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优秀发明选拔赛

优秀发明选拔赛

发布时间:2021-07-06 02:45:24

① 李国庆的部分研究成果


漏斗胸来
在漏斗胸超微创治疗源方面,李国庆主任医师独具匠心,开发出国内外最先进的、独创的超微创漏斗胸矫形术专用钢板,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号,是漏斗胸治疗史上的革命性和开创性突破。这项发明改良了手术所用钢板,缩短了手术时间(40分钟左右),减轻了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伤害,加快了术后患者的恢复。在2013年5月第25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上,“超微创漏斗胸矫正钢板以及手术”脱颖而出获得了优秀发明金奖。 在食管疾病的手术方面,对至关重要的食管-胃吻合的吻合器的使用上经验丰富,几乎不出现食管-胃吻合口瘘这一严重并发症,参与编写“现代消化道外科机械吻合手术”一书。本人设计的柔性人工贲门(已或国家专利、正在试制中)有望解决食管手术后一直困扰胸外科医生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胃-食管返流三大并发症。本人设计的术中幽门扩张球囊既能解决食管、贲门手术后幽门痉挛问题、又能防止按常规办法作幽门成型所致的胆汁返流性胃炎。在食管良性疾病方面,在国内首次报道成功地使用胃、食管内管道支架治疗死亡率极高的延迟性、自发性食管破裂。

② 朱蕾的个人经历

主要从事呼吸内科和危重医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国内较早系统性开展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技术,获得了一系列奖励;参与中华医学会《无创性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的制定;被中华医学会邀请主讲视听教材《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并成为视听教材的编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危重哮喘及复杂水、电解质紊乱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系列成果,并参与中华呼吸学会《ALI和ARDS诊治指南》的制定。对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综合治疗和围手术期呼吸的管理等作了大量工作,提出了呼吸道和肺泡全程引流的概念和相应的治疗措施。还在国内率先开展心功能不全的呼吸生理学变化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急性左心衰患者可以出现中心静脉压降低,合适应用机械通气有正性肌力作用,并阐明了变化机制,为重症心功能不全的机械通气治疗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是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发展无创性机械通气预防和治疗肺心病呼吸衰竭技术”和“九五”卫生部重点课题“呼吸衰竭治疗新技术”的主要完成者。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获得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二完成人)、上海市优秀研究生成果奖(学位论文)。“一种吸氧装置”于2003年获国家专利(ZL032 31859.6),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三等奖。《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功能不全的试验和临床研究》于2005年11月通过了上海市的科研成果鉴定。发表科研论文、讲座等80余篇。
朱蕾1998年和1999年分别被评为上海医科大学“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和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主编完成《机械通气》、《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临床肺功能》、《机械通气(第二版)》、《临床呼吸生理学》。

③ 程黎明的概述

程黎明教授提出并始终坚持“微创化手术、全过程康复、精细化护理”的现代脊柱外科理念,一切以病人需求为中心,构建了“外科与康复一体化”的国际领先脊柱专科模式。为脊柱脊髓损伤的病患提供高水平“伤椎置钉、伤椎增强”等新技术,给所有病人提供全过程康复。 全面开展国内领先的“显微颈椎前路手术、可扩张通道/固定通道下MIS-TLIF、经皮内镜椎间盘手术、经皮椎弓根螺钉胸腰椎骨折复位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PKP术”等系列脊柱微创手术。科室提供专业化脊柱脊髓康复和人性化优质护理服务,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地患者的好评。
先后入选2002年“上海市医苑新星”、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2013年“上海市卫生局新百人计划”、2015年“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等人才培养计划; 主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6项,科研经费达千万元。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Cell》、《Nature Medicine》、《Nature》、《Cell Stem Cell》等SCI、EI收录论文30余篇,中华期刊30余篇;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8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三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军队临床医疗成果奖等10余项省部级奖励。

④ 高凤鸣的介绍

高凤鸣 男,1940年2月生,上海人。上海市江湾医院医师、主治医师。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上海市江湾医院普通外科兼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专长是人体异物之诊疗。发明的"人体铁质异物探测仪",参加1989年上海市(鉴定单位:上海市发明协会、上海市总工会等)优秀发明选拔赛并获奖;创造了"人体异物的X线三维立体定位法",成果论文摘要刊登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3年增刊。该两项成果在数百例异物 摘除术中应用成功率达100%。

⑤ 程黎明的获奖项目

1.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4.09)
项目名称:脊柱脊髓损伤修复重建相关生物力学及生物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2.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2014.04)
项目名称:脊柱脊髓损伤修复重建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
3.第26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第一完成人) (2014.03)
项目名称:脊柱矫形固定与功能测试系列装置研发
4.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08.10)
项目名称:骨盆肿瘤切除重建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

⑥ 医护是独立的还是统一的

在医疗服务中,护理服务与患者的接触最直接、最连续、最密切、最广泛,它不仅关系到医疗行业和医院服务面貌的改变,直接影响到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许多人对护理存在偏见,认为只需要遵医嘱。而在上海第十人民医院护理部眼里,护士绝不是医生的从属,护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以科研项目为引领,十院护理部主任施雁带领该团队在工作中勤于观察,敢于创新,以患者满意和最终受益为目标,从优秀走向卓越。

预警预控保障患者安全

药剂用错,在临床并不鲜见,为了避免这一人为事故,十院护理部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了一个基于信息、便于决策、可操作性强的护理风险预警预控管理体系。

“比如有一个案例,护士把化疗的药物剂量搞错,化疗药物毒性很强,这是一种严重错误,本来应该8毫克,护士用了10倍的量给病人打进去了,造成严重后果。”据施雁介绍,该院护理部针对临床实际容易发生错误的用药安全问题,针对会导致高危药物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因素,与信息科合作设置了网络信息屏障。如:护士误将向药房发送青霉素药物信息,电脑会自动提示“该患者为青霉素阳性”的信号,这样就阻断了护士为青霉素患者取到药的可能。

创新护理用具提高舒适度

临床护理人员围绕“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舒适度”的护理理念,创新思维、自主研发和改进了系列护理用具,在减轻患者疼痛、预防相关护理并发症的同时,也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康复。

医院部分住院患者由于治疗需要,每日需记录尿量,患者一般排尿至便盆中再倒入量筒中计算尿量,给患者带来了极大不便。因此,护士设计了能够架在抽水马桶上的带有计量功能的便盆,患者只需在排尿前将便盆架在马桶中,就可以正常使用马桶来收集和计算尿液。此外,还有些危重病人输液管道和引流管道较多,或者治疗和体位因素,躯体不能大幅移动,因此穿衣脱衣时存在隐患,护理团队则为患者设计了方便护理的衣袍和护肩,减少护理中患者的移动。还有手术患者使用的具有保暖和安全固定功能的“多功能保暖约束带”、腹透患者使用的一款具有导管固定功能的棉质背心等。一系列简单易行、方便有效的创新成果,受到了广大患者和家属的欢迎。“只要心中有患者,一切从病人的康复出发,就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施雁说。

护士参与科研成为特色

围绕着“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在施雁的带领下,十院的护理学科已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重点专科、护理专业硕士、博士教学点;护士参与科研更是一大特色,许多科研成果和技术发明,不但解决了临床护理的疑难问题,也提升着护理专业学术水平。十院护理人员共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上海市卫计委、申康等课题30余项。

近几年来,护理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十一届上海护理科技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每年发表论文100余篇,累计发表SCI15篇;培养护理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实现了护理“科”、“教”、“研”的协同发展;促进了护理专业发展,并最终落脚于患者利益上,全面提升了护理专业价值。

⑦ 请大家帮我分析2支股票 感谢

600119最好,要有最后一冲
600170就差多了

⑧ 刘彤的成就及荣誉

1998年硕士毕业进入上海联通,熟悉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主持开发了一系列网络统计分析和参数管理软件,掌握了优化工作的主动权,获得了上海市技术创新奖。为解决高层覆盖问题,刘彤提出了采用上仰天线,扇区分裂,解决高层覆盖问题的优化方案,取得成功。CDMA-3期按此方案设计建设了93处高层覆盖,总计节省投资4650万元。正是刘彤的不懈努力,上海联通C、G两网在全国联通网络质量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受到了上海450多万用户的肯定。2003年刘彤走上领导岗位,积极推进管理精细化、科学化,以建立学习型组织为目标,以部门文化建设入手,带出了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部门多次获上海市、全国通信行业及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全国信息系统学习型班组、上海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奖、上海市技术创新优秀技术成果奖、中国联通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曾获全国信息系统劳动模范、全国质量管理推进先进个人、中国联通劳动模范、中国联通优秀党员、上海市信息化工作系统十佳青年。
第四届“中央企业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

⑨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获奖项目

2007年,该所被长宁区经委授予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证书
2008年,该所被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版委员会评定为上海市企权业技术中心 。
2008年,“构建人禽流感暨季节性流感灭活疫苗的生产用病毒株的反向遗传学技术平台”和“人凝血因子VIII制
剂的研制”项目分别获得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
2008年,由该所主办的《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荣获中华医学会“阿斯利康杯”优秀期刊三等奖 。
2009年,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认定A级证书 。
2009年,“一种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MR)的制备方法”项目获得第二十二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 。
“水痘减毒活疫苗的研制” 项目获得优秀发明选拔赛银奖 。
2009年,“基于干细胞的骨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

⑩ 杨振国的学术成果

● 杨振国,“三元复合管道的结构及其制备技术”
“2004上海市优秀发明专利选拔赛一等奖”,2004年12月
● 杨振国 朱岗 黄光忠等9人,“在役工艺管道焊接缺陷安全评定”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7年1月
● 杨振国 王允昌 琚定一,“任意缺陷群相互干涉效应的研究”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3年9月

阅读全文

与优秀发明选拔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广告词版权登记 浏览:79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方案 浏览:660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 浏览:165
人类创造了那些机器人 浏览:933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何时实施 浏览:169
辽宁育婴师证书领取 浏览:735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能转让吗 浏览: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56
关于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浏览:331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笔记 浏览:532
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题库 浏览:497
中国城市老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浏览:932
网络著作权的法定许可 浏览:640
工商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浏览:325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浏览:428
投诉华尔街英语 浏览:202
榆次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990
申发明5G 浏览:815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协调会议记录 浏览:94
版权贸易十一讲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