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养护公路发明

养护公路发明

发布时间:2021-07-07 04:22:11

❶ 为什么要构建公路养护科学决策体

技术需求及存在问题
巨大的养护需求给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公路建设相比,我国公路养护是一个薄弱环节,技术能力和保障能力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公路养护发展的瓶颈。到目前为止,公路养护还远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需要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予以解决。
(一)公路养护技术需求
根据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如下四个方面为现阶段公路养护管理领域
亟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
★ 快速、准确、可靠的路网技术状况监测技术;
★ 科学的公路养护分析决策技术;
★ 先进的公路损坏原因诊断与养护设计技术;
★ 节能、环保型的公路养护材料及工艺。
上述四方面关键技术贯穿了公路养护管理的全过程。本文将结合我们正在开展的西部项目研究工作,重点针对公路养护设计技术进行阐述。
(二)养护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路面损坏速度普遍过快,路面大中修养护周期普遍过短,路面平均使用寿命仅为国外的35~
50%。究其主要原因,在公路养护设计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技术层面
(1)我国缺少独立的沥青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技术和规范,现行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是借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方法。
(2)在路面养护设计中,针对大修工程主要有以下三种常规做法:采用原结构修复;采用经验型典型结构;按照现行设计规范进行补强设计。针对中修工程,则主要依赖经验,对于路面损坏机理缺乏深入全面的认识,对养护方案的选择缺乏针对性。
(3)在路面大修养护设计中,过于倚重力学设计方法,选择的力学指标(路面回弹弯沉)不够科学,考虑的主要受力方式相对于目前复杂的荷载状况而言可能过于简单。
(4)设计的养护方案中,路面结构形式单一(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对于结构层次的合理匹配、路面排水性能、路基状况、路面的综合使用性能(路面破损、平整度、车辙、抗滑等)缺乏全面考虑和定量研究。
(5)对路面大中修各种候选养护方案的经济性缺乏定量的考虑,没有引入科学的经济评价方法。
管理层面
(1)养护工程采用两阶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立项阶段用于控制资金和规模);施工图设计(详细设计,可用于工程实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施工图设计为主导,方案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与检评业务结合,有的与施工图设计打包。
(2)设计单位采用的养护设计方法大同小异,无法突破现有规范的局限性,有的甚至无设计可言,仅仅是业主思想的简单实现。
鉴于上述状况,在公路养护设计实践中,亟需建立一整套从设计目标到设计方案,再到使用效果评估的“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和评价综合体系”。通过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成套技术的应用,延长路面大中修养护周期,减少频繁养护对公路运营的干扰,提升公路养护管理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养护设计新理念
科学的公路养护分析流程可以划分为路网级和项目级两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相关辅助技术如图2所示。网级养护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施路网技术状况检测,确定整体养护需求和项目建议,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和养护规划。而项目级养护分析则是针对拟实施养护工程的具体路段,通过详细检测和科学分析,诊断路面病害成因,确定养护性质和养护单元,通过路面使用性能及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养护设计方案(一组候选方案),并最终完成施工图设计。
养护设计新理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上述第二阶段(项目级)工作,其中包含以下两个核心要素:
(一)在养护设计中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全过程控制判别路面质量优劣的终极标准是路面的使用性能(路面损坏状况、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抗滑性能、路面结构性能等),按照使用性能分析和设计路面结构及路面材料已经形成一种必然趋势。
(二)在养护设计中对养护方案的经济性进行科学评价
根据技术经济条件,借助科学的分析方法——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方法进行方案比选和经济分析。
综上所述,基于使用性能和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方法,是从“结构、材料、荷载、环境、经济”几方面综合考虑,力求达到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的统一、力学性能与使用性能的统一,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的统一。以经济指标作为优化条件,通过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方法,来选择技术可行(既满足力学要求又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同时最经济合理的路面大中修养护方案(养护时机、养护措施)。

❷ 公路是谁发明

有人必有路,走的人多势必成路,这是真理。不过,这路并非公路。若说公路的历史,公元前三千年,古埃及人为修建金字塔而建设的路,应是世界上最早的公路。次之是大约公元前二千年古巴比伦人的街道,比我们中国公路要早很多。 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波斯帝国大道贯通了东西方,并连接起通往中国的大道,形成了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丝绸之路,这可算是二千五百年前最伟大的公路了。 古罗马帝国的公路曾经显赫一时,它以罗马为中心,向四外呈放射形修建了二十九条公路,号称世界无双。所以产生了至今人们还常用的外国俗语,“条条道路通罗马”。 最早时期公路是叫马路,“马路”是由碎石铺设的,路中央略高而且光滑平坦,这样利于雨水流淌到路边,不影响交通。后来,人们用沥青铺涂在上面,称之为“柏油路”。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叫“马路”。 18世纪中期,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改善当时的交通运输状况,特别是陆路交通。为此,苏格兰人约翰·马卡丹发明设计了上面所说的“马路”。由于“马路”的出现使得英国不仅水路畅通而且陆路也很便利,这样,为迅速发展英国工业和贸易往来提供了方便条件。人们取这种路的设计者姓氏,称这种路为“马路”,以表纪念。 公路的修建也有个不断提高技术和更新建筑材料过程。最早当然是土路,它易建但是也易坏,雨水多些,车马多此,便凹凸不平甚至毁坏了。欧洲较早出现了碎石路,这比土 进了一大进。再后出现了砖块路,也比中国早很多。 在碎石上铺浇沥青是公路史上一大突破,这是近代的事了。中国自古有驿站驿路,但是真正第一条较先进的公路,是1906年铺设的广西龙州至镇南关的公路。

❸ 公路发展与公路养护的关系是什么详细一些…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速地发展着,国干和省干公路网络化改造也正在加紧实施着。但在大批的高等级公路的施工建设中,施工车辆给地方的高速公路及支线公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这样或那样的损坏。使许多公路出现大面积的坑塘、沉陷、翻浆等状况。在我国养护管理工作做为公路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就更凸现其重要性,本文阐述了公路养护应采取的一些具体的养护对策。
1、养护管理的重要作用

1.1正确了解及评价公路的运营状况及服务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养护维修,创建畅、安、舒、美的良好行车环境。

1.2预防道路及设施病害的发生,及时修复随时出现的道路病害及设施损坏,尽可能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1.3发现并及时弥补由于设计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道路及其设施的先天不足和使用缺陷,逐步形成高速公路较完善的使用及服务功能。

1.4减少或杜绝由于道路及设施维护不当给用户及使用者带来的意外损害,避免为此引发的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公路养护的特点

2.1养护工作的经常性、及时性

❹ 公路养护有哪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新型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以我公司自主开发的新型可控高分子吸收材料为核心主材,根据混凝土水化机理研制而成,广泛适用于现浇混凝土的养生。 经该产品养护的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超过美国ASTM相关标准,能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高倍节水,省工节能,大幅度降低养生综合成本;核心材料无毒无害,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产品的企业标准(《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JG/T 188-2006))已上升为国家建设部行业标准,并被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列为覆盖养生的首选材料。该产品从2003年开始,先后被评为建设部全国推广产品、国家五部委授予的国家级新产品;并获得了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资助;公司先后成为“国家火炬计项目”、“科技部重点成果推广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技术重大节水专项”的承担单位。 该产品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项发明专利,为国内首创,居国内领先水平。 产品特性高倍节水——用水量是常规养护的1/100。
恒久保湿——养护期间,混凝土路面只要浇水一 次,水稳层不需洒水。
高效保温——养护期间膜内温度比外界高3~15摄氏度;
提高早强——与标养相比,抗压强度比超过15%; 提高耐磨度——磨耗量是国家标准的1/10;
清洁施工——施工现场整洁,养护后路面青灰,颜色均一,无浮沙,大大改善施工形象;
无毒无害——核心材料可降解,为环境友好产品。 产品品种新型混凝土节水保湿养护膜分为平面型与立面型。 平面型主要用于公路、桥梁、房屋、大坝、机场、港口的平面养生。
立面型主要用于桥梁、桥墩、立柱、涵洞、隧道等立面养生。

产品型号的选择需要根据水泥的含量、标号、混凝土设计强度、施工现场的气候、空气相对湿度、混凝土配合比等,依据现场试验结果而定。

❺ 公路标准化养护是什么意思

1 公路养护的特性公路养护一样平常具有以下特性:

(1)有明确的养护规矩、质量要求、检查要领、评分尺度。

(2)有严酷的工料机消耗定额和养护资本核算。

(3)养护责任方事情质量直接影响养护质量。

(4)养护中各方(业主、承包人、管理者)均有各自的权利责任、使命和危害等。

从以上重要特性中不难发明,公路养护具备工程重要特性,也可归入工程领域,只不外是其在规模、施工要领等具体表现情势上与通常工程看法差异而已。因此,搪塞公路养护的实验和管理,应可以参照现行监理工程的手段和模式,实验“关连清楚、尺度明确、绩效挂钩、按质论价、及格计量、奖优罚劣”为焦点的养护监理制,从而到达掩护投资效益、控制投资、低落资本、确调养护质量、保证公正工期内完成相应养护事情量等目的,形成“承包人自检、社会监理、政府监视”的质量保证制度和投资控制体制。同时,议决养护监理制的推行,亦可到达理顺养护历程中“业主、承包商、监理”的关连,渐渐创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养护市场,与市场经济接轨,使“养护工程”走上健康、范例的轨道。

2 养护监理制重要原则

❻ 谁发明的高速公路

秦国人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可以说就是秦直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版云阳权林光宫 (今淳化县梁武帝村),北至九原郡 (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南孟家湾村),穿越14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据《史记》载:“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汉书》称:“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可见其工程的艰巨、宏伟。

❼ 高速公路是谁发明的

希特勒感觉普通公路很慢,所以进行高速公路建设,并成立“帝国道版路公司”。1933年9月23日,希特勒的权高速公路计划开始实施,希特勒指出,高速公路应该让军队一天之内横穿全国,有34米的宽度、水泥柱设置反光板、路面坡度要小、转弯半径要大,除了运输的便利,更为战机起降提供了必要条件。望采纳

❽ 我国公路养护技术体系的5个领域是哪些

技术需求及存在问题
巨大的养护需求给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公路建设相比,我国公路养护是一个薄弱环节,技术能力和保障能力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公路养护发展的瓶颈。到目前为止,公路养护还远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技术支撑体系,需要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予以解决。
(一)公路养护技术需求
根据我国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如下四个方面为现阶段公路养护管理领域
亟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问题:
★ 快速、准确、可靠的路网技术状况监测技术;
★ 科学的公路养护分析决策技术;
★ 先进的公路损坏原因诊断与养护设计技术;
★ 节能、环保型的公路养护材料及工艺。
上述四方面关键技术贯穿了公路养护管理的全过程。本文将结合我们正在开展的西部项目研究工作,重点针对公路养护设计技术进行阐述。
(二)养护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路面损坏速度普遍过快,路面大中修养护周期普遍过短,路面平均使用寿命仅为国外的35~
50%。究其主要原因,在公路养护设计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技术层面
(1)我国缺少独立的沥青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技术和规范,现行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是借用《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方法。
(2)在路面养护设计中,针对大修工程主要有以下三种常规做法:采用原结构修复;采用经验型典型结构;按照现行设计规范进行补强设计。针对中修工程,则主要依赖经验,对于路面损坏机理缺乏深入全面的认识,对养护方案的选择缺乏针对性。
(3)在路面大修养护设计中,过于倚重力学设计方法,选择的力学指标(路面回弹弯沉)不够科学,考虑的主要受力方式相对于目前复杂的荷载状况而言可能过于简单。
(4)设计的养护方案中,路面结构形式单一(半刚性基层+沥青面层),对于结构层次的合理匹配、路面排水性能、路基状况、路面的综合使用性能(路面破损、平整度、车辙、抗滑等)缺乏全面考虑和定量研究。
(5)对路面大中修各种候选养护方案的经济性缺乏定量的考虑,没有引入科学的经济评价方法。
管理层面
(1)养护工程采用两阶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立项阶段用于控制资金和规模);施工图设计(详细设计,可用于工程实施)。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施工图设计为主导,方案设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与检评业务结合,有的与施工图设计打包。
(2)设计单位采用的养护设计方法大同小异,无法突破现有规范的局限性,有的甚至无设计可言,仅仅是业主思想的简单实现。
鉴于上述状况,在公路养护设计实践中,亟需建立一整套从设计目标到设计方案,再到使用效果评估的“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和评价综合体系”。通过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成套技术的应用,延长路面大中修养护周期,减少频繁养护对公路运营的干扰,提升公路养护管理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养护设计新理念
科学的公路养护分析流程可以划分为路网级和项目级两个层次,每个层次包含的主要工作内容及相关辅助技术如图2所示。网级养护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施路网技术状况检测,确定整体养护需求和项目建议,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和养护规划。而项目级养护分析则是针对拟实施养护工程的具体路段,通过详细检测和科学分析,诊断路面病害成因,确定养护性质和养护单元,通过路面使用性能及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养护设计方案(一组候选方案),并最终完成施工图设计。
养护设计新理念的提出主要是针对上述第二阶段(项目级)工作,其中包含以下两个核心要素:
(一)在养护设计中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全过程控制判别路面质量优劣的终极标准是路面的使用性能(路面损坏状况、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抗滑性能、路面结构性能等),按照使用性能分析和设计路面结构及路面材料已经形成一种必然趋势。
(二)在养护设计中对养护方案的经济性进行科学评价
根据技术经济条件,借助科学的分析方法——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方法进行方案比选和经济分析。
综上所述,基于使用性能和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方法,是从“结构、材料、荷载、环境、经济”几方面综合考虑,力求达到结构设计与材料设计的统一、力学性能与使用性能的统一,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的统一。以经济指标作为优化条件,通过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方法,来选择技术可行(既满足力学要求又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同时最经济合理的路面大中修养护方案(养护时机、养护措施)。
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关键技术
“沥青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技术研究”需要解决如下四项关键技术问题:
★ 路况连续检测与路面长期使用性能数据库研究
通过实施长期和规模化的路面使用性能检测(包括路面损坏、路面平整度和路面车辙等指标),建立基于GIS的路面长期性能数据库。检测路网规模不小于2.5万公里,检测里程不小于8万公里,观测时间3~5年。路面长期使用性能数据库是项目后续研究的基础。
★ 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研究
基于已经建立的路面长期使用性能数据库,总结分析各种路面使用性能指标的典型衰变模式,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提出定量描述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的模型及参数,并结合不同地区路况数据进行标定。
★ 路面大中修养护周期规律跟踪研究
调查、跟踪现有技术条件下,各种路面结构在不同自然气候条件、交通量以及不同养护措施等因素影响下的路面大中修养护周期分布规律。依据调查数据,评价典型路面结构及养护工程措施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提出延长路面大中修养护周期的建议。
★ 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方法研究
引进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概念,构建包含路面损坏、路面平整度、路面车辙、路面抗滑和路面结构强度等多项指标在内的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方法和设计成套技术。
(一)研究进展及阶段成果
在路面长期使用性能数据库研究方面:
★ 在试点省市建立了路网长期性能数据检测、管理、维护和分析的先进技术手段和工作机制;
★ 建立了大型路面长期使用性能数据库(LTPP DataInfo)。
在路面使用性能衰变规律研究方面:
★ 开发了大规模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工具;
★ 预测模型的模型结构,建模与标定方法;
★ 掌握了不同路面结构、不同交通量、不同阶段的路面性能衰变速率。
在路面大中修养护周期规律跟踪研究方面:
★ 已经完成了山东、浙江、河北、北京等省市的路面大中修养护周期调查工作,取得了近3000组调查数据;
★ 通过对10个省市近8万公里检测和历史数据的统计,初步掌握了沥青路面的大中修养护周期。
在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方法研究方面:
★ 提出了路面养护设计详细数据调查方法及指南,确定了路况指标量化方法、评价方法;
★ 研究了基于路面内部缺陷检测技术和专家系统(CMES)的路面损坏原因诊断技术;
★ 在“九五”国家课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方法、参数取值与标定方法;
★ 构建了路面养护设计理论体系和软件平台核心模块(HMD)。
目前正在开展的工作包括:
★ 路面详细病害自动化检测和识别技术研发;
★ 路面使用性能预测技术、寿命周期费用分析技术与路面大中修养护设计方法的集成技术研究;
★ 养护设计软件平台模块的功能完善(HMD)。

❾ 为什么公路养护要铲除路边花草

因为杂草根部会破坏公路

❿ 什么是公路养护工

就是对道路的保养来和维护。源

维护道路及道路上的构筑物和设施,尽可能保持道路使用性能,及时恢复破损部分,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畅通,节约运输费用和时间。

采取正确的技术措施,提高工程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年限,推迟重建时间。

阅读全文

与养护公路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
综治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