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推荐外国的历史类的书
《明朝的那些事》我最近在看,还不错。语言很诙谐
《图说文艺复兴》,这书有点贵,但是很好。把历史,建筑,文学,美术都结合在一起
《梦溪笔谈》很难说,你上网搜一下它的内容
不妨试试看历史性的电视剧,如:都铎王朝
② 【发明故事】图书作者是
作者:[美]房龙
图书简介
《发明故事》是房龙的代表作之一,一经出版便成为凤靡世界的畅销书,历经近一个世纪仍不失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发明故事》和房龙的其他作品一样,是一本智慧之书。内容具有深刻的反思性,他把人类进程的一个个阶段和那个阶段影响了人类生活的发明创造整理、记述下来,从人体机能的延展这一独特视角讲发明,文笔机智幽默,挥洒自如,融说理于智慧的趣谈中,力图从知识领域打开人类的眼界。让我们既认知人类的伟大,同时也看到人类的愚昧——这正是房龙的可贵之处。
为了扩大青少年读者的视野,我们在书后附录了一些重大的世界趣味发明故事,对少年读者进一步理解房龙和他的这本《发明故事》,将起到有益的作用。
收起
作者简介
房龙出生于荷兰的鹿特丹,早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获得博士学位。他一生出版了30余种书,以人文主义的立场,通俗易懂、俏皮睿智的文风,将人类各方面的历史几乎全部复述了一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中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和真理,使之成为人所共知的常识。因此,他的文章有着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
房龙的文笔风趣幽默,若行云流水,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随着他的引导,进入他用文字为我们精心构架的世界。著名作家郁达夫曾这样形容自己看到房龙作品时的那种强烈的感受——“房龙的方法实在巧妙不过,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的故事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说到房龙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恐怕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曹聚仁的一句话最有说服力,他说:“我还立志要写一部《东方的人类故事》。岁月迫人,看来是写不成了;但房龙对我的影响,真的比王船山、章实斋还深远呢!”
③ 房龙的全部作品和生平
房龙1882年出生于荷兰鹿特丹一个富裕家庭。自幼对历史、地理、船舶、绘画和音乐等发生兴趣。1902年只身赴美国,入康奈尔大学,1905年获学士学位,1911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
房龙早年的生活并不顺利,他的第一部著作《荷兰共和国的覆亡》虽然得到了一定认可,但销路并不理想。1920年他应书商要约写作《古人类》,才取得一定销量,然而却并不足以扭转他的经济状况。此后房龙写出多部畅销全美市场的作品,其中《圣经的故事》、《人类的故事》和《宽容》最为著名。至1920年代末期他积累到一定财富,在美国和欧洲购置了房产,不再受限于经济问题,可以自由地从事创作和社会活动了。房龙曾在康奈尔大学(1915-1917)和俄亥俄州安条克学院(1921-1922)取得过教职,校方认为他的课非常吸引学生,但是缺乏科学性,且无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房龙曾以记者身份报道1905年俄国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房龙常以自己手绘的漫画作为自己作品的插图。
房龙结过三次婚:1906年,他与来自马萨诸塞州上流家庭的Eliza Ingersoll Bowditch (数学家Nathaniel Bowditch的后代)结婚,育有两子。1920年娶第二任妻子Eliza Helen Criswell(昵称“吉米”)。在第三段婚姻结束后房龙一直与吉米同居直到去世。《房龙传》的作者,房龙次子杰勒德·威廉·房龙认为房龙并不爱吉米,而只是把她看作工作和生活秘书。
房龙身高达2.08米,亦相当肥胖,有“大象”的绰号。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不甚理想,最后死于心脏病发。此外因长期从事写作,房龙长期患有神经衰弱。
④ 房龙的美国简史里的一句话,求翻译。。。
句子给全啊亲~上下文呢?
建议意译就好。逐字翻译不适合。
在孤独终身的人生中···或许会懂得如何成为银行家或是工厂厂主。
财产就是上千年来艰苦劳作却并无所出的这片土地 。(貌似这里没有主语?解剖本句:坐拥财产,什么财产呢?就是 一片上千年来艰苦劳作,也没能使之屈服的土地,表明the soil很顽固,不是说你对它努力了它就顺从就回报)
soil是否是个比喻··没有上下文不好判断啊 囧