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轮胎是怎样发明的
轮胎当之无愧地排在所有“最伟大发明”排行榜的前列。
使用轮子专的记录可以追溯属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美索布达米亚陶工所用的轮子。这是一个简单的旋转盘,陶器工人用它来制造光滑的圆黏土壶。约300年后,美索希达米亚人在车子上装上轮子,轮子交通时代开始了。
最早的车轮是马车上的实心木制车轮。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出现有轮辐的轮子。这种轮子比实心的轮子轻便,转得也比较快,适用在战车上。公元1800年前后,出现了用铁线做轮轴的轮子,它们更加轻便、坚固。随着橡胶的发明和广泛应用,轮胎的发展日新月异,直至充气轮胎的成功发明,汽车才真正穿上了现代化的“鞋子”。
❷ 轮胎最早出现是什么时候
车轮的历史悠久,一抄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橡胶轮胎的出现就相当晚了,大约在19世纪中期。虽然如此,最初的橡胶轮胎只是简单的橡胶轮子,安装在车轮的外周。现在使用的充气橡胶轮胎最早由英国人邓禄普于1888年用于自行车轮胎,直到1895年法国的米其林才首先将充气轮胎应用于汽车。
❸ 轮胎的发展史
早期的汽车使用木制或铁制的车轮,汽车的悬架结构也不完善,再加上路面行驶条件不好,尽管汽车行驶速度不高,但还是颠簸得厉害。
有位海军上校对乘坐早期汽车的感受如下追述:“是我初次尝试不用马拉的交通工具。1896年,我乘坐铁轮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花岗石路上行驶,车子的剧烈颠簸使我联想到药水瓶上的说明--服前摇匀”。
橡胶轮胎的出现是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提到橡胶,人们自然会想到橡胶之父查尔斯·古德伊尔。1834年,他受焦炭炼钢的启发,开始进行软橡胶硬化的试验。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硫化橡胶受热时不发粘而且弹性好,于是硬化橡胶诞生了,橡胶轮胎制造业从此也应运而生。
1845年,英国一个铁匠获得了第一个橡胶充气轮胎的专利权。他用涂有橡胶的帆布制成内胎,外面包上皮革以抵抗粗糙路面对它的磨损,然后充入空气。1900年实心橡胶轮胎几乎普及。
为了提高实心胎的性能,当时的制造商在橡胶内胎中填充了五花八门的东西作为减震材料。实心胎应用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但要提高实心胎的性能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们又把眼光投向了充气轮胎上。
1895年,法国人米希蓝把1888年发明的自行车充气轮胎经过改良后安装在汽车上,参加巴黎至波尔多的比赛,才出现首辆使用这种轮胎的汽车。
1911年,美国哈德门轮胎和橡胶制品公司的财务管理员菲利普,在亚利山大· 施特劳斯的文件中发现了施特劳斯于1894年的一次发明,即可织物在一个方向上拉伸而在另一个方向上却不变.于是他们公司利用这一发明,推出了成套的内外胎,即用橡胶和织物织成外胎,里面装上橡胶内胎。至此,充气轮胎取得了完全的成功,汽车才真正穿上了现代化的"鞋子"。
❹ 谁发明了轮胎
早在1836年,比利时人迪埃兹就曾提出过充气轮胎的看法。1845年,英国米德尔塞克斯的土木工程师罗伯特·W·汤姆逊发明了用皮包裹,内充空气或马毛的轮胎,但没有实际使用。1888年居住在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苏格兰兽医约翰·伯德·邓洛普,看到自己儿子自行车的实心橡胶轮在石头路上颠簸很厉害,于是用一根通过活门充气的管子,外面涂上橡胶作保护层,做了一个气胎。这种气胎缠在车轮上,要修补内管的的刺孔,必须首先用苯把涂的橡胶泡下来,修好后再涂上橡胶。这种新轮胎一开始受到人们的嘲笑,但他的儿子骑此车参加比赛获得了第一名,于是此项发明受到人们的重视。邓洛普为他的发明申请了专利,放弃了兽医职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轮胎制造厂,开始生产橡胶轮胎。从1894年起,早期大批量生产的“希尔德布兰德”和“沃尔米勒”牌摩托车正式使用了邓洛普轮胎。
法国的安德烈·米许林和爱德华·米许林两兄弟的米许林公司1892年发明了一种可以拆卸的充气橡胶轮胎,过去只有专门修理工才能处理的爆胎事故,现在一般人一刻钟就可以修理好了。这一发明影响了整个世界。1895年,米许林兄弟第一次派装有可拆装轮胎的“闪电”号小汽车参加巴黎—波尔—巴黎汽车塞。轮胎汽车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迅速普及到全世界。
1908年,米许林公司研制出了双式车轮,有效地解决了重型汽车的轮胎负荷问题。1937年,米许林公司又研制出了子午线轮胎,这种命名为“蝇笼”的轮胎胎面,由多层帘布层加强,并用分层钢丝帘线层箍紧。这些帘线层均与轮胎钢丝垂直排列,极大地改善了轮胎行驶方向的稳定性。1981年,英国邓洛普公司又发明了一种新型轮胎,在穿孔的情况下汽车仍可继续行驶,而轮胎不会从轮辋上脱出。胎冠内表面涂有聚凝胶,既是密封剂,又是润滑剂。这种轮胎的安全寿命仅为2.5万千米。
❺ 车轮是如何发明的
你能想象车轮和陶有莫大的关系吗?你能想象车轮和核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车轮的发明应该是在最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1355年--公元前1000年)最早的车轮是一些圆形的板子,和轴牢牢钉在一起,后来,人们将轴装到手推车上,轮子不直接与车身相连,再后来,出现装有轮辐的车轮。它是怎么出现的呢?
最早的文明出现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准确点说就是现在伊拉克南部。事实上,当时处于山区的人们开始逐渐迁移到大河流域,但这面临一些列问题:河水泛滥的同时降雨量不足、石材的缺乏等,不过,好处却是更显而易见:土地肥沃、大量的木材、鱼类......于是,灌溉出现。灌溉使食物产量增加,食物曾加导致人口增加,人口增加又使生产更多食物成为可能。于是,在这样的循环下,冶金、犁、陶、风力包括车轮等一些列发明相继出现。究竟这几样发明有什么意义呢?
冶金——改变石器
犁——人类第一次开始使用人力以外的自然力量
风力——人类第一次开始成功利用人造力量作动力
陶——这个玩意不用我多说了吧,但我没想到的是,它竟然和车轮有着直接的联系
车轮——车轮的发明直接促使陶的批量生产成为了可能,想不明白这又什么直接联系吗?呵呵,在《人鬼情未了》里,男女主人公制作陶器的时候,是有个玩意在转动的,没有轮子,怎么转呢?对了,车轮后来做成陶轮,陶工只需要一面用脚旋转下面的轮盘,一面用手在上面塑捏成器,这是能批量生产的转折点。你能想象当时的车轮最后被运用到制造武器战车吗?这种在原始战争中具有极大威力的武器,起源就是车轮。或许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就像核能的发明是为了能源,却也是被用来制造原子弹。
这些影响深远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变革伴随而行,导致了后来阶级的出现。
❻ 轮胎是谁发明的
抄没有明确记录,袭最早的轮胎是由木头制造的,这从中国古代的战车上和国外的绅士马车上都能看出。后来,当探险家哥伦布在1493-1496年第二次探索新大陆到达西印度群岛中的海地岛时,发现了当地小孩所玩的橡胶硬块,这使他大吃一惊。后来他把这个奇妙的东西带回了祖国,若干年以后,橡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车轮也逐渐由木制变成了硬橡胶制造。
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通常安装在金属轮辋上,能支承车身,缓冲外界冲击,实现与路面的接触并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世界耗用橡胶量的一半用于轮胎生产,可见轮胎耗用橡胶的能力。
❼ 谁发明了轮胎
约翰·伯德·邓洛普发明了汽车轮胎。
1845年,英国米德尔塞克斯的土木工程师罗伯特·W·汤姆逊发明了用皮包裹,内充空气或马毛的轮胎,但没有实际使用。1888年居住在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苏格兰兽医约翰·伯德·邓洛普,看到自己儿子自行车的实心橡胶轮在石头路上颠簸很厉害,于是用一根通过活门充气的管子,外面涂上橡胶作保护层,做了一个气胎。这种气胎缠在车轮上,要修补内管的的刺孔,必须首先用苯把涂的橡胶泡下来,修好后再涂上橡胶。这种新轮胎一开始受到人们的嘲笑,但他的儿子骑此车参加比赛获得了第一名,于是此项发明受到人们的重视。邓洛普为他的发明申请了专利,放弃了兽医职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轮胎制造厂,开始生产橡胶轮胎。从1894年起,早期大批量生产的“希尔德布兰德”和“沃尔米勒”牌摩托车正式使用了邓洛普轮胎。
真空轮胎是法国米其林轮胎公司1959年发明的。真空轮胎又称子午胎,是由帘布层外围加有一层钢丝(带束层)组成,提高了轮胎强度,散热条件好,适应高速行驶;弱点是怕缺气,缺气行驶时轮胎下沉量增大,与地面磨擦成倍增加,胎温急剧升高,轮胎变软,强度下降;胎体内的钢丝与帘布层之间也会磨擦生热,过热状态会加速钢丝与橡胶的老化,变形,甚至内部断裂,以至脱层,埋下爆胎祸根。缺气低速行驶也会刺伤轮胎,胎侧折断,而且潜伏期长,隐蔽性大,更有危害性,以后在高速行驶时极易发生爆胎。
❽ 请简述最早的车轮出现的时间;第一辆汽车的发明者及其发明时间
在1895年随着汽车的出现,充气轮胎得到广泛的发展,首批汽车轮胎样品是1895年在法国出现,这是由平纹帆布制成的单管式轮胎,虽有胎面胶但无花纹。
汽车轮胎
1892年英国的伯利密尔发明了帘布,1910年用于生产,这一成就除改进了轮胎质量,扩大了轮胎品种外,还使外胎具备了模制的可能性。随着对轮胎质量要求的提高,帘布质量也得到改进,棉帘布由人造丝代替,50年代末人造丝又被强力性能更好、耐热性能更高的尼龙、聚酯帘线所代替,而且钢丝帘线随着子午线轮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1904年马特创造了炭黑补强橡胶,大规模用于补强胎面胶是在轮胎采用帘布之后,因为在这之前,帆布比胎面在轮胎使用中损坏得还要快,炭黑在胶料中的用量增长很快,30年代每100份生胶中使用的炭黑也不过20份左右,这时主要在胎面上采用炭黑,胎体不用,已达50份以上。胎面中掺用炭黑以前,轮胎大约只行驶6000km就磨光了,掺用炭黑后,轮胎的行驶里程很快就得到显著的提高。一组货车轮胎大约可行驶10万km,在好的路面上,甚至可达20万km。
1913-1926年,因发明了帘线和炭黑轮胎技术,为轮胎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轮胎外缘的标准化,制造工艺的逐渐完善,生产速度比以前提高了,轮胎的产量与日俱增。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轮胎技术一直不断地改进与提高,如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轿车胎由低压轮胎过渡到超低压轮胎;40年代开始轮胎逐步向宽轮辋过渡;40年代末无内胎轮胎的出现;50年代末低断面轮胎问世等等。许多新技术的出现都莫过于1946年法国米其林公司首创的子午线结构轮胎,这种轮胎由于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的显著提高,特别是在行驶中可以节省燃料,而被誉为轮胎工业的革命,在这里简略介绍一下当今发展的主要几种轮胎特征。
早期的汽车使用木制或铁制的车轮,汽车的悬架结构也不完善,再加上路面行驶条件不好,尽管汽车行驶速度不高,但还是颠簸得厉害。有位海军上校对乘坐早期汽车的感受如下追述:“是我初次尝试不用马拉的交通工具。1886年,我乘坐铁轮的汽车在高低不平的花岗石路上行驶,车子的剧烈颠簸使我联想到药水瓶上的说明--服前摇匀”。
第一个空心轮子是1845年英国人罗伯特·汤姆逊发明的,他提出用压缩空气充入弹性囊,以缓和运动时的振动与冲击。尽管当时的轮胎是用皮革和涂胶帆布制成,然而这种轮胎已经显示出滚动阻力小的优点。根据这一原理,1888年约翰·邓录普制成了橡胶空心轮胎,随后托马斯又制造了带有气门开关的橡胶空心轮胎,可惜的是因为内层没有帆布,而不能保持一定的断面形状和断面宽。
橡胶轮胎的出现是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提到橡胶,人们自然会想到橡胶之父查尔斯·古德伊尔。1834年,他受焦炭炼钢的启发,开始进行软橡胶硬化的试验。经过无数次失败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硫化橡胶受热时不发粘而且弹性好,于是硬化橡胶诞生了,橡胶轮胎制造业从此也应运而生。1895年随着汽车的出现,充气轮胎得到广泛的发展,首批汽车轮胎样品是1895年在法国出现的,这是由平纹帆布制成的单管式轮胎, 虽有胎面胶而无花纹。
直到1908年至1912年间,轮胎才有了显著的变化,即胎面胶上有了提高使用性能的花纹,从而开拓了轮胎胎面花纹的历史,并增加了轮胎的断面宽度,允许采用较低的内压,以保证获得较好的缓冲性能。
轮胎分类
❾ 是谁发明了充气轮胎什么时候
早在1836年,比利时人迪埃兹就曾提出过充气轮胎的看法。1845年,英国米德尔塞克斯的土木工程师罗伯特·W·汤姆逊发明了用皮包裹,内充空气或马毛的轮胎,但没有实际使用。1888年居住在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苏格兰兽医约翰·伯德·邓洛普,看到自己儿子自行车的实心橡胶轮在石头路上颠簸很厉害,于是用一根通过活门充气的管子,外面涂上橡胶作保护层,做了一个气胎。这种气胎缠在车轮上,要修补内管的的刺孔,必须首先用苯把涂的橡胶泡下来,修好后再涂上橡胶。这种新轮胎一开始受到人们的嘲笑,但他的儿子骑此车参加比赛获得了第一名,于是此项发明受到人们的重视。邓洛普为他的发明申请了专利,放弃了兽医职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轮胎制造厂,开始生产橡胶轮胎。从1894年起,早期大批量生产的“希尔德布兰德”和“沃尔米勒”牌摩托车正式使用了邓洛普轮胎。 法国的安德烈·米许林和爱德华·米许林两兄弟的米许林公司1892年发明了一种可以拆卸的充气橡胶轮胎,过去只有专门修理工才能处理的爆胎事故,现在一般人一刻钟就可以修理好了。这一发明影响了整个世界。1895年,米许林兄弟第一次派装有可拆装轮胎的“闪电”号小汽车参加巴黎—波尔—巴黎汽车塞。轮胎汽车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并迅速普及到全世界。 1908年,米许林公司研制出了双式车轮,有效地解决了重型汽车的轮胎负荷问题。1937年,米许林公司又研制出了子午线轮胎,这种命名为“蝇笼”的轮胎胎面,由多层帘布层加强,并用分层钢丝帘线层箍紧。这些帘线层均与轮胎钢丝垂直排列,极大地改善了轮胎行驶方向的稳定性。1981年,英国邓洛普公司又发明了一种新型轮胎,在穿孔的情况下汽车仍可继续行驶,而轮胎不会从轮辋上脱出。胎冠内表面涂有聚凝胶,既是密封剂,又是润滑剂。这种轮胎的安全寿命仅为2.5万千米
❿ 汽车轮胎是谁发明的
约翰·伯德·邓洛普。
1888年,在爱尔兰当兽医的英格兰人J·B·邓禄普先生取得了充气轮胎的专利。当时,J·B·邓禄普先生10岁的儿子强尼买了一辆三轮自行车,但是因为当时的轮胎还都是用硬橡胶做的实心轮胎,因此,在满是石头的路上行走时很不舒服,儿子的抱怨激发了邓禄普先生的灵感,因此,被遗忘了四十多年的充气轮胎再次问世。随着时代的进步,邓禄普先生发明的充气轮胎很快在自行车上得到了应用,并迅速迈向了汽车领域,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轮胎,通常由橡胶制成,是一种沿圆周覆盖金属或木头轮圈的元件。它是陆地上动力机械车辆最重要的一部分,用于搭载机械或汽车使之移动,并减少不规则路面造成的震荡。
(10)车胎何时发明的扩展阅读:
轮胎发展
米其林在1906年发明容易拆换的汽车钢圈,便于汽车使用充气轮胎。1937年米其林发明将轮胎内层帘布以辐射状排列的辐射层轮胎,改善轮胎的操控性,是广受近代轿车轮胎使用的设计。1938年米其林发明让钢丝与橡胶粘合的方法,使轮胎的散热性与载重能力大幅改善。
BFGoodrich轮胎公司对轮胎贡献也很大,1910年则发明把碳烟加入橡胶的技术以增加摩擦力与耐用性,轮胎也由白色变成黑色。1937年BFGoodrich发明便宜的合成橡胶,1946年发明无内胎轮胎,避免掉传统有管状环形汽球般内胎的轮胎爆胎时,快速泄气变形的危险。
1964年,杜邦化学公司女化学家Stephanie Kwolek研发出可取代赛车轮胎内层钢丝的高强度材料克维拉,此材料后来也被制成今日的防弹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