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内地人怎么获得港台的歌词著作权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自作品完成时自动产生。同时根据《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第2条的规定,作品实行自愿登记。作品不论是否登记,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依法取得的著作权不受影响。
著作权登记的效力没有地域区别,在国内任何地域进行的著作权登记具有同等效力。但根据《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版权局负责本辖区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登记工作,国家版权局负责外国以及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的作品登记工作。因此,著作权登记的申请有地域限制,要根据著作权所有人的户口所在地进行申请。
歌词署名权
1.使用者故意不署作者姓名
如果唱片公司或出版社使用他人创作的歌曲,却故意不标明词曲作者姓名的,法院会判决其构成侵权。以刀郎罗林诉广东飞乐影视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飞乐公司“)和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以下简称”贵州文化音像”)著作权侵权案为例,原告刀郎诉称,在北京国展家乐福商场销售的名为《刀郎2002年的第一场雪卡拉OK》VCD光盘收录了自己作词作曲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等6首歌曲,但是盘盒封底、歌片及光盘面上均没有署自己的名字,制作该光盘的广东飞乐公司和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也没有向他支付报酬。2005年5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认定,虽然飞乐公司在播放的画面上标明歌曲词曲作者为“刀郎”,但这只能通过播放才可使人知悉涉案歌曲的词曲作者。该VCD盘盒封底、歌片及光盘面上均没有标明词曲作者姓名,消费者在购买光盘时,无法只通过光盘的包装了解歌曲的词曲作者。因此,飞乐公司构成对罗林的摄制权和作品署名权的侵犯。
2.使用者过失(历史原因)不署作者姓名
即使歌曲未署名的事实是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且使用方已经做出免责声明,该种使用行为仍然构成侵权。当然,法院在审判时,会考虑到其主观过错较低,而判决其承担较低的损害赔偿额。
以刘海山诉中国唱片上海公司侵犯署名权案为例,原告刘海山诉称,在新华书店购得的录音盒带《红太阳(4)》中,发现自己于1966年创作的歌曲《太阳就是毛泽东》已被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在10年前(即1994年)录制成盒带和CD在市场上销售,而盒带和CD上已将原创作者改为“佚名”,严重侵犯了其署名权;被告中国唱片上海公司辩称,其公司在出版发行的《红太阳(4)》中已加注了“由于某种特殊原因,本专辑中部分歌曲署名不详,敬请作者谅解。如果您发现其中有您的作品,或发现其他与版权法保护范围有关的问题,请与我公司联系”的说明,所以不存在侵犯原作者署名权的故意;2006年5月,怀化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停止对刘海山著作权的侵害,再行出版发行《太阳就是毛泽东》歌曲时恢复刘海山的署名权;公开向刘海山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51311.8元。
以胡某某诉宁波出版社、北京新华图书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案为例, 1999年,胡某某诉称,其夫刘西林先生于1943年完成了《解放区的天》这一歌词的创作,该歌曲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革命歌曲。但被告宁波出版社于1996年4月出版的《七·一金曲》书中,将《解放区的天》的作者署名为“佚名词,陈志昂曲”。因此,被告宁波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作品的行为及被告北京新华图书有限责任公司的发行行为侵犯了刘西林先生的著作权,并对刘西林先生的名誉造成了一定的侵害;对此,宁波出版社辩称,在出版《“七·一”金曲》时参考的各种版本的歌曲集,对《解放区的天》不是未署名,就是署“佚名词,陈志昂曲”,当时确实不知道作词者为谁,谈不上知其名而不署或署错名;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宁波出版社在出书后一直到原告提起诉讼的长达两年的时间里未主动或通过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向陈志昂支付有关该曲的使用费,失误署名一事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这足以说明被告宁波出版社在出书的前后均未尽足够的注意义务,以致造成了对作者的误署名及对刘西林著作权侵害的后果。所以,被告宁波出版社在主观上是有过错的,其出版发行的行为侵犯了刘西林的署名权和获得报酬权,故应依法承担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但因其主观过错程度轻,故在具体承担侵权责任时予以考虑。
⑵ 解放战争时期的歌曲
1、《解放区的天》
《解放区的天》,又名《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刘西林于1943年根据冀鲁民歌曲调填词而成。
该歌曲的作者曾长期错误地标注为“佚名词,陈志昂曲”,原因是陈志昂曾于1944年冬根据山东胶东郭城的秧歌调创作《儿童团的红旗迎风飘》一曲,与《解放区的天》的曲调相近,使陈志昂错以为《解放区的天》是根据《儿童团的红旗迎风飘》填词而来 。
后证实《解放区的天》是刘西林根据河北民歌直接填词而来,得知后陈志昂认可了这一说法 。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为《八路军进行曲》,由张松如(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
解放战争时期,《八路军进行曲》被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歌词略有改动。1988年7月25日,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3、《战斗进行曲》
《战斗进行曲》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的1946年,作词韩塞,作曲王佩之,这首歌唱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藐视敌人,对胜利充满信心的豪情,广为传唱至今。
4、《十送红军》
《十送红军》民歌就出自镇巴与四川通江交界的西乡街(两河口)。西乡街(两河口)是红四方面军入川第一镇,是红四方面军创立川陕省苏维埃政权中成立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赤北县苏维埃政府。
5、《军爱民民爱军》
林一词,黄准曲,这首歌曲从老百姓和人民解放军的鱼水关系出发,刻画了军民情深,相互依存的血肉关系。坚定了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人民战斗到底的决心。
⑶ 解放区的天的背景介绍
《解放区的天》是刘西林于1943年根据冀鲁民歌曲调填词而成,该曲在全国解放后被广泛传唱。该曲以鹤岗矿区的解放历史为背景,展现中国煤矿工人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的创业精神,歌颂了解放初期鹤岗矿区的矿工。
为矿山的恢复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体现了矿区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夺取和巩固新生政权,同日寇残余、封建把头、周边土匪以及暗藏的国民党特务进行殊死较量的精神。
歌曲歌词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民主政府爱人民呀,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呀呼嗨嗨伊咳呀嗨,
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
呀呼嗨嗨伊咳呀嗨。
著名使用:该曲在1964年10月2日人民大会堂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为“齐唱、轮唱”,位于第六场《中国人民站起来》。
⑷ 刘西林创作的经典革命歌曲
解放区的天
⑸ 求歌名:歌词 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欢喜
《解放区的天》
歌手:张伟进
作曲:刘西林
作词:刘西林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得人民好喜欢。
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得人民好喜欢。
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呀呼嗨呼嗨呀呼嗨嗨嗨。
相关新闻
法院判决 保护刘西林署名权
1999年9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胡守云诉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一案作出判决:被告某公司停止出版发行、销售未对《解放区的天》予以正确署名的出版物;被告于判决生效后7日内向原告书面致歉;被告赔偿原告胡守云相关费用。
3年之后的7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就胡守云诉另外一家公司的著作权纠纷案作出判决:被告出版发行的涉案光盘中收录了歌曲《解放区的天》,署名为“佚名词曲”。
未能给创作者以正确署名,侵害了刘西林的署名权,被告应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立即停止出版发行未对歌曲《解放区的天》予以正确署名的光盘,判决生效后1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原告致歉并赔偿经济损失。
这是两个不同的案件,却都是涉及到《解放区的天》作者为谁的案件。最终,法院以判决书的形式,为《解放区的天》作者刘西林正名。
其实,1995年12月20日,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已经对《解放区的天》进行过作品登记,记谱作词为刘西林;同年12月26日,北京市版权局也对《解放区的天》进行了作品登记。但这些登记并不广为人知,由于作品以前为口头流传未曾正式出版,有关音乐类书籍里,对这首歌曲的署名,不是“佚名”,就是另一音乐家陈志昂。
虽然陈志昂曾在媒体上发表过自己不是《解放区的天》作者的声明,多名知情人士在《人民音乐》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刘西林创作《解放区的天》词曲由来等多篇文章,可惜的是,署名问题在以后的出版物中依然出现了偏差。
两起案件里的原告胡守云,是刘西林的遗孀,而刘西林,已于1998年12月4日去世。刘西林生前未能看到法院对《解放区的天》署名权的保护,成为遗憾,而家属的心情和《解放区的天》的真正作者,却如歌词所写的那样,随着判决的到来而明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