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发明者
法国约尼尔·比尔发明游标卡尺,一般是这么认为,螺旋测微器,法国的J.L.帕尔默取得螺旋测微器的专利
。1869年,美国的J.R.布朗和L.夏普等将螺旋测微器制成商品。
㈡ 王莽发明青铜卡尺为何和游标卡尺这么相似战国怎么会有玻璃杯
数百万年前,在非洲大陆上出现了一群猿人,在不断的进化之中,他们逐渐进化成了世界的主角。这就是我们的祖先东非猿人,这也是普遍被人们接受的人类起源史。
今天我们说的三件文物,每一件出现在现代,都只能说是稀松平常,但是它们出现在了几千年前,我们就觉得这些文物简直逆天,但是从另一个方向来看,这几件文物也证明了,先辈们的聪明才智和奇思妙想,也正是我们人类的奇思妙想,才让我们人类区别于野兽,成为了自然的主角
㈢ 中国人发明的游标卡尺现在存放在了哪里
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对于工业设计来说,游标卡尺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在形形色色的计量器具家族中,游标卡尺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精度测量工具,它是刻线直尺的延伸和拓展。
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罢了,可笑如今的人宁愿相信游标卡尺是王莽穿越后带过去的,也不肯相信自己古人的智慧和能力,这种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丧失,的确是让人可悲、可叹。
㈣ 游标卡尺的原理是什么
目前刻度游标卡尺已逐渐退出市场,常用的是数显游标卡尺,其原理是容栅位移传感器技术。
数显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上的刻线间距(简称线距)和游标尺上的线距之差来读出小数部分,例如:
游标读数值为0.02mm的游标卡尺,主尺每小格1mm,当两爪合并时,游标上的50格刚好等于主尺上的49mm,则游标每格间距=49mm÷50=0.98mm主尺每格间距与游标每格间距相差=1-0.98=0.02(mm)0.02mm即为此种游标卡尺的最小读数值。
我们希望直接从游标尺上读出尺寸的小数部分,而不要通过上述的换算,为此,把游标的刻线次序数乘其读数值所得的数值,标记在游标显示屏上。游标原理是法国人P.韦尼埃于1631年提出的。它常用于长度测量工具的长度和角度的细分读数机构中。详细可查阅国家标准(GB/T21388、GB/T21389、GB/T21390)。
㈤ 王莽发明了游标卡尺吗
您说的,大约是珍藏于北京国家博物馆中的“新莽铜卡尺”,对吧?
经专家考证,它可能是全世界,已经发现最早的卡尺,制造于公元9年,也就是新莽时期。只是新莽时期制造,并没有证据显示,是王莽本人,或单独,或参与,或组织发明的。
顺便说一句,新莽铜卡尺,是卡尺,但不是游标卡尺,精度也非常有限。的确,科技史上,拥有相当地位,但和教科书中,出于宣传目的提法,有较大距离,必须加以辨析。
㈥ 卡尺是谁发明的
在形形色色的长度精密计量器具家族中,用途广、使用方便、精确度比较高而常用的回是卡尺(游标卡尺、带表卡尺、数答显卡尺等),尤其在精密机械加工中更少不了它.然而它的发生、发明、发展却是耐人寻味的,很少有人知道:卡尺就源于我们中国汉代的一项发明,中国是卡尺的发祥地.
<<中国计量
>>
㈦ 历史上的那些逆天发明除了王莽的游标卡尺以外,还有什么
谈到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几乎所有人都会随口说出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四大发明,实际上,中国人的重大发明远远不止于此,下面我就随便看一些看上去很“超前”的发明。
1、辽代骨质牙刷,有么有被惊到?原来我们可爱的古代人也是如此的讲究卫生呢?
8、象牙套球,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里外共17层 ,每层都能转,这还是可探的,之所以没有继续下去是因为怕探坏了。。。
9、战国水晶杯,杭州出土,杯面经过抛光处理,光滑透明,无纹饰,内有海绵状自然结晶。是不是感觉像是现代的杯子穿越了一样,很漂亮吧!
10、三国时期的饭盒。最最惊人的是三国时期的一款“饭盒”,叫“越窑青瓷方格盒”,跟现在食堂用的快餐托盘简直就是一模一样!三国时的小白领就知道用饭盒带饭了。 之所以确定它是一般的饭盒,是因为同样形制的餐盘还有‘礼盒’!!!朱然墓出土过一件这种餐盒、不同的是朱然墓的是精美绝伦的漆器、每一格都画有一个圣兽。
㈧ 目前出土最早的游标卡尺来自哪个朝代
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新莽铜卡尺”,经过专家考证,它是全世界发现最早的卡尺,制造于公元9年,中国汉朝时期,距今2000多年。
与我国相比,国外在卡尺领域的发明晚了1000多年,最早的是英国的“卡钳尺”,外形酷似游标卡尺,但是与新莽铜卡尺一样,也仅仅是一把刻线卡尺,精度和使用范围都较低。
最具现代测量价值的游标卡尺一般认为是由法国人约尼尔·比尔发明的。他是一名颇具名气的数学家,在他的数学专著《新四分圆的结构、利用及特性》中记述了游标卡尺的结构和原理。
(8)游标卡尺的发明扩展阅读
19世纪中叶,美国机械工业快速发展,美国夏普机械有限公司创始人于1985年秋,成功加工出了世界上第一批四把0-4英寸的游标卡尺,其精度达到了0.1毫米。
1854年荷、法、德、英、都普遍用上了游标卡尺,1856年日本也普及了游标卡尺,游标卡尺的制造技术逐渐更新迅速提高,使之成为了通用性的长度。
㈨ 游标卡尺属物理(机械)发明吗
【】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工具,应该属于物理(机械)发明。
㈩ 游标卡尺的产品介绍
英文[vernier caliper]
游标卡尺,是一种测量长度、内外径、深度的量具。游标卡尺由主尺和附在主尺上能滑动的游标两部分构成。若从背面看,游标是一个整体。主尺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而游标上则有10、20或50个分格
,根据分格的不同,游标卡尺可分为十分度游标卡尺、二十分度游标卡尺、五十分度格游标卡尺等。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上有两副活动量爪,分别是内测量爪和外测量爪,内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内径,外测量爪通常用来测量长度和外径。深度尺与游标尺连在一起,可以测槽和筒的深度。
在形形色色的计量器具家族中,游标卡
尺作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精度测量工具,它是刻线直尺的延伸和拓展,它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早期测量长度主要采用木杆或绳子,或用“迈步”“布手”的手法,待有了长度的单位制以后,就出现了刻线直尺。这种刻线直尺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在公元前2000年的我国夏商时代都已有使用,当时主要是用象牙和玉石制成,直到青铜刻线直尺的出现这种“先进”的测量工具较多的应用于生产和天文测量中。
中国汉代科学技术发达,发明了大量的领先当时世界的先进仪器和器具,如浑天仪,地动仪、水排等,这些圆轴类零件的诞生,都昭示着刻线直尺在中国的诞生。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新莽铜卡尺”,经过专家考证,它是全世界发现最早的卡尺,制造于公元9年,距今年2000多年。与我国相比,国外在卡尺领域的发明晚了1000多年,最早的是英国的“卡钳尺”,外形酷似游标卡尺,但是与新莽铜卡尺一样,也仅仅是一把刻线卡尺,精度和使用范围都较低。
最具现代测量价值的游标卡尺一般认为是由法国人约尼尔·比尔发明的。他是一名颇具名气的数学家,在他的数学专著《新四分圆的结构、利用及特性》中记述了游标卡尺的结构和原理,而他的名字Vernier变成了英文的游标一词沿用至今。而这把赫赫有名的游标卡尺至今没有见到,因此有人质疑他是否制成了游标卡尺。19世纪中叶,美国机械工业快速发展,美国夏普机械有限公司创始人于1985年秋,成功加工出了世界上第一批四把0-4英寸的游标卡尺,其精度达到了0.001毫米。1851年由美国Brown & Sharpe 公司将Nonuth 及 Vernier 两个构想制造出第一支游标卡尺,后由德国Masuer兵工厂加以改良制造,是工程上应用最广的量具。1854年荷、法、德、英、都普遍用上了游标卡尺,1856年日本也普及了游标卡尺,游标卡尺的制造技术逐渐更新迅速提高,使之成为了通用性的长度。
1992年5月在扬州市西北8公里的邗江县甘泉乡(今邗江区甘泉镇)顺利清理了一座东汉早期的砖室墓,从墓中出土了一件铜卡尺(见图),此铜卡尺由固定尺和活动尺等部件构成。固定尺通长13.3厘米,固定卡爪长5.2厘米、宽0.9厘米、厚0.5厘米。固定尺上端有鱼形柄,长13厘米,中间开一导槽,槽内置一能旋转调节的导销,循着导槽左右移动。在活动尺和活动卡爪间接一环形拉手,便于系绳或抓握。两个爪相并时,固定尺与活动尺等长。使用时,将左手握住鱼形柄,右手牵动环形拉手,左右拉动,以测工件。用此量具既可测器物的直径,又可测其深度以及长、宽、厚,均较直尺方便和精确。惜因年代久远,其固定尺和活动尺上的计量刻度和纪年铭文,已锈蚀难以辨认。
东汉原始铜卡尺的出土,纠正了世人过去认为游标卡尺乃是欧美科学家发明的观念。英国在1973年出版的《英国网络全书》第10卷402页,记述游标卡尺是法国数学家“Pierre Vernier ”【维尼尔·皮】公元1580-1637年 在1631年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