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举例说明“贸易创立”和“贸易转向”
楼主说得是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吧,好像这比较官方的将这两种概念成为“贸易版创造和贸易转移”吧权
我说一下一般的定义吧,基本上,楼主可以用这个概念很容易就能举出无数的例子了。
(一) 贸易创造效应:关税同盟成立以后,在比较优势基础上使生产更加专业化,这样关税某些同盟成员国的一些国内产品将被其他成员国生产成本更低的产品取代,其结果,是关税同盟国的社会福利提高。
(二) 贸易转移效应:在关税同盟成立前,关税同盟国从世界上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产品,关税同盟成立以后,关税同盟国该项产品转由同盟国内生产效率最高,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进口,而不是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则进口成本较前增加,社会福利下降。
B. 贸易转移效果和贸易创造效果的典型案例,一句话概括!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也称作“商业本位”,16至18世纪)。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
C. 什么是贸易创造型 和 贸易替代型
贸易创抄造与贸易转移理论袭(Theory of Trade Creation and Trade Diversion)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理论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瓦伊纳于50年代初提出的,它至今仍是分析自由贸易区.
D. 贸易创造的介绍
贸易创造是指产品从生产成本较高的国内生产转向较低成本的关税同盟中贸易对象国生产,本国从贸易对象国进口的一种过程和现象。
E. 简述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是指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
贸易内创造是指在关容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5)贸易创造的例子扩展阅读:
转移问题
1、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效果为何不如发达国家显著?
一谈到区域经济合作,人们会立即联想到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尤其是欧盟在各方面均遥遥领先,虽几经挫折,但每到关键时刻,都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其实,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自50年代以来已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尤以拉美和非洲为甚。
但与前三者相比,它们似乎都“默默无闻”。原因何在?周建平教授在《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一书中将之归结为四点:
(1)成员国之间相互依赖不深,缺乏互补性。
(2)发展中国家政治制度不成熟,政局动荡;
(3)发展中国家一体化组织贪大求全;
(4)没有强有力的相互投资和共同基金由富国向贫国转移。但实际上,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理论也可对之部分地加以解释。
F. 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有何关系
定义
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国的另一国家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产品替代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2]
传统观点
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自由贸易可以使世界经济福利最大化,而关税同盟至少在伙伴国之间可取消关税壁垒,在区域内实行自由贸易,使世界经济福利增加。因此,建立关税同盟对经济发展有利。但是,瓦伊认为,关税同盟不一定意味着向自由贸易过渡,因为它在伙伴国之间实行自由贸易,而对外部世界实行保护贸易。这种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相结合的格局会产生两种效果:“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
关税同盟内部实行自由贸易,使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伙伴国成本低的产品所替代,原来由本国生产,现在从伙伴国进口,由此新贸易被“创造”出来了。本国可以把原来生产高成本产品的资源转向生产成本低的产品,从而得益。同时,关税同盟对外实行统一关税,对第三国的歧视导致从外部进口减少,转为从伙伴国进口,使贸易方向发生转变,产生“贸易转移”。由于原来从外部世界进口成本低的产品改为从伙伴国进口成本较高的产品,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G. 贸易创造效应的介绍
由于关税同盟取消关税,成员国由原来自己生产并消费的高成本、高价格产品,转向购买成员国低成本、低价格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节省开支,提高福利;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H. 什么是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扩大贸易创造的条件有哪些
贸易创造是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之间以新创造的来自同盟内伙伴国的进口,替代原先的国内生产的状况。其效果是由于内部关税取消,不再为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国内生产提供保护,以来自伙伴国的低价进口取代高价的国内生产,使消费者提高了福利。
贸易转移是一个年轻的概念,最早出现的贸易转移是由加拿大经济学家瓦伊纳在19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全称是“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理论”。
指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集中在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个方面。贸易转移是指产品从过去进口自较低生产成本国转向从较高成本国进口的过程和现象,这是在一体化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情况。
(8)贸易创造的例子扩展阅读:
贸易转移效应成因:
(一)保障措施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青睐。
随着世界贸易日益自由化,某种程度上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抬头的趋势。1994年及乌拉圭回合谈判前,不少国家更偏爱采用“灰色区域”性质的贸易保护措施来保护其国内市场,比如借助于双边谈判说服出口国自愿采取限制出口的措施等。
而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日益严格禁止或限制类似措施,从而,使得保障措施这样一种“合法化”的补救措施脱颖而出。
(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加强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向纵深发展,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潮流。区域集团化及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世界局势变化和冷战结束后经济矛盾突出和市场竞争加剧的表现。也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
(三)非关税壁垒的日益增多
随着世界贸易组织在减低关税上所做努力取得的成效和各国之间双边、多边贸易协定的增多,关税不再是主要的贸易壁垒,而又因为国家利益的永恒性和最大性,非关税壁垒就成了各国屡试不爽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I. 有没有大神能分享几个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小故事
理发师与经济学家
一天,一位理发师给一位教堂的牧师理发,理完后当牧师要给理发师付费时,理发师拒绝了,他说:“您为上帝工作,我怎能收您钱呢?”第二天,理发师门口多了12部圣经。
一位警察找这位理发师理发,理发师再次拒绝收费,他说:“您保护大众,我怎能收您费呢?”第二天,理发师门口多了12个甜圈圈。
一位经济学家来找这位理发师理发,理发师又一次拒绝收费,他说:“您为大家的福利而工作,我怎能收您钱呢?”第二天理发师门口有12位经济学家等着他理发。
两只母牛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果你有两只母牛,你送一只给邻居,以体现友好。
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如果你有两只母牛,你把它们送给国家,而国家供应你牛奶。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果你有两只母牛,你卖掉一只母牛,以所得收入再购进一只公牛。
他们不是夫妻
对外国人长长的姓名,中国人向来头痛。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十分生气地跟学生说:“我给你们讲了800遍了,你们知道吗,卡尔·马克思与弗里得里希·恩格斯,他们不是一对夫妻,而是四个不同的经济学家”。
苏联人民的排队哲学
在苏联计划经济体制下,大量物资被用于生产重工业产品(如钢铁)和军用物质,因此民生物质的供给十分缺乏。在没有配给制度下,大家都经常四处打探消息,只要一听到哪里有商品,就赶快排队去买,不管现在是不是有急用。因此,他们平常都习惯随时携带大笔现金或购物袋,以备不时之需。
卡诺斯基是个家境不错的商人,有一天下班时,看到路边有人在大排长龙,他就立刻加入排队,然后问前面的人说:“今天有什么货可以买?”前面的告诉他:“今天在登记购买小汽车。”卡诺斯基在问清价格以后,就打电话回去请他太太把钱送过来,他则继续排队。
好不容易轮到他,他小心翼翼地把钱送到店员面前,店员把钱点清后,说:“好了,你交的钱够了,你可以在10年后的今天来领车子。”卡诺斯基又小心翼翼地问道:“请问是10年后今天的上午还是下午?”店员非常生气地说:“10年都等了,你还在乎上午或下午?”卡诺斯基说:“当然有关系,10年后今天的下午,水管工人要来我家修水龙头。”
经济学家的成本观
经济学家乔治与妻子玛吉每年都会逛逛州航空博览会。每年乔治都会说:“玛吉,我很想坐一下那边的飞机。”
每年玛吉也都会回答说:“我知道,乔治,但坐一下要花10美元,10美元毕竟是10美元啊。”
今年,乔治和玛吉又都来到了州航空博览会上。乔治说:“玛吉,我都71岁了,如果我今年再不坐一次飞机,以后可能再也没有机会了。”
玛吉回答说:“乔治,坐那架飞机要花10美元,10美元毕竟是10美元啊。”
飞机驾驶员再也受不了每年都听到他们的争执,于是说:“朋友,我跟你们作个交易,我让你们俩坐一次飞机,如果你们能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保持沉默,一声不吭,我就不收你们的钱,但如果你们说了一个字,就得付10美元。”
乔治和玛吉都答应了,坐上了飞机。飞行员让飞机做各种翻滚、旋转、俯冲动作,但没有听到两个人说一个字,飞行员又把以上动作重复做了一遍,还是一片静默。
飞机着陆了,飞行员转身对乔治说:“天啊,我想尽办法要让你们喊出声来,但你们就是没喊。”
乔治回答说:“其实,当玛吉从飞机上掉下去的时候,我本来想喊的,但10美元毕竟是10美元啊。”
在妓寨弹钢琴
教师问小约翰,“你的父亲是干什么的?”
小约翰答:“他是医生”
教师顺利地问了其他几位小朋友,轮到威廉。
威廉答:“他无所事事,他是经济学家!”
教师最后问彼德,他的答案令教师有点奇怪:“我的父亲在妓寨弹钢琴。”
于是,教师去家访。
教师道明来意后,彼德的父亲道:“我是经济学家,但我的工作这么复杂,怎能对七岁稚童解释得清楚呢?所以就说在妓寨弹钢琴。”
什么是经济增长?
1980年R·里根与吉米·卡特竞选美国总统,争夺十分激烈,特别是经济问题是双方关注的重点。R·里根与吉米·卡特在电话辩论时说:“如果你的邻居失业了,说明美国经济在衰退,如果你的亲人失业了,说明经济在萧条,如果卡特失业了,说明美国经济要增长。”
把1000名经济学家葬掉吧
一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病逝,身后萧条,有人发起一个“一人一元”的募捐运动,以筹措其安葬费;募捐者向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主席募捐时,他说:“才一元?谁死了?”募捐者说明原委,主席说:“这里是1000元,把1000名经济学家葬掉吧!”
经济学家的作用
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仪式。
在坦克、火箭各种武器和兵种列队操过检阅台之后,最后是一队着黑色制服的文职人员。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问:“他们是谁?”
特务头子答:“他们是经济学家,如果需要,我可派遣他们去美国,保证他们会把美国经济搞成一团糟。”
我们的食品
监狱长问:“只要你们回答两个问题,我就不罚你们。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为何要制造暴动越狱呢?”
罪犯:“因为这里的食品太差了”。
“第二个问题是:你们用什么砸开门锁呢?”
罪犯:“面包”。
经济学家的结论
英国首相邱吉尔说:“两个经济学家讨论一个问题,通常得出两种结论;如果其中一人为著名经济学家,结论必有三个以上。”
经济学家为何不满意?
当一切顺利运作时,经济学家仍不会满意,因为他们要知道这种运作是否符合经济学原理。
孩子的愿望
一个中国11岁小孩刚过完生日,别人问他当时许有什么愿望?他说:“我过生日吹蜡烛时许的愿望是,买彩票中500万元大奖,然后周游世界,最后用剩下的钱买个官当当,把花的钱再挣回来。”
国民财富是如何创造的?
有两个经济学家A与B在路上散步,走着走着,忽然看见一堆狗屎,经济学家A对经济学家B说:“如果你能把这堆狗屎吃掉,我就给你100万元”。经济学家B受这100万元钱的诱惑,居然真的开始吃起来了……
经济学家A有点着急,没等B吃完就提出建议,说:“好了,好了,你不必把它吃完了,我先给你100万元,剩下的那点让我来吃吧,吃完了你给我100万块钱,行不?”于是经济学家A最后把这堆狗屎吃光了,经济学B又把100万元给了经济学家A。
因此,经过这两次吃狗屎的交换,一国的国民财富(GDP)增加了200万元。
哥仑布是社会主义者
发现新大陆的哥仑布是社会主义者。
您为何会得出如此结论呢?
因为他出发时不知目的地何在,而当他到达一个地方时,他根本不知身在何方;不光如此,他的冒险活动完全由政府资助,他自己不必支出分文,反而还会有所进账。
脱离现实,羊犬不分
有人在乡间路上遇牧者赶羊,他对牧羊人说:“我和你打赌,如果我猜中羊群的数目,得一羊,如猜错,你得100元。”
牧者欣然同意。
路人说出一个数目,973只,牧者大为惊奇,因为这确是羊群的数目;于是,路人取得他应得的“奖品”,拜别牧者,扬长而去。
走不了两步,牧者赶上来,说:“让我们有个扯平的机会——我们再赌一场吧?”
路人马上同意,问牧者要猜什么?
牧者说猜路人的身分;路人无异议。
牧者一猜中的:“你是在官方智囊机构工作的经济学家!”
路人吓得面无人色,这个牧人怎会知道他的职业呢?
“这还不简单,”牧者揭开谜团:“因为你抱走的是牧羊狗而不是绵羊!”
“问题总是相同的,改变的只是答案!”
一名经济学家回母校参观,遇20年前教过他的教授,他要求教授给他看现在大学生的考试题目。
考试题和20年他在学校当学生时完全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问。
教授回答说:“问题总是相同的,改变的只是答案!”
自私的经济学家
工程师、化学家和经济学家结伴上路,有一晚,他们在小客栈过宿,但小客栈只有一个双人房,这等于说他们其中有一位必须要睡在柴房。
工程师自告奋勇地说,由他睡在柴房好了;众人于是各自就寝。但过不了一会儿,有人敲门,化学家慌忙起身开门,是工程师回来了,说柴房绑有一只牛,而他是印度人,宗教不容许他在圣牛之旁睡觉。
化学家说,那么,让他去柴房吧。
不到一杯咖啡时间,门声又响,这一回是化学家回来,他说,柴房里一只猪,他是犹太人,不能睡于被视为肮脏的动物身旁。
于是,经济学家只好去睡柴房了。
数分钟后,有呼呼嘭嘭的踢门巨响 ,开门一看,门外站着的不是经济学家,而是一牛一猪。
精明企业家的购物思想
一个农妇吵着要当企业家的丈夫给她买一顶绒线帽,而丈夫执意要给她买一顶草帽,妻子忙问其故,当企业家的老公解释说:“买顶草帽最合算了,如果以后你不想要了,还可以给咱们家养的山羊当草料”。
爱因斯坦看经济学家
爱因斯坦病故,升天,在南天门外排队等候进入天堂时,和3名新西兰人的“队友”闲聊,打发时光。他们有如下的对话。
爱因斯坦问甲,阁下的IQ(智商)多少?甲答以190;爱因斯坦十分惊喜:“那我们可讨论卢得福(Lord E.Rutherford,1871-1937,英国著名化学家,长期主持世界闻名的剑桥大学Cavendish Laboratory)对原子物理的研究及我的相对论。”
他以同一问题问乙,答案是IQ150;爱因斯坦说:“不错,我们将可讨论贵国禁核立法和世界和平的关系。”
丙的IQ为50!爱因斯坦稍一迟疑:“IQ50,请问阁下对明年度财政赤字有何看法?”
经济学家的建议
一名经济学家到海边休假,发现一家渔民在用原始的方法捕鱼,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于是经济学家建议说:你应去银行贷款,增加设备,扩大经营规模。渔民问:然后呢?经济学家说,扩大规模后,再进行资本积累,发展远洋捕捞,然后成立一家国际大企业。渔民问,再怎么办?经济学家说,企业扩大后,你可以到大学去学经济管理专业,让人替你管理公司,你就可以到海边去休假享受了。渔民回答说:“我现在不正是这样吗?!”
我是哈佛经济学博士毕业生
几名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研究生刚获得硕士学位,准备到校外喝酒庆祝一番,于是“打的”前往,在车上几名经济学新人谈得甚欢,大谈其宏伟前程,并询问的士司机选择何种职业为好?出租车司机回答说,“小弟,我是哈佛经济学博士毕业的,干这一差事已经五年了”。
经济学家的思维
经济学家分析与研究问题的前提,并且也是经济学家的重要研究结论是——人有自私心、利己心,是利己之动物,人们看问题、作决策常从自身利益出发,经济学家本人经常也是如此看待一切与分析问题的。
一名经济学家已有三个孩子,不想再要孩子,于是,就去咨询牧师该怎么办。牧师说:“你与你夫人干‘那工作’时,就不能戴上安全套吗?”经济学家回答说:“我的第一孩子就是我戴上安全套后出生的。”牧师说:“如此这样,你就不能吃些避孕药吗?”经济学家回答说:“我的第二个孩子就是这样出生的。”牧师又说:“那你为什么不与你夫人分床而睡,不与你夫人过性生活呢?”经济学家回答说:“我的第三个孩子就是这样出生的。”
上帝难谋经济学之终身教席
为什么上帝没法在大学中获得经济学之终身教职呢?
经济学家列出10大理由后,反对之声迅速消失,这10大理由是:
1.因为他只有一本著作;
2.因为他以希伯莱文写作;
3.因为他在著作中引述他人的话时没有注明出处;
4.因为他那本书不曾在公开的且为经济学家认可的学报上发表;
5.经济学家对他是否是亲自撰写该书,尚有怀疑;
6.他可能创造了天地,但此后他做过什么呢?
7.科学界无法依照他的方法创造另一个世界;
8.他从来不曾授课,而只要求他的学生读他的书;
9.他派他的儿子和学生代他上课;
10.他没有固定的办公时间,而且经常在山巅办公!
成为经济学家的诀窍
你只要教会鹦鹉说“供给”与“需求”,那么这个世界就会多一位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的“比较优势”
一名经济学家与一名数学家在森林中散步,走着走着,突然碰到一头大黑熊,经济学家见状,吓得面无人色,扭头就跑,数学家说:“你别跑了,我们跑不过黑熊的!”而经济学家则说:“我虽然跑不过黑熊,但我跑得过你!”
经济学家的IQ(智商)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死后升天,大人物驾到,上帝安排隆重迎接仪式,特派三位天使迎候于南天门。受此礼遇,爱因斯坦大为兴奋,在赴宾馆路上,滔滔不绝,他问A 天使:“你的IQ多高?”A天使答道:“201。”爱因斯坦颇为吃惊,道:“201,我将不愁寂寞,”因为你有资格和我谈论相对论。又问天使B:“你的IQ又有多少?”B 天使道:“150。”爱因斯坦说:“那还不错,我们可煮咖啡论天下事。”最后问天使C:“你的IQ又如何?”天使C答道:“75!”爱因斯坦想了一会说:“那咱们讨论经济问题吧。”
经济学家的智慧
三个教学家和三名经济学家结伴同行。
数学家买了三张车票,他们精于计算,一人一票,三人三票。
经济学家则别有怀抱,三人只买一票。
教学家知道了,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静候好戏上演,因为他们知道三个经济学家分享一张票,一定会被稽查捉个正着,罚款免不了。
稽查来查票了,经济学家远远看见他逐个车厢查票,他走近时,他们一窝蜂挤入洗手间;当稽查敲厕所门时,一位经济学家从门缝中扬了扬手中的车票,稽查看了看车票,走开了。
翌日,他们换车,这一回,数学家学乖了,三人只买一票,但经济学家连一票也不买,数学家心情兴奋,因为估计经济学家这一趟肯定无法过关。
当稽查远远走来时,和昨天经济学家的做法一样,三名数学家以第一时间挤进洗手间,而经济学家紧跟其后,当数学家听到有人敲门时,数学家从门缝中扬了扬手中的车票,经济学家竟冒充稽查员,悄无声息地把这张车票没收了。
经济学家取得这张票子,躲进另一个厕所,当稽查来敲门时,经济学家扬了扬手中的车票而过关,但教学家因为没有票子而被罚款。
不自私的经济学家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人人具有“利己心”,即人们凡事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来采取相应的对策。而一位经济学家对此提出异议,他认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如此,例如他就是不自私的人。
一次这位经济学家乘巴士(bus)上街购物,他刚一上车,就见一漂亮女士起身,于是该经济学家连忙讲:“您坐下好了”。到了下一站,该小姐欲站起来,经济学家连忙说:“您不必起来”。又到了一站,这位小姐又想站起来,这位经济学家说:“您坐下好了,不必为我让座”,而该小姐却说:“先生,我已错过三站了”。
立足点不同
两个经济学家路过一处地方,见两名女性隔街对骂。
甲经济学家说,她们骂得这样厉害,必然是无法达成协议。
乙经济学家反问甲经济学家何以有此论断?
甲经济学家说,她们的立足点(Premises,亦解“前提”)不同,当然难有协议。
经济学家的眼泪
在某珠宝店内,收银员不解地问一位女顾客:“夫人,你的钞票怎么这么潮湿呢?”
这名女顾客解释道:“因为我的先生给我钞票时哭得实在是太厉害了”。
正确,但无用
一群经济学家结伴攀登欧洲的阿尔卑斯山,数小时后,他们在丛林中迷了路。
甲经济学家打开地图,仔细研究,取出罗盘,左度右度,又仰观太阳方位,最后说,“诸位,你们看见不远处的大山了吗?”
众人齐说:“看到了”。
甲洋洋自得,说:“根据地图、罗盘和太阳方向所示,我们正处于那个大山之前!”
正确但没用的结论
甲乙两人乘气球升空遨游,因为风势很大,他们被风吹得很远,不知身在何方。
他们把气球下降至离地约20米,然后大声问一位过路人:“请问我们在什么地方?”路人回答:“你们在气球里。”
甲对乙说,这个路人肯定是经济学家,因为他的答案虽然正确,但一点用处都没有。
路人听到甲的话,大声叫道:“那么阁下必是商人!”甲乙齐声说,“你说的没错,但你怎么知道?”路人说:“你们处于最有利的位置却不断抱怨!”
J. 贸易创造的定义
贸易创造(抄trade creation)是指在关税袭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当关税同盟中一个国家的一些国内产品被来自同盟国的另一国家的较低生产成本的进口产品替代时,就产生了贸易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