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02年电影【英雄】创下两项国产电影之最,票房和什么
2002年电影(《英雄》)创下两项国产电影之最:(票房)和(音像版权转让费)。
② 英雄的全球总票房是多少
华语四巨片全球总票房排行榜:
第一:卧虎藏龙》全球总票房:$213,525,736 首周平均票房:$41,450
第二:《英雄》全球总票房:$176,210,019 首周平均票房:$8,864
第三:《功夫》全球总票房:$120,998,645 首周平均票房:$41,857
第四:《十面埋伏》全球总票房:$90,250,094 首周平均票房:$26,498
③ 英雄的票房
《英雄》上映2个月,国内票房就达到2.4亿元人民币,毫无疑问,《英雄》获得了国产电影空前的商业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英雄》是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的一块里程碑,它在艺术和商业结合的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发展上,有着丰富的启示意义。
《英雄》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几个第一
1,使得国产电影的票房第一次在本土打败了进口的电影(主要是指好莱坞电影)
2,第一次打破了以前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票房分配制度,提高了国产片投资方的票房分配比例,从而增加了投资方的投资信心和积极性。
3,打破了电影音像版权的单方垄断价格,使得音像版权的价格上升了几十倍.
4,第一次使中国电影在北美市场战胜了好莱坞大片,连续两周成为北美的票房冠军。
④ 当年张艺谋《英雄》票房2.5亿,放现在相当于多少票房
票房约等于3个《战狼2》。
《英雄》当年在国内总票房虽然只有2.5亿元,但是当年全国总票房只有10亿,《英雄》就占了全国总票房的四分之一。
现在电影院的银幕数量,比当年最少翻了十番,不能说卖票数量也会增加十倍,增加五倍是合理的,按照这个说法,大约票房在36-37亿之间!
如果你赞同上述回答,记得点赞哦!
⑤ :电影《英雄》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效益。试分析《英雄》商业运作的方式及效果。
四招完胜 点评《英雄》的“商业派剑法”
从张艺谋投拍《英雄》开始至今,这部汇集了诸多台前幕后各路明星、耗资3000万美元的大制作武侠电影就一直备受关注,它豪华的制作班底、恢弘的电影画面以及充满东方意韵的电影音乐无不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曾有报道评说这部电影就像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就在海内外媒体对《英雄》台前的种种风景逐渐失去兴趣的时候,这道盛宴的幕后大厨便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部影片成功的商业运作,不能不说是国产电影走向市场、赢得观众的经典作品。或许我们不敢说一部电影的成功就是张艺 谋的成功,但《英雄》本身的确成功了,张艺谋也实现了自己说的那句豪言壮语:“拍好看电影,把观众吸引到影院来”。《英雄》以全线飘红的票房,让我们理解了如何以成功的商业运作来抵御好莱坞的如狼似虎。
剑法一 寻找良好的融资伙伴
国内传统的电影投资方式是制片厂拿国家下拨的经费拍片,风险由国家承担。近年来也有少数民营企业的介入,比如像张艺谋早年拍《代号美洲豹》就是一个私人企业主投资的,但风险极大,让许多民间财团望而生畏。传统模式下的投资方式几乎跟融资无关。《英雄》则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即可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融资。于是,影片的3000万美元投资方式便应运而生:对剧本先作预算,再找一个国际著名的保险公司做担保,最后到银行成功贷款。之后,如投资商所期望的一样,影片刚拍完,欧美版权就卖了2000万美元,国内音像版权又拍卖出了1780万元的天价,还有贴片广告收入,使影片的前期收入全线飘红,资金的快速回笼令投资商信心倍增。尽管新画面老总余玉熙在接受采访时对于融资的细节不愿多谈,但她还是承认,《英雄》的融资方式是借鉴了先进国家投资电影的经验。记者点评:小投资的电影可能一家公司就能拿出钱来,但是大制作呢,就必须依靠各方面社会资源的联合配置,风险共担,这也许就是工业化阶段跟手工作坊时代的区别。
剑法二 让艺术与商业成为搭档
这里所说的是定位,准确的说法是让商业与艺术成为搭档。张艺谋在谈到这个问题的关系时,把自己比作种萝卜的人,他说:“如果买萝卜的人认为成本太高,我会按照买萝卜人的意思种;如果成本不高,我想怎么种就怎么种。”这句话委婉地表达了张艺谋力图寻求商业和艺术间平衡的明确思路。《英雄》电影版本被剪掉了20分钟,就是与搭档间友好合作的例证。最初的样片长度是1小时50分钟,但给最大的买主美国片商看时,他们说长了,结果张艺谋只好忍痛剪掉了20分钟,此事成为张导心中永远的痛。为此,一向以固执著称的老谋子用一句话为自己的行为作了注解:一切为了市场需求,艺术要为商业让步。同时,张艺谋又多次在各种场合说,艺术为商业让步,首先是要影片好看,把观众吸引到影院去,这是艺术家必须遵守的商业信誉。这个“好看”,首先就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也就是后来众多传媒所攻击的“形式大于内容”,但从影片画面的震撼力来说,张艺谋成功了,影片中诸如棋亭打斗、黄叶漫天、九寨比剑等集合了中国最优美的风景,给人深刻印象。影片加入的秦腔、颜色的隐喻又都坚持了艺术的把握。张艺谋点评:如果没有商业信誉的话,你这个电影所讲的艺术就是空想。
剑法三 绝招防盗版死保票房成功
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的是新画面公司,因为是他们让防盗版这个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老总余玉熙女士曾留学德国,也到好莱坞等地进行过专门访问,深感防盗版的重要。为了防盗版她想了很多的办法,都是以前从来没有做过的,比如取消各地已成惯例的看片会,和各地院线签订拷贝丢失赔偿合同、观众进影院存包等,事实证明这些措施非常行之有效。有盗版分子说,只要首映就能盗版,于是在深圳首映的前一天,就有盗版分子开始收订金了,并扬言10天之内发货。于是,深圳首映式便成了兵家的必争之地。片方为了严防死守《英雄》的“女儿身”,甚至对影院的天花板、墙面都做过特殊处理,看门的保安临时雇用,40个保安每天一换,更别说进场的观众所要经过的道道检查,到了对谁都不相信的地步。据介绍,防盗版是从影片拍摄之初就开始了,所有
工作素材当天使用当天拆除;谭盾为影片作曲必须看画面,剧组只好为他录制了一盘录像带让他带在身边,但前提是要先写一纸“死文书”,片方还要在录像带上做记号,如果发生盗版就会从这个记号上知道是谭盾漏出去的;到了洗印拷贝的关键时刻(这是盗版发生的最危险地带),新画面公司则想出了一个绝招:拷贝只洗一套,3本放在3个不同的个人手上,而这3个人均互相不认识……结果,《英雄》一直到20日首映式当天都没盗版出现。余玉熙说,防盗版的成功让他们很有底气,才会有音像版权拍卖1780万元,才会成功地招商卖出贴片广告,因为人家看你防盗版成功才相信你,觉得投入值得,能盈利。张艺谋点评:如果有盗版,票房将损失一半以上。
剑法四 有效的宣传炒作是成功之母
对于《英雄》的宣传方式,一直有炒作和运作两种说法,余玉熙认为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要靠电影票房来说话,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影片宣传是成功的关键。新画面的董事长张伟平在接受采访时说,公映前一个月宣传计划正式启动,包括包机宣传、音像版权提前拍卖、盛大首映式,仅广告投入就在1000万元以上。为这些宣传炒作,新画面公司创下了多个之最:最昂贵的首映式;600余家各国媒体到场的最大宣传阵容;最史无前例的是包机宣传;最严格的进场验证方式(通常好莱坞的电影首映式会采用这种方式)国内尚属首次;最令人意外的是音像版权拍卖天价。省电影公司负责人朱蓉点评:很多的炒作往往只有一些团体会获益,要么是发行方,要么是制片方。而《英雄》就不同了,它带动了很多行业同时获益,发行方、制片方、投资方、影院,甚至还包括广告业和其他商业品牌,造成多重盈利局面,其宣传攻势堪称罕见。
⑥ 当年张艺谋《英雄》票房2.5亿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票房
我认为当年的票房如果换算到这个时候的票房、就是全国的四分之一的票房价值
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英雄》当年票房2.5亿元,全球票房1.77亿美元,约14亿元。但是《英雄》在国内的总票房仅为2.5亿元,虽然说这样觉得有点少,但当年全国总票房仅为10亿元,《英雄》在全国总票房中占四分之一。
根据这份声明,票房将在36-37亿之间!,当然我们的这种只是一种猜测,或则说是分析,再加上当年的经典电影数目不多,所以对比的也比较少。各种因素都会导致一部电影的票房量,但是英雄这部电影确实是一部经典电影,当年我看的可是热血沸腾。
⑦ 《英雄》当年为何在国外票房大卖
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当年这两个字。
为何当年在国外票房大卖?如果不是当年,而是现在上映,你觉得《英雄》还会有这么高票房吗?肯定不会。因为它错过当年那个时代了。
所以这就是时势造“英雄”啊。
虽然大家对《英雄》的褒贬不一。但《英雄》在2001年,国内票房就拿到了2.5亿元。在当时仅次于《泰坦尼克号》3.6亿元。可见国内观众对这部电影也是买单的!
《英雄》电影画面唯美,人物刻画生动而鲜明。电影的视觉效果更是非常震撼,里面武功设计更是标新立异。关于箭阵的画面,气势磅礴,让人印象深刻。如今已经被国外电影大量效仿。
作为中国武侠电影,《英雄》能够在海外取得如此票房和口碑,证明了国外人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和中国武术的热爱和关注。
⑧ 票房是如何产生的
影院票房(Box Office)原意是指公开出售电影或剧院门票的地方,现特指电影或戏剧的商业销售情况。票房可以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在现今的电影业中,票房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一项重要指标。
看到美国目前的票房100的排行,好莱坞的电影票房统计是按多长时间的映期算的?是否等到电影映期下线后在统计它的票房收入,版权买卖是否算入票房内呢?好莱坞的电影票房统计是按周期算,也就是一个礼拜,每周一公布,不管上映了几天.
电影映期下线后在统计的是他的累计票房,也就是票房总收入.
版权买卖是不被算入票房的
北美地区的票房数据和数据分析工作是由一个名为Ex-hibitorRelations的专业统计机构完成的
其中包括一部电影的公映天数、影院数量、周末票房、累积票房和排名成绩,如果进一步再查,只需要点击一个链接,当日上映电影票房成绩、排名和累积票房历史排名都可以一目了然。
⑨ 电影《英雄》的票房是多少
英雄》票房过2亿
创下中国电影票房最高纪录,据悉,《英雄》从
12月20日全国同时上映后,势头高涨,令人咋舌地以连续8天每天1000万进账的奇迹,在8天之内换回了8000万的票房,并在2003年元旦冲过亿元票房大关。《英雄》在上映十多天内已多次刷新了国产片的各项纪录,也打破了由《生死抉择》保持
的1.3亿国产片票房最高纪录,而近年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和《珍珠港》的最高国内票房也不过是1亿,在《英雄》身后早已落后了十个“马位”。
⑩ 为什么《英雄》在中国高票房低口碑在国外却票房口碑双
2002年放映的张艺谋武侠电影《英雄》,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市场化的里程碑式作品。
它当年在全球范围收获了1.7亿美元票房,其中中国票房2.5亿人民币。
可见,国内票房虽然也创造了记录,但海外票房远远多于国内票房,才是大头。
而从口碑上来看,该片当年在国内并未得到多大叫好评价,但在国外,它入选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最佳电影第一名!
可见,该片虽然在国内与国外票房上均表现不俗,但在口碑上却分化严重。
原因是多方面的:
1. 因为2001年李安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掀起了西方人对中国功夫的追捧热潮,《英雄》趁机而动,赶上了这波市场利好。
2. 该片浓郁而纯正的东方审美对西方观众有无限诱惑力。
张艺谋是以摄像出道的,他的审美高度毋庸置疑。
他对东方式更是有一份近乎执念的感悟。
何况,这部片子不差钱,就是要砸钱做最好的场面。
所以,这部片的画面之美,之讲究,就不用多说了。
3. 该片的导演和演员都有一定的国际性名气。
这一点也不用多说了,张艺谋、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章子怡、甄子丹,哪个拎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华人明星,即使在西方,也是不小的知名度,当然有助于该片票房。
与这些因素相比较,国内口碑之所以低,主要是因为中国观众一件看了太多武侠片,已经疲沓了,审美疲劳了。
该片还没有达到革命性的高度 足以让中国观众惊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