隶属于或托管在学校、大学和图书馆等[7]。

1、美国的推动政策

创客活动促进设计、制作以及科技工程学的发展,并能培育企业家精神。奥巴马政府在2012年年初为1000所美国学校引入创客空间,以培养新一代的系统设计师和生产创新者。2014年6月18日,美国白宫举办首届创客嘉年华,同时也推出全民参与计划,使更多的学生和创业者能接触到创客所需的工具、空间以及导师。这些政策包括:让企业支持学校的创客空间以及课外计划,企业员工可以休假担任导师,企业成为创客空间的“大客户”,就像福特与TechShop的合作伙伴关系,或作为多渠道零售商帮助消费者成为有创新能力的创客或初创企业。大学可以在招生环节中添加一个“创客作品集”选项(如MIT),同时在校园为学生和社团建立更多的创客空间,并在国家、区域和地方各级层面,支持更好的硬件和软件工具,如MIT FabLabs的设备。政府机构和社区团体可以实施类似生产设计聚集区的项目,让企业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或举措。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和社区组织建立更多的创客空间,使大众能够有更多的接触创客导师和参与创客活动的机会。基金会和慈善家也要为有兴趣接纳创客的社区提供相应的资助[8]。

2、创客教育的特点

创客教育强调行动、分享与合作,并注重与新科技手段结合,逐渐发展为跨学科创新力培养的新途径。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已开始将创客实践作为交叉学科创新、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模式,如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学生自主运营的创客空间MITERS,斯坦福大学变革学习技术实验室(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echnologies Lab)正在为全世界的创客空间和快速原型实验室创建开源课程(Stanford FabLearn Fellows Program)。

在创客实践中,学生被看作是创作者而不是消费者,学校正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成以实践应用和创造为中心的场所。学术性创客空间和快速制造实验室迅速增多,学生们能够在其中开展课程项目和自我主导的课题,同时开展以内容及产品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这些空间正以创新的形式展示出对教育的价值。创客实践正在创造一种组织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针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2014高等教育版)》中预计这一趋势会在三到五年内产生强大的影响力[9]。

二、创客与创业教育

教育是一个改变人类行为模式的过程。这里的行为指的是一种广义的行为,包括思考、感觉、以及明显的行动[10]。创业教育关注于学生在思考和认知上的改变,其所强调的是以创业精神带动行动和思考,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创业教育成果,即孵化出成功的企业或企业家。

1、从STEAM到创客教育

早年被大范围推广的STEM教育经过演变和改进,加入“艺术”(Art)要素,便成为了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Mathematics)教育。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的相遇,将更全面地推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进程。虽然STEAM教育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但是创客理念的加入,建立了学生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连接,同时也弥补了工程教育方面的不足。在美国,60多所高校已经陆续在校园里开设了创客空间。为促进创客运动在教育界的发展,斯坦福大学还设立了创客教育研究学术奖学金,以激励广大教育者去发掘创客运动在不同教育领域的应用。

创客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开创性个性。创客教育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体验教育(Experiential Ecation)、项目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创新教育、DIY(Do It Yourself)、DIT(Do It Together)等理念之上。同时创客教育注重教育体验的整体性,学习过程本身代替学习成果成为最重要的部分。教育专家Sylvia Libow Martinez和Gary S.Stage[11]总结了好的创客项目所需的八个要素:目标与相关性、充分的时间、复杂性、强度、合作、可获取的材料、可分享和新颖性。这些要素在创客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展中成为可参考的规范。欧洲科技展望研究所开发的“Up Scaling创新课堂”(CCR,Creative Classrooms)框架也由八个维度组成:内容和课程、评价、学习实践、教学实践、组织、领导力和价值观、连通性和基础设施[9]。此框架将无处不在的学习环境视为学习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对所处的情境和文化做出回应。模型的八个维度形成一个体系,鼓励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环境以多维方式拓展创新教学实践。

2、从创客到创业

自Milwaukee创客空间邀请公众参与活动以来,创客空间逐渐聚合成了一股强大的非学院派的学习力量。由此让很多大学发现其中的学习机遇,玛丽华盛顿大学的ThinkLab、斯坦福大学的FabLab都先后成立。自主自导的学习是创客在创客空间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创客之间的互动孕育出了一种动态的具有极高合作性的学习行为,团队的力量以及同辈的支持、建议和协助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可以自己控制和主导基于问题的学习。最终,创客空间会促进校际的连结,并推动合作项目的进行。

应对创新发展的需求,高校纷纷开展创业教育,将实践教育与社会、产业需求以及创新价值连接起来。创客作为一种人人参与创新的形式,成为高校一股新生的力量,从创意到创新,并为创业教育营造了更好的氛围。清华大学将“三创”(即创意、创新、创业)作为整合的视角来考虑,创客教育成为“三创”教育的重要连接点,创客实践一方面是自发将创意转为现实的重要模式,同时也创造通向创新创业的机遇。

3、从创业到开创

早期的创业研究一直处于经济学的领域,其出发点大都在探索创业者的角色、功能及其对竞技世界的贡献。近年来因管理学者的投入,其角度逐渐转向组织个体,思考如何有效进行创业决策与行动[12]。“开创”(Entrepreneuring)概念的提出,将创业动名词化,意在表现“创业”的历程化。从历程化的角度来看,结果不能作为判断创业成功与否的唯一要素,因为创业是持续的、与社会不断互动的行为。Hjorth和Steyaert[13]认为创业在本质上是“社会创造的形式”,不仅仅发生在商业领域,而是发生在社会整体之中。创业不只是表面上宏伟事业的建立,反而是从日常细微事物中制造差异,以量变带动质变的过程。创业也被看做是一种“对话式创造”(Dialogical Creativity),其发生且成型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故事、戏剧、谈话、表演之中。Gartner[14]认为是行动造就了创业者,因此对创业的研究也可从分析创业者的行为出发。为此,注重参与和过程的创客实践,也在内在推动力方面与创业形成了密切的关联。

❻ 创客是什么意思

创客“创”指创造,“客”指从事某种活动的人,“创客”本指勇于创新,努力将自己的创意变为现实的人。这个词译自英文单词“Mak-er”,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实验课题,此课题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个人制造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创客”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在中国,“创客”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系在了一起,特指具有创新理念、自主创业的人。

知识拓展

创客分类:

创客ideask的共同特质是创新,实践与分享,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都是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人,相反的是,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以及各不相同的特长,一旦他们聚到一起,相互协调,发挥自己特长时,就会爆发巨大的创新活力。

1、创意者: 他们是创客中的精灵,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找到改进的办法,将其整理归纳为创意和点子,从而不断创造出新的需求。

2、设计者: 他们是创客中的魔法师,他们可以将一切创意和点子转化为详细可执行的图纸或计划。

3、实施者: 他们是创客中的剑客,没有他们强有力的行动,一切只是虚幻泡影,而他们高超的剑术,往往一击必中,达成目标。

❼ 创客的书评

安德森给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全新的解读——“创客运动”的工业化,即数字制造和个人制造的合体。如果想对“创客运动”有更深一步了解,抑或对我的介绍意犹未尽,安德森的《创客》绝对值得一读,你将由此发现未来果真大不同!
——周鸿祎 奇虎360董事长
中国有句老话,叫大音希声。安德森为什么要谈制造业呢?他谈创客的出发点,想的是对所有人,而不仅是互联网技术行业的人有关的那个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在这个境界中,所有各行各业,都是互联网行业,没有跟互联网无关的行业了。因此互联网也就自动“消失”了。相当于“大音”自动“希声”了。
——姜奇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
安德森在本书中讨论了“创客文化”,最新的数字科技与古典的“自己动手”的匠艺迎面相遇,构成了“新工业革命”。18世纪掀起的工业革命现在进入了它的第三波。以前我们阅读历史;现在我们置身于历史中。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要了解正在形成,而且必将形成发明未来的那些脱胎换骨的变化,《创客》是必读之书。
——丹·艾瑞里 《怪诞行为学》作者
克里斯清楚地看到生产方式所有者才有权决定生产内容。现在,你就是这样的所有者。无论你会不会阅读这本书,它都会改变你的生活;所以我建议,你还是尽早开始阅读吧。”——塞斯·高汀 互联网营销大师

❽ 求一篇创客的感想,要1000字的,不要网上的叫侯伟成的那篇,急求,有的拜托了。

创新作为这个时代的新时尚,正在引领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那么,“创客”这个群体就是时代的弄潮儿!中国创客们在如今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开始如雨后竹笋般冒了出来,其中不乏很多仍在学校里的年轻学子们,侯伟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就读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侯伟成今年大四,从初中开始就学习编程,一直坚持并热爱着,最终在大学里选择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大学里,为了参加微软的创新杯,他想着家里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太好而且医疗是社会一直关注的问题,就做了一个单纯的远程医疗系统。那个系统可以实现患者和医生及时通讯,和qq差不多。而且考虑到主要是针对老人的,所以就配套了儿女端和医生端,它们之间都可以实现及时通讯。如果老人有紧急情况,例如突然心脏病发或跌倒等等,就可以在手机上按一个很明显的标识,医生和儿女就可以知道老人出现紧急情况,而且可以根据手机的GPS信息知道老人的位置,以此解决险情。除此之外,老人平时也不用去医院,只需要拿出手机就可以和医生进行交流,实用性很强。
但是侯伟成并不是一个浅尝辄止、容易满足的人,尤其是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可以说,人类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基于前人智慧的基础之上的并且不断超越,那么,侯伟成就要自己超越自己,不断钻研。
于是,就有了我们现在看见的联想创客大赛的作品——随身携带的贴心医生:便携式心电诊疗设备与远程医疗系统。这个系统在原有的基础之上用很小的成本添加了一个心电采集模块。这个模块可以采集心电信息,并将信号传输至手机端,手机可以自动对心电信号进行分析。这样如果老人心脏病突发就可以自动知晓了,类似于动态心电仪,但亮点是这个系统可以实时和医生进行交互。心电模块和手机是通过音频借口进行数据交换的,实现了远程医疗。和去医院一样,整套系统里都实现了,虚拟的挂号、排队等等,为我们打开了未来医疗的新视野。
这一次参加联想创客大赛,是学校推荐的。刚开始他还有点不自信,但得知了自己的作品是前400强之后,他很是期待,希望自己能够进前40,得到导师们的知道。“我的作品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心电调理电路做的不够集成化,还有就是软件上有些部分还不完美,如果能进40强,希望有专业的软件工程师指导一下。”看得出来,他是一个要求完美的极致创客!
对于这次的大赛,他表示很有新意但也在意料之中,“因为像我们这种有一定作品的人应该不在少数,但是苦于没有机会展示。像这种比赛可以让我们把作品展示出来,也让我们有机会见识别的作品。同时也算是给我们一个机会向社会或者说一些有意向的企业展示展示自己!”
对于创客在国内的发展,他还是很乐观的,但也觉得需要一些企业或者社会团体的关注和投资,因为大部分创客可能有技术,有想法,但是缺少一些资金和硬条件。
“那你毕业出来还会继续当创客吗?”
“如果有时间和精力的话,那是一定的啊!”

阅读全文

与创客创造未来阅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